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日本人這樣學習世界史:來自日本高校的歷史課綱

2015-09-06
收藏

翻譯緣起:

 

「世界史B並非為了詳細而專門的學習世界歷史而存在。導引學生對於世界歷史的興趣與關心⋯⋯進行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培養學生的歷史思考力,這才是世界史B這門科目的意義。」—日本歷史課程綱要 科目的性格

 

相信大家都還記得先前「故事」曾刊登一篇關於德國漢堡邦的歷史科課程綱要。該文曾提到,面對台灣內部的議題時,他國的經驗或許值得借鏡。於台灣人的普遍認知當中,德國與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起者;戰後兩國面對歷史的態度卻截然不同:德國願意正視歷史的「錯誤」,日本規避自己的戰爭「責任」。

 

站在台灣的立場,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國民黨統治之下的台灣再度喪失認識自己的歷史的機會,對於日本的印象也趨於兩極。《大人的日本史》一書的作者涂豐恩曾指出,台灣的日本形象,一為明治維新後文明開化的正面姿態,一則為侵略亞洲的軍國主義負面形象。

 

對於以上兩種普遍認知,筆者認為,先入為主的既定印象是釐清事實的最大障礙。而過度的將複雜的事物分類,將迷失該事物與生俱來的複雜本質。透過直接地閱讀日本現行的歷史學習指導要領,相信將更為貼近日本歷史教育的現況與本質。同時,各家皆可對該份課程指導做出不同詮釋,各種觀點可能南轅北轍,但想必與當下的主流/官方想法大有異趣。由此,筆者利用暑假閒暇且完整的時間,試圖翻譯該份歷史課程學習指導要領的「世界史B」部分,希望提供大家初步而直接地認識日本歷史教育的途徑,進而檢視自身的「日本觀」如何被塑造,甚至想想日本與德國的歷史教育,對台灣的現況有何啟發。

 

內容與翻譯簡介:

 

本次翻譯的「高等學校學習指導要領解說 地理歷史篇」之中的「世界史B」為日本高等學校必修社會科的一環,與「日本史A」、「日本史B」、「世界史A」、「地理A」、「地理B」共同組成「地理歷史教科」。根據日本的高等學校學習指導要領,「世界史B」的授課時數為四標準單位(註:一單位時間為五十分鐘,三十五單位時間即為一標準單位。大家可將之理解為台灣的「學分」之意)。

 

所謂「學習指導要領解說」是文部科學省針對俱有課程綱要性質「學習指導要領」所編輯的詳細規定,帶有台灣課程綱要的性質。這份學習指導要領解說之中有幾個特色。首先,其強調切勿侷限於政治史的框架,而應以環境、互動、文化、經濟、社會、宗教等多角視點觀察歷史。舉例而言,於台灣歷史教育中被完全漠視的中亞遊牧民族對於亞洲歷史的背景與影響,異言之,即不同人們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即被清楚說明。其次,在日本教育改革的浪潮之下,其特別強調應進行「以學生為主體進行主題式的探究」活動,並注重教學與學生、地域的聯結,且注目於學校與博物館、資料館的合作教育。此外,這份學習指導要領解說也針對俱有爭議性的「如何教授近代史」的部分於文末以專章作出說明,應可視為日本教育當局的立場。

 

筆者希望各位讀者閱讀時,別直接滑到近代史的部分,而應從最初的目標、古代世界開始閱讀,方能理解其整體脈絡,並推論其可能蘊含的意義。此外,也可以特別注意於這份俱有「通史」性質的文本之中,哪些歷史事實被選擇,又有哪些歷史事實沒有被納入。注意到這點,或許將對日本官方的歷史思維模式產生更深的認識。

必須說明的是,筆者於翻譯時保留了一些原文中的特名詞,例如「遊牧民」、「元寇」、「進出」等,以利讀者理解日本思考歷史的脈絡,並透過前後文理解所謂「爭議」部分的來源。

 

當然,這份學習指導要領解說只是日本歷史教育的其中一部份,關於教科書的內容、教科書的審定程序、教育現場對於學習指導要領的反應皆無法自本文中得知。然而「學習指導要領解說」代表日本政府對於歷史教育的觀點與精神,倒也是事實。從此觀之,或許本文仍俱有一些參考價值。文長至此,希望大家會喜歡。

於文末附上一些翻譯文件與參考資料的來源:
1、高等学校学習指導要領解説 地理歴史編:http://www.mext.go.jp/component/a_menu/education/micro_detail/__icsFiles/afieldfile/2014/10/01/1282000_3.pdf
2、高等学校学習指導要領:http://www.mext.go.jp/component/a_menu/education/micro_detail/__icsFiles/afieldfile/2011/03/30/1304427_002.pdf
3、高等学校の各学科に共通する教科・科目等及び標準単位数:http://www.mext.go.jp/component/a_menu/education/micro_detail/__icsFiles/afieldfile/2011/03/30/1304427_004.pdf
 

全文PDF下載

(譯者為臺大歷史系學生)

 

世界史B

1    科目的性格與目標
 
(1)科目的性格
 
世界史B是一門展開世界歷史的框架(枠組み),以各時代、各地域的歷史之重要事項為中心的科目。相較於「世界史A」以兩標準單位數以學習近現代史,「世界史B」則旨於學習自古以來的世界歷史之基本事物。中小學校為止的歷史學習是以中學校社會科為中心,學習日本歷史的背景。從學生的角度而言,「世界史B」與「世界史A」同樣,兩者都是學生初次而完整地接受世界歷史的科目。
 
關於世界史B的內容,為使學生得以容易地瞭解複雜而多樣的世界史,自「(1)通往世界史的門戶」至「(5)地球世界的到來」為止有以下幾個大項目。「(1)通往世界史的門戶」引領學生進入本學科,包含接續先前的中學校社會科、考慮世界歷史與地理條件和日本歷史的關聯、自然環境與人類的關聯性、日本歷史與世界歷史的聯繫、從日常生活出發的世界史觀看角度等數方面,設定適切主題的考察活動,提高學生對地理與歷史的關心程度,藉此達到瞭解學習世界史的意義的目標。
 
次之,「(2)諸地域世界的形成」到「(5)地球世界的到來」為止,以各項資料為基礎,闡釋各時代、地域與地理條件和日本歷史的關聯性。如此一來,以時代區分與地域區分為基礎,學生將掌握世界歷史大視野的複雜本質。我們將關注古代至近代的世界之中數個地域世界的自律性與體系性,「(2)諸地域世界的形成」,「(3)諸地域世界的交流與再編」,「(4)諸地域世界的結合與變化」等各大項目,將把握諸地域世界的形成、交流與再編、結合與變化的過程。承繼近代的歷史,現代歷史的部分將關注以全球規模為主體的一體化世界之出現。「(5)地球世界的到來」將強調諸國家、諸民族強烈的相互依存,並使學生理解地球規模的諸多課題。
 
