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 1788 年,一名少年踏進了巴黎。少年來自新生不久的美利堅合眾國,將陪同新任的駐法大使湯馬斯.傑佛遜造訪凡爾賽宮。
凡爾賽宮的奢華令人目旋神迷,出生於維吉尼亞州的少年雖然家世甚佳,卻也為之震懾。不安的少年搖了搖首,沉澱心思,在滿是華貴身影的宮廷裡,找到了與他同行的傑佛遜先生。
傑佛遜先生的衣著與在場貴族相比,顯得過分樸素,但這份樸素,卻比整場華貴更加撼動少年的內心。
在少年眼裡,凡爾賽宮的雕欄玉砌,是國王耗盡社會財力、彰顯個人權力的結果,貴族盡管生活富庶,卻必須為國王侍從。與他們相比,家鄉的美國人雖然沒有這般享受,卻生活得更加安全愜意。
「我很高興我們不是國王的臣屬,而是共和國的公民。」少年如斯想著。在他眼中,傑佛遜先生代表自由的身影,蓋過宮廷的珠光寶氣。法國的貴族是奢侈與國王的奴僕,美國的公民則享有醇美的自由,而保障自由的,正是美國人歷經千辛萬苦才建立的「共和」。
少年不是少數認為唯有共和才能保障自由的人,在少年之前與之後,從十五世紀以降,一直到法國大革命時期的歐洲文人普遍相信,共和才是最完美、也最能保障自由的體制。
甚至,唯有在共和國下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這是一段隱沒於時間長河的故事。「共和」的名字今天依然存在,如同「民主」與「自由」。然而,「共和」這兩個字,究竟是什麼的意思?
乍見「民主」與「自由」時,我們或許可以描繪出一幅模糊的圖像,解釋何謂「民主」何謂「自由」,但「共和」呢?
我們應該是熟悉「共和」的,畢竟「共和」始終在我們身畔。自幼所受的教育告訴我們,我們是一個共和國的公民;連我們的鄰居也說,他們是「屬於人民的共和國」。然而,到底什麼是「共和」?
如果共和的意義已經失落,我們該將它找回來?或許,一段歷史與一則神話,能提供幾分線索。
歷史與神話皆來自十五世紀的佛羅倫斯。歷史說,共和的起源來自羅馬,拉丁文名字 Res Public,字面上意義是「屬於公眾之物」,其概念是:政治事務關乎公眾,因此是屬於眾人之事,也因此需要眾人參與。
羅馬人是希臘哲人的學生,雖然他們無緣面見老師,但他們閱讀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相信無論君主制、貴族制、還是民主制,都有其負面且危害自由的一面。唯一能真正保障自由的政治體制,是一種兼容三者所長的混合制度。哲學家西塞羅說,他生長的羅馬就是採用這樣的制度,而這樣的制度,就是「共和」。
在羅馬的共和裡,代表市民的元老院(senate)負責議政,但在實踐政策前,會在市政廣場中向市民宣告,徵求市民同意後,方可施行。這樣的共和,把政治權力劃成三份。元老院本身,如君主般握有最高的行政權力;元老院成員則如貴族制裡的統治者般,共同商議政事;最後,市民運用民主制的權力,決定是否接受元老院的政令。
歷史告訴我們,這樣的共和,穩固了羅馬的內政,使羅馬國力大增,引領羅馬走向最光榮的時刻。羅馬從一介城邦,描繪出「整個地中海都是內海」的發展雄圖。
興衰與生亡是歷史脈動的常態,輝煌如羅馬也不例外。沒過多久,羅馬就走向了黃昏;為羅馬帶來榮耀的共和,在內戰中飄零。元老院為了保障共和制度,刺殺了凱撒,卻迎來屋大維。之後,共和成了帝國,屋大維也成了奧古斯都──羅馬的皇帝。
除了歷史,十五世紀中葉的佛羅倫斯,同時流傳著這樣的神話:
神話裡,佛羅倫斯東北方有個黃金國度,它承襲了羅馬的璀璨,富可敵國、安享太平。更重要的,它承繼了羅馬的輝煌武功,隻手攻下君士坦丁堡。佛羅倫斯的人們竭心盡力地探討黃金國度如此燦爛的原因,而後他們發現,秘密就藏在黃金國度的政治體制裡。
黃金國度有一個世襲的統治者(Doge),名義上是行政機關與事務的最高負責人。統治者之下,有一個元老院(Consiglio dei Pregadi),他們與統治者參議政事;統治者名為元首,卻必須與元老院的成員共同決策行政事務。元老院底下還有個眾議會(Consiglio Maggiore),眾議會成員由市民選出,負責議定法條,也負責選出代表眾議會與統治者議政的元老院成員。
佛羅倫斯人相信,黃金國度落實了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的理想,融貫了君主、貴族、與民主三種政治體制,也重現羅馬共和時期的施政模式。他們說,這樣的制度防抑了政治腐化,成就了黃金國度的光彩。
黃金國度叫做威尼斯,十五世紀末一位著名的佛羅倫斯人說,威尼斯的政治體制,是「共和國」。
羅馬和威尼斯的璀璨令歐洲人嚮往,十六世紀末的荷蘭人擊退西班牙後,試圖創立屬於自己的共和;十七世紀的英格蘭將君王斬首後,也致力於創建共和;十八世紀北美十三州殖民地宣示獨立後,心中所想的,仍是共和。
然而,共和的美好,卻也令人困惑:既然共和如斯完美,為什麼羅馬和威尼斯會相繼衰亡呢?
