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街坊傳奇:開鑿生活記憶的大溪草店尾街打石店

 

桃園大溪的和平路老街,是一條在清領時期因大漢溪船運而形成的熱鬧市街。由於便利的航運條件,和平路老街成了當地重要的物資集散中心,街上林立著許多運銷樟腦、木材、茶葉等經銷在地物產的大商行,也有不少供應當地居民日常用品的小店鋪,打石店就是相當受到當地居民仰賴的行業之一。


熱鬧街區中的打石店

今天的和平路老街在過去被分為兩個街區,大致以大溪信仰中心之一的福仁宮為界,右邊擁有整排華麗立面牌樓的街區稱為「下店」,左邊靠大漢溪河岸,街屋立面較為樸實的街區稱為「草店尾街」。


草店尾街的名稱起源有兩種說法,一是過去大漢溪航運興盛的年代,許多外地的勞動者來到靠近河岸的街尾搭草屋居住,因而被稱為草店尾街;二是因過去這裡有一些青草店而得名。


草店尾街雖沒有像下街一樣擁有亮麗的立面牌樓,不過這裡臨近河岸,是往來碼頭與街區的必經之路,運送貨物的挑夫、進出大溪的商旅,以及從周邊村落前來採買日用品的農人,在此穿梭。草店尾街除了是交通要道外,也是在地人的信仰中心所在,大溪的兩大重要古老廟宇普濟堂及福仁宮皆坐落於此,庇佑著在地居民與過往人群。


身兼交通要道與信仰中心的草店尾街,有著絡繹不絕的人潮,自然吸引了不少店家入駐,打石店就是這個街區中的一個重要產業。



打石的專業技藝

說到大溪「草店尾街」打石店的源起,已退休的簡武雄師傅回憶:「在日本時代,我的二叔公去大陸惠安學習石雕,然後回來開店,收徒弟傳授技藝;這些徒弟又出師、出去開店,大溪的打石技藝就這樣傳播開來。」


要成為打石師傅不是件容易的事,通常須經過 3 年 4 個月的訓練,才算期滿學成,但也只能負責到溪邊開採石材。要真正到達師傅等級,必須兼具雕、寫和書畫的能力,這不僅考驗著天分,也與自己是否肯下功夫有關。


簡師傅說:「我爸爸那輩的很多師傅都沒讀過書,不過有些人很有天分,沒有讀書,但還是會做廟的雕刻。天天在學習,看師傅在畫,自己自然就會,有的還很認真,晚上休息會自己練習,這沒天分真的沒辦法。」


若以當時的打石工、木工和打鐵工 3 種產業相互比較,打石業不僅需要高超的技術,光是到石材現場挑選、開採、運送便是一大工程,在這種工作型態相對粗重的行業,打石師傅的酬勞也是三者中最高的。「譬如說一天平均酬勞 2000 塊,打石工就會多個 300 塊到 500 塊」,簡師傅說。


常相左右石製品

在機械還不普遍的農業社會,打石店和大溪人的生活有著緊密的連結。例如,稻米收成的時候,農家需要用舂臼來搗米去殼;此外,普遍有養豬習慣的農家,需要有裝餿水的豬槽。過年的時候,要做各種的粿來祭神食用,石磨就是磨米漿做粿不可獲缺的器具。製作豬槽、舂臼、石磨這些工具,就成為打石業重要的收入來源。

 

除了供應農家必備的民生用品外,還有許多事情需要找打石店幫忙。


例如,製作墳墓上的墓碑也是打石師傅的專業範圍,無論是何種宗教、需要什麼造型的墓碑,打石師傅都有辦法完成客人的需求。如果收到製作家族墓園的需求,龐大的製作費用甚至可以讓那一整年的生活無虞。


此外,在過去水泥和柏油還不普遍的時代,不管是一般農家的豬圈地板,或是人行走的路面,都是石材鋪設。如今普濟堂旁通往河岸的石板古道,以及和平老街上的月眉古道,都還留著過去打石師傅辛苦鋪設的結晶。


