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台語原來是這樣】打納涼、話虎膦、練痟話

粉紅色小屋 2015-11-04

閒聊、鬼扯淡的台語,現在比較常聽到的多半如下:練痟話、話虎膦、抐豬屎。不過有一句已經漸漸消失的說法,非常有意思,那就是「打納涼」(phah-lā-liâng)。


粉紅色小屋2=大郎頭=禾日香=台語原來是這樣=pinkphangphang=dalang=phangphang=拍納涼

字典詞目收錄「拍抐涼」,異用字為「打納涼」、「扑納涼」,有聊天閒扯、講風涼話的意思。以前常聽長輩說:「你莫打納涼。」(lí mài phah-lā-liâng)就是在講正經事,你還嘻嘻哈哈、不當一回事,淨說些風涼話,又或者是三五好友齊聚在家「打納涼」,東南西北的閒扯一頓。


每次說到「打納涼」總會讓我聯想到「納涼」,雖然這兩者並無直接關係,但用來做記憶聯想卻十分好記。對於不明白「打納涼」是何解、一直記不起來它使用方式的人,我總會說就想像在樹下邊納涼邊閒聊,保證記得起來。


「納涼」這個詞本身有乘涼的意思,「打納涼」是否會是乘涼時、與人隨興聊天的畫面,進而演變成打屁聊天的意思呢?或許就跟「抐豬屎」一樣,從原本的詞彙衍生出新的意涵。「抐豬屎」(lā-ti-sái)又或者說「抐屎」(lā-sái),諧音字多半以「喇賽」表示,「抐」本身有攪拌的意思,就像是用棍棒攪拌糞坑穢物,越攪越臭、混亂,最終衍生為打屁亂聊的意思。


南北朝詩人徐陵《內園逐涼》便有一段:「納涼高樹下,直坐落花中。」而日語亦有「納涼」一詞,除了有乘涼的意思外,更伴隨著避暑活動在夏季出現。


日治時期,台灣更有所謂的「納涼會」,正是在炎炎夏日的夜晚,所舉辦進行的一連串夏夜避暑活動。而「納涼會」的總類應有盡有,有所謂的「納涼列車」供人們賞月旅行、「納涼聯合販賣會」則是商業性質的販賣活動。日治時期,台灣發行量最盛的報紙《台灣日日新報》,更曾報導過不少關於「納涼會」活動的消息,譬如台中公園內所舉辦的「納涼會」,當時的台南安平浴場亦有「納涼會」的舉辦,安平浴場為日治時期台南三處海水浴場之一,其餘二處座落於喜樹、灣裡,是當時人們休息娛樂的重要場所之一,將「納涼會」舉辦於此、以及海水浴場的存在,可以想像當時人們對避暑的重視。


直至今天的日本仍有不同類型的「納涼會」在夏季時舉行,或許可供我們從中想像日治時期的台灣「納涼會」究竟是怎樣的面貌。近年來,台灣也開始有一些以「納涼」為名的藝文活動,例如「納涼音樂會」或「夏夜納涼會」等等,也顯示「納涼會」這項文化間隔多年後,又重新以不一樣的姿態重現於台灣呢!

文章資訊
刊登日期 2015-11-04

文章分類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