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1592,壬辰之戰:一場中日韓三國之間的大戰

吳政緯 2015-09-18

聽說推甄歷史系的時候,老師如果問你看過哪些書,想都不要想,大聲說《萬曆十五年》就對了。當然,江湖傳言永遠就只是傳言,奉勸各位看官一句話:大家還是醒醒吧。


然而,因為這本書的影響真是太大了,一般讀者對明朝的印象不外乎是肥胖倦勤的萬曆皇帝(1563-1620),還有那個腐敗而又沒效率的中央政府。


明神宗像

明朝是一個甚麼樣的時代?我想答案可以很多元,端看你從甚麼角度看它,以下我們要談論的是一段明朝的故事,同時也是與韓國、日本共同分享的過去。且讓第一位嘉賓上場,他是明朝最紅的小說家(沒有之一),他的書你沒讀過也聽過,他叫馮夢龍(1574-1646),最著名的作品是白話小說《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合稱「三言」。


《警世通言》其中一篇〈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的開頭有這麼一番話:


自永樂爺(明成祖)九傳至於萬曆爺(明神宗),此乃我朝第十一代的天了。這位天子,聰明神武,德福兼全,十歲登基,在位四十八年,削平了三處寇亂。那三處?


日本關白平秀吉,西夏承恩,播州楊應龍。


平秀吉侵犯朝鮮,承恩、楊應龍是土官謀叛,先後削平。遠夷莫不畏服,爭來朝貢。真個是:一人有慶民安樂,四海無虞國太平。話中單表萬曆二十年間,日本國關白作亂,侵犯朝鮮。朝鮮國王上表告急,天朝發兵泛海往救。


看看這故事的開頭,馮夢龍筆下的萬曆皇帝英明神武,絕非我等想像中步履顢頇的胖小哥。更重要的是,萬曆皇帝出兵平定了三處動亂,首列第一的就是「日本侵略朝鮮」,其次是兩個邊境叛亂。從馮夢龍的評價來說,萬曆統治的明朝是人人有飯吃,人人有功練,可以這麼說,那是個平民百姓充滿自信的時代,因為明朝為朝鮮擊退了日本,保衛了一個國家。


出於各種原因,人們稱呼這場戰爭的名字各不相同,有人說這叫作「萬曆朝鮮之役」,因為明朝出兵平定動亂;有人稱它「壬辰倭亂」,畢竟那年是壬辰年(1592),倭人來犯;最後,一個不奉中國正朔的國家,用自己的年號命名,所以是「文祿‧慶長之役」。


不論如何,這發生於壬辰年的戰爭,姑且就稱作「壬辰之戰」吧!


在這蔓延七年的時光中,形形色色的面孔充斥其間,有為國奔走的朝鮮使者,有提兵起師的明朝將領,也有夢想一統中國的日本大名。今天我們將把目光聚焦在那些渡過鴨綠江,為他國作戰的明軍將領。他們扭轉了戰爭的結果,也改變了那個時代的國際關係。


戰爭的開始,一切是那麼的快速而出人意料。雖然早在一年前,明朝、朝鮮官方各自得到情資,顯示日本豐臣秀吉(1537-1598)在統一日本後,即將出兵,目標是統一中國。(「吾欲假道貴國,超越山海,直入於明,使其四百州盡化我俗,以施王政於億萬斯年,是秀吉宿志也。」)


但是朝堂上的大人物們,每天忙著我們不知道的事情,繼續醉生夢死,所以事情吵了一年,新聞就過去了。


1
朝堂大人物吵鬧示意圖,非當事大人物

1592年,歲在壬辰,秀吉先生年初已經擬定了徵兵計畫,約28萬人(包含補給人員、後備軍),打造「火繩槍」,磨利武士刀,準備殺過來了。


同時的明朝、朝鮮完全沒有準備,歌照唱,舞照跳。(關於日軍的配置點我)


