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被制約的時間:臺灣校園的上下課鐘聲是從哪裡來的?

2018-11-21
「噹噹噹檔~檔噹噹噹~」

這是學生每天都會聽上十幾遍的上、下課鐘聲。


或許很多人都知道,這首歌曲的旋律是源自於英國倫敦西敏寺每一刻鐘(15 分鐘)的報時鐘響。不過,是什麼機緣讓這段鐘聲飄洋過海,成為我們學生時代又愛又恨的鐘聲呢?


臺大傅鐘前的留影(source: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號 2010.030.0065)

有別於警報的報時裝置

在廣播設備普及以前,許多學校的鐘聲使用的是真正的「鐘」或「鈴」。人們透過搖動這種敲擊樂器、發出清脆的聲響,來告訴學生和教職人員正確的作息時間。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日本,由於學校鐘聲和「空襲警鈴」同樣都是使用簡單的搖鈴,因此每當鈴聲響起,總會搞得人心惶惶。於是,當時一位住在廣島的業餘發明家,決定製作一個新的報時裝置,來代替當時的學校鐘聲。


1954 年,這座擁有 4 根金屬棒、能敲擊出 4 種不同音高的時鐘完成了。由於當時收音機裡播放的 BBC 廣播電臺,都是使用西敏寺的鐘聲作為整點報時,這位發明家聽了之後覺得很喜歡,也把西敏寺鐘聲的旋律套用在他的新發明中。沒想到,這個原本帶著個人偏好的設定,後來也影響到臺灣和南韓,成為學生們再熟悉不過的聲響。有趣的是,離開東亞之外,似乎沒有其他地方使用西敏寺的鐘聲,作為校園鐘聲。


校鐘(source: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號 2010.031.0382)

上課鐘聲的音樂史

其實,我們所熟悉的這段旋律,是在十九世紀才開始悠揚於西敏寺大笨鐘的。在這之前,這段旋律可以追溯到劍橋大學的聖瑪麗大教堂,從 1739 年換上新的鐘之後的旋律。


雖然今天仍然無從查證這段旋律的作者是誰;不過,目前認為這幾個簡單的音符,其實來自巴洛克時期作曲家韓德爾(Georg Friedrich Händel, 1685~1759)著名的神劇《彌賽亞》,當中的詠歎調〈我知道救贖者的存在 〉( I know that my Redeemer liveth)第 5 小節 中、4 個音的變奏。


如果有人相當熟悉這首曲子(真的有嗎?),心理可能會想:「這 4 個音明明就 G#、F#、E、B,和我熟悉的鐘聲完全不同啊!」


別急。其實在本文開頭就曾提過,西敏寺鐘聲每 15 分鐘響一次。而事實上,每次鐘聲的旋律也並不相同。在 1 個小時中的 4 次敲響中,其實運用了 5 種不同的旋律循環。很複雜嗎?下面就來做簡單的介紹!


上課鐘聲的樂理課

 

G#, F#, E, B,也就是升 Sol、升 Fa、Mi、Si。如果再換成大家比較熟悉的數字簡譜模式,那麼韓德爾的這段旋律就會變成 3, 2, 1, 5。我們姑且將這段旋律命名為 A 旋律。


要知道,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家最喜歡做的就是對位與變奏。所以替西敏寺設計鐘聲的音樂家,可以把 A 裡面的音符進行各種排列組合,轉換為另外四段旋律:

 

1, 3, 2, 5 為 B 旋律;
1, 2, 3, 1 為 C 旋律;
3, 1, 2, 5 為 D 旋律;
5, 2, 3, 1 為 E 旋律。

接下來的遊戲規則是:在ABCDE的順序不能更動之下,每次敲鐘必須多增加一段旋律。也就是說,大笨鐘在每個小時 15 分的時候,敲響了 A 旋律;下一刻鐘 30 分的時候,則敲響兩個小節BC兩段旋律;再下一刻鐘 45 分,敲響 DEA 三段旋律;到了第 60 分,也正好是整點,則敲響 BCDE 四段旋律。再轉換為五線譜,就會變成這樣:

 

你發現了嗎?我們所熟悉的上、下課鐘聲,不正好就是最後整點報時的 BCDE 四段旋律嗎!


老師,音樂請下!

西敏寺鐘聲這種特殊的報時方式,讓老一輩的英國人,有辦法一聽到鐘聲就知道確切的時間。不過回到校園中,似乎並沒有每 15 分鐘就報時一次的需要。


在今天,校園鐘聲的作用比較像是提示音,讓學生和教職人員知道正確的作息時間。也就是說,不論鐘聲的旋律是什麼,只要有特定的「聲音」出現,告訴大家現在該做什麼事情就足夠了。


或許是為了不那麼「軍隊化」,這十幾年來有許多學校也開始對鐘聲進行改革。他們換掉聽起來比較單調的西敏寺鐘聲,改成旋律更加豐富的曲目。例如捷克作曲家德弗札克(Antonín Dvořák)的第 9 號交響曲《新世界》第 2 樂章〈念故鄉〉,或是法國作曲家吉斯(Henry Ghys)的《孤挺花》。有部分的學校,甚至考慮迎合學生的喜好,播放時下流行歌曲來取代原本的鐘聲。


那麼,可以下課了嗎?

有趣的是,位於蘇格蘭斯冬希文鎮的馬基學院 (Mackie Academy),在 2010 年決定關掉所有的上、下課鐘聲。學校的負責人認為,不論是上課或是下課,每當鐘聲響起,總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因此,他們決定給學生們自主管理的機會。事實證明,馬基學院的缺課率和遲到率並沒有因為少了鐘聲而增加,當地的學生和教職人員也獲得了更寧靜、舒適的教學環境。而這樣的創舉,也讓英國部分地區的學校開始效法。


沒了鐘聲,或許學生們能夠聽見的東西變多了,但他們在畢業後能夠回憶的東西,卻也少了一件。上、下課鐘聲代表的是時間上的提醒?還是心情上的制約?你是否也會偶爾懷念那段熟悉的旋律呢?


校鐘後來演變成附上時鐘的校鐘塔,成為校園中的「地標」。(source: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號 2010.006.0043)

 
《觀・臺灣》第 39 期「不想上學:校園青春物語」,除了在臺史博商店販售外,全臺各地均有實體書店購買點,並可至以下網路書店購買。

三民:https://goo.gl/HKGaoX (79折,95元)
臺灣吧:https://goo.gl/Zos5dH(折扣價100元)
國家書店:https://goo.gl/YCyJsa(85折,102元)
博客來:https://goo.gl/dSrYqA(85折,102元)
誠品:https://goo.gl/oEg2Hp (9折,108元)
讀冊:https://goo.gl/xUDS24(95折,114元)
五南:https://goo.gl/7D2jhA (原價,120元)
電子書:https://reurl.cc/yDRYa(75元)
文章資訊
作者 盧德昀
刊登專欄 觀‧臺灣|臺史博
刊登日期 2018-11-21

文章分類 故事
收錄專題
上課囉!開箱學校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