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治的「平等院」建於 1052 年,經歷多年戰亂,奇蹟似的存留下來,被視為日本的國寶。日幣一萬元上的金鳳凰,與十元硬幣上的「平等院鳳凰堂」圖,都顯示了日本人以此世界遺產為傲。
平等院初建時,佔地約是當時宇治聚落的一半,可說是宇治之中心,是以若到宇治而未入平等院,就好像沒去一樣。我對觀光大廟一向沒什麼感覺,前往平等院,也只是抱著看熱鬧的心情,甚至連寺院經歷三年大修,剛剛重建示人一事全無所知。人到寺院門口前,還在赫赫有名的紫藤花架前詢問此為何物?
直到走進保存院內文物的博物館「鳳翔館」,看著簡介影片與雲中菩薩文物時,忽然頗受衝擊。佛陀講法,各方佛菩薩乘雲前來聽講護法,正是「蓮池海會」場景。而阿彌陀堂欄楯裝飾、蓮花寶座,正是「阿彌陀經」當中「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砂佈地。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那般「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的極樂世界再現。
過去每次閱讀《阿彌陀經》,都是為往生者誦經。總覺得經文花太多篇幅描述極樂世界與佛號妙用,內中卻讀無法義,實在不是我喜歡的經典。但此番親見其中場景,震撼之餘,歷史迷上身,遂興起了追尋「平等院」歷史足跡的念頭。
這座寺廟,由當時權傾一時的關白藤原賴通所起,賴通的父親藤原道長,繼承了日本史上影響力最大、最久遠的貴族姓氏「藤原」,正是將此家族帶上權力頂峰的人物。他是日本歷史上最強外戚,有三個女兒成為皇后,一個太子妃,四女一共生出三個天皇,以「外公」身份掌握政權長達十年,他任內是代理人治國的「攝關政治」巔峰時期,連他自己都認為「此世即吾世,如月滿無缺」。
不過當時佛教盛行的社會上,瀰漫著「無常」的想法,道長自己也覺得,這麼圓滿的人生,一定有什麼樣不可知的缺憾在等待。在一次大病之後,道長把攝政位子讓給了兒子賴通,自己做了出家的決定。不過他出家的決定倒也不是真的看破什麼無常,而是他覺得過於幸運的人生會導致災禍,只有讓出位子才能維繫藤原家的權勢。
道長這樣想並不奇怪,當時的日本社會,確實瀰漫著末法思想。末法之說確實記載在佛教許多經典內,中國南北朝時期的慧思提出過一種說法,被認為是末法說的權威。他認為佛滅之後,佛教會經過正法、像法、末法三個時期,而走向衰亡。慧思認為,末法時代的學佛之人,早已忘記佛教的根本,只記得儀式、門面,甚至借此斂財,是以稱為「末法」(聽起來特別有一種熟悉感)。
藤原道長與賴通執政的時代,正是佛曆算來的末法時代,社會人心惶惶,大家急著想要在經典之中找尋末法時代的生存之道。主張念佛號就可以在末法之後來到極樂淨土的「淨土宗」在日本的興起,與此關聯重大。而當時日本貴族對於極樂世界的嚮往,也促成了寺院興建的流風。
「平等院」並不是唯一以「阿彌陀經」內極樂世界為場景興建的寺院,同時期興建的京都法成寺與稍晚的奧州無量光院,也都呈現了末法思想下人們對極樂世界的嚮往。只是經歷兵災祝融,於今只剩下「平等院」存留世間。
不過,興建「平等院」的藤原賴通後來怎麼了呢?
道長出家之後,作為好幾個天皇的舅舅,賴通仍然握有很大的權力,但世界總不會永遠如此圓滿,他也遇到了後三條天皇這位剋星,後三條天皇並非從藤原家任何一位皇后肚子所生,早在還叫做「尊仁親王」的時代,是否能成為東宮太子時,就和賴通發生衝突。賴通為了要阻止他即位東宮,還重師道長的故技,把女兒嫁給當時在位的後冷泉天皇,希望能趕快生個新太子。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沒生下兒子,尊仁親王順理成章的變成後三條天皇。
這位天皇上台的這麼辛苦,當然打心底要弄走賴通。他一上台,就開始查藤原家逃漏稅,平常享盡特權的人,一下子特權被沒收,當然適應不良。不過賴通也是聰明人,為了閃避災禍,也學爸爸出家,躲到宇治去過退休人生。沒想到後三條天皇當了沒幾年天皇也死了,主導日本政治很長一段時間的藤原家當然又對奪回政權虎視眈眈。
可是世事無常,失去的權力就是失去了,藤原家的權勢一去不復返,「攝關政治」走向衰敗,被「院政」所取代。所謂「院政」,意指以天皇的爸爸「上皇」直接執政的集權統治模式。天皇的爸爸當然比天皇的外公還大。於是,這個日本政治史上影響力最大、最長的家族,也開始慢慢的走向衰亡。
倒是平等院,依然在似乎永遠不能完結的末法時代中屹立不搖,震撼著每一個偶然讀過《阿彌陀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