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說書】為什麼同在亞洲,有的國家富裕,有的國家貧窮?──比爾蓋茲推薦書,剖析經濟發展之謎

百噸 2015-04-25
收藏
0

在韓國經濟表現超越臺灣的今天,國人特別懷念當年的亞洲四小龍──台灣經濟還領先韓國的那段時光。


亞洲四小龍(國外亦稱之為四小虎,Four Asian Tigers)這樣一個稱呼,乃是當時西方用來形容當時經濟空前地蓬勃發展的東北亞的新興工業化國家:韓國、臺灣、香港和(唯一一個東南亞的)新加坡。西方人困惑、想了解以及借鑑的是:「這些國家如何從戰後的廢墟中崛起?這些國家怎麼發展並追上西方國家經濟的?他們的模式跟西方以往發展的方式有何不同?我們該怎麼學習呢?」


這樣的問題,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2008年的金融海嘯後,更引人注目,因為韓國、中國近來優異的表現,特別是中國的經濟發展成為全球引擎之後,人們更關注:「到底為什麼呢?他們又沒有自由開放的市場,政府還一直亂來,根本與亞當.斯密他們這些說自由市場、自由競爭才會有利經濟的真理相違背呀!為什麼他們會成功我們卻一蹶不振?」


作者喬埃.斯塔威爾(Joe Studwell)在《成與敗:亞洲國家的經濟之道》這本書中,舉了八個國家:日本、韓國、台灣、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以及中國。他要告訴我們的,是東北亞國家為何能從戰後的廢墟中崛起,並與西方一較長短?而在經濟上立足於同樣的基準點(有些甚至起點更好)、並差不多同一時間開始發展的東南亞諸國,為何起步就遭遇困難,或者在歷經短暫繁榮後瞬間塌落,一蹶不振?


換句話說,為什麼一北一南的兩個東亞,一個成功,一個卻失敗?


2

作者在書中,將「日本、韓國、臺灣」作為成功組和失敗組「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對照,並獨立一章對中國這個規模超巨大的新興東亞經濟體進行分析,並指出其發展的特點與困難。至於不列入香港與新加坡的原因,乃是因為它們並非作者認為的一般國家。這兩個地方為作為港口和離岸金融中心,並沒有更多分散人口和農業部門,因此其他國家要遭遇的困難、以及這些地方遭遇到的困難,並不一致,故略過不提。


那麼,作者的答案是什麼呢?


首先,作者強調在這些國家經濟發展的成功與失敗中,「農業與土地政策」、「製造業」與「金融業」三大關鍵領域的發展與相互扶持,但這些產業的互相扶持與發展,則有賴於「政府」在其中的干預。


作者指出,政府的干預、保護與產業政策在帶動經濟發展中,是最重要的關鍵(學者們都將這種由政府帶動經濟發展、以經濟發展優先的國家稱之為「發展型國家」)。並指出「市場」也是可以透過政策加以創造出來的。他也強調「勞動力」的多寡與年齡分布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充沛的勞動力是經濟發展最初所最需要的。


3

作者並批評許多過去的論點,即指出「文化」、「教育程度」、「民主或威權」、「法治(rule of law)」或地理天氣,對經濟發展其實並無強大的關聯與影響。換句話說,他反對常聽到的「民主自由有益經濟」、或「威權有益經濟發展」,又或是「儒家文化有益經濟發展」等論點。作者會從歷史發展脈絡的層面切入,寫出了更令人信服的成功原因與經濟模式。


接著,作者帶著我們回到歷史。故事仍從日本開始說起,明治維新時代的日本,是透過上述模式發展成功的第一個亞洲國家,也是日後東北亞各國發展的楷模,以及解決同樣發展問題的參考(相較之下,東南亞由於在地理上與日本相距遙遠,以及日後國際組織與富國的影響,走向不同道路)。


4

明治政府透過土地改革讓農業的生產大量增加,解決了國內糧食的需求,也透過出口農產品賺取國家急需的外匯,更讓解放的勞動力可以參與工業生產,讓許多小企業賺到第一桶金來發展。這也就讓明治維新的日本有了資金,得以推動工業發展。


之後,他們學習普魯士的發展,以德國經濟學派中,歷史學派的學者李斯特(Freidrich Liszt,1789-1846)的《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一書作為指引,進行明治維新中「殖產興業」的雄圖。然而,在一戰之後日本整體經濟結構面臨問題,加上農村的土地兼併、高利貸與經濟衰微等因素,導致了經濟危機,促使了日本走向戰爭的不歸路。


