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於近年搭上專業知識普及化的列車,將學術塔內的專業知識,轉換成較貼近民眾的語言後輸出。由於歷史是探索過去、了解今日、展望未來之基礎學科,因此透過普及化俾使民眾知悉史學之用,乃必要之工程。
這其中,有一種角色早在很久以前就已經開始從事這樣的志業──老師。
老師並非簡單的工作,必須在以課本為綱融會相關知識後,以貼近學生的語言輸出。這段「備課」過程,其掙扎痛苦兼爆肝之箇中辛苦,非他人能體會。重要的是,該過程並不會因為上完課後停止,而會伴隨教學經驗的累積、學術知識的補充、乃至個人創意的融入,不斷地修正和改良,最後範式化成自己的教學風格。總之,是一兼具個人特質、知識和藝術的專業技能。
而書籍市場上,將專業知識轉化成民眾語言,則拜普及史學之賜。目前市面上帶有普及趨勢之歷史類書籍,大概可以分成「圖解」類、「一本讀懂」類、「你所不知道」類和「學校沒教的」類。「圖解」類優勢在於用圖像記憶法增強讀者的印象;「一本讀通」類風格與本書相同,以淺白的文字,簡要的敘述,短時間內建立歷史圖像;「你所不知道」類和「學校沒教的」類,皆旨在發掘有趣的題材以提起讀者對歷史的興趣,意在跳脫常人在正規歷史教育下灌輸的歷史知識。
《2小時讀通!用得到的日本史》可以歸納於「一本讀懂」類,著者石黑擴親乃以補習班老師之身分,以生動口吻,並融會長年的教學經驗撰述此書,因此更能掌握學生學習日本史的重點。由於性質上類似上課用書,是以該書具備如下特色:
其一,時間斷限上,因應學校教授之日本史分期,從舊石器時代起,迄至菅直人首相上任為止,共分十一章,每章開頭有「一分鐘看懂」之專欄,予讀者迅速了解該時代之重點,而內容上不同於其他普及讀物,去除冗長論述,更扼要地介紹歷史發展,有助於迅速建立日本史圖象。
其二,文中時常以日常口吻,幽默生動地描述相關事件,且幽默之中亦引導出日本史重要課題,有助於讀者快速掌握重點,並利於記憶。例如敘述「壬申之亂」中,以「打贏了就是老大」為標題,很明白簡單地告訴你「成王敗寇」的歷史定律。文中類似筆法,俯拾即是。究其實,亦須歸功於譯者洪玉珊翻譯的深厚功力。這本書非常適合對歷史沒有概念,但又想快速了解日本史的人閱讀。
然而,該特質亦是該書的缺失之一。
由於是一般普及史中的更簡化版,無形中侷限了作者對日本史的論述,以及讀者對日本史的了解。作者於前言中曾謂「閱讀說明歷史演進的書籍時,卻簡直覺得毫無趣味可言」,雖然不知作者閱讀的是哪些「毫無趣味」的書籍,只不過若說「毫無趣味」乃因一些「讓人眼花撩亂的人名」,進而希望捨棄枝節以「大架構」的方式,配合生動口吻撰述一本日本史,則頗值得斟酌。
以筆者淺見,作者所謂的生動口吻,僅限於以常人口吻描述一歷史事件,或許應更致力於以現代口吻營造彼時環境,使讀者得以快速融入當時社會,更甚者,若能以細節述說時代的脈動,或以全新視角重新檢視一件反覆被討論的事件,那麼那些「毫無趣味」的某些部分,應有引起共鳴之可能。
以「安保條約」為例,本書指出「抱持這份擔憂的人極力反對修改條約,演變成『安保鬥爭』,在國內引發前所未有的巨大騷動」,然同為普及類的《大人的日本史》則從反對修改條約中,進一步指出「不再只是關於安保條約本身,而成為一場保守與進步的對抗,威權與民主的抉擇」。歷史的有趣即在此處,事件不僅是事件,其背後有時蘊含著價值觀之間的對抗。
其次,作者對讀史著的樂趣之一,在於「偶爾穿插一些延續到現代的話題,用這種方式來探討日本歷史,應該更能『貫通古今』」、體驗整段歷史」,確實,今日之形成乃淵源自歷史的各種因素,用如此筆法偶會讓人有豁然開朗之感。
不過,書中其實少見這樣的論述,所謂「現代的話題」,主要是二戰後的現代史。加上雖然各章都有以黑體字強調重點,俾使讀者快速掌握時代之特色,惟較缺乏歷史反思的力量,導致作者所謂的「貫通古今」,其實僅是淺層地讓人了解歷史上發生過的事。
以同為普及類的《東大爸爸寫給我的日本史》為例,該書以父親口吻向女兒傳達讀史之樂趣,不想讓女兒單純記憶人名、地名或年代名,而以反思歷史的角度撰寫通史。例如同樣都在描述日本南北朝時代,相對於石黑擴親較平鋪直敘地描述其形成與發展,小島毅反而用一種較為後現代的觀點,告知女兒普遍認知中的「北朝」和「南朝」是在什麼樣的歷史脈絡下先後被研究出來的,然後擺進我們所熟悉的日本史之中。
小島毅暗示我們,歷史在某種程度上會為政治服務,並為日後的政權創造出一個合理化的必然性。這樣的觀點雖然在學界早已成為一種研究取向,只不過如何轉譯成民眾語言,則有賴於說故事者的功力。透過如此論述,也可促使讀者反思何謂歷史,而絕不僅僅是過去發生之事。
當然,以一本強調架構速成式的日本史講義而言,筆者吹毛求疵之見或許過於苛求,只不過目的僅是希望在普及之餘,也能使人們進一步了解歷史之深度與廣度。
無論如何,就讓人快速理解日本史這點而言,本書完全符合書名,是繼「一本讀懂」、「三天就懂」等普及書後,更簡化的歷史架構。只是,撰書的目的,筆者認為不僅在增加讀者見聞,亦為初學者開啟第一道知識之窗。因此依筆者淺見,建議可於文末增加延伸閱讀書目,告知讀者更多的知識寶庫,以宴饗有志於了解日本史之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