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我為什麼寫《躍動的青春:日治臺灣的學生生活》

2015-01-24
 

開始注意到學生生活的歷史細節,應該要追溯到我寫的那篇以臺北帝國大學為主題的博士論文,1920 年代,在臺灣的日本人極力鼓吹在殖民地建立一所頂尖大學,為此出版專刊,力陳其中好處,並貼心地為官方想好如何以既有的學校快速設立。他們構想將醫學專門學校、高等商業學校等校升格併為大學。同一時間,朝鮮的知識分子,以《東亞日報》為言論舞台,也正奮力推動民立大學設置運動,並成為一股結合民族運動的風潮。相對於在臺灣的日本人,臺灣的知識份子如蔣渭水等,卻以《臺灣民報》為中心,社論或報導文章均有不少反對意見。朝鮮人、在臺日人對近代高等教育的渴求與臺灣人的反應竟有如此大的差異,其中原委引起我的興趣。


因探尋帝國大學的問題,卻掉進當時另一個學制——高等學校的神秘世界。然後我開始對臺北高校的敝衣破帽、蠻風高歌感到興趣,相當驚訝 1930 至 1940 年代,臺灣社會的多元與活潑,臺北高校生揮灑其如夢一般的青春,他們的生活方式與處事態度與我們過去在國民黨時代教科書所教導的日據時代歷史全然不同,像是與臺灣平行的異次元空間。此後,我才猛然理解,每當年幼時,我們咬牙切齒提到日本統治時,老一輩臺灣人眼中的那種失落感。原來,我們不曾真正進入他們曾經生活過的臺灣。


寫博論時,我在臺北帝大——現在的臺大圖書館研究生圖書館,發現一本日治時期的舊書。對於許多臺灣史研究者而言,戰前舊書幾乎是一定得參考的資料,這沒什麼特別。但這本書相當薄,裡頭的訊息卻很有趣。那是 1938 年,臺北帝大出版的《學生生徒生活調查》,書裡其實沒有什麼描述性的文字,只有一張原始調查表,以及用這張表調查五百多位臺北帝大學生的統計數據。看完之後,才發現原來當時大學生是這樣在生活,原來文政學部的學生看比較多外國電影……。在反對帝國大學的蔣渭水與極力推動設立帝大的日本人的各種意見中,當時學生的樣貌漸漸浮現出來。


圖片來自蔚藍文化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AZUREPUBLISH?fref=ts
圖片來自蔚藍文化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AZUREPUBLISH?fref=ts

後來,我取得日本另一份調查,更進一步知道,那年整個日本帝國總共有一百二十八校,六萬兩千零二十八名高等教育的學生參與了該次的調查,臺北帝大是其中一小部份。那是一個以日本帝國為中心,當時日本國內高等教育系統的學生都納入的大規模調查,可以看到當時日本高等教育青年層的所思所想。


不過,在日治時期的臺灣,除了高等教育之外,若以數量計,中等教育才是許多人第一次遠離家鄉,為了求學進入縣市級的城市生活。他們和高等教育的學生求學歷程相似,成為現代教育系統的學生世代。過去的傳統私塾教育,除了獲取功名者可能因擔任官吏而離鄉,多數人不會因為要受教育而離家。當然也沒有一大群年齡相仿,因為求學而同窗共學,甚至同室共眠的同儕。現代教育產生一批有共同知識與生活背景的階層。在臺灣,這樣的階層在日治時期出現,大約是在 1920 年代左右,到 1930 與 1940 年代前半達到高峰。戰前「學生」一詞通常指大學生,高校以下的學生稱為「 生徒」,本書所用「學生」一詞,係泛指小學到大學就學的學生。


1920 年代,中等以上學校大量興設,到 1930 年代後期,已有相當數量的中學生族群。當時的行政規畫,總督府之下的五州三廳——即臺北州、新竹州、臺中州、臺南州、高雄州與花蓮港廳、臺東廳與澎湖廳。大約每一州都至少有一所以上中等普通學校與中等實業學校。據 1934 年前後的統計,中等學校程度的高等女學校,除了澎湖與臺東兩廳沒有設立之外,各州廳都有一所以上的高等女校,中等女學生數已達五千四百多名。


男子所就讀的普通中學亦同,學生數也有五千兩百餘名。比較大的州如臺北州包含基隆在內,男子普通中學有六所,高等女學校有六所。臺南州包含嘉義在內,男校有三所,女校有三所。此外還有以州為單位所設立的中等實業學校,在 1930 年代,也已達十二所之多,其中就包含以打入甲子園棒球廣為臺人所稱道的「臺南州立嘉義農林學校」。工業、農林、商業等實業學校的學生數,同樣在 1934 年的統計也有三千一百多名。師範學校在 1930 年代已有臺北第一師範學校、臺北第二師範學校、臺中師範學校與臺南師範學校,人數大約千人左右。另外,1925 年以後,可直升東京、京都等帝國大學的臺北高等學校也已成立。1928 年,第一所大學——臺北帝國大學成立。