其中,十六世紀以降的世界歷史與「世界史A」有許多相似的部分。諸地域世界的人們因移動與交易而增加彼此間的聯繫;身處逐漸邁向一體化的世界,擁有自地球視野出發觀察一體化的世界運作的能力將至為重要。同時,了解於世界一體化的過程中,各地域引起的社會與文化之變化亦相當重要。總體而言,「世界史B」包含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宗教、生活等領域的觀點,以構成綜合視角的世界歷史。
 
再者,本次修訂著眼於透過各大學習項目下的主題設定,進行階段的、指導的學習,深化觀察歷史的方法與思維模式,並培養歷史的思考方法。首先「(1)通往世界的門戶」將進行設定主題的活動考察,而自「(2)諸地域世界的形成」到「(4)諸地域世界的結合與變化」將以與時間軸、空間軸、資料閱讀與解釋相關的主題設置研究活動。「(5)地球世界的到來」作為世界歷史的總結,將使學生自己設計主題,進行研究活動,並展望永續發展的社會。本次的研究將由學生發想、設計,運用目前為止已學習的世界歷史知識、技能,從歷史的觀點活用諸項資料,進行以學生為主體的考察活動。我們期待學生能透過本活動培養歷史思考能力,並充實的活用語言。
 
「世界史B」並非為了詳細而專門的學習世界歷史而存在。導引學生對於世界歷史的興趣與關心、以此為基礎理解世界歷史的基本事項,並從各大項目的資訊中找出主題,進行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培養學生的歷史思考力,這才是「世界史B」這門科目的意義。
 
(2)目標
 
以下將分項解釋本目標各部分的構成。
 
第一部分為「展開世界歷史的複雜本質」。本部分明確地闡釋「世界史B的學習內容」。易言之,「世界史B」縱覽由古至今的世界歷史,並關注諸地域世界的動向,包括其形成、交流與再編、結合與變化,與地球世界的形成。本次修訂將主題由從前的「複雜本質與其流變」,更改為「展開世界歷史的複雜本質」,明確表達出「結構的理解世界歷史」這個旨趣。
 
第二部分為「基於諸項資料理解世界歷史與地理條件和日本歷史之間的關連。以廣闊的視野考察文化的多樣性・複合性和現代世界的特質」。本部分揭示學習的展開與方法。與「世界史A」同樣,「基於諸項資料」意指透過活用年表、地圖與其他資料理解世界歷史,並育成於所謂「知識基盤社會」的今日社會構造之中,面對變化所需的思考力、判斷力與表現力。其前半部將接續中小學校對日本史與地理的學習與世界史、地理歷史科等共同必修科目,瞭解世界歷史與地理條件與日本歷史的關聯。其後半部則分別考察世界歷史之中的文化・文明多樣性・複合性、諸地域世界的接觸與交流與現在世界的種種特質與要素。
 
第三部分為,「以此為基礎培養歷史的思考力,培養身處國際社會中自主的日本國民的自覺與資質。」表現出與「世界史A」相同的目標。縱使「世界史A」與「世界史B」的構成與學習內容皆有差異,彼此互為獨立的科目,然其希冀透過學習世界史所達成的目標則為相同。透過理解他國或他地域的歷史、學習其與自國與世界的關係,將培養客觀地觀察事物的觀點。此外,根據學習世界形成的歷史過程,文化的多樣性・複合性與現代世界的特質,栽培歷史的思考力。如此一來,培養身處國際社會中民主與和平的國家,與自主的日本國民的自覺與資質,為本科目最重要的目標。
 
2    內容與其使用(取扱い)
 
(1)通往世界史的門戶
 
本大項目著眼於自然環境與人類的關係、日本的歷史與世界的歷史的關係、以日常生活的視角觀察世界的歷史等學習世界史時必須注意的視點,期藉此提升學生對地理與歷史的關心,並深入瞭解學習世界史的意義。
 
欲提升對於學習世界史的興味與關心,建立持續的學習動機,必須將過去中小學校的學習經驗與之結合。此外,世界史身為地理歷史科的必修科目之一,在學習導入期間,應將地理與歷史、日本的歷史與世界的歷史之間緊密連結。由此,世界史與地理、日本史的關係將相當明確。而為提升學生的興趣、關心與學習意願,從前的「ア   世界史的時間與空間」將被「ア   自然環境與人類之間的關係」取代。本次修訂亦承繼從前「イ 從日常生活觀察世界史」、「ウ   世界史與日本的關係」的內容,設立「イ 日本的歷史與世界的歷史的關係」、「ウ   以日 常生活的視角觀察世界的歷史」兩個章節。
 
本部分將世界各地的人們的生活與環境多樣性、以日本的歷史為背景的世界歷史等與中學校社會科的內容相連,設定相關的主題。此外,從前僅需自三的主題中選擇兩個進行,本次修訂中,為了銜接中學校的課程,所有的項目都必須選擇。在這個過程中,「ア   自然環境與人類之間的關係」屬於學科導入的性質。「イ 世界史與日本的關係」、「ウ   從日常生活觀察世界史」亦應儘早實施,然考慮到學生的生活經驗、過去的學習歷程以及教學的計劃,亦可於適當時實施。
 
此外,關於主題的設定,應以「周遭就是歷史」、帶有實感的歷史為主,在各項目之中選擇兩個以上,以其事例為基礎設定主題。
 
此外,當考察主題時,除了積極的活用各種資料之外,也應採取作業的、體驗的學習活動。並非為了記憶過去事件發生的時間、而是透過歷史,發現自己有興趣的課題,加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與研究,這是最重要的事。本大項目俱有導入「世界史B」的性格,教師除了設定主題、也應適切地在學生探究的過程中進行指導。在這個過程中,也需特別注意切莫重複中 學校社會科的學習內容,各項目中的事例亦切莫重複。
 
本部分應注意地形、氣候、植物生態等自然環境與人類之間的關係。應自工作與日常生活、交通手段、資源、災害等範疇適切地選擇歷史的事例進行考察,了解於學習世界史的過程中,地理視角的重要性。
 
人類在受制於自然的同時,也積極的於自然環境之中奮鬥,開發多種適應自然的手段。學習世界史時的地理學視點,將自然環境與人類至今的活動之相互關係以地理學的觀點解讀。在此,應當以自然環境與人類之間的關係為基礎,提出適切的事例以利學習。此外,站在地球的視野,亦應同時瞭解多樣的自然環境與人類活動的關係,與其中的生活・文化的地域特色,以及文化的多樣性與複合性。具體而言,可以參考以下的事例。
 