同年4月13日下午5點,日軍小西行長(1558-1600)、宗義智(1568-1615)率領的第一軍團登陸釜山。隔日起,日軍除了在釜山遭遇到有規模的抵抗,此後就像秋風掃落葉一樣,只花了20天就打下朝鮮首都漢城(今天的首爾),意思是說他們行軍的速度是每天20公里。


最後,除了平壤一帶、全羅道部分地區,全部落入日軍手裡,他們還順手抓了朝鮮王子。


Bunrokunoeki_shinro

話說有情報的人跑得比較快,戰爭開打不久,王子他爸朝鮮國王李昖(1552-1608,宣祖)跑啊跑的就飛奔平壤。


道理很簡單,既然打不過人家,那就「搬救兵」吧!


uHdmeGB
哆啦A夢幫幫我......

朝鮮自開國以來,奉明朝正朔,也就是跟著明朝混,既然被欺負了,按照分層負責制,當然是找總部派人處理。當時總公司董事長就是萬曆皇帝,他雖然很久沒露臉了(不上朝),但挺重視子公司的糾紛,於是一手拍板定案,總公司出人出力(士兵、火器),還支付一切差旅費(軍隊不靠朝鮮補給),請所有好手到子公司幫忙。


經過七年的苦戰,在總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日軍全面退出朝鮮,結果只有一個,就是「明朝‧朝鮮」贏了,而主要的戰役都是明朝的將軍打的。他們是來自總公司的職員,也是朝鮮的英雄。


必須提的人太多,所以我們聊聊幾個重要的,例如楊鎬(?-1629),我第一次聽這個名字還以為是朝鮮人。楊先生來自河南,戰爭剛開始時,他被任命為「總管朝鮮分部事務主任」(經略朝鮮)。


根據朝鮮人《宋經略書》的記載,楊鎬非常廉潔,絲毫不取,如果明軍有甚麼騷擾朝鮮百姓的事情,他絕對秉公處理。在他離開朝鮮時,就好像封麥演唱會一樣,所有人堵得大街水洩不通,邊哭邊喊「你不要走」。(及其還也,都城士民、老少、男婦俱號哭於郊外,攀轅不忍捨。──按:粗體為史料原文,下同。


1395111272-327715190

一支好的軍隊,上有好長官督察軍紀,運籌帷幄,協調糧草;下要有投入戰爭的良將,帶領勇者,決勝沙場。有位值得一提的,叫做李如松(1549-1598)。


李如松,遼東鐵嶺衛人,他們家基本上從小練的是拳法、兵法、劍法,偶爾上戰場看老爸示範一下,一個標準的武人世家。這就好比強者我朋友從小喝高粱對水,長大真的威力驚人。李如松一家都是著名的將軍,鎮守北疆,防禦明朝的大患「蒙古」。


李如松拿到「徵集令」後,也是跑啊跑啊的,帶著當時中國最精銳的遼東兵,飛奔朝鮮。李先生不愧是名將,我想找他不好的紀錄還真難找,根據朝鮮文獻《龍灣聞見錄》的說法,他也是一位軍紀嚴明的長官(行李蕭然,其所經過,秋毫不犯),而且善於打仗!到底多厲害?當他於1592年抵達朝鮮時,當時平壤已經丟掉了,朝鮮國王都想到遼東住,你說情況有多慘。


李如松收復平壤的時間很快,大概是兩小時(辰時接戰,巳初陷城),他除了倚靠戰術外,更依賴明朝作為當時的火器大國,帶來最先進的火炮技術。(例如佛狼器、虎蹲砲、滅虜砲)因此,朝鮮方面有太多史料提及明朝靠火器打敗日軍,簡單一句話,拳頭大的人就是贏家。(大砲勝小砲,多砲勝少砲


傳說中的佛朗機
傳說中的佛朗機

如此說來,明朝不惜血本,為朝鮮打跑了敵人,用當時常用的一句話來說:「使其無國而有國」,明朝曾經出於正義,使一個國家從無到有。按照著名歷史學家李光濤的計算,明朝出兵16萬人次,花費了1700萬兩百銀,代價不低。時至今日,這樣一件比徵文比賽有意義的故事,格外令筆者注意。就好比萬曆皇帝的生命故事不應該只是「肥胖」、「不上朝」,明朝的歷史也不僅僅只需用「腐敗」、「黑暗」、「專制」來解釋。


