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通通不可以!在「一報五禁」的年代,為人們撐起言論自由──戰後臺灣報業興衰史

蔡亦寧 2022-01-20

在電視、網路還不普及的時代,人們除了街談巷議、收聽廣播之外,還能如何獲取資訊呢?
 
答案是:閱讀報紙!
 
戰後的臺灣,曾經歷過一段自由辦報的歲月。政府對於言論控管相對寬鬆,民眾僅需向政府登記,便能成立報社,使得臺灣掀起一股辦報熱潮。無論是民營機構或是黨政軍單位,都在此時於報業版圖插旗。

當時,行政長官公署接收過去日本《臺灣新報》改組成立《臺灣新生報》,成為當時臺灣最大報紙媒體;不過,儘管最初成立時有其理想,資源條件也最佳,《臺灣新生報》仍擺脫不了政府機關報的角色。相對地,民營的《民報》和《人民導報》等報紙,監督政府不遺餘力,常撻伐政府作為,成為戰後初期民眾發聲及獲取新知的重要管道。
 

通通不可以!在「一報五禁」的年代,為人們撐起言論自由──戰後臺灣報業興衰史01
1945 年 10 月 11 日的民報,看得出來當時臺灣人沈浸於歡慶「祖國光復」的氛圍之中
(Source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不過,這段能夠自由批評政府的日子沒有持續多久。二二八事件的爆發與臺灣戒嚴時期政府的打壓,在在重挫了臺灣新聞與報業發展。
 

威權統治下的言論限制

1947 年,二二八事件爆發,由於事件前各家報紙屢屢批評官員貪污、物價飆漲等社會亂象,在事件爆發後,政府便將報社視為「煽動民眾情緒」的眼中釘,開始整肅報社,以「持論荒謬」等理由查封 11 家臺灣報紙,逮捕多名新聞從業人員。《民報》社長林茂生、《臺灣新生報》總經理阮朝日、《人民導報》前後任社長宋斐如、王添灯甚至遭槍決或殺害,這些報業精英的殞落,對臺灣報業及新聞自由帶來重大的打擊。

 

從此以後,臺灣報業進入一段灰暗的緊縮時期。1949 年,隨著中華民國中央政府遷臺,戰爭的肅殺氛圍與戒嚴令,持續籠罩這座島嶼。為求戰爭期間的社會安定,政府嚴格控管媒體產業,其中以 1950 年代起實施的五項報禁措施:「限張」[1]、「限紙」[2]、「限證」[3]、「限印」[4]及「限價」[5]最具代表性。

 
通通不可以!在「一報五禁」的年代,為人們撐起言論自由──戰後臺灣報業興衰史02
出版法與出版法施行細則(Source : 國家檔案管理局

 

不僅如此,1958 年政府再度收緊新聞自由,推動第五次《出版法》修正案:「賦予主管機關逕行撤銷報刊登記的權力」。這意味政府機關可不經司法審判,主宰報紙的內容,引起許多民營報社的不滿。《自立晚報》、《聯合報》、《公論報》等報多次刊登社論,抨擊政府修法侵害新聞自由,質疑修正案違憲,並透過臺北市報業公會向立法院請願。然而,儘管民營報紙強烈反對,《出版法》修正案仍於立法院三讀通過。直至 1999 年 1 月《出版法》廢除為止,臺灣的報刊都被籠罩在被管控與撤照的恐懼之中。
 
儘管戒嚴時期政府透過報業控制言論,並扶植《中央日報》、《中華日報》與《臺灣新生報》等黨營、官營日報,仍有民營報紙異軍突起,成為許多民眾的閱報首選。其中就屬《聯合報》、《中國時報》影響力最大,至今仍繼續出刊。
 