於工作與生活的場合,舉例而言,選擇在各種自然環境之下的人類生活為主題,探究其地形、氣候或植物生態,考察人類馴服野獸的過程、人類馴化野生植物成為作物的過程、為了衣食住而發展技術的歷史、比較由於自然環境的差異而存在不同生活形態的遊牧民與農耕民。
 
於交通手段的場合,舉例而言,作為移動手段而家畜化的動物與開發技術的人類活動,如凍土地帶的馴鹿、沙漠地帶的駱駝、以及草原地帶的馬。亦可考察以天體觀測為基礎的航海術以及利用洋流與季風的海域移動等事例。
 
於資源的場合,舉例而言,考察自然構成的天然資源與人類活動的關聯性,以歷史觀點考察人類為了有效利用水資源、礦產資源、森林資源、水產資源等天然資源而開發的各種有利於生活的技術,理解人類如何獲得有限的天然資源與其對世界歷史的影響。
 
於災害的場合,舉例而言,考察自然的威力與人類活動的關聯性,探索火山、地震、洪水等突發自然災害與疾病流行的境況。以歷史的觀點探究當時的人們的對應方法與其後的社會如 何受其影響,並注意人類的生活形態與行動方式的變化與疾病傳播之間的關係。
 
這部分將著重於日本與世界各地域的歷史之間關係深刻的事物。對於相互的接觸與交流進行考察,關注日本的歷史與世界的歷史之間的關係。
 
日本與世界諸地域之間的關係有諸多歷史的事例。不僅包含促進日本與世界接觸、交流的人、物、技術、文化、生活、宗教等事務,這些接觸與交流深化後的結果也影響至今。透過適切的事例,學習日本與世界各地域的關係。隨著學生瞭解日本的歷史與世界的歷史之間的關係,學生對於世界史的興味、關心與學習意願也會提高,而對異文化的理解亦將有效提升。具體而言,可以參考以下的事例。
 
於人的場合,舉例而言,透過瞭解促進日本與世界各地交流的使節與僧侶、商人,理解當時的時代,以及透過使節與僧侶、商人與世界交流的事跡,考察其歷史作用以及對於社會的影響。
 
於物或技術的場合,舉例而言,考察日本與世界諸地域的接觸、交流的結果,透過日本與世界各地運輸的道具或栽培食物,或著是各地留下的遺跡與紀念碑,感受支撐文明的事物或技術與人類的智慧,以及經過傳播與變化而流傳至今的事物。
 
於文化或生活的場合,舉例而言,日本與世界諸地域的接觸、交流的結果,透過日本與世界各地傳播的祭禮、傳說、年中行事、歲時記、文字、曆法,了解其歷史的背景與由來,並考察其變遷的歷史。
 
於宗教的場合,舉例而言,考察佛教與基督教的傳播、外來宗教與日本古來思想的關係、外 來宗教的接受與融合與其開展。
 
這部分將著重於環繞世人周遭、利用於日常生活之中、習慣化的事物。考察其起源,並了解從日常生活中亦可了解世界史。
 
從日常生活中無特定目的之事物之中,透過歷史的觀點,理解日本與世界諸地域的接觸、交流的軌跡與生活與文化的地域特色。此外,我們也期待學生透過了解周遭事物與世界的關聯,提高對於世界史的興趣、關心與學習意願。具體而言,可以參考以下的事例。
 
於衣食住的場合,舉例而言,關於衣服,可考察民族間的差異與其自然環境、生活、文化的關聯,以及隨著時代的變遷產生的服飾之變化。關於飲食,透過世界諸地域之間的交流而產生的飲食習慣改變,考察栽培、飼育方法的改良與發酵、冷凍保存的技術開發如何大幅影響人們的生活。關於居住,可從其居住形態以及建築材料考察其地域特色、從家屋的構造了解生活的習慣。
 
於家族的場合,舉例而言,根據時代與地域而產生的家族構成差異、隨著產業社會的到來而產生的家族生活的變化、親子與夫婦關係的歷史變化,考察家族的意義與其社會性格。此外,家父長制的支配傳統,女性與孩童的社會地位變化亦值得注意。
 
休閒或運動的場合,舉例而言,考察休閒在日常生活中出現的歷史軌跡,其事例如運動或旅遊、音樂與舞蹈,考察其起源與變遷。此外,透過考察代表諸地域的傳統文化的祝祭、儀禮、遊戲,理解地域的傳統文化與人們心中的想法。
 
(2)諸地域世界的形成
 
本大項目包含了人類誕生以來世界各地的諸地域世界形成的過程,從農耕、畜牧伊始,經過都市文明的成立、西亞・地中海、南亞・東南亞、東亞、內陸亞洲等諸地域,於適應各種自然環境的過程中形成獨自的地域世界。把握以上內容即為本大項目的目標。
 
從前,本大項目由「ア   西亞・地中海世界」,「イ   南亞世界的形成」,「ウ   東亞、內陸亞洲世界的形成」等部分構成。本次修訂承繼其基本的構成,更加重視臨近地域世界間的關係性。因此改定為「ア   西亞世界・地中海世界」,「イ    南亞世界・東南亞世界」,「ウ   東亞世界・內陸亞洲世界」,「エ    由時間軸觀察諸地域世界」等章節。
 
エ章節應著重於時間的關係,並以習得整理、表現的技能為目的。本大項目為有效的習得諸地域世界的形成過程,因此於此導入與時間相關的活動。本部分應於本大項目的最後進行,然亦可適時進行。
 
進行指導時,應觸及人類史中的農耕、畜牧開始的意義,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之中的生活文化與地域特色。亦應留意各地的地理特質如何影響諸地域世界的形成。其次,本大項目包括西亞、南亞、東亞等地的灌溉農耕與商業、交易的發達與都市國家的出現、最初的文明之形成,以及各地域古代帝國的建立等概觀。於此同時,亦應注意人類逐漸由依靠自然邁向文明化的過程途中,於各地破壞自然環境的事例。
 
學習諸地域世界的形成與交流時,切莫流於以政治史為中心而講述抽象的內容。應觸及各地域世界的自然環境與生於其中的人們的生活與文化、宗教,促成相互的交流的交通、運輸手段與物產。為展開歷史的樣貌,應展示豐富而具體的圖像(イメージ)。於指導時,概覽各 地域世界的特質至為重要。
 
本部分首先將以近東文明的開展與伊朗人的活動為中心,把握西亞世界的特質。繼之討論在此影響之下的地中海週邊都市文明之誕生,以及最終羅馬帝國形成的地中海世界,並了解兩個世界之間緊密的關係。
 
首先,西亞大半為乾燥地帶,大河流域美索不達米亞與埃及自古以來即展開灌溉農耕,並提早達到了文明的階段。同時應注意其與週邊地區交流的產物。其次,需注意近東文明發展出六十進位法等影響至今的事物。關於伊朗人的發展,阿契美尼德王朝統一西亞伊始,建立安定的統治體制,整備廣域的交通路線,促進各民族之間的交流。薩珊王朝在與羅馬帝國對峙同時成長,對於東西文明的傳播有所貢獻。
 
