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在滿月降臨的黑夜,迎來馬來西亞最神秘的大寶森節

2018-05-30

「認識歷史」該是全民運動!

——訂閱支持《故事》,一起灌溉臺灣的人文土壤!
 

當大家在網絡圖片搜尋輸入「大寶森節」(Thaipusam)四個字時,出現的幾乎都是讓人毛骨悚然的照片。興都教(Hinduism)的信徒們鐵枝穿身、掛鉤滿身、舌頭外伸、面目猙獰,讓人難以置信這是一個酬神的節慶。


興都教的信徒們鐵枝穿身、掛鉤滿身、舌頭外伸、面目猙獰。
(Source:by Brian Jeffery Beggerly ,via Flickr

很多人會問,大寶森節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節日?為何信徒們會有這些近乎自虐的舉止?


馬來西亞印度人有兩個重要的節日,屠妖節(Deepavali)與大寶森節。屠妖節是光明來的日子,慶典與過年相似,以家庭為主要的範圍;大寶森節則是全興都教徒一起酬謝姆魯根(Murugen,戰鬥之神)神祗的節日。


大寶森節一般落在國曆一月底至二月初,印度古曆泰月月滿日。Thaipusam 中的 Thai 指的是泰月(印度古曆的十月),Pusam 是印度語中 Poosam,一顆在泰月最閃亮的星星。由大寶森節坐落在月滿日推斷,印度語中 Poosam 這顆最閃亮的星星非常有可能是指月亮。


在馬來西亞,大寶森節的慶典是相當盛大的,尤其在吉隆坡黑風洞、檳城、怡保等地。慶典一共持續三天三夜。第一天為神明出行到神壇,興都教徒們在神明出行前夜的晚飯後,就會開始聚集在神廟前,午夜 12 時就會開始一系列的出遊籌備。


在八○年代,由於私人交通工具並不發達,許多虔誠的興都教徒為了參與祭禮,晚飯後就開始全家老少徒步到數十公里外的遊神路線,迎接神祗的蒞臨,可見這個節日對他們的重要性。


在檳城,信眾們除了備有鮮花與祭舞(Kavadi attam)外,還會帶上許多的椰子,並在遊行時把椰子大力砸在路上,以帶來平安幸福與好運。砸椰子在印度人或興都教徒習俗中是非常重要的儀式,因為他們相信帶甜味的椰水可以為他們帶來幸福美滿的生活。


慶典第二天,許願和還願的興都教徒都會背上他們的卡瓦迪(kavadi)來酬謝神祗,而正是這些卡瓦迪,為這個酬神盛典增添了豐富的特殊色彩。第三天則是恭送神祗回府。


為期三天的大寶森節慶典。(Source:by Rakesh A ,via Flickr

雖說大寶森節慶典僅為期三天,但是對想要許願還願的人,卻必須在慶典前做好準備。他們必須稟告姆魯根(Murugan)神祗,並獲得神祗的同意,才能參與許願與還願儀式。得到參與盛典的通行證後,必須齋戒沐浴,確保自己心理與生理上的潔淨,在背負穿刺卡瓦迪時神靈方能附身,以進行各種儀式。


一般人對興都教徒的鐵枝穿身儀式看法不一,這些舉動確實令人難以置信,無血跡的鐵枝穿身、毫無障礙的動作,究竟是什麼力量讓信眾們願意遵守這些儀式?又究竟是什麼力量讓他們可以毫無損傷?

在解釋這些問題前,我們必須先了解大寶森節的淵源。 

一直以來,馬來西亞的印度人都知道大寶森節的主要神明是姆魯根,但是卻不太清楚其真正的由來。在許多文字或印度祭師的口中,都認為大寶森節與姆魯根降服妖魔 Soorapadam(或者Asura)的故事相關。但真正與大寶森節相關的歷史資料,其實並不常見。


南印度的一篇傳說 Kundapuranam 中記載了姆魯根與大寶森節的緣由。文中指出,古印度時,眾仙遭受魔鬼 Soorapadam 迫害,因此向濕婆(Shiva,毀滅之神)求救。為了拯救眾仙,濕婆從額上的第三隻眼中創造出了另一個三眼神仙,也就是姆魯根。


姆魯根的第三隻眼睛具備噴火的能力,接著濕婆之妻雪山女王在滿月和 Poosam 星高照之時賜予了姆魯根一把長矛(Vel),作為抵抗魔鬼 Soorapadam 的武器。因此,這一日便被南印度稱為 Thaipusam 大寶森節。

另外,一些興都宗教師對姆魯根的身份有所出入,有的說是濕婆與雪山女王的么子,大寶森節是慶祝姆魯根的誕生;還有一些說法是慶祝姆魯根打敗魔鬼 Soorapadam 的盛典。


現在許多研究者認為,古印度曆的 10 月 15 日是姆魯根獲得雪山女王賜予長矛的日子,並非姆魯根誕生或者打敗魔鬼後的慶祝儀式。在大寶森節遊行中,信眾們不斷高喊「Vel、Vel、Muruga」,在鐵枝穿刺舌頭或兩頰後,還會把鐵枝裝扮成長矛的造型,因此某些學者由此判斷大寶森節是慶祝姆魯根獲得神器的日子。


黑風洞姆鲁根的巨型神像。(Source:by seng_tslee ,via Flickr

從這些神話傳說中,我們可以看出大寶森節慶典,其實與現在賦予的定義不太符合。現今大寶森節主要是以贖罪、還願、奉獻、苦行、感恩、靜心等為主要目的;若是神話傳說裡卻將其視為慶典,與許願還願贖罪等沒有直接的關係。