有人說,共和的衰亡勢所難免,因為它過度仰賴勤儉尚武的美德。共和的精神,是公民克制自己的欲望,致力公眾事務,並保家衛國,以維護真正的自由,免於欲望與外敵的奴役。這種精神,搭上那完美的分工體制,將使共和國繁盛無比。
但共和國的繁盛,同時也是共和制傾頹的開始。繁華將使公民逐陷溺於物質享樂,對公眾事務逐漸淡漠,威尼斯因此沉淪。此外,為了在盛世保持尚武精神,共和國只能選擇向外侵略,過度的擴張,卻將使共和無可避免地成為帝國,而這正是羅馬共和消失的原因。
儘管存在這些憂慮,共和依舊是歐洲人心目中的完美政治體制,傑佛遜於 1801 年就任美國第三任總統時,仍試圖落實共和的美好。
那麼,對於共和的渴望是什麼時候開始,逐漸在時光中被淹沒呢?
還記得〈民主〉篇的拿破崙嗎?共和衰頹的故事,和他的姪子路易.拿破崙有關。
十九世紀中葉的法國山雨欲來,拿破崙病逝已久,波旁王室已再次被推翻,統治高盧的是法蘭西王國。法蘭西王國試圖依循共和精神,重現舊時光彩,但這一次的共和,卻沒能使法蘭西王國成為羅馬與威尼斯。
共和並未使法蘭西王國興盛繁華,多數的法國人民仍舊困苦求生,甚至開始緬懷拿破崙統治時的光榮。當時避居瑞士的路易.拿破崙眼見法國淒楚,振筆疾書,高聲批判法蘭西王國,以及其所奉行的共和。
路易說,共和的混合政體只是偽裝,歸根究底,它仍是一種貴族制,共和體制下的統治者,所思所謀,都只是己身利益而已。這個世界上,能真正體現民意的政體只有一個,就是民主。民主制度的統治者,是由全民選出,也因此,統治者的所作所為,都將體現其所背負的民意。只有這樣的制度,才有辦法為人民謀得幸福。
路易的說法,獲得許多法國文人的支持,其成果也表現在 1848 年革命後的選舉上。路易以超過七成的得票率成為法國第一任總統,民主也逐漸取代共和,成為法國人心中的理想體制。
路易成了民主制度的最佳範本,超過七成的民意支持,也讓路易成了法國人民的代言人。但是,就任總統四年後,路易赫然發現:原來民主不是最完美的體制。
背負逾七成民意的他,決定為法國人民作出最好的選擇。
他搖身一變,化民主為第二帝國,自己也成了拿破崙三世──另一個皇帝。
共和是完美政體的概念,在十九世紀歐洲逐漸消逝,共和的名字卻留了下來。即使批判共和的路易,就任總統時的國號,仍舊是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現今的世界存在了許多的共和國,但有多少共和國還貫徹共和的精神,讓公民自己保障自身自由呢?
十九世紀以前,信仰共和體制的歐洲人,與在凡爾賽宮裡,看著法國王室揮毫鋪張的傑佛遜相同,都曾經思考過類似的問題:當統治者不讓公民保障其自身自由,甚至壓迫公民自由時,公民該何去何從?
對他們來說,答案只有一個:創立最能保障自由的政體,亦即共和。而在他們眼中,從統治者的壓迫中追求共和,也只有一個方式:革命。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