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狗仔、車震都是它發明的?腥羶色新聞的始祖,改變臺灣媒體生態的《蘋果日報》

李律 2022-09-18
Source:取自蘋果新聞網

時間從 2003 年的 5 月開始說起。那時我還是政大傳播學院的碩士生。那年春天,從中國爆發的 SARS 疫情,快速地席捲香港,接著便進入臺灣,讓全島人聞之色變。除了疫情之外,另外一個佔據課堂討論的主要話題,就是「紅遍香港的蘋果日報要來臺灣了」。

 

臺灣人自然不是對此毫無想像。2001 年,香港壹傳媒旗下的《壹週刊》首先登陸臺灣,首波試刊本便踢爆了幾個震驚臺灣的重大事件,包含總統女婿趙建銘收賄,以及佼寶戀等重磅機密,讓臺灣人見識到甚麼叫做來自香港千錘百鍊的「小報文化」。

 

小報文化下誕生的狗仔

小報(tabloid)發源於歐美等第一世界國家,具有揭發社會內幕的扒糞者(muckraker)性質,但同時也以揭露公眾人物私生活,使其赤裸裸攤在陽光下而為人所知。

 

「揭發公眾人物不想公開的秘辛,是為了維護社會公義、保障社會大眾知的權益」從扒糞的角度出發,表面上言之成理的邏輯,卻掩護了「消費社會喜愛偷窺公眾人物隱私,作為八卦素材及滿足獵奇心態」的自私理由。正因為小報文化如此極端而特殊,也成為討論「公共新聞學」時的必提案例。
 

為了吸引大眾目光,小報往往無所不用其極,真假不論。(Source: Steve Terrell/CC BY 2.0)

香港作為英國的殖民地,是華人社會最早發展「小報文化」的地區,而英國正是小報極度盛行的消費社會,知名度最高的《太陽報》就是以揭發王室醜聞、明星八卦而聞名。香港繼承了殖民母國的小報文化,發展出了獨特的「狗仔文化」。

 

講到「狗仔」,我們可以先從它的字源瞭解起。義大利名導費里尼 (Federico Fellini) 在 1960 年的《甜蜜生活》 (La Dolce Vita) 裡塑造了一個角色:一個專拍名人隱私的小報記者 Paparazzo。這個角色實在是深植人心,於是後來從歐洲到英語系國家,都習慣把專門偷拍的小報記者稱為「Paparazzi」(Paparazzo 的義大利文複數形“)。於是”Paparazzi” 就這樣在字典裡安家,專指「小報的偷拍記者」。
 

甜蜜生活的宣傳海報。(Source: GALERIE ESTAMPE MODERNE & SPORTIVE PARIS/CC BY-ND 2.0)

這個字也跟著英國的語言文化進入殖民地香港。由於 Paparazzi 的發音很像小狗 puppy,加上記者埋伏偷拍時也要像小狗一樣趴著(也有一說是,記者要有敏銳的新聞嗅覺與卓越的跟蹤狩獵能力),所以在香港的語境裡,便以「狗仔隊」稱呼小報偷拍記者。

 

強勢叩關的外來者

話題轉回臺灣。在《壹週刊》登陸臺灣兩年後,同為壹傳媒旗下的《蘋果日報》也要來臺叩關。此事自然吸引了大眾的注目,大多數學者都認為,此舉將會嚴重衝擊當時的臺灣報紙市場生態。

 

從戒嚴到解嚴以來,臺灣的新聞界一直都有文人辦報的傳統,對用字遣詞乃至於新聞報導原則、新聞工作者的操守與分際,都建立在知識分子社群默認的共識,而這些「雖然沒有明講,但大家都有默契,不會逾越的界線」,很有可能會被一個從未在臺灣社會闖蕩過的外來者魯莽踐踏。

腥羶色掛帥的《壹週刊》,令臺灣文人、媒體人社群如臨大敵。(Source: Adikos/CC BY 2.0)

學者的憂慮不是沒有根據,自從《壹週刊》進入臺灣市場後,便已對臺灣的新聞媒體文化造成了影響。「爆奶」、「激凸」、「車震」和「床戰」這些極度白話、粗俗的用語,從周刊一路外溢到平面媒體與電視節目,彷彿語不驚人死不休,用字不驚悚就難有好銷量。臺灣媒體文化已經產生了某種耳濡目染的質變,如今一周一次的周刊要變成每日發行的日報,影響的速度與幅度只怕要更為深遠。

 

2003 年 5 月 2 日,臺灣版《蘋果日報》正式發行。所有在當天買到創刊號的民眾,會在報紙頭版之外先看到一張以滿版彩色油墨印刷的外包頭版海報,畫面中港星鍾麗緹全裸側臥在地,重點部位被一堆鮮豔欲滴的紅蘋果遮掩。
 

(Source: 取自蘋果新聞網)

