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說書】從德川時代到311:日本的現代歷史

百噸 2014-10-08
收藏
9789629966461

最近去了沖繩觀光,參觀了這個古代作為獨立王國琉球以往留下的許多古蹟,例如當年琉球王城的首里城、孔子廟、江南園林式的福州園等等古蹟,這些古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多被炸毀,後來按照原本的模樣仔細地修復了,可從中看見中、日、文化在此交會的痕跡。然而,在這些古蹟的背後,藏蘊著琉球人兩百多年來的血淚歷史,這些歷史又與近現代的世界、中國與日本歷史密切相關,與我們臺灣,也有著關係。而這一切,就要從日本戰國時代末期開始說起了。
 
在經歷過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兩位豪傑對過往室町幕府殘餘的破壞與奠基之後,最終在德川家康手中建立穩固的政權,建立了兩百多年的德川幕府,奠下了影響近現代日本至今且鉅的各種文化、政治等各方面的要素。在德川家統治期間,與德川家有嫌隙或不親近的藩國,通常位於日本的各個邊陲,與本州距離較遠(被稱為「外樣大名」),後來控制琉球的島津薩摩藩(NHK 大河劇「篤姬」人物即出自薩摩),即是擁有強大實力的外樣大名之一。
 
與此同時,這也是歐人所謂大航海時代,也是中國的朝貢貿易圈興盛繁榮的時代。琉球作為中國的藩屬國,透過朝貢貿易,可以從中國做一本萬利的生意。繁榮的琉球為薩摩藩所覬覦,因此在 1609 年,薩摩出兵攻佔琉球,強迫琉球也向薩摩朝貢,並藉此暗中與中國進行各種貿易,賺取豐厚的利潤彌補藩內財政的漏洞(但他們並未告知德川家)。
 
此後的德川日本因為安定,國內的經濟、人口、文化、思想等等進入了高速成長、繁榮與燦爛的時期。但隨著十九世紀西力東漸,美國海軍准將培里於 1853 年來到日本,強迫日本打開國門(「黑船事件」)。此後幕末動盪的時期開始,歷經了許多戰爭、暗殺、政治鬥爭等事件,最終德川幕府「大政奉還」,在這其間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就是位於邊陲的薩摩藩與長州藩。隨後明治天皇親政,日本開始推行西化,進行了高速的西化改革,成為非西方人第一個完成工業化的現代化國家典範。而琉球正是在日本改革行政版圖「廢藩置縣」的過程中,被明治政府因牡丹社事件,與中國交涉過程中,玩弄文字讓中國承認本為其藩屬國的琉球為日本國民,而被日本成功吞併,此後琉球王國從被改為藩,後再正式被改為沖繩縣。
 
隨後日本在自己內部發展過程中,除了要擺脫西方的束縛與歧視外,更因師法西方,遂走向帝國主義擴張的道路,並利用對外戰爭來使自己更成長茁壯。在甲午戰爭中,日本一敗中國,取得臺灣作為殖民地(擁有殖民地是「帝國」的象徵)以及高額賠款高速發展,中日就此拉開差距並種下恩怨情仇。在日俄戰爭中再敗屬於西方的俄國,更成為受到壓迫民族的崇拜與學習對象,日本也以拯救者自許。此後因歐戰爆發,日本發展起來的經濟更形繁榮,但是國內內部的各種勞資、農民等衝突日益加深,當時美國提倡的民主、蘇聯的共產主義等在當時蔚為潮流,短暫的大正民主期則讓此時各種思潮澎湃成長。但隨後的經濟大恐慌席捲全球,經濟危機、對蘇聯的恐懼、從白種人手中解放亞洲、對中國的野心等等眾多因素,最終導致日本走向軍國主義,發動戰爭。而琉球在這場戰爭中,是唯一被美軍攻擊的日本「本土」,死傷無數,眾多古蹟亦毀於戰火。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為美國盟軍總司令部所佔領,這時的統帥正是麥克阿瑟。而隨著戰爭結束,旋即而來的就是美蘇兩大超強之間的冷戰。隨著中共取得中國,日本作為美國東北亞的最前沿防線,美國決心鞏固日本不為共產黨所赤化,而韓戰的爆發則更是促使美國加速行動。
 
