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說書】究竟什麼是學校?──來自教育社會學的挑戰

2015-12-20
收藏
 
黎明國小, Li-Min Elementary School

我們可能會說自己不懂政治或不懂經濟,但談到「教育」,不管是大學教授、電視名嘴,甚至樓下賣鹽酥雞的老闆,無論是誰,想必都有著許許多多想法。


我們這個社會絕大多數的人,都有一段屬於自己的教育經驗以及理想,也因為如此,每每和人聊起和教育有關的話題,我們往往是講得口沫橫飛,有時甚至險些不歡而散。原因不外乎是你說你的「我覺得教育…」他說他的「但我覺得教育…」,看起來討論了很久,但話題最後卻結束在循環的跳針感之中。雖然意見相同的時候總是熱烈非凡,但相左時卻往往留下一股無以名狀的煩悶。


這樣的情境困擾了我許久,直到我遇見了《学校って何だろう(學校究竟是什麼?)》這本書後,我才慢慢地了解那股煩悶感從何而來,又該如何排解。


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教育社會學者苅谷剛彥,是一本試圖將學術知識以平易的詞彙介紹給日本中學生的書籍,同時也是一本教育社會學的入門書。雖然出版年份距今已有十多年以上,但至今仍讓很多年輕的學生,對教育社會學這門學問有了初步的興趣。


在進入這本書的內容之前,先簡單地介紹苅谷剛彥這名學者。東大教育學部畢業,於美國西北大學取得社會學博士學位後,有相當一段時間任教於東大教育學研究科的比較教育社會學課程,現為牛津大學社會學教授。對於教育議題,他曾挑戰了戰後日本長期視為禁忌的階層問題。他關注的焦點並不只是在成績或升學率的數字層面,更多是放在較深層的學習動機上。


但究竟這本書在講甚麼?難道這本書不會也是「我覺得教育是……」就結束了嗎?


本書書名是一句問句,我們可能以為,他要提供一些學者以專業知識背書的標準答案。但恰好相反,作者一開始便在序言裡宣告了,這本書裡面一個標準答案都沒有。


什麼?一個標準答案都沒有!?那我們為什麼還要繼續翻這本書?


換個角度想,也許作者正想說,我們都太急著找到一個答案了。


或是說,我們常常過於重視如何解決問題,而忘了問題是需要被「發現」的。這本書便是以這樣一種「發現」的角度,帶著我們回到記憶中的中小學,陪著我們一起重新回顧自己的教育經驗。


本書第一章開頭便探問:「為什麼要念書?」這看起來,實在是普通到不行的問題,我們從小到大被問這個問題,直到有一天,似乎再也不想問了。


但為什麼現在不問了?作者說,即使是看起來平凡的問題,只要能夠挖掘的夠深,選擇的角度夠獨特,一樣能夠帶給我們許多有意義的知識。──這其實同時也是教育社會學的特性之一,這門學問不太會有異想天開的問題,追問的內容,幾乎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偶爾有聽過、有些印象的,甚至看似有些幼稚的主題,譬如本書第二章是關於「考試」。但問法或許和我們所熟悉的「為甚麼要考試?因為要競爭?因為要確認學習成果?」有些不一樣。


作者說,考試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全部的學生都要坐在位子上;要在考卷上寫上自己的班級姓名;不可以竊竊私語左右觀望;沒說開始前不能隨便動筆;宣佈收考卷後就要立刻停筆等等,這一連串的動作—「我們究竟是什麼時候學會(這些事)的?」


當然,對於這個問題,作者似乎沒有要給我們標準答案的打算,但他留下線索好幫助我們尋找答案。這個線索是一份同為教育社會學者的研究,研究記錄了日本小朋友第一次在學校考試的場景,生動地描繪了小朋友學習「考試」的過程。當然有人學得快,有人學得慢,而這種適應學校的快慢之間,日後可能會造成甚麼影響,適應學校的快慢跟甚麼有關等等,至今也依然是教育社會學研究的王道主題。


總而言之,這些研究都提醒了我們,當然不可能有人天生就會考試。


各種包含考試在內的各種技術、習慣、知識、能力也並非如此的理所當然。這本書便是帶有些挑戰常識的精神,把我們對於學校的「理所當然」一個一個試圖拆解。也許這麼做,對於解決現在社會面臨到的各種教育問題,未必有直接的幫助,但如同作者最後在後記裡所言,有時這樣的「繞路」也是不可或缺的,藉由一個一個小而確實的討論,可以累積出些不一樣的解決方法,而這本書便是希望能夠替這樣的討論,提供些基本材料。回到最一開始提到的那份無以名狀的煩悶,似乎也在這本書提出的建議之下,找到了些踏實的感覺。


考試中

 

作者簡介:東京大學教育學研究科比較社會學課程,原則上雜食,希望能在死前吐出 Es ist gut 這句話後斷氣。
文章資訊
作者 KOUZUI
刊登日期 2015-12-20

文章分類 故事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