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以基督信仰與西化形像,迷惑美國的蔣介石與宋美齡

2016-06-24
收藏
 

美國很不會處理蔣介石,讓他予取予求──毛澤東。


一九三四年夏天,蔣委員長夫婦帶著他們最喜愛的阿諛者──美國傳教士──到位於南京和漢口之間的避暑勝地牯嶺度假。美齡很技巧地討好這些傳教士,喜歡和全世界最漂亮的女士之一坐在一起的一群男人。


「飛虎將軍」陳納德( Claire Chennault)說:「宋美齡是我心目中永遠的公主。」( CPA Media / Pictures from History)
「飛虎將軍」陳納德( Claire Chennault)說:「宋美齡是我心目中永遠的公主。」( CPA Media / Pictures from History)

她向他們談起「在中國傳布美國文化的重要性」──諂媚地徵求他們的意見、記下他們的好主意、稱許和感謝他們協助創造新中國。傳教士回過頭就可以繼續寫信向全美教徒報告,基督徒宋小姐和南方衛理公會教徒蔣委員長是如何如何推行美國方式。


在牯嶺度假的傳教士指出,羅斯福的「新政」協助美國老百姓,蔣介石並沒有一套類似的計劃協助農民。傳教士們表示,蔣介石若期待取得美國支持,就得先拿出具體的社會計劃讓人刮目相看。史特林‧席格瑞夫(Sterling Seagrave)寫說:

 

美齡很快就明白了。她向蔣介石提出構想,而他出奇迅速地就答應了。美齡和傳教士們坐下來起草中國的「新政」大綱。她稱之為「新生活運動」。

 

「新生活運動」因為明白提到耶穌復活,加上「新政」的社會意識,感動了美國傳教士。宋美齡宣稱:「除非一個人復活,他看不到新生活。」數以百萬計的美國基督徒頻頻點頭贊同,而四億中國人民只有少數人聽到它,卻搞不清楚究竟她在說些什麼。


宋美齡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禮、義、廉、恥「四維」,以美國方式重新包裝起來,方便傳教士傳回美國給信徒聽。


美國人認為中國髒亂,宋美齡就以神學信仰和公共衛生運動來淨化它。美國人很感動聽到,她要求四億人民每天三次洗手洗臉、每週至少洗澡一次,甚至戒菸。(基督徒宋小姐在公開場合戒菸,私底下坐下來寫新生活運動口號時,仍然一根又一根抽薄荷淡菸。)李台珊(Laura Tyson Li)在《宋美齡》(Madame Chiang Kai-shek: China’s Eternal First Lady)一書中稱美齡是新生活運動的「推動力」:

 

她和蔣介石飛到全國各地,向中國人及外國傳教士傳播運動福音。她制訂運動大部分的宣傳,其英文版更經常由她親自撰寫。她為美國刊物撰寫文章,也接受外國記者專訪,頌揚運動的目標和成就。

 

宋美齡把新生活運動的標語刷漆在全國大小建物牆上。傳教士最愛引述這些口號送向國內,並不知道宋美齡推動美國化之下的中國受害人根本不關心這些口號。為了抵抗毛澤東的成功,宋美齡聲稱:

 

我們給予人民共產黨承諾、卻辦不到的東西。


就蔣介石而言,他認為新生活運動是他進一步紀律中國人民追隨領袖的工具。藍衣社恐怖小組痛毆在街上吐痰或在餐廳吃飯時喝酒的人、服飾暴露的女人。膽敢批評蔣介石的人經常失蹤,再也回不了家。


《時代週刊》照例透過和美國比較來說明新生活運動:

 

委員長和蔣夫人認為中國官場需要的是大劑量的Puritanism蓖麻油。他們把勻(堯)它的湯匙稱為新生活運動,使盡南京政府每一盎司力量,餵食全中國服藥。

 

一群又一群地方縣市首長奉調到南京集訓,練習基本的正當行為,如不得隨便用衣袖擤鼻涕、不得接受訴訟當事人行賄等。他們都受到警告,若不遵行新的清教徒主義,後果自負──而且這不是虛詞恫嚇。

 

新生活運動在美國引起許多正面反響,在中國卻慘重失敗。美國駐華大使尼爾森‧詹森觀察到:

 

有志於此一運動的人士是否夠純潔到讓運動有名氣,是頗有可疑的。

(Source:wikipedia)
美國駐華大使尼爾森.詹森(Source:wikipedia)

不只是魯斯的媒體為宋―蔣集團的路線宣傳。


在中國的美國傳教士,推動可能出自蔣介石手筆的文章,譬如,有一篇〈耶穌受難給我的啟示〉,蔣介石(或是代筆人)寫說:

 

我已經成為耶穌拯救世界計劃的追隨者。


美國人獲悉蔣介石最喜愛的基督教價值觀是「愛」──「為解放弱小民族而愛,為被壓迫民族福祉而愛」。


當然某些美國傳教士曉得蔣介石是一黨專制暴君,有一支藍衣社暴徒為他效力、恫嚇人民。他們也曉得蔣介石的政府仍是地方軍閥的脆弱集合體,宋靄齡和蔣介石利用金錢收買而拼組起來。但是基於盲目信心或是策略性的不道德的原因,這些上帝的僕人把蔣介石的短處視若無睹。《世界傳教士評論》(Missionary Review of World)寫說:

 

中國現在有一位歷史上最開明、愛國和能幹的統治者。


一九三六年夏天,蔣介石接到報告,和他結盟的軍閥、三十五歲的少帥張學良率領的東北軍軍心不穩。這支約二十萬人馬的部隊駐防西安,接近毛澤東的紅軍和華北日軍。由於蔣介石在一九三一年把他們的東北老家讓給日本,換取更多時間準備抗日,現在時隔五年了,思鄉情切,對中央相當不滿。


