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台語原來是這樣】電話要用「打」的,還是用「叫」的?

粉紅色小屋 2015-06-12
收藏

打電話的台語,現在多半都是講喀電話,台語漢字寫作「敲電話」(ㄎㄚˋ ㄉㄧㄢˇ ㄨㄝˇ khà-tiān-uē),有沒有人想過這裡的「敲」(ㄎㄚˋ khà)是什麼意思呢?又為什麼要說「敲電話」呢?


叫電話

其實「敲」有敲擊的意思,用來形容指頭按壓電話數字鍵的短促敲擊動作,所以打電話的台語才會講「敲電話」。不過其實關於「敲」的源由,還有另一種說法,那就是受到日語影響,因為打電話的日語為「電話を掛ける」,所以台語「敲電話」的「敲」便是從日語的「掛ける」(kakeru)借音而來,畢竟或許是經歷過日治時期,這句日語詞彙也影響了台語在敘述打電話的使用方式。
 
其實這個源自於日語「掛ける」的語源說法,也不是不可能。日本統治時期為1895年至1945年,而早在1897年,就有第一部在澎湖設置的軍用電話,當然顧名思義那是非一般民用的設備。不過在短短三年,也就是1900年,可供一般民眾使用的電話設備甚至是公用電話便陸續推出了,但當時裝置費用高昂,也不是一般人會使用的,換句話說,使用電話服務多半是經濟富裕的家庭,其中可能又以日本人居多,由此推測使用電話這種新式產品時,多半會用日語進行敘述的比例也較高。那麼如此推理下來,最後流通進而影響台語「敲電話」的可能性則大大提高不少。
 
不過無論「敲電話」語源是否來自於日語,這個說法的確是今天較普遍的台語說法。其它關於打電話的台語說法還有:摃電話、搖電話、叫電話。
 
「摃電話」的「摃」(ㄍㄨㄥˋ kòng),意思是用力打、撞或敲,照字面上而言,這種說法跟打電話的對應最為接近,至於是誰影響了誰?這點則難以考究了。
 
「搖電話」的說法,就如字面上所示,是用手搖的方式撥打電話。日治時期的電話就是這種手搖式電話也就是磁石式電話機,利用電話機旁的手搖桿來帶動發電,如此一來,另外一頭的接線生才知道要接通電話,所以因為這個搖動桿子的操作方式才稱為「搖電話」。直到戰後,早期的電話也不是數字按鍵,而是用轉盤的方式撥號。筆者小時候家裡有一段時間是用這種轉盤式電話,這種電話面板有一圓形轉盤,上面依數字分佈圓形挖孔,最末則有一個對應標誌。譬如要撥數字一,手指便插進數字一的對應圓孔、順著圓盤搖轉至底部對應標誌,當手指移到對應標誌的瞬間要快速抽離,好讓圓形轉盤歸位,再繼續搖動下一個號碼,所以這時也叫做「搖電話」。
 
至於「叫電話」是最有意思的了。
 
筆者的阿公至今都仍是使用「叫電話」這種說法,譬如:「有閒叫電話來喔!」如果單純解讀字面意思,這畫面就像是一大堆電話被召喚而來,感覺還真是生動。不過,這句「叫電話」其實就是打電話的意思,至於為什麼要稱之為「叫電話」呢?其實跟上敘提及的「搖電話」也有關聯。
 
早期的電話是用「叫」的,怎麼叫呢?就是用手搖式電話、「搖」了電話之後,再透過人工接線生的方式,「叫」電話轉接到你真正要通話的對象,所以才會用「叫電話」稱之。
 
從電話究竟該怎麼打?打電話的台語有哪些說法?這一連串看下來,不難再次感受到,語言的確是反應歷史文化最鮮活的載具,簡單透過敲電話、摃電話、搖電話、叫電話等不同的台語說法,便簡單清楚地回顧這段台灣電話歷史了。

文章資訊
刊登日期 2015-06-12

文章分類 故事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