在此情境下,日本完成了明治維新以來沒能完成的土地、經濟結構、和平憲法、自由化等各方面的改革,並保留天皇,作為穩固日本人心的力量。但日本也被解除武裝,由美軍保護,著名且惡名昭彰的「美日安全保障條約」與「美日安保條約」等就是在此一冷戰結構下簽訂,至今日本仍受其束縛。而日本當初許多戰犯與原本的官僚,也因美國復興日本的需要被保存下來,著名者如岸信介、吉田茂、幣原喜重郎等一系列人物均成為日後重要的人物,並成為現今日本右翼的根源。而琉球從此成為美軍託管地。
 
在此一冷戰結構中,日本處於美國的庇蔭之下,再加上通產省等規劃發展得當,日本經濟、文化各方面也開始高速發展,創下了當時的日本奇蹟。國內雖因左派興起和各種政治鬥爭頻仍,仍屬平穩。但為了換回琉球,日本被美國予取予求,最終在 1975 年收回,但在美軍託管下,琉球沒有享受到日本的成長,卻承擔了戰火與美軍的暴行,而日本又因此覺得琉球十分落後,因此琉球與日本之間形成了極大的鴻溝。而美軍基地仍留在琉球,也仍然是當地衝突的根源。
 
日本雖經歷高速成長,但因此成長起來的各種經濟結構、環境等諸多問題也隨之出現。另外因冷戰結束,日本雖仍是美國的重要盟友,但美國已不再對日本如前般寬容,要求日本承擔更多責任。而在 1991 年泡沫經濟後,日本曾引以為傲的經濟成就也受到重擊。因此,在歷經「戰後時代」等經濟成長之後的日本,將面臨更加不穩的世局、國內各方面的歷史發展後的問題,以及冷戰壓抑下和東亞各鄰國之間本應早些處理的各種歷史問題。
 
本書《200 年日本史:德川以來的近代化進程》(舊版名《二十世紀日本:從德川時代到現代》),敘述的正是從德川時代到日本 311 海嘯後的這段歷史。本書自 2002 年初版以來,始終是美國本科生課堂最常用的近現代日本史教材,並修訂過兩次。這次修訂更吸收了近年來社會史、文化史研究的最新成果,而中文修訂版則依照最新英文版全面增改,逐字譯校,並增補了地圖和閱讀書目,是一部極其全面的通史論著。

 
作者Andrew Gordon
作者Andrew Gordon

作者安德魯.戈登(Andrew Gordon)為美國日本政治史和社會史研究著名專家,是美國哈佛大學歷史系教授,更擔任美國研究日本的重鎮:賴世和日本研究中心(Reischauer Institute of Japanese Studies)的主任,日本政治史和社會史研究著名專家,著有 Fabricating Consumers: The Sewing Machinein Modern Japa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1) 等。而譯者李朝津先生,則是臺北大學專研中日關係的歷史系教授,譯筆流暢可靠。


本書對日本這兩百多年來的歷史進行了深刻多層次的敘述與分析,文筆流暢簡潔,另外譯筆也十分優秀,閱讀起來毫無困難。如果是對日本近現代這一段複雜的歷史有興趣,或者是想了解日本現在狀況的根源,還是各種對日本有興趣的好友,推薦你們這本書!


中文版舊版:

《二十世紀日本─從德川時代到現代》
日本是中國最重要的鄰邦,未來的歲月肯定會在政治和經濟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二十世紀日本》以眾多的篇幅闡述戰後日本的發展,特別是經濟及社會結構上的變遷。近年來,多種以英語書寫的日本近現代史面世。它們的好處都是以「外國史」的角度,分析日本這個傳統社會在歐西工業革命和帝國主義擴張的壓力下,怎樣進行近代化。

中文版新版(今年出版):

《200年日本史:德川以來的近代化進程》
A Modern History of Japan: From Tokugawa Times to the Present由哈佛大學日本研究權威安德魯.戈登(Andrew Gordon)教授撰寫,自問世以來一直是美國大學的經典日本史教科書,被譯成中日韓等多種語言。中譯本於2006年初版,並已成為各大學最受歡迎的教科書與通識讀物之一。此次增訂版依據2013年最新英文版,吸收學界新近研究成果,增補大量內容,包括日本與亞洲各國關係、2008年經濟危機、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以及動漫等大眾文化題材。被譽為「迄今為止最好的近現代日本通史論著」。

英文版新版:

文章資訊
作者 百噸
刊登日期 2014-10-08

文章分類 故事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