這張海報完全說明了蘋果日報作為媒體的性格:來自香港、香豔刺激、秀色可餐、毫無遮掩。

 

這樣的包裝並不令人意外,因為早在好幾天前,蘋果日報的 teaser 廣告便在各大電視台輪番播出,內容便是鍾麗緹在一堆蘋果中全裸的畫面。

 

然而,打開外包的頭版海報,看到當天真正的頭版,或許才是更值得討論的,徹底改變臺灣報紙版面設計的關鍵──當天頭版新聞上出現的,正是在 SARS 肆虐臺灣時,因為北市和平醫院封院,而成為首位因抗疫而染疫殉職的陳靜秋護理長。

 

這張頭版的主標與副標,都以臺灣報業史上從未見過的極大號數字形、與鮮豔的黃色、藍色呈現。直覺來說,就是如果書報攤在馬路的對面,你還是可以遠遠地看清頭版頭條的每個字,這幾乎成了蘋果日報頭版標題的原則。
 

(Source: 取自蘋果新聞網)

改變臺灣報紙版面設計這件事,絕對不是空穴來風。在蘋果出現前的臺灣三大報:中時、聯合、自由的頭版頭條字體,大致上不會比報紙名的字體大,而且幾乎都是黑色;如果有刊登照片,也大致以一張為限。蘋果日報登臺之後,三大報的頭版開始全力模仿蘋果,字體要多大就多大、標題顏色要多鮮豔就多鮮豔、圖片要多少有多少。

 

這樣的現象持續了幾個月,直到三大報的高層幡然醒悟:我們再怎麼樣模仿蘋果也贏不了蘋果,我們應該要專心做自己擅長的事,來跟蘋果做出市場區隔。於是三大報開始放棄小報式排版,主張自己是以內容及觀點取勝的「質報」,臺灣報紙競爭生態在蘋果加入後,反而成為更具多元性品牌區隔的成熟型市場競爭態勢。

 

更即時、更吸睛的動態新聞誕生

這時,臺灣四大報的經營者除了必須努力搶下市場的大餅,還得面對更大的危機:21 世紀後,紙媒市場正在快速萎縮。

 

在數位時代來臨前,人們獲取最新資訊的來源就是報紙。報紙以每日發行的形式,讓新聞以一日作為更新的單位,在速度上領先了週刊、季刊甚至是早期的電影(在 20 世紀中期電視普及以前,電影曾經擔任新聞播報的角色,只是內容可能是近幾個月內的新聞)。

 

直到網際網路出現,「即時」、「去中心化」和「可協作」的新載體,分別從時效、複製成本、製作形式等等層面的優勢,壓倒了報紙必須經過採訪、審稿、印刷、派送,才能送到讀者手上的物理條件;於是和網路新聞、社群媒體、自媒體比起來,報紙處於完全的競爭弱勢。

 

在千禧年第一波網路熱潮泡沫化之後,隨著部落格與 P2P 網站在 2000 年代中期興起的 web 2.0 時代,蘋果日報面對的競爭態勢是,讀者對閱讀新聞介面的注意力將更放在螢幕而非紙張上。為了對應這樣的趨勢變化,新聞必須跳出靜態的紙張印刷,以動態的形式在螢幕上呈現。

 

於是,2009 年 11 月臺灣蘋果日報正式推出了「蘋果動新聞」,以 3D 動畫的形式,敘述新聞事件發生經過,或提供現場模擬重現的動畫內容。

 

例如 2015 年 2 月 4 日,一架復興航空班機在起飛後不久即發生意外,先撞擊了臺北環東大道高架後墜入基隆河。蘋果動新聞以 CG 動畫的形式,重現了這場意外當中飛機的飛行軌跡,以及高架橋上計程車的多角度還原,以及最後機身斷成數截,墜落在基隆河床的完整經過。其動畫的製作必須掌握新聞求真的原則,以各種資料詳細調查、重建飛行軌跡與撞擊角度,也以動作電影常見的慢速度重構手法,傳達撞擊瞬間的震憾,兼具了美感的細節要求。

 

另外一個叫人印象深刻的例子,則是 311 東日本大地震後,福島核電廠的反應爐仍在運轉,東京電力公司的專家灌入海水以冷卻反應爐。動新聞以視覺化的形式介紹 6 個反應爐的分布,以及反應爐內部的裝置,再以動畫解說海水冷卻的機制與步驟。平時給人羶色腥印象的蘋果動新聞,意外地以平易近人的科普形式介紹核能反應爐的運作,極具大眾教育的意義。

 

動新聞也曾以意想不到的形式,為臺灣在國際知名節目爭得意外的曝光。

 

