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帝國是如何毀滅的──《日本最長的一天》與《希特拉的最後12夜》

新逸仙 2015-09-27

帝國毀滅》(Der Untergang,按:香港譯「希特拉的最後12夜」)及《日本最長的一天》(日本のいちばん長い日或The Emperor in August)乃近年頗受矚目的歷史電影之一。二齣電影描述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 (Axis Powers) 兩大台柱——德國及日本——在 1945 年敗局已定時的情景︰前者描述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在納粹政權崩潰前的最後歲月,後者則講述日本在戰爭最後歲月的決定投降的過程。


《帝國毀滅》於 2004 年公映,由亞歷山德拉.瑪麗亞.拉那 (Alexandra Maria Lara) 飾演瓊格 (Traudl Junge,希特勒的私人秘書) 及布魯諾.岡茨 (Bruno Ganz) 飾演希特勒。故事描述以瓊格角度見證希特勒在納粹政權崩潰前的最後歲月(按︰惜影片對波曼 Martin Bormann,希特勒的機要秘書)著墨不多,且似有美化蒙克 (Wilhelm Mohnke,親衞隊軍官) 及申克 (Ernst-Günther Schenck,親衞隊醫官) 之嫌) !


《日本最長的一天》於 2015 年公映,故事根據作家半藤一利著作《日本最長的一天 決定版》(日本のいちばん長い日 決定版)改編。由役所廣司飾演阿南惟幾(陸軍大臣),本木雅弘飾演昭和天皇,山崎努飾演鈴木貫太郎、松坂桃李飾演畑中健二(少壯派軍官,「宮城事件」主謀之一)及堤真一飾演迫水久常(內閣書記官長)。講述日本在戰爭最後歲月的決定投降的過程(註︰可惜片中沒有提及近衞文麿——他在戰時也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二齣電影之亮點(及共通處)在於以戰敗國的角度看他們的領導人所發動的戰爭︰在日本,已非首次有影視作品探討日本的投降決策過程。其中《日本最長的一天》更是翻拍 1967 年的同名作品,但因於戰後 70 週年公映而備受矚目(註︰飾演「阿南惟幾」的役所廣司曾於 2011 年公映的《山本五十六》﹙聯合艦隊司令長官 山本五十六 -太平洋戦争70年目の真実-﹚一片中飾演「山本五十六」一角——二片皆反思日本的軍國主義及其盲目發動的戰爭如何為日本帶來苦果);而《帝國毀滅》更是戰後德國首次以希特勒及其納粹政權為重心的影視作品而舉世關注。


二齣電影勇敢地面對自己國家的歷史責任,反思戰爭的荒謬。不單是被侵略國深受戰禍之苦,連自己的國民也是其領導人在瘋狂野心下所發動的戰爭的受害者——他們飽受獨夫政權的暴政暴虐,且要承受那「忍所不能忍,受所不能受」的代價!


德、日兩國在戰時的政權在性質上有若干相異處。前者乃一一黨專政的極權體制,國家——尤其是領導人——擁有絕對的權力以改造社會符合其意識形態(共產國家與其有異典同工處),後者為軍人建立的法西斯式的軍人獨裁體系。


納粹黨透過群眾運動及利用(並肆意歪曲)憲法賦予的空間,於 1933 年取得權力;而日本激進派的軍人在「清君側」的名義下,利用暗殺、恐怖及政變等手段,自 1931 年始在幕後逐步操控政府,而最終在 1940 年建立軍人獨裁政府。二者皆利用國家緊急狀態使其極權體系合法化,同樣對外採好戰的擴張政策。


在德國,有識之士不忍看見國家遲早因領導人希特勒的瘋狂野心而陷入深淵,組成反納粹份子 (the German Resistance) ——當中包括學者、政治家及部份高級軍官,他們甚至不惜發動政變(註:即「 7 月 20 日事件」﹙July Plot﹚),結果功敗垂成……至於日本,同樣有不少有識之士認為戰爭——不論是侵略中國或對英美開戰——是何等的荒謬,但因他們勢孤力弱,而未能有所作為。在上者固然或因驕橫霸道、或因態度輕率、或因不負責任,無視戰爭的嚴重後果。


