熱門搜尋

與羅馬無關的羅馬式敬禮:是誰發明了納粹的經典手勢?

梁曉遴 2016-03-08
美國國旗敬禮(Bellamy flag salute)

鍾情二戰史的朋友,德國的納粹禮(Nazi salute)便看得多,但可曾留意,與納粹禮很接近的羅馬式敬禮,究竟是什麼?它們有什麼淵源嗎?此外,與羅馬式敬禮極為相似的美國國旗敬禮(Bellamy salute)又有關係嗎?筆者希望透過剖析羅馬式敬禮的前世今生,來解讀其內涵意義。


羅馬式敬禮的考證

作為法西斯主義的標誌手勢──羅馬式敬禮,在二十世紀初被意大利的法西斯、德國納粹、西班牙長槍黨和一些歐洲右翼團體等廣泛使用。然而,羅馬式敬禮是源自羅馬帝國的文化長流嗎?根據學者考證,「羅馬式敬禮」一詞最早出現於 1919 年。在此之前,羅馬式敬禮不僅從來未曾出現於羅馬帝國的雕塑、錢幣、油畫,就連古代歷史學家也沒有在任何羅馬帝國文獻中發現過羅馬式敬禮的足跡。[1]


換言之,在 1919 年之前,「羅馬式敬禮」一詞根本不曾存在。[2] 那麼,在羅馬帝國時期,類似羅馬式敬禮的舉手禮(raised-arm salute)是否一種傳統習俗?在 113 年落成的「圖拉真柱」上,可以看到皇帝圖拉真向群眾舉起右手。當時皇帝的舉手姿勢,是有著一種表示絕對權力,接受群眾忠誠和認受性的象徵,多於一種致敬或敬禮。而對於人民來說,舉手向天(意大利語:supinae manus)的手勢是典型的祈禱姿勢。[3]


圖拉真柱(Scenes CI-CII)上皇帝圖拉真(Trajan)向人民舉起右手

然而,那不是羅馬帝國獨有的手勢,亦不是帝國慣常的敬禮。因為,舉手禮在古代阿拉伯、巴比倫、亞美尼亞、迦太基、埃及、高盧、希臘、匈奴、以色列、波斯、色雷斯、特洛伊等地亦被使用,[4] 故此「羅馬式」不但不是一種以羅馬文化為本源的慣用敬禮甚至傳統,並且跟羅馬帝國沒有什麼文化淵源。實際上,「羅馬式敬禮」一詞的出現,是從羅馬帝國亡國後的近世油畫和近代電影中構想出來的。[5] 而敬禮中所傳達的政治意識形態,亦是由 1919 年開始。


那麼,近世油畫和近代電影又是如何構想出舉手禮?基於篇幅所限,筆者只就不同時期以羅馬帝國作背景的代表作簡述。


繪於法國大革命五年前,以七世紀羅馬帝國作背景的《荷拉斯兄弟之誓》(《Oath of the Horatii》, 1784),後來被稱為羅馬式敬禮在藝術文化上的始袓,畫中父子誓盟的情景,不曾存在於任何羅馬帝國儀式之中。[6]


荷拉斯兄弟之誓
荷拉斯兄弟之誓

《荷拉斯兄弟之誓》所傳遞的訊息,其實並不只在於畫家大衞自創的羅馬立誓姿勢和服裝武器,都與畫中正跟阿爾巴朗格(Albalonga)交戰的羅馬士兵,出現了時代錯誤的藝術層面。在大革命前,法國社會普遍存在著國家比效忠民族和神,甚至父權社會更為重要的共識。城邦的利益高於個人和家庭利益,榮譽和犧牲是道德社會推崇的個人品質,大衞在畫中所反映的,就是這種堅毅不屈意志和超級民族英雄形象訊息。


而後來繪於革命期間的《網球場宣言》(《The Tennis Court Oath》, 1791-1792),更將這種不立憲誓不罷休的民族統一決心,以觸目的舉手模式向大眾展示出來。而這種透過舉手禮以展示為民族不惜一切和對領袖誓死效忠的決心,不但是法西斯意識型態的根源,更為後來電影中的舉手禮奠下基石。


