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書
-
Sep 21, 2018 何 昱泓「一趟追尋父親的旅程」——專訪 228 事件日籍受難者家屬:青山惠昭
-
Sep 16, 2018 說書動物之於人,可以是絕望裡的力量──讀黃宗潔《牠鄉何處?城市、動物與文學》
-
Sep 15, 2018 說書藍佩嘉:家庭照顧系統失靈的孩子該何去何從?──讀《廢墟少年》
-
Sep 15, 2018 說書王德威:失掉的好地獄──讀張貴興《野豬渡河》
-
Sep 11, 2018 研之有物 │中央研究院史前時代的海洋故事,一片解開大洋洲民族遷徙之謎的關鍵:Lapita 陶器
-
Sep 8, 2018 說書街頭謀生、地下經濟與紐約底層黑人的求生之道——《人行道》
-
Sep 8, 2018 說書出版三十年,在日本熱賣180萬冊,面向心中小孩說話的圖畫書──《活了100萬次的貓》
-
Sep 2, 2018 編輯部波蘭作家奧爾嘉・朵卡萩與她的《太古和其他的時間》
-
Sep 1, 2018 編輯部杜鵑山的希望之歌,一段鄒族政治家的傳奇故事──《拉拉庫斯回憶》
-
Aug 30, 2018 編輯部從殷商到春秋戰國,中國上古史的綜合性研究──《從城市國家到中華》
-
Aug 26, 2018 Ting越來越幼稚的美國文化何以能夠支配全球?──《我們為何膜拜青春》
-
Aug 25, 2018 楊 劭楷從平等尊重到同理政治,同性婚姻的再想像──《從噁心到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