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eb 25.2021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沒結婚不敢生、活得老又生的少,臺灣的老齡照護竟像極了義大利!
-
Feb 24.2021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豎立褒揚紀念雕像,卻反倒讓人感覺被詆毀?美國種族衝突中的黑人姆媽雕像之爭
-
Jan 30.2021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清宮妃嬪月俸領多少?清宮檔案揭示:苦熬到皇太后,年薪才能破百萬!
-
Jan 17.2021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為何有些人冒著被裁罰、指責的風險,也要離開隔離處?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壓力、焦慮、缺乏社交是主因
-
Dec 3.2020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對抗歧視時,「黑人女性必須更像白人眼中的好女人」不同階級的美國非裔女性如何為自己發聲?
-
Nov 27.2020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身高低於138免刑責、女人離婚可取回嫁妝──秦漢時代的法律觀念超前衛
-
Nov 20.2020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怎麼知道未來景氣好不好?經濟學家帶你拆解「經濟預測」四大步驟
-
Nov 18.2020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AI 法官的判決會比人類更公正、更可靠嗎?中研院法律學者提醒:價值倫理備受挑戰
-
Oct 26.2020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亞洲加班文化大評比:中韓台日,誰是真正的爆肝過勞鬼島?
-
Oct 16.2020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出奧步、小撇步、毋湯喔!臺灣製造的「臺灣國語」如何風靡華語圈?
-
Sep 13.2020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台灣要怎麼活下去?」這是我一路以來的研究熱情──專訪中研院吳玉山院士
-
Sep 10.2020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面對強權擠壓,小國究竟有什麼選擇?新冷戰時代,臺灣與其他中小國家的共同難題
-
Aug 22.2020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直擊殷墟考古大發現──商王的洗澡間中,皇家級熱水器、去角質小道具等應有盡有
-
Aug 12.2020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太陽花、雨傘運動、反送中為什麼要佔領街頭?台大社會系教授何明修:「上街頭不是因為有可能贏,而是擔心失去」
-
Jul 22.2020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現代考生的苦,清代科舉人都懂──大清讀書人應考前必讀的考試攻略
-
Jul 14.2020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口罩、個人杯、餐桌轉盤等公衛習慣如何誕生?從百年前一場飛沫傳染的鼠疫說起
-
Jun 16.2020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為什麼人會生病?為什麼是我受苦?──與六朝古人感同身受的「疾病感覺地圖」
-
Jun 10.2020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保平安、反核四、選總統都找她託夢!媽祖如何成為臺灣最強的民間天后?
-
Jun 2.2020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倚天屠龍記》的時代其實沒有標局!從歷史公文揭開鏢局俠客的身世之謎
-
May 14.2020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扭轉輿論、洗白吹哨者──讀懂中共談話前,必先洞察的「空氣式語言」
-
Apr 27.2020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超過百年歷史的媽祖進香遶境,為何每年吸引十萬信眾徒步百萬公里?
-
Apr 23.2020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中國夢可以抗肺炎?從麻風防疫,透視中國如何迎戰疫病
-
Mar 24.2020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如何破譯檔案中的代號,找出隱姓埋名的特務身分?中研院臺史所研究員分析檔案,拼湊出歷史真相
-
Mar 9.2020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為何中共政權能延續?積極向外學習統治技術,「要把全黨變成一個大學校」
-
Feb 28.2020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你絕對沒想過他們就是特務!解密二二八與白色恐怖特務名單
-
Feb 22.2020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中國古代醫學如何看待女性身體?「婦人以血為本」,醫治前先問月事
-
Feb 12.2020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七年級生早婚或晚婚的原因是?中研院社會所研究發現:父母離婚時間點是關鍵因素之一
-
Jan 24.2020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舊曆年=咱的年 vs 新曆年=日本人的年,過去的臺灣人偏好過哪個年?
-
Jan 14.2020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古裝劇都演錯了!古代婦女生孩子不躺床,蹲站著更順產
-
Dec 11.2019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小病就跑大醫院?減少醫療浪費,中研院從健保數據找到解決方法
-
Dec 6.2019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鄭成功究竟是海盜,還是民族英雄?中研院臺史所研究員這麼說
-
Nov 20.2019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中研院追蹤二十年建立的動態家庭資料庫解密:臺灣的家庭觀念其實比中國還傳統?