廣受美國觀眾喜愛的節目《康納脫口秀》(CONAN on TBS) 注意到了臺灣的蘋果動新聞,在節目中製作了一段山寨動畫,宣稱是蘋果動新聞作品。臺灣蘋果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做了一支動新聞動畫作為回應,還搞笑威脅要把節目常客安迪瑞區特 (Andy Richter) 抓進木柵動物園示眾,讓康納與安迪兩人啼笑皆非。

 

整段內容變成了脫口秀的節目笑點,動新聞讓康納在節目中大喊:「接招吧!臺灣!」讓臺灣的名字在世界知名的脫口秀節目中曝光,說是臺灣之光也當之無愧。

 

進入臺灣生活的蘋果

隨著蘋果日報在臺灣扎根,這個外來者也逐漸在許多生活領域陪伴著臺灣人,並留下不同的紀錄。

 

2006 年到 2007 年間,臺灣棒球好手王建民在美國大聯盟登板,屢投屢勝,最後締造了單季 19 勝的輝煌紀錄。每每遇到王建民勝投,蘋果都會以號外印製頭版外包海報,這些海報也變成了球迷的收藏。這不只是報界創舉,甚至連專業體育期刊、體育頻道都沒有如此創意。

 

(Source: 取自蘋果新聞網)

2006 年 10 月 23 日,蘋果日報發行了「通勤免費報」《爽報》,每天早晨通勤時段在各大捷運站及交通據點免費發放,是許多上班族及學生的共同回憶。《爽報》曾在 2018 年停刊,之後在 2022 年 3 月 23 日「一日復活」。當天的頭版廣告是麥當勞板烤雞腿堡,標題則是〈睽違四年,網友:「終於盼到!」〉這個一語雙關的睽違 4 年,堪稱媒體與廣告主的雙贏。
 

(Source: 取自蘋果新聞網)

除了體育和民生,2009 年 6 月 20 日蘋果日報更直擊公開曾經雄霸秀場界與電視綜藝,卻因欠下鉅額賭債而低調躲債的天王豬哥亮的藏匿地點,逼得豬哥亮現身表態。看似引發危機的驚人之舉,反而促使余天等綜藝界及歌壇大老出面為其協調債務,豬哥亮得以復出,重返三臺主持黃金時段的綜藝節目,也拍攝了多部票房破億的國產電影,生涯成就再創巔峰,並在過世前償清部分債務。蘋果的報導不僅震撼臺灣社會,也是豬哥亮生命中的意外和轉捩點。

 

沒有傳統報業包袱的蘋果日報也獨創了許多媒體所沒有的特色專欄,例如「今天我最美」,每天刊登一位記者在街頭拍下的美女(也歡迎讀者報名),或是「人間異語」以不曝光真實姓名的採訪方式,讓許多不見容於主流社會的邊緣人、特殊境遇者有個訴說自己故事的空間,這個獨特的專欄,更讓原本只是提供資訊與消遣的報紙,意外開展了貼近文學題材的新向度。
 

今天我最美專欄(Source: 取自蘋果新聞網)


超越藍綠的發聲管道

提到報紙或媒體,現在的我們很難不想到背後的「立場」。從蘋果創刊以來,臺灣政壇歷經多次政黨輪替,臺灣蘋果日報也都會將每一次重大政治新聞事件,以破格的影像敘事形式,呈現在頭版頭條。比如,2004 年的 228 紀念日,民進黨策劃了「228牽手護臺灣」活動,被蘋果以空拍方式,展現其驚人氣勢。

 

在陳水扁總統執政後期發生的「倒扁紅潮」。蘋果日報也在 2006 年 9 月 21 日,以頭版報導成千上萬的「紅杉軍」佔領臺北車站的壯觀場面。2008 年 11 月 11 日,陳水扁卸任後因貪汙案被收押,蘋果更以頭版全版照片刊出陳水扁入獄後剃的三分頭,呈現出卸任總統鋃鐺入獄的強大反差。
 

(Source: 取自蘋果新聞網)

不僅如此,2013 年 9 月 12 日,蘋果日報刊上帶有港漫強烈風格的插畫,以及巨大書法體寫著「困獸鬥」,以黑暗畫風表現馬英九總統執政後期發生的「馬王政爭」,更呈現出馬王二人城府極深的戲劇效果。次年「318學運」震撼全國,蘋果同樣以頭版全版照片,記錄了史上首次學生佔領立法院議場的公民不服從運動。
 

 

(Source: 取自蘋果新聞網)

平心而論,自從 2000 年總統大選落幕後,媒體界開始以「泛藍軍」與「泛綠軍」來稱呼臺灣多元政黨下,藍綠光譜各異的雙方陣營(例如:國民黨、親民黨、新黨等被稱為泛藍軍;民進黨、台聯黨、基進黨被稱為泛綠軍),藍綠互鬥成了 21 世紀以來臺灣政治的基礎風向。

 

 