報業禁令下的暗夜微光:聯合報、中國時報

《聯合報》的前身為 1951 年創立的《全民日報、民族報、經濟時報聯合版》,以「三合一」式的聯合出版,是考量到當時報紙銷量不佳,民營報業須集中力量出版而成立。這項創舉一開始並不被看好,辛苦撐過草創歲月,報社終於 1957 年正式更名為《聯合報》,還在 1958 年發行量突破 7 萬 5000 份,超越國民黨營的《中央日報》,成為當時全臺灣發行量最多的報紙。
 

通通不可以!在「一報五禁」的年代,為人們撐起言論自由──戰後臺灣報業興衰史03
聯合報 (Source : Titan Deng via flickr / CC-BY-NC-SA 2.0)

 

《聯合報》以報導社會新聞內容起家,在社會上開拓出一定的市場。之後更在評論、專欄方面有所建樹──不只有犀利的「黑白集」,針對重大事件的系列社論,也使《聯合報》反映了社會輿論,不盲目跟隨政府立場。
 
例如當 1960 年《自由中國》雜誌創辦人雷震因「涉嫌叛亂」被捕,《聯合報》不僅大篇幅報導雷震被判處 10 年有期徒刑,還呼籲時任總統蔣介石應免除雷震言論部分的刑責,聲援雷震不遺餘力。面對民間反對的聲浪,政府則發起「退報運動」──禁止軍隊訂閱《聯合報》,來打擊《聯合報》的發行量。
 
另一家臺灣報業巨頭《中國時報》的前身,則是 1950 年創刊的《徵信新聞》,原本為臺灣省物資調節委員會的研究刊物,內容以經濟新聞、物價行情為主,又被稱為「鴨蛋報」。時任社長余紀忠籌措資金接辦後,於 1954 年改走綜合性報紙路線,陸續開闢時事專欄、家庭版等多樣內容,1968 年更改名為《中國時報》沿用至今。
 
早年的《中國時報》不只以專業的經濟新聞著稱,在文化方面也開創先河。1955 年,《中國時報》創立「人間副刊」,兩年後舉辦臺語影展。1970 年代的人間副刊不僅講究美術設計,也刊登報導文學作品、攝影展、論文、人物專訪。除此之外,1978 年《中國時報》社內甚至成立了「大陸研究室」,專門蒐集中國大陸與香港等當時管制的刊物,做為報導中國大陸新聞的素材。在兩岸對峙且正值戒嚴的時代,一家民營媒體如此投入兩岸新聞的報導,成為當時《中國時報》在臺灣報業環境中的一大亮點。
 

 

買報紙送黃金?解嚴後報業競爭下的贈品大戰!

隨著政治局勢的轉變,1988 年,臺灣正式解除報禁。
 
為了避免報禁解除後,報紙出現惡性競爭的情況,在解除報禁之前,行政院新聞局組成專案小組,邀請報社、專家學者與民意代表參加多場公聽會,對於報紙字體大小、紙張上限與下限、報紙價格、印刷地點等議題,達成八項協議。頓時間,臺灣報業市場熱鬧滾滾,1990 年底全臺灣經核准登記發行的報紙高達 313 家,並有 50 至 60 家報社每日出刊。
 
報禁解除,意味著《聯合報》與《中國時報》兩大報業集團必須面對激烈的競爭市場,兩報於是先在 1988 年分別創立《聯合晚報》與《中時晚報》,以應對多元的市場需求。此時的報紙版面也不再受「限張」限制,新聞版面因而日趨豐富,《聯合晚報》更是首度採用橫式編排的臺灣報紙。創新的版面設計,使晚報對手《中時晚報》與《自立晚報》紛紛效法。
 
為爭取讀者支持,各家報紙更展開贈品大戰,只求吸引人們目光。例如中時報系在 1989 年舉行千兩黃金酬謝讀者大摸彩,促使各報跟進砸錢送贈品;從兩大報集團中殺出一條血路的《自由時報》於 1992 年辦起抽獎活動,甚至曾以別墅與汽車為贈品,以此打開知名度,拓展新訂戶。
 