日治臺灣普通中等學校進一步升學之處,是臺北高等學校。臺北高校校風自由活潑,學生文化教養內涵十分深厚,學校的教學核心以培養具深厚文化素養的知識菁英為其宗旨,學生也如此自我期許。近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因為學校前身為臺北高校,已經進行深入的研究,甚至還出版了《臺北高校物語》的漫畫。臺北高校之後,則可進入臺北帝國大學。高等教育除了綜合型的臺北帝國大學之外,還有各工業、商業、醫學、農林等高等學校或專門學校。中等實業學校與普通中學同一位階,但走實業方向。


圖片來自蔚藍文化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AZUREPUBLISH?fref=ts
圖片來自蔚藍文化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AZUREPUBLISH?fref=ts

總之,從數量上,在 1930 年代的臺灣,至少有一萬五千名中等學校以上的學生,因為讀書之故,居住在臺灣幾個大城求學。他們有共同的學校例常行事、共通的學習語言,相近的生活習慣,構築一個跨越族群與地域的同儕經驗。這樣的學生族群,是過去臺灣歷史上不曾出現過情況。由於近代教育持續發展,學生生活文化成為近代社會一個非常引人注意的主題。近十年來,臺灣歷史研究的活潑與多元化,讓我們可以很驕傲的說,臺灣史的年輕研究者,對近代日常生活的關注,研究題材非常廣,使得臺灣歷史研究更細膩且立體。出版多本臺灣歷史通俗書籍的陳柔縉,主題也都在描繪我們以為細微而重要的生活變遷。由於有這些人貢獻研究成果,我才得以追著學生生活史的腳步,從大學、高校到中等學校。


期待透過本書,管窺 1930 至 1940 年代臺灣中等以上學生的日常生活。全書以十八個主題切入,分別從成為學生身份的入學考試、為了考試而產生的如補習、考試用書、考題等主題,到學生的社團、娛樂、休閒等等,也在介紹範圍內。當然,學生生活與一般人有許多共通點,藉由學生為主角,我們也看到他們的那個時代,那些人的生活。


當我們走入時光隧道,回到八十年前 15 至 20 歲學生的生活時空,也許會不經意看到我們自己年輕時類似的生活與煩惱。二十一世紀,正是少年十五二十時的讀者們,也許可從中看見自己的迷惘,或者共同的熱血。此外,我們可能會發現,原來,透過這片共同的土地,情感會跨越時空,我們和下一代、上一代、上上一代,有著相同的共鳴。日治臺灣那個時代、那些人,他們的所思所想,他們的喜怒哀樂,還有好多故事等待我們去挖掘。


最後,謹以此書,獻給我永遠的老師——張炎憲教授與一位持續關心臺灣的日本人三田裕次先生。感謝炎憲師啓蒙我臺灣意識,引領我走向臺灣歷史研究,以具體的行動教導我真正的歷史,是屬於在這塊土地認真生活的人。謝謝三田裕次先生無私的奉獻精力收集臺日兩地有關臺灣的書籍與史料。兩位老師的精神,一直是我工作、生活的指導。請兩位老師在天上好好安息,每一天、每一片和煦的陽光灑落,我會當做是您一如往常溫暖的目光,在您的注視下,我們會繼續努力實現您的夢想。



 
本文由蔚藍文化提供,選自《躍動的青春:日治臺灣的學生生活》
或許有一天,門前曬太陽、嚼土豆的阿公阿媽, 忽然說要去日本參加他(她)的中學同窗會,你也不用太驚慌。 因為他們和我們一樣,也曾經歷過酸甜苦辣,多采多姿的學生生活。

 

作者簡介

鄭麗玲
高雄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現為臺北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系教授。專攻臺灣史,以日治時期社會、教育為研究主軸。近年來開始發展歷史文化的創意開發與應用,與文化事業發展系學生共同進行立基於土地,結合歷史與文化的創意發想,開發文創產品。著有《台灣人日本兵的戰爭經驗》(臺北縣文化中心,1995 年 8 月);《國共戰爭下的悲劇—台灣軍人回憶錄》(臺北縣文化中心,1996 年 8 月)、《百年風華 北科校史》(共著 臺北科技大學,2008 年)、《台北工業生的回憶》(1-3輯) (臺北科技大學,2011 年)、《百年風華 台北科大學校史》(共著 臺北科技大學,2011 年)、《台灣第一所工業學校》(稻鄉,2012 年,3 月)
文章資訊
作者 鄭麗玲
刊登日期 2015-01-24

文章分類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