其次,地中海世界偏於溫暖,屬於冬季降雨而夏季乾燥的氣候,利用地中海以進行交易,因此很早邁向發達的發展。接著,經過受近東文明影響的愛琴文明,形成以城邦為中心的希臘文明。此外,希臘文明不僅透過亞歷山大遠征的影響而東傳,亦大幅影響羅馬文明。同時,源於城市國家的羅馬漸次征服地中海週邊地域,建設大帝國。此際,皇帝理念與基督教的成 立與往後歐洲世界的關係亦應詳加理解。
 
本部分將探討源於融合異文化集團相互影響,以獨自的宗教與社會制度為基礎而構成文明的南亞,以及東南亞的國家形成過程,並探討兩世界的關聯。
 
首先,被稱為印度次大陸的廣大南亞,以多樣的自然條件為基礎,受到季風的影響,展開適應各種降水量的農耕,栽種多樣種類的農作物。印度河流域文明以明確的都市計劃為基礎,建設出都市文明。繼之,雅利安人進入南亞定居並形成國家,最終於南亞北部成立孔雀王朝、笈多王朝。同時,德干高原南部亦成立非雅利安系的王朝,於受北部王朝影響的同時,發展活躍的海上貿易。
 
其次,關於宗教與社會制度,首先必須注意雅利安人的婆羅門教,此與種姓制度結合後,形成喀斯特制度的核心元素。此外,佛教成立後亦向各地傳播,然最終被印度教吸收而衰頹。而印度教與喀斯特制度為將多樣的南亞世界統一的要素。
 
此外,東南亞包含了半島部分與島嶼部分,受到季風的影響與處於南亞與中亞的中間地帶,因此利用海陸發展繁榮的交易活動。東南亞各民族同時受到南亞文明與中華文明的影響,隨著海上貿易的擴大次第形成港市與國家,展開獨自發展的步伐。
 
本部分將以成立於東亞農耕地帶的中華文明與發跡於乾燥地帶的遊牧國家為中心,概覽包含日本在內的東亞世界與內陸亞洲世界的形成過程,並探討兩世界的關聯。
 
首先,東亞主要屬於季風氣候,經營以農耕為中心的產業。其次,應觸及黃河・長江流域等地的新石器文化與殷・周的成立,應注意漢字的起源等中華文明重要的要素亦於此時出現。此外,也應注目春秋戰國時代的經濟與文化發展、秦・漢帝國的成立與皇帝為中心的統治體制之特質、周邊諸國的冊封關係。易言之,應注目依據中華文明而形成的東亞世界骨幹的形成。
 
其次,內陸亞洲大半為乾燥地帶,人類生活的舞台包含草原與綠洲,我們應注意遊牧民與綠洲民之間共存、共生的關係。繼之,於內陸亞洲東部出現的遊牧國家匈奴憑藉其文化與軍事力成為綠洲城市的霸權,與漢進行長期的對抗。
 
此外,遊牧民的華北進出與華北住民往江南移動、遊牧民的定居化與均田制度等新的傾向亦逐漸出現。隨著遊牧民族與漢人的融合,內陸亞洲遊牧國家突厥的興起,隋・唐帝國於中國成立。值得關注的是,唐整備其支配體制,與周邊國家結交安定的關係,一個包含東亞世界與內陸亞洲世界的政治秩序焉然形成。在此之中,日本與新羅、渤海將唐的政治制度與文化  引進,進行國家體制的整備。
 
本部分將於「(2)諸地域世界的形成」之中的「ア  西亞世界・地中海世界」到「ウ   東亞世界・內陸亞洲世界」的內容中設定適切的主題,透過追尋與研究的活動,藉以習得將時間與世界史之間的關係整理、表現的技能。
 
把握歷史事像的前後關係,了解其因果關係,此為歷史學習的一個基本技能。作為歷史地理科的目標,必須要求對於「我國與世界的形成的歷史過程」的深層理解與認識。為達成此目標,注目關於時間關係的活動相當重要。因此,我們於此設定主題,將與其相關的事項依照年代順序排列,賦予其因果關係,進行比較地域世界的活動。具體而言,可以參考以下的事例。
 
舉例而言,以「ア  西亞世界・地中海世界」為基礎設定主題為「羅馬帝國與基督教」,將帝政羅馬的政治・經濟的推移與基督教的成立・展開之間相關的事項選出,依照年代整理羅馬帝國的動向與基督教的發展的關係,並將其結果總結為年表或模式圖。此外,以「イ    南亞世界・東南亞世界」為基礎設定主題為「佛教的廣傳與佛教相關的遺跡」,選出佛教於南亞的成立、普及、變化的過程中的相關事項,依照年代順序製成年表,並將之與各時代建造的佛教關聯建築物與地圖比對。以「ウ   東亞世界・內陸亞洲世界」為基礎設定主題為「中國的諸王朝與遊牧民」,自戰國末期至隋・唐時代兩者關聯的事項選出,依據年代順序製成年表。
 
此外,於地域世界間進行比較的場合,舉例而言,以「歐亞諸帝國的統治與宗教」為主題,選出於歐亞諸地域世界形成的各帝國的統治樣子與各種宗教・思想的關聯事項,於追索年代的同時,製作諸地域世界橫向的對比年表。或著,以「自然環境與人類的歷史的關係」為主題,選出農民的反亂與人的移動之間相關的事項,並將之與氣候的變化建立關係,同時做成得以指出諸地域世界動向的年表。
 
指導的過程中,活用完成的年表與地圖,了解追索與研究的主題,或發現新的疑問,並將之發表,以圖達成理性的思考與適切地表現的能力,並充實言語活動。
 
(3)諸地域世界的交流與再編
 
本大項目將概覽於古代的西亞世界・地中海世界展開的新的伊斯蘭世界與歐洲世界的形成過程,並注意伊斯蘭世界透過整合海域與內陸的擴大與其促進的地域間交流。同時注目於其中崛起的蒙古以及諸地域之間的再編與其影響。
 
從前,本大項目由「ア   伊斯蘭世界的形成與擴大」、「イ   歐洲世界的形成與變動」、「ウ   內陸亞洲的動向與諸地域世界」等部分構成。本次修訂承繼其基本概念,設置「ア   伊斯蘭世界的形成與擴大」、「イ   歐洲世界的形成與展開」、「ウ   內陸亞洲的動向與諸地域世界」。此外,基於設定主題與進行學習,新增「エ   由空間軸觀察諸地域世界」一單元。
 