報社們的促銷不限於抽獎,聯合、中時兩大集團還在報紙分類廣告中削價競爭,此舉卻反而打亂分類廣告市場行情,降低報社收益。
 
不過,最具衝擊性的還是《自由時報》。原為臺中地方報的《自由時報》於 1990 年代迅速崛起,以大量贈送免費報的方式,主動派發報紙到都會區的公共場所,提升讀者閱報率與發行量。甚至曾與報紙經銷商合作,只要訂一份《中國時報》或《聯合報》,就送一份《自由時報》,爭取潛在閱報者。1996 年,聯合報系與中時報系因為國際紙價上漲而不得不調漲價格,唯獨《自由時報》沒漲,使得許多原本閱讀《聯合》或《中時》的報紙讀者轉向《自由時報》,報業市場因此更加競爭,也更加多元。
 

蘋果日報的挑戰與媒體產業的鉅變

2003 年 5 月,源於香港的《蘋果日報》登陸臺灣,為臺灣報業帶來新一波震撼。《蘋果日報》創刊時為了促銷,一份報紙曾只賣 5 元,儘管後來陸續調整價格,低價搶市的策略仍促使《聯合報》與《中國時報》從 15 元調降至 10 元,以迎戰《蘋果》的競爭。
 

通通不可以!在「一報五禁」的年代,為人們撐起言論自由──戰後臺灣報業興衰史04
蘋果日報 (Source : inmediahk via flickr / CC-BY-NC 2.0)

 

《蘋果日報》以新進者之姿,在臺灣報業市場攻城掠地,其排版與內容挑戰臺灣人對報紙的既有認知──全彩印刷、大標題、以圖為主的排版設計,迎合現代人喜愛看圖,較不愛看文字的閱讀特性。在內容方面,《蘋果日報》時常刊登狗仔隊跟拍,大作名人醜聞,雖讓報紙熱銷,卻也將狗仔隊文化帶進臺灣,引發違反新聞倫理的非議。
 
儘管在新聞處理上有眾多爭議,《蘋果日報》仍有不可抹滅的優點。《蘋果》較許多臺灣報紙更重視讀者意見,不僅曾辦過「讀者調查會」調整報紙內容,還設有爆料專線供讀者投訴,並充分運用圖表,讓讀者更理解新聞。在面對政治議題時,《蘋果日報》也跳脫臺灣報紙政治立場偏向明顯的問題,正是臺灣邁入民主化時期所需要的報紙特色。這也使得全盛時期的《蘋果日報》高居臺灣四大報銷量榜首,更於 2012 年總統大選後創下 71 萬 9604 份的歷史銷量。
 
近年來,臺灣報業環境劇變,除了 2003 年的《蘋果日報》進入臺灣,也不得不提 2008 年旺旺集團併購中時媒體集團案,以及 2012 年的反媒體壟斷事件。
 

通通不可以!在「一報五禁」的年代,為人們撐起言論自由──戰後臺灣報業興衰史05
2012 年反媒體壟斷運動時的標語(Source : Wikipedia / CC-BY 2.0)

 

2008 年,在旺旺集團接手《中國時報》後,屢屢出現立場傾中與業配新聞的爭議。不僅如此,2011 年,旺旺中時媒體集團更進一步向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申請併購中嘉網路;部分學者與社運團體擔心旺旺中時一旦併購成功,將掌握 12 個頻道與 11 個有線電視系統,形成媒體壟斷,因此出面反對。NCC 最終於 2013 年 2 月決定不通過旺旺中時併購中嘉案。 可見在媒體環境更加自由的今日,我們仍需要倚賴不同的權力監督與介入,保障多元的聲音與觀點存在。
 

紙本報紙、網路媒體,今天你選哪一個?