毛澤東宣稱:「我們政策的核心就是聯蔣抗日。」


一九三六年四月九日,張學良和毛澤東的密使周恩來秘密碰面。周恩來主張中國人不該打中國人,張學良應該和毛澤東聯手對抗強占滿洲的日本人。張學良違抗蔣介石命令,不僅聽進周恩來的建言,還同意提供毛澤東部隊武器以抗日。


蔣介石獲悉張學良和毛澤東接觸,警告張學良莫被毛澤東騙了。同時,蔣介石又著手規劃第六次剿匪作戰。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四日,他飛到西安,找張學良直接談話。張學良在氣氛緊繃的談話中,力求蔣介石接受毛澤東的建議:全國團結抗日。蔣介石堅持先安內、後攘外,即先撲滅共產黨,再來對付日本人。


十二月九日,星期三,西安上萬名學生走上街頭,要求蔣介石結束與毛澤東的內戰,團結一致抗日。警察開槍,打傷兩名學生。十二月十二日上午五點鐘,張學良衛隊隊長、二十八歲的孫銘九上尉,率領兩百名兵馬劫持蔣介石。


孫銘九抓到蔣介石時,對委員長進言:「(東北軍)懇請委員長儘速抗日,因為他們的家鄉已經被敵人占領了,全中國都在受苦受難哪。」蔣介石訓斥他:「我是中華民族的領袖,我代表國家。我認為我的政策是對的,沒有錯。」


毛澤東剛聽到張學良劫持蔣介石的消息,希望把蔣介石當做中華民族的叛徒公審。但是許多人──包括周恩來、張學良和支持國、共雙方的史達林──都擔心公審蔣介石會使已因內戰分裂的中國更加不團結。


西安事變時的張學良
西安事變時的張學良(Source:wikipedia)

「西安事變」轟動全球,但是新聞報導大多只是片面臆測,原因是主角蔣委員長被綁架、對外無法通訊,張學良又守口如瓶。全世界都在猜:蔣介石是否還活著?會不會已被謀殺了?是誰劫持他?為什麼劫持他?


談判展開。


在幕後,張學良要求蔣介石放下和毛澤東的歧見,接受抗日統一戰線。對於蔣介石而言,這些是斯可忍、孰不可忍的屈辱條件:被部屬劫持,還被當面指稱他的政策不對,毛澤東才正確。當張學良提議國共合組愛國統一戰線時,蔣介石痛斥張學良已被毛澤東騙了,上策仍是先安內、後攘外。


宋美齡勇敢地飛到西安,直接和劫持她丈夫的少帥交涉;宋子文陪同,必要時以付贖金促成放人。蔣介石慢慢地回心轉意,勉強同意停止內戰。遭劫持十三天之後,蔣介石突然回到南京,並宣布與毛澤東成立抗日統一戰線。


中國通謝偉志這時候在美國駐北平大使館任職。二十八歲的他已經住過四個省,通曉三種中國方言,與中國各階層人士都有接觸。他很明白中國老百姓普遍希望蔣介石和毛澤東能團結抗日。謝偉志後來說:

 

我記得,蔣獲釋時,中國人哭了。  

關於蔣介石在遭劫持期間傳出來的片斷消息,並不能確實反映委員長不願意參加統一戰線,以及他如何向毛澤東的要求屈服的情況。後來,賽珍珠把狀況簡單化,寫給美國讀者了解:

 

蔣介石及其追隨者和共產黨領導人及其追隨者之間的歧異,就和我們國內黑白種族之間的歧異,一樣嚴重、一樣無法調和。但是為了保衛中國,雙方擱置這些歧異。

宋―蔣集團又利用聖經來表述南京版本的西安事變故事。


蔣委員長在耶穌受難日( Good Friday) 證道時聲稱,他「以基督在曠野經歷四十天力抗誘惑」為榜樣,堅定不移。另一則故事又說,宋美齡出現在蔣介石面前時,蔣介石流下英雄淚,因為他剛讀到一段經文,預料她會出現,這段經文是:「耶和華現在將做一件新事情,祂將讓女人來保護男人。」蔣介石的說法是:

 

我成為基督徒已將近十年,這段期間經常閱讀聖經。西安事變兩週期間我遭到劫持,發覺自己毫無塵世財物。我只要求一件東西──給我一本聖經。基督的偉大和愛賜予我新啟示、增強我和奸邪鬥爭的力量,克服誘惑、堅守正道。真正偉大的是基督的愛,寬恕他的敵人。他說:「父啊!原諒他們;因為他們不知道他們在做什麼。」

 

中國民眾為蔣介石放棄「先安內、後攘外」政策,改採毛澤東更得人心的「團結抗日」而雀躍。一九三七年新年元旦,有一份中文報紙社論說:

 

從今天起,中國將只有統一戰線,絕對不會再有內戰。


突然間,蔣委員長成了民族英雄,中國團結的象徵。


但是,固然在公開場合蔣介石講的是和毛澤東第二次成立統一戰線,私底下他繼續準備發動第六次剿匪作戰。

 

本文摘自八旗文化之《中國幻象:美國亞洲劫難的歷史和真相》
「中國人民過去一個多世紀,
比起世界上一切民族,
在思想和目標都和我們美國人更接近──
相同的偉大理想。」
──美國總統小羅斯福
這是中國幻象在十九世紀如何建立、
在二十世紀
如何扭曲美國外交政策和國內政治,
而今天仍持續誤導美國亞洲政策的故事。
文章資訊
作者 詹姆斯.布萊德利(James Bradley)
刊登日期 2016-06-24

文章分類 故事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