6

1940年代前後,東北亞與東南亞的許多地區,因為殖民母國的政策,只有使低度的工業發展,而在二次大戰後,更成為廢墟,因此均處於百廢待興的狀態。之後,亞洲捲入美蘇冷戰、共產主義擴大這個歷史潮流中,其中的國家也漸漸走上了不同的發展道路。


在冷戰背景下,東北亞與東南亞面臨處境的不同(例如是否直接面對共產國家),導致了兩種不同的發展方向,因此美國在各國所扮演的角色也就不同(如美國在東北亞較積極支持土改,在東南亞則因諸多因素而放手不管,甚至反對)。


此外,東南亞與東北亞的歷史背景,也影響了各國政權與領導者所採行的政治措舉和經濟方針,比如東南亞接受了歐美殖民母國的遺產,因而易於接受歐美流行思潮;東北亞一方面面對共產國家,必須做出回應,一方面則以日本為模範。因此雙方的經濟發展政策就不同,這也就影響日後的「成與敗」。


8

以東北亞國家來說,日本作為起飛的火車頭,又再次成為典範。東北亞各國採取過往歷史作為借鏡,重新採取政府干預經濟的策略。其中,土地改革尤其是是日本、韓國、台灣成功的前提關鍵;而土地改革的失敗,則是東南亞國家現今的政治與經濟困境的肇因。


東北亞三國隨後以政府主導(日本是通產省、台灣是經濟部工業局、韓國是韓國經濟企劃院)的出口導向製造業與工業化,則讓國家經濟得以發展。但一國的工業發展,單靠製造業並不夠,國家需要對企業(不管是國營事業還是私人企業)「出口規訓」(export discipline),也就是企業要生產具有競爭力的產品進行出口,強化其競爭力,以換取政府的補貼與受貿易壁壘保護的國內市場,從而培養企業本身的競爭力,並且淘汰表現不佳的企業。


9

出口規訓的成功,則需要國家緊密控制的金融業配合,使得企業能夠一方面擁有政府的支持,一方面又在政府建立的國內廠商競爭體制之規訓下,能夠培養出具有學習能力、發展獨立技術、擁有足夠國際競爭力的企業,以便此後的國際競爭,培育起強大製造業企業,這些就是國家強大所需要的工業基礎。而這種從管制、培養企業與國家工業實力,到走向國際自由市場的競爭,正是經濟學家李斯特對於國家經濟發展的主張。


相對的,東南亞國家對土地改革並不積極(統治者出身與美國反共情緒滋長,使得推動土地改革的官員受到排擠而淡出),而在培育製造業企業上不是無心就是缺乏相對的策略,也不像東北亞國家般控制金融業。而受到歷史的影響,他們較易於接受與師法殖民地母國的思想,例如經濟開放自由化、減少保護與政府干預等經濟思想。然而,歸國留學生採用這些西方流行的經濟思想,卻沒有思考是否適合本國的經濟狀況而盲目推行。


此外,東南亞國家也經常採取富國與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組織建議,結果走向過早開放的道路,反倒使得國家在金融上出現大量問題,例如無法管制歐美的熱錢湧入,炒作各國股市,最終導致了亞洲金融風暴。


11

此外,東南亞脆弱無力的製造業,在國際間完全無力競爭,而淪為跨國公司的低附加價值代工,雖然造就了短期繁榮,但因為缺乏穩固的產業基礎,遂在金融風暴中應聲倒下。之後,又無法像東北亞一般,透過農業解決失業勞動力。眾多經濟結構因素加總下,使得東南亞諸國至今仍無力爬起。


同時作者更以這些國家為例子,指出經濟發展是有「階段性」的,每個發展階段均有其做法,富國的做法倘若過早降臨至發展中國家,必然招來毀滅性且無法翻身的災難,唯有穩固且策略性地持續發展,才能有強健的經濟體質。


自然,東北亞的發展模式不是萬能。本書也尖銳指出東北亞諸國發展成功後,留下了許多的問題,比如三國政府均對經濟干預過多。日本對於自己成功的傲慢與對改革的抗拒,導致了1990年代日本經濟的重創,以及之後只能緩慢的復甦;至於臺灣,則是因技術官僚的保守與能力相對不足,以及策略執行層面上的不夠徹底,導致被韓國超越,也因為過去經濟結構的束縛,無力發展出新技術,只能艱苦地在低附加價值代工上生存。