那究竟是何時大寶森節的概念開始轉換?關於這一點,至今還沒有人可以很好的解答。


對許多非興都教徒來說,卡瓦迪(Kavadi)的存在是恐怖的。卡瓦迪是大寶森節還願者必備的一個儀式,大眾對卡瓦迪的普遍印象是:還願者鐵枝穿身後,把重數十公斤的華美卡瓦迪放在鐵枝上,然後跟著遊行隊伍的音樂起舞,面不改色地扛到神壇前方才卸下,膽子稍小的人都會被這個景況嚇呆。


在大寶森節中,大家的注意力都會在卡瓦迪上。實際上,卡瓦迪並不單指這一些必須鐵神才能扛起的神龕,它指的是還願者們身上背負著一些吉祥的還願物以贈送給姆魯根作為酬謝。除了穿刺與抬鐵架神龕外,還願物還包括了裝滿牛奶的奶罐卡瓦迪、木條製成拱形的卡瓦迪、裝滿鮮花的盆子、夫婦背負著中間掛著小孩的甘蔗等的 Pal 卡瓦迪。


那麼多種卡瓦迪,為何信眾們還會選擇血淋淋的穿刺卡瓦迪呢?

關於這一點,其實並不難理解。


首先,這與信眾們的願望相關,信眾們如果在前一年許下的願望是希望得子,那麼他們還願的時候就會把孩子放進沙龍(sarung),掛在甘蔗上,由夫婦扛著,從神廟步行到神壇前,以酬謝神恩。其他的願望,則可由奶罐等卡瓦迪還願。


相較起來,奶罐鮮花等卡瓦迪看起來較容易獲得,其實不然。在古印度時期,還願信眾們並不能由自家備好一罐子的牛奶,然後帶去酬神還願。他們必須帶著奶罐子,家家戶戶去要求大家施捨一些牛奶給他們,直到奶罐子裝滿後,才送到神壇前酬神。


信眾拿著奶罐卡瓦迪。(Source:by Phil Date ,via Flickr

選擇穿刺卡瓦迪的信眾,一般都是希望贖罪,或想要淨化心靈,又或是渴望得到巨大的神恩。他們相信通過內在的誠心,制衡外在苦楚的修行,可淨化自己心靈。


印度自古至今仍有不少人以「苦行」作為修行的標準,而釋迦牟尼佛在出家前期也曾經經歷過苦行的磨練,也見到了其他苦行僧們的苦難修行,其中就包括了滾鐵床、刀火等歷練。


這些修行方式並未因現代文明的發展而消失,而是以另一種形式在現代社會裡保存下來。雖然印度政府曾經因為此行為過於殘忍而盡力遏制,不過在一些較偏遠的村莊依然進行著這一種酬神儀式,但舉動已較為輕微,僅數根鐵枝穿身,無需背負數十公斤的神龕。


關於卡瓦迪的傳說,最為有名的是 Agastya 被賞賜 Saktigiri 和 Sivagiri 二座山,因此命令手下的怪獸伊敦曼(Iduman)把兩座山從北印度搬到南印度。伊敦曼便把兩座山扛在肩上出發。半路把山放下休息後,卻發現再也背不起,因為姆魯根以為伊敦曼是妖怪,因此不讓他離開,還殺了伊敦曼。


最後,姆魯根發現原來伊敦曼並不是他想象中的妖怪,只是替主人工作,便讓伊敦曼復活,並宣稱只要以後任何背負東西的信眾向他進貢,他一律會答應他們的要求。

這個傳說始於印度帕拉尼(Palani)的姆魯根廟宇,馬來西亞興都信眾們對此深信不移,然而這則傳說與大寶森節並沒有直接的聯繫,而姆魯根在此神話中的形象不佳,存有許多矛盾之處。


馬來西亞的印度人在十九世紀初被不列顛東印度公司從南印度帶到南洋,理所當然他們的宗教信仰和習俗也一起移居到這塊土地。早期移居南洋的南印度人,幾乎都是種姓制度中階級較低的族群,其中以淡米爾族(Tamil)為主,而姆魯根是南印度的守護神,因此他們的節慶都離不開姆魯根與其父濕婆(Shiva)。


這些長期居於社會底層階級的老百姓,對於許多事物都是保持著深信不疑的態度,從印度到南洋,他們保存著自己的文化色彩,卻又未能解釋這些文化淵源,因此在許多方面就會出現前後矛盾的不同形象。

正如興都教徒們的大寶森節節慶,主要是以贖罪、還願、奉獻、苦行、感恩、靜心等為主要目的,無論是哪一個目的,與戰鬥之神的形象和故事都沒有直接關聯;背負卡瓦迪祭神酬神的傳說故事也稍嫌牽強。話然如此,他鄉變故鄉,興都教徒在馬來西亞這片土地上,也漸漸發展出專屬於他們的獨特文化了吧!


(Source:by William Cho  ,via Flickr


 
 
王秀娟(ong siew kian)
馬來西亞雪蘭莪人,馬來亞大學中文系畢業,北京首都師範大學碩士、南開大學文學博士。曾在馬來亞大學華人研究中心當博士後,研究華人社群與文化,現為馬來亞大學中文系高級講師(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y of Malaya),講授中國古代文學與華人通俗文化。由於居住在華人新村里,而鄰里為馬來村子與印度村子,因此可以近距離觀察各民族的文化習俗。
文章資訊
作者 王秀娟
刊登日期 2018-05-30

文章分類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