-
Nov 13.2019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政府該不該管制仇恨言論?──中研院研究員:改善仇恨歧視不是一步到位,得透過立法和實踐
-
Oct 19.2019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你的家庭幸福嗎?中研院調查指出:家庭幸福的關鍵在於對婚姻是否滿意
-
Oct 15.2019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故鄉啊,你還記得我們嗎?」──官方博物館內的泰雅族文物終於要回家了
-
Sep 17.2019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她走入湖南鄉間研究,還與當地婦女結拜,沒想到她們就是她尋找已久的女書傳人──人類學家的女書生命史探訪
-
Sep 16.2019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在世上流傳超過百年、卻只有女人讀得懂的神祕文字──湖南江永「女書」
-
Sep 6.2019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當多元價值互相衝突時,該如何調解、對話?《孟子》和《莊子》教你「善用隱喻」
-
Aug 30.2019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臺灣人隨手關燈可以,但收能源稅不行?──節能減碳民調裡的知行落差
-
Aug 9.2019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怕漲電費又不想蓋核能電廠,該怎麼辦?臺東部落裡的公民電廠現正發威中
-
Jul 16.2019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噍吧哖事件究竟是「土匪造亂」還是「抗日革命」?還原當時情境,僅存的女性遺老們這麼說
-
Jul 5.2019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共產黨如何收編五四運動的「自由民主」思想?毛澤東的詮釋、改造與再深化
-
Jun 21.2019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證據不會自己說話,怎麼解釋證據只靠法官說了算嗎?
-
Jun 14.2019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臺南人嗜甜如命,居然到了用糖蜜鋪成一條飛機跑道的程度?
-
May 25.2019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色狼為何消遙法外?中研院研究顯示:職場裡的權力不對等或許是性騷擾的一大原因
-
May 13.2019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我們有亂講話的自由嗎?中研院學者教你分辨「誹謗」與「言論自由」的界線
-
Apr 21.2019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費時 20 年的臺灣家庭動態調查:成年子女誰最常探視父母?數據證明「單身女兒」NO.1
-
Apr 10.2019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臺南的路為什麼圓環多?《臺南歷史地圖散步》裡這麼說
-
Mar 20.2019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誰才是刀下留情的刺客?關於《聶隱娘》,聽聽中研院研究員怎麼說
-
Mar 14.2019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盤腿、蹲坐、跪坐、垂足坐,聽到「請坐」你會怎麼坐?
-
Feb 20.2019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耶穌是孝子嗎?歷史學者呂妙芬從史料看見隨「時代思潮」變化的天主形象
-
Feb 11.2019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和現代護照不一樣!日治時期臺人出國絕對要申辦的那張紙是?
-
Jan 22.2019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十七世紀的荷蘭水手靠什麼法寶,稱霸了航向亞洲之路?
-
Jan 15.2019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文化遺產保存的關鍵是什麼?考古專家:保存「人」與文化遺產間的關係
-
Dec 1.2018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矛盾知青、搬家先生、傅大砲」 ──哪個才是真正的傅斯年?
-
Nov 29.2018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發明保險套是否比發明飛機更重要?《老科技的全球史》的譯者李尚仁這麼說
-
Nov 24.2018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外國人怎麼看臺灣的「打架立院」 ?──專訪中研院副研究員鮑彤
-
Nov 20.2018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為什麼專門研究小老百姓?中研院研究員林富士:你我的生活,就是歷史的一部分
-
Nov 13.2018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明清小說也有黑色幽默?從《醒世姻緣傳》一窺人性的貪與惡
-
Oct 29.2018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老婆幽默錯了嗎?研究發現:妻子比先生幽默的婚姻滿意度其實最低!
-
Oct 19.2018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知青們的 IG 打卡新聖地,中央研究院院區的祕境景點
-
Jul 17.2018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是賭博還是運動?曾經席捲上海、蔚為風潮的休閒「賽狗」
-
Apr 30.2018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臺灣逢年過節時,大批的返鄉人潮為何總是一路向南?