《網球場宣言》
《網球場宣言》

作為大眾娛樂媒體的電影,其功能除了表面上的娛樂層面,亦同時一種政治宣傳的載體。法西斯、納粹、蘇聯等,同樣說明了這一切。電影能夠為沉悶的歷史書以娛樂手法來揭開,而電影人的表達手法,確實比歷史科老師和書本更能令人心誠所悅。而為了達此效果,電影中的歷史與事實往往並不必然相符。當電影中所傳達的意識形態和不符歷史結合時,所帶出的宣傳效果令人難以抗拒。


1880 年,美國律師兼小說家華萊士(Lew Wallace),出版了以羅馬帝國為故事背景的歷史冒險小說《賓虛》(Ben Hur)。在原著中,可未曾在任何一幕中出現過舉手禮。[7] 而另外華萊士的著作《Commodus》,以及十九世紀中亦是以羅馬帝國為背景的美國長篇小說原著《The Last Days of Pompeii》(1834)和《The Gladiators》(1863)等,[8] 都沒有任何舉手禮的情節。然而,在 1892 年《效忠宣誓》(Pledge of Allegiance)問世後,華萊士的《賓虛》在 1899 年搬上了百老匯舞台,卻出現了一幕又一幕的舉手禮。此後,舉手禮遂漸成為戲劇的固定表達形式。[9]


1899年上演戲劇《賓虛》中在第三幕的舉手禮
1899 年上演戲劇《賓虛》中在第三幕的舉手禮

第四幕的舉手禮
第四幕的舉手禮
 
1907年《賓虛》中的舉手禮
 
1959年《賓虛》中的舉手禮

至此,筆者認為有兩點值得注意的。首先,《效忠宣誓》在問世後,對戲劇和電影的表達方式存在一定程度的影響。其次,為何在長篇小說原著中,都沒有舉手禮的情節?關於這點,《The Roman Salute: Cinema, History and Ideology》作者溫克勒教授(Martin R. Winkler)表示,當時的戲劇,慣以誇張手法表達,以使觀眾更加投入和享受。


進而言之,這種並非源於羅馬文明甚至其他古代文化的表達方式,實際上是為了製造視覺效果和氣氛而促成的表達手法。當以上兩種元素結合時,效果不但出人意表,而且這種盛行於十九世紀的戲劇表達手法,更為後來各地黙片的表達技巧種下果實。


這種出現在美國戲劇的舉手禮,由 1909 年開始間歇地出現於意大利的默片中。然而,意大利早期的電影中並沒有固定的舉手禮形式,亦沒有表示是源自羅馬獨有的舉手禮。[10]在 1913 年開始,舉手禮的表達方式逐漸在默片中固定下來,即使在長篇小說中都沒有舉手禮的 Richard Bentley 1834 年原著《The Last Days of Pompeii》,亦在意大利導演 Mario Caserini 於 1913 年改編並搬上銀幕後(《Gli Ultimi Giorni di Pompeii》),也加入了舉手禮的元素。


1913年《The Last Day of Pompeii》其中一幕的舉手禮
1913 年《The Last Day of Pompeii》其中一幕的舉手禮

為配合電影界浮誇手勢的趨勢,舉手禮在意大利電影中逐漸普及。而在1914年公演的羅馬史詩式巨著《卡比利亞》(Cabiria),在導演喬瓦尼帕斯特洛納(Giovanni Pastrone, 13 Sep, 1883 - 27 Jun, 1959)的回顧中,可窺見到在電影出現的舉手禮不但不是一個古羅馬普及禮儀,"Roman salute"「羅馬式敬禮」一詞亦沒有被使用。相反,舉手禮則被形容為「誇張的手語」(exaggerated sign language)。

 