エ的學習目標為學習空間的關係,並習得表現的技能。本大項目的目標為學習歐亞規模的交流與新的諸地域世界的形成與再編的過程,因此,在此設計關於空間關係的活動將有助於達成該目標。關於本活動的實施時間,由於エ涉及複數地域世界的歐亞規模的交流,應於本大項目的最後實施,惟亦可配合主題而於途中實施。
 
進行指導時,不僅應留意東西方的海域與內陸的網絡,亦應注意南北向的交流,以達到對諸 地域世界多面的・多角的的了解。此外,由於地域世界的再編是由諸地域世界間的交流所促成,切莫導向地域世界是固定的、靜態的認知。
 
本部分將討論以阿拉伯人為主的伊斯蘭帝國之展開,與其後土耳其系民族的活動與伊斯蘭世界的擴大。把握以伊斯蘭都市為核心的海路網絡之形成,以及歐亞諸地域之間的活躍交流。
 
首先觸及七世紀的西亞情勢與穆罕默德的活動,掌握伊斯蘭成立的背景。繼之,在哈里發的領導下進行阿拉伯・穆斯林征服活動,並於奧瑪雅朝時支配自內陸亞洲西部至北非、伊比利半島的廣大區域,並於阿拔斯朝之下確立以伊斯蘭法為基礎的國家體制。此外,借由確保位於海陸網路要衝的港・城市的交通路線的安全,以伊斯蘭商人為中心的商業活動趨於活躍。
 
其次,隨著阿拔斯朝的政治衰退,九世紀以降逐漸喪失帝國的統一性,然而,以經典可蘭經為主的阿拉伯語誦讀、經濟・文化的交流仍維持了伊斯蘭世界中穆斯林的關係。接著,土耳其系民族自內陸亞洲向西亞、南亞進出,帶給這個世界新的變動。而東・西非洲與南亞・東南亞的伊斯蘭化之中,應注意穆斯林商人與蘇菲教團的重要角色。
 
此外,應理解伊斯蘭文明為建立於古來的西亞文明之上,以伊斯蘭為中心,融合歐亞各地傳統的・民族的要素而形成的融合文明。亦應注意其於自然科學、哲學等等的分野,對於歐洲與中國的影響。
 
本部分將討論由於日耳曼人與伊斯蘭勢力進出而失去政治統一性的地中海世界之後,以基督教為基礎保持的歐洲世界與其展開的過程。
 
首先,拜占庭帝國一面承繼古代羅馬的遺產,逐步邁向希臘化,其首都君士坦丁堡位於歐洲與亞洲,地中海與黑海的中際點,擁有繁榮的經濟。此外,正當伊斯蘭勢力崛起而漸漸縮減拜占庭帝國的領土時,東歐各地的斯拉夫人則逐漸接受拜占庭文化與希臘正教、羅馬天主教。經過蒙古的支配,東歐成為呈現多樣性格的世界。
 
其次,相較於拜占庭帝國,西歐世界於確定其獨立性之同時,在與伊斯蘭勢力與諾曼人對抗的途中,形成封建社會。繼之,經過十一世紀至十三世紀,農業技術產生革新,生產力亦隨之向上,以商業與都市為背景使封建社會產生變化,西歐世界產生擴大的趨勢。其後,十四世紀以降,以國王為主的中央集權化亦逐步邁進。
 
此外,應注意貫通中世的基督教會與修道院的功能,與人們和基督教息息相關的日常生活。而亦應注目伊斯蘭文明對歐洲文明的影響。
 
本部分將探討探討內陸亞洲的動向對歐亞諸地域的交流與再編造成的結果,對於內陸亞洲諸民族的活動進行大局的統整。
 
首先,遊牧國家維吾爾崩壞後,占有內陸亞洲西部帕米爾高原東西廣大區域的土耳其系民族開始移動・定居,最終接受了伊斯蘭。此外,契丹與其後的女真於內陸亞洲東部至中國東北部、華北一帶崛起,同時與宋進行對抗與貿易。中國社會於唐末以降產生變化,於宋代轉為產業與文化發達,商業都市繁榮的樣貌。同時應注目此時日本與東亞的關係,了解橫跨宋與元的佛教僧侶交流與活潑的日宋貿易。
 
其次,蒙古於十三世紀掌握亞洲內陸諸都市的網絡,支配自朝鮮半島至俄羅斯平原的廣大區域,該世界帝國無間斷的以元為中心再編諸汗國成為一聯合體。繼之,元消滅中國的南宋後,支配海域網絡,組織循環於歐亞海域與內陸之間的交通・貿易體系。
 
同時,此時期的日本於度過元寇的危機之後,回復與中國的貿易,憑藉宋代以來不斷大量輸入的銅錢,貨幣經濟持續進展。
 
此外,十四世紀中之後蒙古帝國解體,明、帖木兒、蒙兀兒、俄羅斯等帝國誕生,而不論是否受過蒙古的直接統治,日本與東南亞等地域皆產生國家・社會的的變化與再編。
 
本部分將於「(3)諸地域世界的交流與再編」之中的「ア   伊斯蘭世界的形成與擴大」到「ウ   內陸亞洲的動向與諸地域世界」的內容中設定適切的主題,透過追尋與研究的活動,藉以習得將時間與世界史之間的關係整理、表現的技能。
 
把握歷史的事像的空間關係,了解該時代的特質與各地域相互的關係與「(2)諸地域世界的形成」所提出的技能相同,皆為歷史學習的基本技能之一。
 
作為歷史地理科的目標,必須要求對於生活・文化的地域特色的深層理解與認識。為達成此目標,注目關於空間關係的活動相當重要。因此,我們於此設定注目於同時代的主題,將諸地域世界的接觸與交流表現於地圖之上,依世紀別比較。具體而言,可以參考以下的事例。
 
舉例而言,以「ア   伊斯蘭世界的形成與擴大」為基礎設定主題為「伊斯蘭世界的擴大」,將該領域的民族・宗派地圖化,依世紀別做比較,考察伊斯蘭世界的中心勢力,做成地圖予以說明。以「イ   歐洲世界的形成與展開」為基礎設定主題為「中世歐洲的交易活動與黑死病的流行」,將各都市的黑死病的流行年、人、物的移動記載於地圖之上,活用製成的地圖並提出解釋。以「ウ   內陸亞洲的動向與諸地域世界」為基礎設定主題為「歐亞各地域的旅人」,自馬可・波羅、伊本・巴布達等人的記錄了解當時諸地域世界的樣貌,並將他們的旅途路線記上地圖;結合以海域為主的季風貿易、內陸為主的東西南北網絡與當時商人的移動範圍,製成地圖,並發表對於當時住民生活的認識。
 
