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照見的現實:台灣非虛構寫作的實踐
策展人:黃湯姆(作家)
策展說明:
對我而言,「書寫」的意義至少包含著:在體制的主流論述外,提出另一種觀點、讓無法被看見的現實能夠「被看見」、在無法發聲的事件中,創造可以發聲和行動的場域。我的創作一直是關於這些事。 ──藝術家陳界仁
作為一位文學讀者,我對虛構散文(或曰代言體散文)的氾濫感到閱讀疲乏;作為出版市場的一份子,我對台灣非虛構寫作的長期不振頗思作為。陳界仁的「人民書寫」概念,是我思考相關議題的參照論述。
在一識字率達98%的島嶼,文學人如何能自持上古著述之金貴,以為可以擬作他人,第一人稱呻吟那不屬於己之悲苦。文學極不民主,代言實乃僭越,我以為問題並非只是文人可否假代身分獵取高額獎金,而是在於,怎樣的文學體制與出版環境,會讓那揹負真苦實痛者,無從發出自己的聲音?
要理解這現象,我們或許得從體制的構成來尋找解答,除文學獎積習與寫作收益的扭曲外,還有更多可能的原因。比如,現實主義傳統的斷裂,以至於我這代人的閱讀土壤嚴重往另一極的美學傾斜;比如,抒情美文始終居於學院散文批評與創作養成的主流,而非虛構寫作課程卻常付之闕如;比如,媒體環境變遷讓報導文學失卻發表平台,這年代的深邃報導者無有先期挹注,也無法先於報刊上直面新聞讀者。
最重要的,可能還是出版市場的結構失衡。折扣戰導致大通路向出版上游割肉取利,出版經營競相以壓低製作成本來爭取活路。新書平台上的暢銷翻譯書複製,與內容生產的毛利低微,都使得需要長期投資的報導寫作,與可以解釋環境領航時代的編輯自製書,漸無遇見讀者的機會。在這我們針砭為代工式出版的現況底下,台灣文學生產引以為傲的果實只剩Fiction(小說;虛構作品),而Nonfiction(非虛構作品)幾不被耕耘,或已不被視為文學。
因為少有耕耘,因為不被學院看重,所以以下這些書籍就顯得格外珍貴,我們將透過這季的閱讀書單,來想像台灣非虛構寫作的可能未來。其中有上一代拚搏不懈寫作至今的傳統新聞報導者,有新一代溢出主流行走田野的人類學家;有非政府組織或社會企業推動的共編共筆記憶採集,也有長期關注人權議題與農業議題的孤獨思考者。他們或從陳舊影像中重建一個時代,或從飲食味覺裡挖掘出一段愛情;她們或從一個家庭的綿延歷程,來寫作戰後的台灣經濟發展與現代性劇痛,或從無數失聲者的片段際遇,來照見現世實相與政治潮浪。
這些出版傳統上可能被歸類是歷史寫作,是旅行遊記,是學術論文,甚至是私房食譜,但它們也都照見了一處無法被看見、被聆聽的現實,也都有文學上的真切價值。如果台灣文學的生產是一種劃地自限,那麼,就讓這些非虛構寫作的實踐來打破它的疆域吧。
參展書目20本
地理凝望
《江湖在哪裡?──台灣農業觀察》,吳音寧著,印刻
《家離水邊那麼近》,吳明益著,二魚文化
《十五顆小行星:探險、漂泊與自然的相遇》,劉克襄著,遠流
《水田裡的媽媽》(上下套書),楊渡著,南方家園
時代波濤
《幌馬車之歌》(增訂版),藍博洲著,時報出版
《青春之歌:追憶1970年代台灣左翼青年的一段如火年華》,鄭鴻生著,聯經出版公司
《學運世代:從野百合到太陽花》(全新增訂版),何榮幸著,時報出版
《無岸的旅途:陷在時代困局中的兩岸報導》,李志德著,八旗文化
《無法送達的遺書:記那些在恐怖年代失落的人》,呂蒼一等著,衛城出版
社會求索
《殺戮的艱難》,張娟芬著,行人
《回家》,顧玉玲著,印刻
《憂鬱的邊界:一個菜鳥人類學家的行與思》,阿潑著,八旗文化
《我的涼山兄弟:毒品、愛滋與流動青年》,劉紹華著,群學
《逃∕我們的寶島,他們的牢》,逃跑外勞著、四方報編譯,時報出版
《拒絕被遺忘的聲音:RCA工殤口述史》,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原台灣美國無線公司員工關懷協會著,行人
記憶流影
《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陳柔縉著、梁旅珠繪,時報出版
《流轉家族:泰雅公主媽媽、日本警察爸爸和我的故事》,下山一述、下山操子譯寫,遠流
《公東的教堂:海岸山脈的一頁教育傳奇》,范毅舜著,本事文化
《府城的美味時光:台南安閑園的飯桌》,辛永清著、劉姿君譯,聯經出版公司
《灣生回家》,田中實加著,遠流
參展書店
水木書苑、安 書宅、永楽座、有河book
巡迴講座
新竹.水木書苑
5/30(六) 19:00-21:00
兩岸關係裡的失聲者
主講:李志德(媒體工作者)
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E6%B0%B4%E6%9C%A8%E6%9B%B8%E8%8B%91/143016789082300
地址:光復路二段101號風雲樓1樓(清華大學內)
澎湖.安 書宅
6/06(六) 14:00-16:00
我所反對的文學
主講:黃湯姆(作家)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ilandbooks
地址:馬公市民生路17-4號
台北.永楽座
6/13(六) 14:00-16:00
出版界如何推動非虛構寫作
主講:富察(八旗文化總編輯)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eirakuza
地址:羅斯福路三段283巷21弄6號
淡水.有河book
6/21(日) 14:00-16:00
新聞拾荒人
主講:胡慕情(自由記者)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youhebook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5巷26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