而臺灣看似眾多的媒體機構,大多都在藍綠議題上有固定的立場。以報紙而言,中時與聯合是藍軍、自由是綠軍;以新聞台而言,中天、TVBS、東森立場偏藍,民視、三立、年代立場偏綠。即便是這幾年在網路上竄起的新媒體,也大多採有特定的藍綠立場。

 

令人驚訝的是,臺灣蘋果日報自創立以來,從不在藍綠對壘中選邊站,無論哪一方執政(甚至包括近年崛起,強調不屬於藍綠哪一方的白軍),只要有醜聞或執政缺失,通常都會遇到蘋果無情修理。蘋果從不曾只向一邊落井下石,卻對另一邊輕輕放下。
 

(Source: 取自蘋果新聞網)

由於臺灣大多數議題長年被藍綠惡鬥綁架,對於媒體經營者而言,站定特定立場更容易餵養新聞給固定市場基數的消費者;此外,為了不得罪廣告商,媒體經營人對於某些企業醜聞必須不聞不問,或是低調處理才能和氣生財。相較之下,蘋果訴求在零售市場直球對決,減輕對大企業廣告商的依賴,揭弊扒糞時也更能不手軟。無奈的是,也是這樣毫不偏袒的經營策略,讓只能訴求銷售的蘋果日報在經營上遭遇危機。

 

 

一代霸主的離開

隨著紙本媒體的市場萎縮再萎縮,2021 年 5 月 17 日,蘋果日報發行了最後一份紙本報紙。當天頭版以大大的「再會」兩字向讀者道別,也宣告了紙本報紙時代的結束。

 

蘋果也沒有坐以待斃。2019 年,蘋果日報將網站內容改為收費會員制,鼓勵讀者註冊及付費後才能看到全文詳細內容。然而推行成果不如預期,並沒有辦法改善虧損問題。另一方面,付費制使民眾點閱的動機受阻,造成點閱數字下降,導致目標閱聽眾基盤的流失,反而更不利於廣告投放。因此在 2021 年,蘋果日報取消了收費會員制。

 

(Source: 取自蘋果新聞網)

而後隨著時事的發展,壹傳媒決定出售臺灣蘋果日報網路版,並由新加坡籍的 17Live 共同創辦人潘杰賢買下。而就在 8 月底時,消息指出,臺灣蘋果新聞網成立 19 年來的所有新聞素材及資料,將與員工個資及訂閱會員個資等資料一同封存。

 

對於所有與臺灣蘋果日報相處了 19 年的臺灣人而言,這是個既震驚又無奈的噩耗。

 

臺灣蘋果日報雖然發源自香港的壹傳媒,隨著近 10 年來中共對於香港的民主、人權、自由的種種緊縮管制措施,創辦人黎智英鋃鐺下獄,香港壹傳媒也已成為中共治下的禁臠。這也反映了香港從冷戰時代最為民主開放的華人社會,淪落為與任何一個中共統治的城市無二的慘況。

 

除此之外,臺灣卻從白色恐怖時代逐步走向解嚴,而後的 30 多年間,臺灣在轉型正義、人權議題、性別平等、醫療福利、勞權及居住正義等議題上持續深耕,不論在新聞自由度、政府施政透明度、人權發展與自我實現等宜居國度的統計調查上,都打破了華人社會的紀錄。

 

從古至今,從來沒有一個華人社會,能夠像此刻的臺灣一樣,豐衣足食、富而好禮,同時言論自由、生命財產得到充分保障,人民享有完全的集會遊行、移動、通信與表達的自由,能夠為了個人幸福與社會福祉適性發展自我,而不會受到國家力量的阻撓或束縛。這些都是香港過去享有,而如今已經失去的寶藏。

 

臺灣蘋果新聞網的收購,表面上是單純的跨國媒體交易,檯面下卻牽涉了臺、港、中的官方、半官方與非官方勢力多重角力。這場角力賭上的,是自 2003 年以來與全體臺灣人一同經歷過無數重要時刻、重大場面的媒體,所記錄下來的,對每個臺灣人而言都彌足珍貴的回憶。

 

記憶可以被封存,被刪除,甚至被改寫。殷鑒不遠,就在 2019 年 6 月,香港反送中運動仍然方興未艾之際,中時電子報突然無預警刪除所有六四天安門事件相關紀錄。一場真實存在的大屠殺,突然間就不存在了。這件事發生在理應以報導紀錄事實為職志的媒體身上,何等諷刺。

 

就因為這樣的殷鑒不遠,臺灣蘋果新聞網 19 年來的新聞史料,未來究竟會如何處理、是否還有開放的可能、或者是隨著對強權的恐懼而自我審查、甚至自我閹割?這映射的不只是一家媒體的未來,不只是臺灣社會的未來,更可能是整體華人社會的未來寫照。
 

文章資訊
作者 李律
刊登日期 2022-09-18

文章分類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