時至今日,隨著電視、網路與智慧型手機的普及,過去人們不可或缺的報紙明顯式微了──根據 2018 年科技部的調查,全臺灣有 86.8% 的民眾每週收看電視新聞、66.0% 的民眾每週閱讀網路新聞,卻僅有 30.1% 的民眾每週閱讀報紙。而路透新聞學研究所(Reuter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Journalism)2020 年的數位新聞報告更指出,臺灣僅有 13% 的受訪者表示,若報紙消失會懷念閱讀報紙,為全球最低。
 
從這些數據可得知,臺灣紙本報紙正面臨讀者流失、網路與電子媒體搶市的困境。加上 2020 年起的 COVID-19 疫情,更是嚴重打擊報業,臺灣兩份重要報紙相繼宣布停刊── 2020 年 6 月 1 日,《聯合晚報》宣布當日發行最後一期報紙,結束 32 年歷史,從此臺灣再也沒有晚報。《蘋果日報》則於 2021 年 5 月 17 日發行最後一期紙本,此後僅經營網路版。
 
儘管臺灣紙本報業在各類衝擊之下,難以回到過去的輝煌。不過,仍有一群人每天繼續努力寫稿、排版,即便形式改變,他們依舊筆耕不輟,以文字為臺灣歷史留下珍貴的初稿。
 

本文由故事StoryStudio編輯部與識媒體共同製作
參考資料
  1. 王天濱,《臺灣報業史》,臺北市:亞太圖書,2003。
  2. 曾國祥、祝萍,《臺灣報業演進四十年》,臺北市:自立晚報,1987。
  3. 彭明輝,《中文報業王國的興起:王惕吾與聯合報》,臺北縣板橋市:稻鄉出版社,2001。
  4. 財團法人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卜大中|花凋:再見了,剛滿 18 歲的青春《蘋果》——從創刊到退休,15 年蘋果總主筆的反思心得https://www.feja.org.tw/58958
  5. 財團法人卓越新聞獎基金會—乘著噴射機,我離開《中國時報》/黃哲斌https://www.feja.org.tw/39909
  6. 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你常看新聞嗎?─探討台灣民眾觀看新聞之習慣與問題https://www.crctaiwan.nctu.edu.tw/ResultsShow_detail.asp?RS_ID=105
  7.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路透2020年數位新聞報告】 台灣新聞信任度在全球40國家排倒數第三https://tfc-taiwan.org.tw/articles/4008
  8. 中央社-台灣蘋果日報紙本18年收刊 再敲媒體寒冬警鐘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5145018.aspx
  9. 中央社-聯合晚報創刊32年 2日起停刊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006015002.aspx

 

[1]「限張」是指 1950 年 11 月,政府以紙張產量不敷新聞業使用為由,規定自同年 12 月 1 日起,各報篇幅不可超過一大張半,限制報紙內容張數,打壓內容產出。
[2]「限紙」是指政府規定報社不可自己採購白報紙,必須統一由政府配給,以控制報紙印刷數量的報禁政策。
[3]行政院以節約用紙為由,規定新申請登記的報社都應「從嚴限制登記」,形同拒絕新報社的成立。若有報社想進市場,必須購買舊報紙已核發的登記證,變更登記後才可發行報紙。使得台灣報社從 1960 年至 1987 年,數量一直維持在 31 家。
[4]「限印」是指政府限制報紙必須在登記時申報的印刷廠所在地發行,若報紙要在其他地區印刷,必須向政府申請核准登記。此措施形同將一家報紙侷限在某個地區,無法往外地擴張。
[5]「限價」措施雖未明訂於法律,但熟諳威權統治下生存法則的報社,都知道如果需要調整報紙售價,必須經政府同意,呈報給主管機關核准後才能進行。因此,報社即便遇到紙價暴漲,仍然只能維持政府規定的售價賠本苦撐,讓報業的經營愈發困難。

文章資訊
作者 蔡亦寧
刊登日期 2022-01-20

文章分類 故事
收錄專題
自己的新聞自己救
大會報告📣限時好禮等你拿🎁
2024/10/29-11/29加入支持方案,即可獲得故事最新力作《表裏京阪》一本!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