" I could be reproached for an exaggerated sign language, a kind of mute declamation. But remember the period. It was the time of Sarah Bernhardt [11] with her excessive make-up, her grandiloquent gesticulations. My film would not have remained a work of art if (just as I used the name of d'Annunzio) I had not, with Ilata Almirante Mazzini's performance, paid tribute to Sarah Bernhardt."[12

《卡比利亞》其中一幕舉手禮
《卡比利亞》其中一幕舉手禮

其實,《效忠宣誓》於問世後,早期美國大眾文化中的舉手禮都不帶政治色彩。而直至此時,本作為電影誇張表現手法的舉手禮傳到意大利後,卻被著名詩人加布里埃爾鄧南遮(Gabriele D'Annunzio, 12 Mar, 1863 - 1 Mar, 1938)和墨索理尼利用作黨化教育,並在政治舞台上粉墨登場。


參與製作《卡比利亞》的,除了導演帕斯特洛納,還有鄧南遮。由於當時鄧南遮知名度甚高,因此帕斯特洛納特地邀請他一同合作。在電影的籌備階段,鄧南遮由原本長篇小說原著《Cartagine in fiamme》,改稱為《卡比利亞 》。


此外,他還改了角色名稱,並用更多的誇張表達手法。鄧南遮 1897 年開始從政,並在 1919 年 9 月 12 日領軍,入侵了當時的亞得里亞海城市阜姆(Fiume),即今天克羅地亞(Croatia)的里耶卡(Rijeka),為促進民族主義復興,率先在阜姆採用社團主義(cooperatism)。


此後,鄧南遮紅透半天,他不僅被沈醉於擴張和帝國主義的意大利人民追捧為神般的英雄人物甚至救世主,更自詡為凱撒大帝。此時,如日中天的鄧南遮為了從其他政治對手區別出來,他創立了很多後來法西斯黨的標誌,當中包括民兵組織(militia)、對異見人士的「蓖麻油大清洗」(castor oil 'purgation'),作戰口號 "eia, eia, alala",和羅馬式敬禮。[13]


可是,由於當今歷史學家對羅馬式敬禮由來的考證不多,溫克勒教授表示,惟當時鄧南遮擁護者,亦是著名小說家、詩人、文學評論員和歷史學者 Giuseppe Antonio Borgese(12 Nov, 1882 - 12 Apr, 1952)的考證極之值得參考。對於舉手禮,Borgese 表示:


「舉手手勢既非取材自古典博物館,亦非來自古希臘羅馬的演說者或統治者。無論在古希臘還是羅馬,它從來都不是些正式的問候手勢,而似乎更接近是表達熱情、發出命令,甚至希望得到原諒之類的表達方式,就像今天在火車站或碼頭與友人道別一樣。」

 

" The gesture of raised right arm, has never picked at random from classical museums, from gestures of Graeco-Roman orators and rulers, and perhaps also from the medical romance of Carducci. In antiquity it had been occasionally an attitude of oratorical vehemence, or a command, or even of pardon. It may also have been seen, occasionally, as a salute from the distance, which happens nowadays as it always has, whenever people at the railway station or on the pier bid farewell to departing friends. It never had been the ordinary salute in the streets of Greece and Rome." [14]

但是,既然羅馬式敬禮並非源自羅馬文明,那為何又要將敬禮與羅馬扯上關係?事實上,兩者的結合,旨在通過這種構建在身體語言上的儀式,來將當時希望完成意大利民族統一的鄧南遮和重現一代盛世羅馬帝國銜接起來,從而強調一種超越歷史的帝國统治權力的延續,和復興羅馬逝去的光榮。


最後,有一點筆者想補充的是,羅馬式敬禮有否一致的標準?在國家巴利拉組織(Opera Nazionale Balilla)的法西斯主義青年組織手冊第四版(1934年)中第 15 項第一段,便列出敬禮的準則[15]


「羅馬式敬禮的範式是帶勁地舉起右手,手肘舉至眼簾水平而手指伸直。這就是日常生活敬儀的表達形式。」

 

"The salute is the common form of respect also in private life. The salute has to be the Roman one, which is excited by carrying one's right arm lively to the front, with the elbow at the eye level of the right eye and the hand out-stretched."