然而,另一方面,同盟國於 1943 年盲目地堅持軸心國必須無條件投降 (unconditional surrender) ,亦為世界帶來更多的災難。蓋因此政策令軸心國感到投降不單等同面對「迦太基式和平」 (Carthagian peace) ——戰勝國單方面對戰敗國苛責的條件,甚至可能殘酷的報復,唯有拼死一戰。結果亦簡接令希特勒及日本軍人得以繼續操控政權。


然而,亦因領導人的冥頑不靈,德、日兩國附出沉重代價。在《帝國毀滅》一片中,德國敗局已定,連首都柏林亦一片蒼涼。而一眾納粹高層——如戈林 (Hermann Göring) 及希姆萊 (Heinrich Himmler) 等,大部份皆抱「樹倒猢猻散」的心態,甚至公開準備「大難臨頭各自飛」!


希特勒一方面不理戰敗現實,繼續自欺欺人,另一方面面對親信「鳥獸散」之窘境,既可恨亦可憐……而希特勒最後選擇自裁,固然未能德國擺脫苦難,但至少令德國避免蒙受更進一步的痛苦(除了少數軍人外,大部份將領及官員在希特勒自殺後,視「誓死效忠元首」誓言效力不再,蓋因是「希特勒自己拋棄國家而去」。)


帝國毀滅

而在《日本最長的一天》一片中,日本面對大勢而去,不少有識之士奔走努力,希望能令國家臨崖勒馬,避免鑄成更進一步大錯。然而,若干軍人硬是鐵石心腸,不恤民命,妄想舉國「一億玉碎」,圖與敵人玉石俱焚。然而,他們(除了激進的少壯派軍人外)亦有其迫不得已的苦衷︰在同盟國的「無條件投降」的政策下,他們關注天皇(昭和天皇)在戰後的安危及地位問題,這除了是受「忠君愛國」的思想影響外,還關乎國體問題;莫說強硬派如阿南惟幾、梅津美治郎等不甘就範,連溫和的鈴木貫太郎、米內光政及東鄉茂德等也感躊躇。而少壯派軍人企圖假藉政變以阻止投降,並非昧於現實,實乃冥頑不靈,一錯再錯!


而昭和天皇感局勢不能再拖,毅然建議政府非舉國投降不可,而在「聖斷」下,內閣閣員——包括軍方高層——勉強一致決定投降,早日結束戰爭。(註︰整個投降的決策過程反映日本的政治特色——自古至今,整個日本政治架構根本沒有決策者,一切決定大都取決於漫長的妥協﹙及角力﹚過程。而昭和天皇在大戰的角色,史學界迄今仍爭論不已;平情而論,他雖無實權但個人畢竟與軍國主義的冒起及戰爭的爆發脫不了干係,理應遜位予其族人﹙如其皇儲明仁或兄弟﹚)。


戰後 70 年,德國社會一方面已走出歷史創傷,而《帝國毀滅》的製作更表示德國不會再視納粹時期的歷史為禁忌;另一方面,卻並不表示德國人會忘記或迴避他們的歷史責任(按:這亦是筆者在德國時觀察所得)。


至於日本,平情而論,日本社會似亦並非如外人所想那樣沒有以史為鑑;相反,日本人亦不願重蹈覆轍:正因此,不少影視探討軍國主義如何為國家帶來災難,甚至有直斥當時之當國者處;而近來的「反安保法」運動見證了日本社會的良心,他們——尤其是年青一代——豈容那些「小學雞」鷹派 (chicken-hawks) 之流如安倍晉三視國事如兒嬉。固然,當政者可以「默殺」民間批評聲音;但在全球化後,一來國民不是呆子,二來海外留學生自有「過牆梯」將反思的聲音帶回國家!


補充︰


相對德國及日本,軸心國另一成員國意大利之投降過可謂程充滿屈辱、尷尬!墨索里尼於1943年在遭其法西斯黨的高層——包括他的女婿齊亞諾伯爵 (Count Galeazzo Ciano) ——背棄,意王藉機將他拘捕。但新政府雖投向同盟國陣營,卻無力抵抗德國的侵佔;而墨索里尼本人雖能重拾權力,但不過是充當德國的傀儡而已,最終落得被游擊隊槍決的下場。欲知意大利投降及墨索里尼下台之經過,可參看美國電視劇《墨索里尼秘傳》 (Mussolini:The Untold Story)  (於1985年播放)


文章資訊
作者 新逸仙
刊登日期 2015-09-27

文章分類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