此外,於「以世紀別比較諸地域世界的交流」的場合,可將「十字軍的活動與蒙古帝國」設定為主題,將與十字軍運動相關的西歐、東歐、伊斯蘭世界、蒙古帝國的關係,以一定期間為界表示於地圖,並以做成的地圖說明歐亞政治情勢的推移。或著,以「歐亞的交易圈」為主題,將八、十一、十三世紀的歐亞交易圈的特徵表現於地圖之上,以世紀別考察其變化。
 
於指導時,應活用做成的年表與地圖,發表於了解主題之後而產生的新疑問或感想,借以習得理性思考與適切表現的技能,並充實語言活動。此外,於進行繪製地圖,說明意義的活動時,配合目的選擇、製成適切的地圖。此際,應注意依據不同的歷史地圖表示的範圍、情報、選擇的圖法之差異,而產生的不同印象的認識。
 
(4)諸地域世界的結合與變化
 
本大項目著重於十六世紀至十九世紀的世界動向,以為追求亞洲財富的歐洲擴大為契機,諸地域世界的交流由歐亞規模擴大為世界規模,與此同時,主權國家體制邁向整備,而完成工業化歐洲開始進出世界,造成世界朝向構造一體化進展,並促成社會的變化。
 
從前,本大項目由「ア   亞洲諸地域世界的繁榮與成熟」、「イ   歐洲的擴大與大西洋世界」、「ウ   歐洲與美洲的變革與國民形成」、「エ   世界市場的形成與亞洲諸國」、「オ   帝國主義與世界的變化」組成,本次修訂承繼ア至エ的組織,並將オ移至「(5)地球世界的到來」一章。此外,基於設定主題而進行的學習,增加「オ   由資料理解歷史的世界」一部份。
 
オ部份為基於資料進行多面・多角的考察,以習得閱讀與理解的能力為目標。本大項目的對象為十六至十九世紀的世界,根據印刷技術的進步與攝影技術的發明,達到前所未有的大量的資料開始出現與普及的時代。關於實施的時間,並非僅限於教學最後才能實施,亦得於教學途中進行。
 
指導時,應以大局的視野觀察諸地域世界的進展過程與課題,並注目各時代之中日本的位置。
 
本大項目著重十六至十九世紀的亞洲諸地域動向、各種的社會特質與日本於其中的位置。
 
首先,西亞與南亞的奧斯曼與蒙兀爾等伊斯蘭帝國分別因形成地中海交易圈與印度洋交易圈而繁榮。擁有廣大版圖與多民族的帝國一面擴大皇帝權與完備官僚制,一面對非穆斯林行懷柔統治,逐漸形成諸地域的傳統。
 
其次,伊斯蘭於印度洋與南中國海節點位置的東南亞海域與島嶼逐漸擴張,各地的港市亦漸趨發達。十六世紀,為追求此地的香料的葡萄牙等歐洲諸國展開競爭,使香料貿易趨於繁榮。十七世紀後半以降,歐洲諸國掌控東南亞的島嶼部分。另一方面,東南亞的大陸部分則由越南、泰國等國以農業為基礎進行貿易,並與中國和琉球等地進行貿易。
 
此外,由於中華帝國的再現,東亞確立其與臨近諸國的冊封・朝貢體制,享受因於商工業發達而產生的繁榮。十六世紀,冊封・朝貢體制因苦於北方蒙古勢力與東南沿海倭寇的活動,次第喪失其支配能力。此際,十六世紀以降,隨著日本與美洲的銀大量輸入亞洲市場促成之貿易活躍化,圍繞著貿易利益的紛爭意日趨激化。於此,明的支配力趨於低下,而日本的朝鮮出兵與女真的清帝國建設等使亞洲趨於緊張,也走向再編的過程。
 
日本於十六世紀與亞洲諸地域密切連結,並未於德川幕藩體系下斷絕對外關係,長崎與琉球、 對馬等地皆與外界保持著關係。
 
本部分將以十六世紀至十八世紀的歐洲世界為中心,理解其社會與文化的特質,與其和美洲與非洲的關係。
 
首先,歐洲內部以封建社會的動搖為背景,發生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透過內亂與戰爭,十七世紀時形成以一定領域為基準的主權國家體制。
 
其次,基於歐洲的對外動向,十五世紀後半以降,歐洲積極地進出亞洲與美洲、非洲等地,並因大量美洲銀的流入使經濟大幅成長。十七・十八世紀,以荷蘭、英國、法國為中心的西歐諸國以亞洲為主進出世界,展開基於重商主義的活躍的經濟活動與殖民地爭奪戰。該結果使西歐的商工業趨於鼎盛,東歐為提供西歐穀物而形成農場領主制度,歐洲內部的經濟分業體制因而成立。
 
另一方面,歐洲諸國積極向望進出的結果,使西班牙人於每週滅亡阿茲提克與印加兩帝國,歐洲人的入植與開發于南北各地進行,使原住民於短期內產生大幅改變。此外,由非洲系奴隸擔任勞動力的大規模砂糖與煙草種植成立,歐洲、西非與美洲的三角貿易趨於發達。因此,以西歐為中心的大陸間分業體制終於確立,大西洋世界焉然形成。
 
於文化的部分,應舉以合理主義、經驗主義為背景的科學革命產生,以主權國家體制成立為背景的國際法,與以貴族社會為背景的巴洛克與洛可可藝術等等為例,把握本時期新生的文 化特色與藴育其的社會狀況。
 
本部分將觸及十八世紀後半至十九世紀的歐洲、美洲的諸革命,理解以社會的產業化與國民國家的形成為基礎的,以歐洲為中心的近代的確立。
 
首先,討論英國產業革命的世界性背景、紡織部門的技術革新與交通革命,理解產業資本主義的確立。與此同時,使資本家增加發言權的自由主義風潮廣播,勞動運動與社會主義思想亦隨之誕生。
 
其次,以十八世紀的經濟變化與啓蒙思想為背景,美洲獨立革命、法國大革命、拉丁美洲各國的獨立促成了西歐與美國的近代民主主義社會。維也納體制之下的自由主義・國民主義運動亦趨廣泛,促使十九世紀後半義大利與德國的國民國家之形成。此外,俄羅斯與奧地利則進行皇帝主導的,存在界限的近代化改革。
 
另一方面,美國著手進行向廣大西部的領土擴張與人口移動,後因南北的地域對立而產生國家分裂的危機。南北戰爭之後,移民大量流入使勞動力增加與資本的集中,使得工業大幅躍進。此外,應理解獨立後美國的奴隸制與人種・民族問題等特色與獨立後的拉丁美洲諸國依 然處於經濟從屬於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的事實。
 
本部分將觸及以世界市場形成為背景的歐洲諸國的亞洲進出,與亞洲諸國的對應。並理解十九世紀亞洲的特質與其中日本的位置。
 
首先,十九世紀的世界經濟由經過產業革命而最初達到工業化的英國霸權掌握,其後經過產業革命的諸國以貿易保護與之對抗。兩者為擴大市場而進出亞洲的結果,致使亞洲傳統的手工業與農村經濟受到打擊。作為工業製品的市場,農產物與工業原料的供給地,亞洲被併入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分業體制。
 
