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說書】誰是革命烈士?──也讀《國父們》

2015-12-13
收藏
 

今年是 2015 年,在 11 月 12 日這一天,中華民國中央政府按照慣例在臺北忠烈祠遙祭南京中山陵,在總統府舉辦中樞紀念國父誕辰典禮,來紀念這位中華民國的創建者。


四年前是辛亥革命百週年,三年前是中華民國建國百年,今年則是孫中山誕生 150 週年紀念,不僅中央政府曾經有意籌拍國父偶像劇、國父紀錄片(全都因故未實現,甚至引起風波),國父紀念館舉行包括召開 150 歲誕辰紀念研討會在內的 14 項紀念活動,國民黨立委甚至召開記者會,表示孫中山的生日願望會是聽到蔡英文唱國歌、揮舞國旗。


一時之間,孫中山再度成為熱門話題人物。


筆者身為外省第二代的六年級前段班,在戒嚴時期出生、解嚴初期成長,對於教室裡懸掛國父(當然還有蔣公)玉照,四面牆壁貼著反共復國標語,國父誕辰前舉行朝會總要唸誦國父遺囑與唱紀念歌,將其等同神一般尊敬的種種記憶,至今猶然印象深刻。長大後,由於因緣際會成為歷史研究者,對於孫中山逐漸被請下神壇,成為一個歷史上曾經存在的「人」的過程,始終覺得感慨萬千。


當我就讀國小時,329 青年節還是國定假日,放假前夕,我們班總是引起全校注目,那一天,學校按照慣例,會請我班上的一位舒姓女同學上司令台,校長也總是按照慣例,說明舒同學的曾祖父是革命烈士,所以後代應該要受到表揚。當時年紀幼小的我,對於什麼是革命、什麼是革命烈士並不清楚,只知道「當革命烈士的後代真好,每年都可以領獎」,著實好生令人羨慕。


「革命」到底是什麼?「革命烈士」到底是哪些人?在小學時代並沒有任何答案。


中學歷史課堂上,我學到了「革命」指的是由孫中山領導的反清革命,也看到了為了推翻滿清而付出的陸皓東、陳少白、秋瑾、黃興、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等人,但始終沒看到姓舒的烈士,其實也不僅是這位舒烈士,即使國文課教過孫中山寫的黃花崗七十二烈士記,文中可也沒有列出他們的名字,甚至題解中還說明烈士人數應有 86 人。這時,年紀稍長的我,只能將其解釋成「大概烈士多到連領導他們的孫中山都記不得人數跟名字吧」。


烏拉跨氪攝於2012年,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烏拉跨氪攝於 2012 年,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如果各位讀者跟我一樣,是在威權體系時代出生、成長、求學,那麼,也應該跟我擁有共同的記憶。從小到大,我們不斷的被教導,「國父領導革命推翻滿清」,歷史課本裡記錄著孫中山從小就顯露出的偉大革命志向以及他波瀾壯闊的一生,述說著他如何糾集、領導革命志士(後來有些人成為了烈士),如何屢敗屢戰、不屈不撓,終於在領導的第十一次武昌起義中成功推翻滿清,建立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


我們把十次革命的時間、地點、次序、結果背得滾瓜爛熟,即使孫中山長年出國躲避追捕,我們仍說他為革命而奔走世界,即使孫中山極少直接在現場指揮革命,我們仍說他在背後運籌帷幄。


作為革命領導人、做為中華民國的創建者,孫中山在中華民國是接近神一般的存在,沒有孫中山,革命就沒有人領導,中華民國就不可能誕生,1940 年 4 月 1 日,國民政府明令尊稱為「中華民國國父」,1947 年開始實施的中華民國憲法,於前言中開宗明義說「中華民國國民大會,受全體國民之付託,依據孫中山先生創立中華民國之遺教……」,可謂一語道盡孫中山無人能及的崇高地位。


2004 年,我年屆而立,在偶然機會下看了一部該年上映的好萊塢電影「國家寶藏」。整部影片虛構了一個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為了防止被英軍尋獲,由美國的開國元勳們埋藏在一個不為人知處所的巨大寶藏,有著歷史學學士學位的男主角 Ben Gates 追尋著開國元勳們留下來的足跡,一步步解開謎團、找到寶藏,故事穿插著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的文物、歷史建築、人物、場景等,甚至向前牽扯出所羅門王的寶藏、十字軍東征、聖殿騎士團、共濟會等。