總括而言,不曾是一種羅馬帝國固有習俗的舉手禮在 1919 年以前已經存在,但帶有政治宣傳的羅馬式敬禮卻在 1919 年鄧南遮入侵阜姆後才出現。為了作為一種動員意大利人民,並將輝煌羅馬帝國再次重現的政治工具,嵌入了濃厚羅馬帝國意識形態的羅馬式敬禮,後來便由當時僅為鄧南遮發言人的墨索理尼直接採用。


羅馬式敬禮和美國國旗敬禮的關係

上文闡述了羅馬式敬禮是由鄧南庶於 1919 年在佔領了阜姆後開始使用的,因此羅馬式敬禮跟羅馬帝國史基本上沒有關連。由於羅馬式敬禮不存在歷史層面的意義,那麼要詮釋便要從政治角度來解讀。上文已經闡述了敬禮的政治涵義,為看得更清楚其深層的政治脈絡,筆者嘗試從比羅馬式敬禮出現早 27 年的美國國旗敬禮來作進一步考究。


上文曾提及,在 1892 年《效忠宣誓》問世後,美國國旗敬禮對戲劇和電影的表達方式存在一定程度的影響。「羅馬式敬禮」的概念是始於《效忠宣誓》,後來從美國戲劇傳入意大利,這論點已經得到學者證實。[16]此外,當時大量湧入美國並隨即回流的意大利移民,亦可能是構成文化互動的一個重要因素。[17]


然而,當中更加耐人尋味的是,國旗敬禮的政治涵義,會否跟羅馬式敬禮有啥相似之處,因此才會被鄧南庶和墨索里尼「採用」?要了解這點,我們先要從國旗敬禮設計時的社會背景談起。


貝拉米(Francis Julius Bellamy, 18 May, 1855 - 28 Aug, 1931),出生於紐約 Mount Morris。五年後,貝拉米搬到紐約州羅馬。長大後,貝勒米在全國教育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Education)工作,推廣基督教社會主義(Christian socialism)和軍事社會主義(military socialism)。1892 年,貝拉米成為全國教育協會主席後,為在公立學校慶祝哥倫布日400周年而編寫了《效忠宣誓》。


由於當時國內對內戰心有餘悸,而且戰後各國移民大量湧入,為使不同國籍背景的人對美國產生歸屬感和愛國感,確立他們作為美國人的價值觀,和使他們逐漸「美國化」,並傳達國家完整統一的訊息(如在 1892 年誓詞初版的 "one nation indivisible"),這樣便構成了誓詞的背景。


鑒於《效忠宣誓》的主要對象是湧入美國的新移民,本對移民存有歧視偏見的貝拉米向政府要求將《效忠宣誓》立法,並確立了種族主義政策。與德國 1933 年 7 月立法強制學校使用納粹禮同出一轍的是,在《效忠宣誓》生效早期美國的公立學校裏,受種族分離的黑人和猶太孩子同樣必須對國旗敬禮,否則便會受到開除學籍、罰款、毆打、入獄等處分。


對於這種針對移民而設的愛國價值觀強制式灌輸,時任美國總統班傑明哈里森(Benjanmin Harrison 4 Mar, 1833 - 13 Mar, 1901),表示極為贊同,「喜見國旗在校園上飄揚」

 

"Interested in all that pertains to the Public School and I like to see the Flag over the school......I did as much as anyone to promote the School Flag idea."[18]
在宣誓者讀到誓詞
在宣誓者讀到誓詞"'to my flag"時,右手隨即指向國旗,有「國旗於此」之意[19]

關於《效忠宣誓》的設計背景,值得一提的是,貝拉米和厄本(James B. Upham, 27 Dec, 1845 - 25 Nov, 1905)在設計整套《效忠宣誓》時,兩人從未提及過羅馬式敬禮。[20]其實貝拉米的直手國旗敬禮,早於 1885-1889 年,已經由時任紐約市教育董事會(New York City Board of Education)鮑爾奇(Geroge Thacher Balch, 2 Oct, 1828 - 15 Apr, 1894)設計,並在學校教授移民學生愛國意識的國旗敬禮中出現:[21]


「為國家獻上我的心和手 - 一個國家,一種語言,一面國旗」


"I give my heart and my hand to my country - one country, one language, one flag."