-
Apr 13.2018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李遠哲的一席話讓他不服氣地開始尋找寫詩的海盜,開創海洋詩研究
-
Apr 4.2018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一百年前你家是什麼模樣?《歷史地圖散步》讓你一次看個夠!
-
Mar 15.2018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我們點名時回答喊「有!」其實是孫中山「以俄為師」的延續?
-
Mar 3.2018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是?語言學家:「世上不存在『最難』的語言」
-
Feb 12.2018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南臺灣考古遺址出土大量貝殼,原來「燒酒螺」這一味連史前人類也愛!
-
Feb 2.2018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才女不寐!用寫作創造自我不朽的清代女性文人們
-
Jan 12.2018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殖民臺灣後,在臺日人之間盛傳一種「熱帶狂亂」或稱「南洋呆」的疾病?
-
Jan 9.2018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從打狗到廈門,這位英國醫生如何破解熱帶病媒,甚至培養華人醫生?
-
Dec 20.2017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從大正到民國, 一本最終只寫了 12 年青春的臺南少年日記
-
Dec 14.2017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檔案館裡的臺灣歷史傳奇:出身金門、征服東亞的貿易航海王
-
Dec 6.2017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讓數據說話吧!從實證研究破解「法院到底是不是國民黨開的?」
-
Dec 2.2017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突破臺灣經濟盲點:為什麼我們 GDP 連年成長,但薪資收入卻停滯不前?
-
Nov 15.2017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家內性侵」的受害者,為什麼開不了口求救或訴苦?
-
Nov 6.2017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從小錯到大的驚人事實!葡萄牙人讚嘆的「福爾摩沙」,其實不是臺灣?
-
Oct 25.2017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災難社會學」讓他發現,被重創的災民們在 921 地震發生前就已是社會弱勢
-
Oct 16.2017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北宋人如何抵禦南遷的水土不服?蘇東坡:我都吃檳榔消瘴癘之氣!
-
Oct 3.2017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挖掘臺灣的文史民俗,創造本土的新漫畫人文誌──專訪《 CCC 創作集》
-
Sep 26.2017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明代晚期瘋旅遊!士大夫愛寫炫耀文,買套裝行程不手軟
-
Sep 13.2017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你的痛苦值多少? 他以實證研究,解開「慰撫金方程式」的演算秘密
-
Sep 5.2017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傳統民間信仰中的「王爺」是什麼樣的神明?
-
Aug 21.2017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曾追隨孫中山革命的嶺南畫家,和他們獨創的「折衷中西」畫派
-
Aug 14.2017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台灣「教育不平等」的根源是什麼?他靠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找出真正答案
-
Aug 4.2017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眼前難關過不去?心理學的歷史告訴你:試著放下自尊與執著
-
Jul 18.2017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率先把考古工作搬到海底!他成為臺灣「水下考古學」的先峰
-
Jul 13.2017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他走入「借地養命」的泰北金三角聚落,見證當地歸屬不定的民族認同
-
Jul 4.2017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為了鑽研道教精髓,他親自入行拜師成為台灣少數的「道士教授」
-
Jun 19.2017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藝術品就像「時空膠囊」,傳遞文字無法記載的歷史故事
-
Jun 14.2017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畫中有話!你看懂這些傳統民俗圖畫了嗎?
-
Jun 8.2017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城市哈哈鏡──老上海的新式百貨文化
-
May 17.2017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當女巫師遇上人類學家,他們如何攜手守護祖靈的精神?
-
May 5.2017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文青們,今天就到文青前輩胡適的家走走吧!
-
May 4.2017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歷史和我們有多近?明清史專家陳熙遠:「歷史就是生活中沉澱下來的點點滴滴」
-
Apr 25.2017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他從「吃」來還原臺灣,重現歷史上消失的精緻老菜
-
Mar 21.2017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從花廳吃到酒樓,百年前的臺灣飯局這樣吃!
-
Mar 16.2017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清朝詔書大發現!皇帝們原來這樣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