整部影片中,最引起我注意的是片尾時, Ben Gates,與一路追捕他的 FBI 局長 Sadusky 的對話中,提到「Our Founding Fathers」這個名詞,劇中翻譯為「開國元勳」。本著歷史人的精神,我查了一下 Founding Fathers of the United States 有哪些人,發現這是對簽署獨立宣言與美國憲法的那幾十個人的尊稱,因為有他們的存在與努力,北美十三州才能成功脫離英國的控制,建立一個全新的國家。


我們所熟知、領導北美十三州殖民地人民與英國對抗,最後取得勝利的美國國父(The Father of our Country)喬治.華盛頓,身為美國憲法起草委員會主席,當然也是 Found Fathers 的一員。美國人並不特別強調華盛頓做為美國國父的崇高地位,也不因此而將其一生神格化到無可挑戰的境界,甚至在臺灣被編入小學教科書中、成為典範的砍櫻桃樹故事,在美國也少有人知,儘管華盛頓本人正是美國憲法起草委員會主席,但憲法中並沒有刻意提到他創建美國,而對 Founding Fathers 的研究在美國史學界也為數不少,並未被華盛頓的偉大所掩蓋。


美國獨立宣言,1776.07.02簽署,1776.07.04在費城獲得大陸議會批准。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美國獨立宣言,1776.07.02 簽署,1776.07.04 在費城獲得大陸議會批准。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黃金右腳有云:「足球,不是一個人可以踢的」。足球要對抗的對手是場上的 11 個人,一個人當然沒有辦法與對手的「閃電 11 人」對抗(就算葉問也只能一個打十個),那麼,儘管當時的清朝已經搖搖欲墜,但只靠孫中山一個人能夠推翻清朝、建立民國嗎?


答案非常明顯,是不可能。


然而,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的國民與政府,對於研究孫中山以外曾經參與創造它的人、以及它究竟如何被創造出來,卻總是意興闌珊,儘管諸如《中華民國史事紀要》、《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革命文獻》這些史料集中,對於興中會、同盟會時期的海內外組織、人事、行動、結果等已廣為蒐羅,但相較於針對孫中山研究的汗牛充棟,針對革命烈士們的研究卻是屈指可數。


政府在每年三二九這一天於忠烈祠舉行「中樞紀念革命先烈暨春祭忠烈殉職人員典禮」,但也僅止於行禮如儀式的獻花、宣讀祭文,口頭上交代一下對他們的感謝之情而已,在研究、保存他們的歷史這方面極為疏漏,甚至忠烈祠網站所登錄的 225 名開國烈士中,居然有為數不少死難日期為民國前 30 年(即 1881 年),例如張、陳、林、李、楊五姓開國烈士共 61 名,有 49 名被記錄為民國前 30 年罹難,甚至秋瑾、方聲洞亦然。儘管只這是誤植,但這種極其明顯的錯誤竟然無人發現、也未經修正,則無論中央政府、負責管理忠烈祠的國防部、甚至一般民眾,對於革命烈士的態度若何,已不言可喻。


如果你跟我一樣,無法接受韓非所謂「有功則君有其賢,有過則臣任其罪」,「臣有其勞,君有其成功」,或是不相信大和田曉所謂「部下の手柄は上司のもの,上司の失敗は部下の責任」(下屬的功勞是屬於上司的,上司的失敗是下屬的責任)這種說法,不認為孫中山有能力一個人完成創建民國的壯舉,希望對革命先烈們有多一些的瞭解,也對於這些課本中少有提及、甚至刻意抹煞的革命事蹟有著想一窺門徑的渴望,那麼,金哲毅老師的這本「國父們」,是很好的入門書籍。


中國近現代史,尤其是北伐以前,是中學生最不感興趣的時代斷限之一,受到討厭的程度甚至超越外國史,原因除了與中國的疏離感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在於「太過混亂」,要記憶的人、事、時、地、物太多,看似毫無關連的史實之間又可能相互牽扯,很難理出章法或頭緒,導致學生學習成就與付出的時間不成正比,因而造成學生缺乏興趣。


作為一個國中歷史教師,金老師對於如何運用詼諧幽默的方式引起學生學習興趣顯然極為熟練,全書中處處可見其運用青年次世代文化常見用語,以深入淺出的設計對白來吸引讀者,用年輕人熟悉的語言將學生們帶領進一個既虛擬又真實的場景,讓課本上的名詞不再枯燥死板,將興中會成立以來,逐步累積至辛亥革命的「非主流」力量以極為生動的方式呈現。