其次,由於歐洲諸國的進出,亞洲諸國面對經濟、政治、社會、文化面的大動搖。各國的國內危機湧現,而紛紛進行為維繫體制的改革,然而這些改革大多以失敗收場,社會與文化的變遷也愈加快速。此外,受到歐洲與國內支配層二重壓抑的民族・民眾之中,西亞與南亞產生了回歸基本模樣的伊斯蘭教傳統回歸運動。
 
日本在這種世界情勢之中,在德川幕藩體制之下,反應愈趨迫切。應理解明治維新與明治政府于世界的歷史中的位置。此際,關於歐洲文明的導入與近代化的過程,應將日本與其他亞  洲諸國的歷史相互比較。
 
本部分將由「(4)諸地域世界的結合與變化」的「ア   亞洲諸地域的繁榮與日本」至「エ   世界市場的形成與日本」為止的內容之中選擇適切的主題,使用該時代的資料進行研究活動,對資料進行多面的・多角的考察,習得閱讀與理解的技能。
 
選擇該時代的資料,考察其內容、意圖與目標,使學生自我形成歷史的圖像,是學習歷史的基本能力之一。此外,作為「世界史B」的目標,應追求「基於諸資料」而理解世界歷史的能力。為達成此目標,選擇該時代的資料,整理資料的內容,推測其意圖與目標,對資料提出疑問的活動將至為重要。具體而言,可以參考以下的事例。
 
舉例而言,以「ア   亞洲諸地域的繁榮與日本」為基礎設定主題為「鄭和的遠征與亞洲貿易圈」,選擇並閱讀與鄭和遠征相關的航海誌,考察印度洋與東南亞海域的樣貌與中國人對亞洲貿易圈的認識。以「イ   歐洲的擴大與大西洋世界」為基礎設定主題為「何謂文藝復興」,將文藝復興時期的聖母子像與中世的聖母子相比較並發掘其特色,考察文藝復興的背景與意味。以「ウ   產業社會與國民國家的形成」為基礎設定主題為「十九世紀的英國與世界」,選取描寫第一屆倫敦萬國博覽會的繪畫等內容,考察十九世紀英國經濟的繁榮與其背景。或以「美國與移民」為主題,選取美洲大陸橫貫鐵路開通的紀念攝影等,考察當時如中國人等的非白人系勞動者的實態與當時以人種為主的人們的意識。以「エ   世界市場的形成與日本」為基礎設定主題為「環繞世界一周的岩倉使節團」,閱讀岩倉使節團的報告書,考察當時的日本與世界的關係、明治政府的成員對國際的認識。
 
關於跨主題的項目,舉例而言,將「外國人眼中的日本」設定為主題,考察戰國末期訪問日本的英國傳教士的著書、江戶時代日本派遣的朝鮮通信使的報告書、或是幕府末期至明治時期在日外國人的日記、書簡與諷刺畫,瞭解日本與世界的關係,以及外國人眼中的日本與日本人的姿態。
 
進行指導時,應注目該時代的人如何描繪、表現自己的時代,選取創作於該時代的資料,培養歷史的思考力,並充實言語的活動。此外,所選取的資料,除了文字資料之外,亦應包含繪畫、諷刺畫、攝影等圖像資料。圖像資料得傳達具體的歷史實像斷面,希望得以積極的活用之。
 
(5)地球世界的到來
 
本大項目著重於十九世紀以降的世界,理解以科學技術之發達與生產力發展為背景的地球規模的世界一體化與相互依存的加強,考察今日人類面對的課題,並展望二十一世紀的世界。
 
從前,現代世界的部分以第一次世界大戰至今的過程為對象,本次修訂將以現代世界基本要素出現的十九世紀後期為開始。將從前歸類於近代世界的帝國主義以「ア   帝國主義與社會的變化」為題改置於此。此後的「イ   兩次世界大戰與大眾社會的出現」至「エ   全球化的世界與日本」基本承繼從前的內容。此外,從前的主題設定學習為「エ   國際對立與國際協調」、「オ   科學技術的發達與現代文明、「カ   今後的世界與日本」,為了以具體的主題於此研究,因而本次修訂以「オ   活用資料以探究地球世界的議題」今日人類面對的諸課題為中心,使學生自由的設定主題,活用資料而進行主體的探究。關於オ的實行時期,應於年間指導計劃之最後進行,此外,為促進學生主體的探究,應積極的導入實作的、體驗的學習活動。
 
指導時,不應僅限於本大項目,應同時留意世界史學習的全體,總結、發表探究的成果,並 應確保得以教授此設成的適當時數。
 
「世界史B」不會偏重任何一個時代,亦非僅為習得關於世界史的知識。而是關注於現代世界成立的相關知識與理解,並活用之以歷史的觀點考察今日人類面對的課題,培養展望並實現持續可能的社會的能力・態度。
 
這是通過學習所有世界史應當育成的能力,也是其所以存在的力量。培育這種能力・態度,現代史學習的意義將特別重大。為此,教師不應於「(5)地球世界的到來」一章單純的授與知識,使學生自身擁有課題意識,探究世界的歷史將至為重要。因此,學生自身設定主題並調查,發表調查的結果,與同學全體討論的活動將為必要。藉此,學生自身可透過探究認識核兵器的問題、世界各地的地域紛爭、恐怖攻擊的威脅,並培養防止戰爭、實現民主與和 平的世界的意識。
 
本部分注目於十九世紀末期至二十世紀初期的世界。隨著工業化的進展,國家・社會的變化,考察帝國主義時代世界的動向與社會的特質。
 
首先,十九世紀後期的科學技術愈趨發達,歐美諸國以重化工業為中心的工業化進展,使人們的生活產生急速的變化。歐洲諸國基於第二次產業革命,展開企業為主的寡占與資本的集中與累積現象。此結果,使歐洲諸國為尋找工業製品與資本的輸出地而進出世界各地,同時擴張國家規模並強化軍事力量,並展開廣泛爭奪殖民地與勢力圈的活動。在此浪潮之中,歐美諸國透過國民教育與軍隊制度塑造國民意識。此外,受到歐美支配的亞洲與非洲的民族意識亦逐漸覺醒,以各民族解放・獨立為目標的民族主義運動次第展開。
 
與日本相關的是,日清戰爭、日俄戰爭即於這股世界情勢中進行。這個時期成立了近代產業,亦成功修改不平等條約。
 
此外,鑑於世界性的勞動力必要性,交通・運輸・通信急速發展,人們的國際移動極速擴大。十九世紀後半起,歐洲出現大量往美洲與大洋洲的移民,中國與南亞的勞動者亦提供勞 動力市場廣大的供給。同時,本時期日本亦開始出現向夏威夷、美洲的移民。
 