後人對歷史的學習,不是直接聆聽萬曆皇帝分享自己的故事,也不是請教李如松的所見所聞。我們經由一代一代的傳續,慢慢了解,也慢慢繼承「過去」。明朝在朝鮮的故事看來正面,但對於討厭明朝的人來說,或許是個不舒服的橋段。


李光濤曾經注意到一個奇特的現象,明朝文獻對於壬辰倭亂的著墨很少,清朝修的《明史》對於1592年踏上朝鮮戰場的明朝將軍,有的稍微提一下,更多的是消失了。


消失的程度,有時超乎你想像。清朝官方公布的「一本就通明朝史」──《明紀綱目》,完全沒有交代這場戰爭,就像是被遺忘一樣。戰爭不被人們記憶,也就不存在,或者說:不重要了。


(《明史綱目管窺》詳細解釋理由:「譏當時之無人也。是役興,糜爛人民數十萬,軍餉不計其數,國用大匱,以至開礦、增稅、加賦,民不聊生,變亂蜂起,皆由此也。故《綱目》即削朝鮮請援,又不書救朝鮮,……,所以(譏)刺其(明朝)不能自治而搖其本也。」)


儘管如此,有人仍記得他們。朝鮮國王李昖先生在戰爭結束後,建立了「武烈祠」、「宣武祠」,祭祀楊鎬、李如松等重要將領。他親自寫了「再造藩邦」的匾額,高掛其上。


SSI_20070515173020_V

這樣作的理由很簡單,根據《朝鮮王朝實錄》的記載,戰後李昖幾次明白說道:

「我們能打贏都是靠明朝幫忙,有的將領只會撿尾刀,有的其實打得很普通,還好而已。」


今此平賊之事,專由天兵,我國將士不過或隨天兵之後,或幸得零賊之頭而已,未嘗馘一賊首,陷一賊陣。其中如李(舜臣)、元(均)二將海上之鏖,權慄幸州之捷,差強表表


朝鮮官員覺得他太客氣了,他還特別申明:「我說話最老實了,不喜歡不要聽啊!」(非天兵之力,倭賊豈退乎?恢復疆土,皆天兵之功,我國人無所為,此予據實而言也。


清朝既然不喜歡這段歷史,拋棄了書寫他的權力,那朝鮮、日本在戰後的數百年,各自從不同的角度詮釋這段歷史,實在是很合理的發展。現在有人質疑「明軍」到底扮演甚麼樣的角色:主力?輔助?不存在?也有日本史料判斷明軍慘敗,日本退兵給你面子而已。


(日本史料《征韓偉略》認為:「自壬辰以來七年間,明喪師數十萬,縻餉數百萬,明與朝鮮迄無勝算,至秀吉薨始得免焉。」)


img013

不管結果你喜不喜歡,當你讀完這篇文章,李如松又活了一次,重新進入我們的腦袋裡。


聽說「每個人一生中都有成名15分鐘的機會」,在你閱讀的這15分鐘裡,屬於那些遠赴朝鮮,用生命換來和平的勇士們,就又被記住了一次。


螢幕快照 2015-09-18 下午7.19.16
本文由「壬辰之戰」製作公司贊助。臺灣製造的三國爭霸桌遊,熱烈募資中!
參考研究
  1. 李光濤,《朝鮮壬辰倭禍史料》,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0。
  2. 李光濤,《朝鮮壬辰倭禍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2。
  3. 孫衛國,《大明旗號與小中華意識──朝鮮王朝尊周思明問題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4. 崔官,《壬辰倭亂:四百年前的朝鮮戰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8。
文章資訊
作者 吳政緯
刊登專欄 東亞擺渡人
刊登日期 2015-09-18

文章分類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