這些在國編本課本中被一語帶過,在一綱多本時代甚至沒有出場機會的宋教仁、黃興、汪精衛、陳炯明,乃至於至今「猶煙沒於荒煙蔓草間」的黃花崗烈士們、武昌起義前的湖北新軍,其重要性與作用再度被喚醒,令讀者可以思考「革命」與「創建中華民國」,是否真如過去歷史教育所強調一般,全歸功於革命黨或孫中山一人。


然而,或許是受限於國中歷史課程每週上課時數不多,必須抓緊教學進度的關係,金老師將全書敘述重點擺在「課本有提及,但沒有介紹」,或「課本曾提及,但受某些因素(特別是黨派觀點)而遭到曲解」的重要人物,而無法觸及其他,例如,既然提及汪經衛的暗殺,那麼,惠州之役前後,企圖炸死廣東巡撫德壽失敗被捕的史堅如也不應被忽略,而自立軍事件是反朝廷勢力在中國內陸發動的第一場軍事行動,儘管唐才常、秦力山、吳祿貞等均非興中會員,儘管起兵目的是勤王保皇,但自立軍受到興中會支持,是立憲派與革命派的首度合作嘗試,似乎也有提及的空間。


《國父「們」》立體書封
金哲毅《國父「們」:被遺忘的中國近代史》

辛亥革命的成功,革命黨的努力固然是重要原因,但傳統士人、新式知識份子、立憲派、列強、傳統官僚、富商巨賈等對清廷失望,從而倒向、或至少不再反對革命,其重要性絕不下於革命黨發動的邊區革命。


由於中學歷史課本必須以教育部訂定的課程綱要為基礎撰寫,在中國近現代的部分受到黨派觀點與革命史觀影響既深且鉅,革命成為唯一解,辛亥革命的成功,被描繪成革命黨前仆後繼、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成果,而興中會、同盟會、國民黨、中華革命黨、中國國民黨這一脈相承的團體始終領導革命,加上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五權憲法,道統與政統至此合而為一,成為了威權體系時代建構「先有黨才有國」、「沒有國民黨就沒有中華民國」的理論依據。


儘管金老師在革命路線上描述得既淺白又深入,然而,畢竟受限於國中歷史教科書中所未能跳脫的革命史觀,書中所描述的「國父們」,也僅及於革命黨,其他促使辛亥革命最終勢不可擋的人物則顯得略有疏漏。


在這些建國有功的「國父們」之中,特別是辛亥之後清廷所視為最後倚仗的北洋派,由於長期被賦予負面形象,其作用幾乎被無視。例如,自詡一生「三造共和」,在辛亥期間率領北洋 47 位將領通電支持共和,立下「旋轉乾坤第一功」的段祺瑞,聯合當時駐外使節通電支持共和的駐俄公使陸徵祥,代表北方參與南北議和的唐紹儀、甚至為國民黨所切齒痛恨、共產黨稱其竊取辛亥革命果實的袁世凱等。


此外,諸如代表臨時政府與唐紹儀議和的伍廷芳、湖北新軍協統黎元洪、制訂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南京臨時參議院議員們,均為中華民國得以順利誕生的關鍵人物,也夠得上被稱為「國父們」的資格。由於黨派觀點、課本篇幅與授課時數所限,這些人物不可能一一被提及,本書作為金老師授課經驗的結晶,不可能不受影響,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缺憾。


中華民國的誕生,牽涉的人事物層面既深且廣,生死存亡之間的利益算計遠非中學課本所描述一般簡單。然而,除非對歷史特別有興趣、或以歷史為業的教師、教授們,所能接觸的歷史知識大概僅有歷史課本而已,也既無從、也無意思考課本所教授的是否真實,本書的出版,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回思自己、乃至整個國家歷史的機會。


金老師的史學訓練甚為紮實,在本書中既能努力引導讀者思考,也在字裡行間充分表露出受過史學訓練者所應具備的思變能力,書末埋下「而另一段充滿現實、算計、晦暗難辨的時期就要緊接著登場」伏筆,相信金老師當能在後續著作中寫出更進一步的精彩故事。
 

(作者為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文章資訊
作者 呂慎華
刊登日期 2015-12-13

文章分類 故事
大會報告📣限時好禮等你拿🎁
2024/10/29-11/29加入支持方案,即可獲得故事最新力作《表裏京阪》一本!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