本部分討論第一次世界大戰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世界,國際社會的變遷與大眾社會的出現。考察二十世紀前半的世界的動向與社會的特質。
 
首先,關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應多角的考察大戰勃發的經緯、總力戰的性格與大戰後的世界之變化。
 
其次,應觸及由於俄羅斯革命誕生的蘇維埃聯邦給予世界的影響,與其後國際秩序的變化。
 
復次,美國的國際影響力於戰間期急速增加,其大量生產、大量消費的生活樣式波及其他資本主義國家,歐美諸國與日本出現大眾社會。此外,大眾的政治參加與義大利、德國出現的法西斯,對當時的國家、社會、文化造成相當大的影響。亦應觸及同時期日本軍部的抬頭與蘇維埃聯邦的史達林獨裁統治。
 
此外,關於世界恐慌與其後的世界情勢,恐慌帶給資本主義諸國深刻的經濟打擊,美國的新政、英國的貿易保護政策與各國的對策應運而生。同時,亦應注意蘇維埃聯邦使工業生產增加的五年計劃。
 
關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亞洲與非洲的情勢,民族運動於中國、印度、土耳其等地以大眾為基礎盛行,埃及等國的民族運動也趨於活躍。因此,亞洲與非洲的民族運動成為世界史當中一股新的潮流。
 
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應注目於戰爭的擴大與戰場的廣域化、核兵器的使用,與其造成的極大被害;並理解戰爭的諸相、包含多數民間人們的膨脹的犧牲,認知到戰場戰爭帶有的複合 的、複雜的性格。
 
本部分將探討第二次世界大戰終結至一九六零年代的世界,理解美蘇的冷戰體制,亞洲・非洲諸國的獨立,平和共存的摸索。以國際的視野考察此時期世界的動向。
 
首先,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東歐諸國共產主義政權的誕生擴大蘇聯的影響力,美國對西歐諸國的經濟援助強化其「對蘇封鎖」的目標。美蘇兩國以其核兵器為背景,透過經濟援助建立各自的安全保障體制,對立關係逐漸擴大至非歐洲區域,引起諸如朝鮮戰爭的紛爭。
 
其次,西歐諸國與日本得到美國的支援而轉於安定,成就以國際貿易體系為基礎的經濟復興。其後,西德、日本成就其高經濟成長。
 
復次,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亞洲、非洲的情勢,民族獨立運動漸漸波及亞洲與非洲,一九六零年代,大多殖民地已達成獨立。亞洲、非洲諸國於國際間以第三世界國家為名,發言權漸增,對於尋求和平共存與終結殖民地支配有所貢獻,於冷戰下的世界占有重要位置。然而,亞洲・非洲諸國難以於經濟層面達到自主,與先進世界的差別擴大,南北問題也隨之產生。
 
此外,美國的經濟於越南戰爭等等之中逐漸惡化,歐洲共同體與日本的經濟極速成長,而中蘇對立與蘇維埃聯邦軍事介入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顯示美蘇於各自陣營內的指導力開始逐 漸下滑,國際政治朝向多極化發展。
 
本部分將探討一九七零年代以降的世界,圍繞著市場經濟的全球化,冷戰的終結,地球的諸課題等問題;考察世界與日本的動向與社會的特質。
 
首先,邁入一九七零年代之後,美國主導的國際通貨體制瓦解,移行至浮動匯率制度,兩次石油危機亦大幅打擊歐美諸國與日本的經濟。因此,一九八零年代以降,先進工業國為突破危機,進行產業構造的轉變,將工業移轉至中國等亞洲新興工業地域,並自歐美諸國與日本導入技術與資本,發展出口導向的工業化,邁向急遽的成長。此結果使市場經濟朝全球化進展。此外,此時期的日本在此國際情勢之下,於世界經濟取得相當高的地位。
 
其次,社會主義計畫經濟倒台之後,東歐與亞洲社會主義國家採用經濟開放政策,朝向市場經濟世界化邁進。蘇維埃聯邦實施經濟重建政策,但成效不彰,不如說此舉更加策進東歐的改革。此結果使一九八零年代東歐諸國的社會主義體制崩壞,冷戰遂隨之終結。其後,蘇維埃聯邦走向解體。
 
冷戰終結後的國際經濟的動向之中,歐洲聯盟與東南亞國協等地域統合與地域協力等活動於世界各地進行。至今,新的知識・情報・技術與政治・經濟・文化作為社會的基礎而逐漸增加其重要性,邁向知識基盤社會,人們亦因此受到各種影響。此外,於摸索新國際秩序的途中,南斯拉夫內戰,非洲的索馬利亞內戰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持續的巴勒斯坦紛爭等地域紛爭於世界各地頻頻發生,與其多樣的樣態與原因。關於環境與資源・能源,應觸及地球暖化,大氣污染,森林消失等問題,理解地球世界確切實際的問題。此外,應以歷史的觀點與歷史的背景理解這些事項。
 
本部分將參考「(5)地球世界的到來」之中「ア   帝國主義與社會的變化」至「エ   全球化的世界與日本」所提及的事項,使學生自我設定與地球課題相關的課題,透過探究的活動,習得活用資料與表現的技能,展望「今後的世界與其中的日本」與「今後的世界的人們協調共存的可能,實現永續的社會」。
 
本大項目「オ   活用資料以探究地球世界的議題」,應將至今習得的知識活用,透過學生自主設定主題,使用資料的活動,習得歷史的考察方法。為此,不應僅使用「(5)地球世界的到來」之中的內容,而應追求活用全時代的知識的能力。
 
地球世界的課題包含紛爭的解決與和平的問題,食糧・人口問題,資源・能源問題,地球環境問題等等,以上皆為現今人類需迫切面對的地球規模問題。繼之,應先理解今日的世界面臨哪些問題,而這些問題形成的歷史與背景又為何。為此,應使主題切合學生的興趣・關心與學校・地域的實態。公民科的「現代社會」,「政治・經濟」,與地理歷史科的「地理A」,「地理B」亦包含許多地球世界的課題。而「世界史B」之中,則應以歷史的觀點為基礎,進行探究與指導,這是最重要的部分。具體而言,可以參考以下的事例。
 
舉例而言,以「イ   兩次世界大戰與大眾社會的出現」為主,設定「大眾社會與戰爭」為主題,可對比當時的國際政治、國際經濟與歐美諸國、日本的社會狀況。

文章資訊
翻譯/解說 陳志剛
刊登日期 2015-09-06

文章分類 故事
大會報告📣限時好禮等你拿🎁
2024/10/29-11/29加入支持方案,即可獲得故事最新力作《表裏京阪》一本!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