在建築方面,寺廟中活靈活現的龍柱、石獅、壁畫、寄附名單石碑等,也是打石師傅一鑿一鑿細心雕刻出來的心血。除了廟宇外,有時候打石師傅也會接到一些蓋「石頭厝」的工作,簡師傅回憶道:「在大概 60 年前的時候,住在隔壁的霞雲國小劉校長,請我爸爸過去國小那邊,用溪邊的大石頭就地蓋校舍。」


與在地生活密切連結的打石業,儘管辛苦,卻不怕沒有工作,據說早年光是老街上的打石店就有 5、6 間,比木器店的數量還多。


大溪的石材

大溪打石業所用的石材可以分為 3 種,一種是大漢溪溪床的石頭,一種是慈湖出產的草嶺石,另一種則是觀音山出產的觀音石。日治時期打石業的原料大多是用在地的草嶺石及大漢溪的石頭,觀音石的使用則要到戰後才開始普遍使用。


大漢溪的石頭主要用來做墓碑、紀念碑。打石師傅必須到溪底尋找石材,在開鑿石頭前要先找「石痕」,並用鐵槌和鑿子順著石痕把石頭敲開,是既費力又重技術的工作。


大溪慈湖一帶舊名「草嶺」,該處出產的石頭因此被稱為草嶺石。由於草嶺石的材質較為粗糙,再加上表面坑坑洞洞,便被用作石磨、豬槽、舂臼的原料。不過,在蔣介石及蔣經國兩位總統先後過世,分別暫厝於慈湖及頭寮陵寢後,為維護陵寢周邊的環境,慈湖及頭寮一帶的草嶺石開採工作,遭到政府明令禁止。


戰後才廣為運用的觀音石,是在韌度或是觸感都屬上品的石材,大溪許多間廟宇的龍柱雕刻原料都採用觀音石,只是早年因為交通不便而較少利用。進入工業時代後,在技術以及運輸改良的狀況下,觀音石被大量作為墓碑的原料,在雕刻技術上也走向精緻化。



打石技藝的式微

過去與大溪人生活緊密結合的打石業,隨著時代的變遷不免漸漸沒落。早年重要生計來源的石磨、舂臼、豬槽已鮮少有人在使用;墓碑製作則因喪葬習慣的改變,大部分的人改用火葬,再加上對於水土保持的重視,土葬有諸多限制,就連公墓也有使用 6 到 8 年就要遷出的規定,讓墓碑製作的案件大幅減少。


要將堅硬的石頭成為花俏生動的藝術品,需要非常好的雕刻技藝。要懂得石材特性,在堅硬的石頭上進行精密雕琢。此外還要有精巧的手藝,能夠刻出漂亮的字體與圖形。每一個石雕作品都是打石師傅的心血結晶,不過在今天講求快速,甚麼事都以機械化代替手工的時代,這項珍貴的技藝也面臨到傳承的危機。

 

第 36 期《觀・臺灣》「戒嚴日常」除了在 NMTH Museum Shop臺南.臺灣歷史博物館商店販售外,全臺各地均有實體書店購買點,並可至以下網路書店購買喔!

三民書局: https://goo.gl/nJM2J8 (79 折, 95 元) 
聚珍臺灣: https://goo.gl/ipXtqf (95 折, 113 元) 
國家書局: https://goo.gl/BMr6vf(85折, 102 元) 
讀冊:https://goo.gl/WE3SAN(95 折 ,114 元)
博客來:https://reurl.cc/Ek9Dn(95折,114元)
臺灣吧:https://reurl.cc/y23Xl(特價,100元)
電子書:https://reurl.cc/M634v(75元)

 
文章資訊
作者 吳亮衡、張峻浩
刊登專欄 觀‧臺灣|臺史博
刊登日期 2018-04-25

文章分類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