對於鮑爾奇的敬禮,貝拉米認為過於「孩子氣」,因此與厄本在鮑爾奇敬禮誓詞的構思上,加入更多「國家尊嚴」的元素,後來便創作了他們二人版本的《效忠宣誓》。


由此看來,羅馬式敬禮不但並非來自羅馬帝國的文化傳統,反而與在以人權與自由見稱的美國有更深的政治淵源。顯然,這個由 1892 至 1942 年都是美國官方包括總統的正式敬禮,蘊含著強烈的愛國宣傳和對移民強制灌輸國家主義的意識型態;而同時這又跟對領袖誓死效忠和強烈種族主義的羅馬式敬禮,同樣透過極權的手法來傳遞統治的意識形態。既然如此,這也不難解釋,為何美學政治家墨索理尼不假思索地完全採納了鄧南遮的「設計」。


結語

綜觀舉手禮的歷史,便會發現羅馬式敬禮的意義,是出政治的意識形態,多於歷史事實。因此要解讀羅馬式敬禮,便要從其背後的政治涵義來詮釋。事實上,當政治遇上歷史時,兩者都不宜走得太過接近。因為歷史,其實都不外乎由政府所演繹的。尤其是,當美學政治家墨索理尼將藝術融入政治,透過兩者結同的五稜鏡來折射出視點,並由這視點築構而成的政治決定形容為「最終傑作」(production of final masterpiece)時,[22]便可以察覺到,要懂得玩政治遊戲,必先懂得玩弄歷史。畢竟,就如墨索理尼所說,現實是由人的意志造成的。


註釋

[1]Martin M. Winkler, "The Roman Salute: Cinema, History, Ideology"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9), 4.


[2] 由美國哥比亞大學歷史學教授 Victoria De Grazia 和意大利現代史教授 Sergio Luzzatto 合撰的法西斯詞典 "Dizionario Del fascismo",對 "Roman salute" 的解釋為:"the first to have used this form of salute (the so-called Roman salut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seems to have been Gabriele D'Annunzio during the occupation of Fiume."


[3]Martin M. Winkler, "The Roman Salute: Cinema, History, Ideology"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9), 22-30.


[4]Martin M. Winkler, "The Roman Salute: Cinema, History, Ideology"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9), 178-17,9.


[5]Martin M. Winkler, "The Roman Salute: Cinema, History, Ideology"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9), 2, 182.


[6]Martin M. Winkler, "The Roman Salute: Cinema, History, Ideology"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9), 46.


[7]Martin M. Winkler, "The Roman Salute: Cinema, History, Ideology"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9), 73-74.


[8]Thomas Godfrey, The Prince of Parthia: A Tragedy (1765), John Howard Payne, Brutus; or, The Fall of Tarquinius (1818), David Paul Brown, Sertorius; or, The Roman Patriot (1830),George Henry Boker, Glaucus (1885-1886), John Howard Payne, Romulus, the Shepherd King (1839), Julia Ward Howe, Hippolytus (1864).


[9]《Caesar and Cleopatra》(1946), 《Androlcles and the Lion》(1952)


[10]Martin M. Winkler, "The Roman Salute: Cinema, History, Ideology"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9), 85-86.


[11]"Sarah Bernhardt" was the queen of posture and princess of gestures. Martin M. Winkler, "The Roman Salute: Cinema, History, Ideology"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9), remark 11, 101.


[12]The Roman Salute: Cinema, History, Ideology"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9), 2, 101.


