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分析了英國慈善店的歷史、運營方式和特色;慈善店除了在物品風格上較為特別之外,更有其社會公益價值:那樣一家家小店,每年為英國社會貢獻著 2 億 9000 萬的基金。我們不但省了錢,也可能為一只流浪犬,一個科學研究,一位孤兒,間接提供了哪怕只有一點點的幫助。那麼另外一個問題是,慈善店的貨品本身有什麼特別?經常聽說的「復古風」,或「vintage」,還有古董,這些概念之間的區別是什麼?
Antique 古董:指有 100 年歷史以上的物品。在英國說起 Antique Shop(古董店),很容易想像狄更斯筆下的意象:禮帽,懷錶,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傢具和青花瓷器。
Vintage:vintage 則沒有那麼古,只要是有 20 年以上的歷史都可稱為 vintage(因此會聽到八〇年代 vintage 的說法)。vintage 一詞來源於法語 vendage,意為「the grapes picked during a season」(在某個季節摘下的葡萄),也表明 vintage 物品的另一個特點:鮮明的時代標誌。比如二〇年代的黑白幾何裝飾主義(art deco;最近熱播的澳洲電視劇《費雪小姐探案集》[Miss Fisher's Murder Mysteries]就是很好的二〇年代著裝典範),五〇年代迪奧推出的新風貌(New Look by Dior),六〇年代的短髮和迷你連衣裙(one piece)和波普藝術(pop art),等等。英劇《唐頓莊園》(Downton Abbey)風靡全球,其中愛德華時代的審美風格也重回時尚(Edwardian),比如男士西服風格的外套,帽子,改良式胸衣,流順簡潔但婀娜的禮服等。不少新娘都放棄了蓬蓬裙,改而選擇絲質長裙。
retro:retro 則通指非當季的風格,有時指代二戰以後到七〇年代。retro 一詞來源於拉丁文 prefix retro,意思是回溯的,逝去的。在法國,rétro 也特指戴高樂時代及納粹佔領時期的風潮。
以上概念也經常混用,比如許多 vintage fair,就包括古董和新近的舊物。為什麼許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內,喜歡 vintage?會在下一篇中和大家繼續探討。
當然,以上所說的都是基於歐洲文化歷史的概念,在亞洲,除了受到文化影響之外,其實也有自己的風格。比如和服,韓服,長衫,改良旗袍,中山裝,中國五〇到七〇年代的去性別化軍裝和毛主席像章等等,也都各具時代特徵,是幾代人對歷史變革的見證。期待在亞洲的時尚雜誌討論「vintage 復古風」的時候,能看到基於本土文化語境的回顧。
- A Downton Abbey Wedding
- Manners and Rules of Good Society (1913) by A Member of the Aristocracy
- Manners and Social Usages (1897) by Mrs. John Sherwood
- Everyday Etiquette (1905) by Marion Harland and Virginia Van de Water
- 部份文字曾發表於作者博客及微信公眾賬號「GreenSty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