但作者於其中對韓國讚譽有加,因為韓國在經濟發展政策上執行得最徹底,並且幸運地在金融風暴中對經濟結構與大型企業的公司治理進行改革,因此奠定了至今的發展勢頭。在對東北亞諸國的檢討中,作者強調了產業政策轉型(何時開始?轉成什麼?)對於經濟的重要性。

 
12

本書最後一章探討的是中國。作者指出,中國其實是東北亞三國發展模式的混合體,並以其規模(而非技術)震撼世界。中國的獨特性,正是在於其「規模的龐大」(導致中國的變化會對世界有「放大效應」),加上前總理朱鎔基的改革,使中國因此培育出強大的國企,並創造大規模的經濟發展,並以政策的成功和人口與市場的龐大克服困難。


然而中國內部的問題也隨著時間而逐漸顯露,諸如經濟發展的速度下降、社會發展的緩慢與困難等。而技術層面的待克服(像是作者指出中國技術發展層面仍須努力,如高鐵的技術發展,在之前為土耳其建造的高鐵首次通車就出了問題,習近平上台後強調技術掌握等)。此外,對私營企業的偏見與打壓,還有過度的金融壓抑等許多問題,都使中國有待改革與突破。


本書有許多亮點與警語,例如批評經濟學的許多不切實際,認為國家發展需要立基於歷史去了解和進行改革,不應迷信富國與世界組織等經濟學者的言論。作者也批評,東亞各國以經濟發展掩蓋了社會發展的不足,但社會發展才應該是更應該注意的部分,經濟發展只是社會發展的一部份,不應以經濟取代一切。


15

此外,教育、民主與法治等事,隨著經濟發展而逐漸發展出來,並不是經濟發展的要素;而亞洲模式也不是萬能,如果社會政策不變,也會走向如同當代日本與義大利的經濟僵化問題等,這些警語反覆出現於書中,作者是要強調,經濟發展下仍應注意社會的發展,因為後者是最關鍵的。


本書作者喬埃.斯塔威爾是《中國經濟季刊》 (The China Economic Quarterly) 創辦者之一,並曾定居於北京,擔任《經濟學人》雜誌撰述,亦是記者、大學講師並曾撰寫過《中國熱》、《亞洲教父:透視香港與東南亞的金權遊戲》等書。長年身處亞洲,故能長期觀察亞洲的局勢與變化,相信他所寫的著作具有相當的參考價值。


而為了深入探索這些議題、寫作此書,作者深入各國,以歷史縱深和產業政策為座標,進行一場針對亞洲各國經濟的跨國實地調查紀錄。透過書中廣泛且深入的剖析,不僅讓我們對將改變世界未來樣貌的亞洲國家,具備更詳實精闢的新認知,更讓身處臺灣的我們,能夠對自己國家發展的歷史與結構性的缺陷,有更深的了解,或許也能從中找出改革之方,重振我國的經濟。


本書綱領明確、結構清晰,且以歷史故事引介人們了解這些觀念,故給想要了解自己國家與東亞經濟發展史,或想從歷史汲取更多寶庫的讀者。若有經濟學基礎更佳,但無基礎者不會太影響閱讀,因筆者並無基礎,但仍能愉快且無礙地閱讀。


比爾蓋茲認為成與敗是他在2014年讀過的書中,最推薦的其中一本書,
比爾蓋茲認為《成與敗》是他在2014年讀過的書中,最推薦的其中一本書。見:http://www.gatesnotes.com/About-Bill-Gates/Best-Books-2014

 

P.S. 這是作者更新其學術材料的網站:http://howasiaworks.wordpress.com/

中文版:http://www.taaze.tw/sing.html?pid=11100686526

英文版:http://www.amazon.com/How-Asia-Works-Studwell-Paperback/dp/B00GOHABCK/ref=sr_1_2?ie=UTF8&qid=1408193404&sr=8-2&keywords=How+Asia+Works%3A+Success+and+Failure+in+the+World’s+Most+Dynamic+Region

文章資訊
作者 百噸
刊登日期 2015-04-25

文章分類 故事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