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麻瓜的語音故事】當日本人遇見漢字──「萬葉假名」的誕生

黃竹佑 2015-05-04
收藏

 

前陣子提到朝鮮半島和越南吸收漢字文字系統的方式,而在中國東方的日本也同樣為此問題所苦。

 

日語是一種與漢語截然不同的語言,無論是語序、音節結構、語言類型等都大相逕庭,且相對於韓語和越南語,日語詞當中多音節的比例更高。以越南語來說,許多重要的核心詞語都是單音節,且結構與漢語較為接近,很容易發揮漢字一字一音的特性,也因而發展出前述的「喃字」來表記。

 

日語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古時候的日語沒有 kya、kyu、kyo 等等拗音,也沒有停一拍的促音。音節單純,且都是單一、開放的音節。於是日語發展出許多多音節的詞語,並帶有發達的擬聲擬態語體系,這些特徵在諸如南島語系、開音節為主的語言都不難見到。

 

但這種語言要用漢字表記就有一定困難了,我們先假設現在我們是日本人,目前我們所知的文字只有漢字,因此光要說個謝謝,我們可能就得寫成「阿里加都宇姑左伊馬須」。

 

是的,這真的發生了。這種純用漢字記載日語的方式,就是所謂的「萬葉假名」。之所以稱為「假名」,是相對於以漢語書寫漢字的「正統」、「真名」。前面的「萬葉」,則是源自一本名為「萬葉集」的日本和歌集,該本著作便是以萬葉假名著成。

 

ku4x1ld91
萬葉假名(万葉仮名)。 圖片來源:http://neige7.pro.tok2.com/challenge_034.htm

但相信你我都可以很快料想到,當日語撞上漢字,會迸出什麼新滋味-用筆劃複雜的漢字書寫動輒好幾音節的日語,沒有電腦、只能使用石刻或手寫,效率非常低落,用一大篇密密麻麻的字體只能表述短短的句子;再者,漢字本身是帶有意義的-例如傘 (kasa) ,以當時日語漢字的同音字來寫,可以寫成「加佐」、「香沙」、「可作」……等,試求有幾種表記可能性?請使用排列組合,對閱讀者而言也是一大難處。

 

於是乎,隨著萬葉假名的發展,人們在書寫時開始有了共識,雖然不具有強制力,但例如 a 一音,可能就固定寫為「阿」或「安」、「英」、「足」,每個音節都有一些固定的使用字。此外,除了一字記一音之外,也發展出一字記雙音、多音等方式,甚至採用了漢字的意義-例如表達鴨子時,便書寫「鴨」但以日語念為 kamo 等。這麼一來,也就照顧到了書寫的經濟性及漢字的表意性質。

 

萬葉假名的發展,除了借用漢字的發音及意義外 ,也有一些令人菀爾的例子,例如下面這首出自萬葉集的和歌:

 

若草乃新手枕乎 巻始而 夜哉将間 二八十一不在国(巻11―2542)

 

(若草の新手枕を枕(ま)き初(そ)めて夜をや隔てむ憎くあらなくに)

 

大意約略是臂上躺著嬌妻,讓歌人感覺可愛得不得了,漢字部分就是萬葉假名原文。若草是借用漢字的意思,「乃」則是の(也就是現在到處可見的日語-「的」之意)。借用發音的漢字與意義的漢字交錯,到後來竟出現了「二八十一」,是要嬌妻學心算嗎?

 

這裡的「二」,是借漢字音的例子,也就是に(ni);而「八十一」則是くく,く在日語是9的意思,九九八十一,因此作者用了「八十一」來表達兩個「く」(ku),合起來便是憎く(にくく, nikuku),一方面避免重複使用,一方面增添了讀者的樂趣。這樣的方式,我們稱作「戲訓」。

 

這樣的日語書寫系統,在平假名及片假名出現後,即漸被取代。相對於全部使用漢字的萬葉假名,音節單純、重複性高的日語或許用平假名及片假名記載才更符合經濟原則,畢竟墨水貴、紙有限,且寫久了手也是會疲累的。至於日本究竟又從何發展出這兩套表記上近乎平行的文字系統,則又是另一段故事了。

文章資訊
作者 黃竹佑
刊登日期 2015-05-04

文章分類 故事
大會報告📣限時好禮等你拿🎁
2024/10/29-11/29加入支持方案,即可獲得故事最新力作《表裏京阪》一本!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