[13]Martin M. Winkler, "The Roman Salute: Cinema, History, Ideology"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9), 104. Simonetta Falasca-Zamponi, "Fascist Spectacle: The Aesthetics of Power in Mussolini's Ital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Kindle version, location #1474-1478.


[14]Martin M. Winkler, "The Roman Salute: Cinema, History, Ideology"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9), 107.


[15]Martin M. Winkler, "The Roman Salute: Cinema, History, Ideology"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9), 190-191. 假如以舉手時手肘要到達右眼水平來說,即以人體垂直計算約為 135 度;而以水平計算,那便是 45 度,這與手冊和書中(第 2 和 108 頁)的表述吻合。


[16]"An instructor at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wrote a short item for the American Philological Association questioning whether the so-called 'ancient Roman salute' ever occurred in any Roman art or text. The item noted that the salute occurred in early silent films: the American 'Ben-Hur' (1907), the Italian 'Nerone' (1908), 'Spartaco' (1914), and 'Cabiria' (1914). Thereafter, Dr. Curry publicly announced his discovery that the original U.S. Flag salute (1892) pre-dated and inspired the used of the gesture in the later films......Fictitious Roman scene in early silent movies added the 'Roman' salute myth that developed from the Pledge of Allegiance (which preceded those films by more than a decade)". Mike Barnetti, Rex Curry Esq and Matt Crypto, "Lies My Teacher Told Me" (CreateSpace Independent Publishing Platform, 2015), Kindle version, location #170.


[17]Dr. Curry 在網誌有表示《效忠宣誓》的傳播途徑: "American Pledge salute spread to Italy (via travel and migration to and fro, film, et cetera)", http://rexcurry.net/roman-salute-oxford-english-dictionary.html。另外,托馬斯索威爾著《美國種族簡史》(中信出版社,2011年)對意大利移民有詳細的分析。湧入美國意大利的移民潮:1820-50 年 5 千人,60 年代 1 萬 2 千人。60 年代後以南方意大利人為主:1880 年 1 萬,1890 年 5 萬,1900 年 10 萬。20 世紀初為移民高峰期,每年約有25萬。然而,意大利人移民到美國後,與同期移民歐洲一樣,都是暫居者多。從美國回流的意大利移民比例從 1875 年開始,大約維持在 11-73% 左右,起伏不定。而回流平均出現於移民 5 年之後。第 119-120 頁。雖然移民回流的多以較貧窮的南方意大利人為主,但他們回流後對意大利各方面都產生了重大影響。第 120 頁。


[18]Jeffrey Owen Jones, "The Pledge: A History of the Pledge of Allegiance" (St . Martin's Press, 2010), 58.


[19]"At a signal from the Principal the pupils, in ordered ranks, hands to the side, face the flag. Another signal I'd given: every pupil gives the Flag the military salute - right hand lifted, Palm downward, to a line with the forehead and close to it. Standing his, all repeat together, slowly: 'I pledge allegiance to my Flag and the Republic for which it stands: on Nation indivisible, with Liberty and Justice for all.' At the word, 'to my flag', the right hand is extended gracefully, Palm upward, towards the flag and remains in this gesture till the end of the affirmation." Martin M. Winkler, "The Roman Salute: Cinema, History, Ideology"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9), description of the allegiance in The Youth's Companion Magazine on September 8, 1892. Remark 9 on page 59.


[20]Mike Barnetti, Rex Curry Esq and Matt Crypto, "Lies My Teacher Told Me" (CreateSpace Independent Publishing Platform, 2015), Kindle version, location #160-177.


[21]Jeffrey Owen Jones, "The Pledge: A History of the Pledge of Allegiance" (St . Martin's Press, 2010), p.71 說的是 1885 年,而 Dr. Rex Curry 在網路上的是 1889 年,時間有出入。


[22]Simonetta Falasca-Zamponi, “The Aesthetics of Power in Mussolini’s Ital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7), Kindle version, location #247-258.

文章資訊
作者 梁曉遴
刊登專欄 顯微鏡下看歷史
刊登日期 2016-03-08

文章分類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