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人作事沒有條理、粗線條時,可以用「海外散仙」來形容,譬如說:「你這個人真是海外散仙,做事欠考慮。」但這句話也可以用在一個人無所求、閒適的心情,譬如說:「退休後,過著海外散仙的日子。」
至於為什麼?又什麼是「海外散仙」呢?
在這邊得先提到一句耳熟能詳的話:「姜太公釣魚。」肯定大家都能夠不約而同接下句:「願者上勾」對吧?可是同樣是「姜太公釣魚」,台語版本有完全截然不同的詮釋,那就是:「姜子牙釣魚。」下一句則承接:「線仙(散仙)」。
散仙(ㄙㄨㄚˋ ㄒㄧㄢ suànn-sian),意指生活閒散、漫不經心的人。姜子牙也就是姜太公,傳說中他僅用筆直的線釣魚,在《封神演義》中角色風格鮮明,在許多民間故事或布袋戲中,常常被拿來應用,這都多少強化了姜子牙這個角色在大眾眼底的形象。而台語的「線」跟「散」發音相同,諸如上述原因,台語才會有「姜子牙釣魚–線仙(散仙)」的說法。
有關於姜子牙的故事,其實台灣早在1962年,就把它拍成電影、搬上大螢幕了,這部電影就命名為《姜子牙下山》,值得一提的是,在台語片盛行的黃金年代,這齣電影便是以台語發音的黑白片。
台灣的台語電影主要發展時間在1955年至1981年之間,顧名思義就是以台語發音的電影,在這20年間,產量出極為可觀的台語電影,甚至在1957年還由《徵信新聞》舉辦第1屆「台語片電影展覽會」(簡稱台語片影展),規格如同奧斯卡獎模式。首部台語電影,是1956年歌仔戲班「都馬班」的《六才子西廂記》,接著是「拱樂社」的《薛平貴與王寶釧》,包括上述提到由「賽金寶歌劇團」演出的《姜子牙下山》,這些都是當時歌仔戲進軍電影、形成電影歌仔戲的一大特色。
這些無論是使用語言或是故事內容,都因為非常貼近民間,而在當時造成一股熱潮。不曉得《姜子牙下山》這齣電影,是否有因為是台語電影的關係,特別針對「姜子牙釣魚–線仙(散仙)」這個台語說法應用於對白之中?筆者無奈沒看過這部電影,這個疑問只好留在心底了。
從「願者上勾」到「散仙」,也可以發現不同的語言,華語、台語會有截然不同的詮釋。其實這種現象不僅限於華語、台語,前些日子在網路上看到一篇關於廣東話諺語的總集,其中一句很有趣,那就是廣東話:「十月芥菜 ─ 起心。」 ,經查詢,意思是情竇初開、起愛意。馬上聯想到台語,是完全不同的意思,台語說:「六月芥菜 ─ 假有心。」,則形容人虛情假意。果然,不同語言的使用者,可能因為語感或環境的不同,而對於事物會產生不同的感想,這點從語言上完全間接呈現了,語言果真是文化的載體啊!
回到「海外散仙」(ㄏㄞ ㄨㄚˊ ㄙㄨㄚˋ ㄒㄧㄢ hái-guā-suànn-sian),是否很有可能是從「海岸散仙」(ㄏㄞ ㄏㄨㄚˊㄙㄨㄚˋ ㄒㄧㄢ hái-huānn-suànn-sian),音變而來的呢?因為「海岸」跟「海外」的發音接近,或許講著講著就成了「海外散仙」。畢竟若是以姜子牙是待在岸邊釣魚的觀點來看,「海岸散仙」較說得通,不過若是以台灣為主體的角度思考,姜子牙釣魚發生的地點,也的確是在「海外」沒錯,一旦如此思考,「海外散仙」倒也有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