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古代歐洲畫作中的「豬膀胱」有什麼警世意味?

漫遊藝術史 2019-01-19
收藏

填空題:聽你在吹 □ □!作為打臉話,通常答案是牛皮、雞胿。


牛皮?我是很懷疑啦!牛皮可以吹,那還有夾腳的皮鞋嗎?至於雞胿,那是雞的嗉囊,臺語的氣球。在氣球被稱為雞胿之前,沒聽過真有人吹雞嗉囊的。


不過,拿動物身上器官來當氣球吹,最常見的是膀胱。


這得從豬說起。


過去,歐洲肉食的主角是豬,原因是除了吃牠之外,豬既不耕田拉車,剪了毛也做不成毛衣,更重要原因是牠不用照料,幾乎甚麼都吃,從廚餘、垃圾到各種屍體,無所不吃。(你以為豬是吃素的?)


至少從十三世紀起,巴黎市內禁止養豬,每隔一段時間就再公佈一次,到十六世紀才真的禁絕,至於義大利拿坡里(Napoli),據說一直到二十世紀初還有豬在街上遊蕩。


有禁令意味著犯禁者眾,這些豬當然不是寵物,你以為歐洲市民都吃素的?但是,大部分的豬其實還是養在鄉間,村子裡有個專門負責牧豬的人將豬帶到森林覓食,以免牠們洗劫莊稼。雖然不挑嘴的豬不見得覺得草根、莓果、香菇、松露比ㄆㄨㄣ好吃,但比前述合法的城市垃圾食物,後者對處於食物鏈後端的人來說,「社會觀感」好得多,秋天的橡實尤其讓豬吃得步履蹣跚,然後……就悲劇了。


1
French Fécamp Psalter c. 1180. Manuscript (76 F 13), 155 x 115 mm. Koninklijke Bibliotheek, The Hague.

中世紀月令圖中,豬時常是歲末主角。辛勞整年,得好好趁著農閒犒賞自己。原則上,在肉食稀罕的年代,從豬血腸、香腸、火腿、醃肉、燻肉到肉醬、豬頭皮凍以及所有內臟,一隻豬被吃到一點不剩,中外皆同。但當生活富足時,豬身上開始有些東西沒人吃了,第一個就是豬膀胱。


2
Bramantino, December from the 12-piece " Arazzi Trivulzio “, 1501-1504, wool and silk, 447 x 503 cm, Civiche Raccolte d’Arte Applicata, Castello Sforzesco, Milan.

布拉曼提諾(Bramantino,1465-1530)為傭兵團長特利維佐(Gian Giacomo Trivulzio, 1440-1518)所設計的月份織氈(Arazzi Trivulzio)中,十二月描繪的是農神節(Saturnalia, 12 月 17-23 日)。中央站在高台上手持鐮刀的農神 Saturn,平日腳上綁著防止祂吃自己小孩的羊毛繩解開,象徵所有的禁制都暫時解除,人們可以放縱一下。


怎麼放縱呢?就是大吃大喝一頓,首當其衝遭殃的就是豬。貴族宅邸裡的織氈會避開血腥場景,但中央那個大鍋明白告訴觀眾:義大利人也不是吃素的。右下角的兩隻豬盯著食槽中滿滿的橡實,渾然不覺即將大禍臨頭。織氈下緣中央有一段文字:

 

GAVDERE PARTO / CVM GREGE CASA FRVI / AVCVPE ET SVES SALIRE / PROLIS INGERIT / DECEMBER OPERAM INERTIBUS

十二月讓懶人都有事忙,包括小孩:迎接新生的羔羊、在家中享受團聚、抓鳥、醃豬肉

所有家長都知道,如果不讓小孩有得忙,他們就讓你忙到茫。讓小孩忙甚麼好呢?就是給他一個無害的玩具,畫面左邊一個男人正在吹牛皮?不是!吹雞胿?也不是。他吹的是就地取材,廢物利用的豬膀胱,看他面前雀躍的小孩就足以猜這會有多好玩。這人腳下還踩著一個吹好的,準備來應付一個已經在幫倒忙的小孩。這幅畫的歲末場景用了一個比較有學問的異教主題,荷蘭風俗畫的同樣場景卻親民許多。


3
Pieter Brueghel the Elder, The Census at Bethlehem, 1566, Oil on panel, 116 cm × 164.5 cm, Royal Museums of Fine Arts of Belgium, Brussels.

1566 年老布魯蓋爾(Pieter Brueghel the Elder,1525-1569)的《伯利恆的戶口普查》是西方繪畫中最早的雪景之一,主題來自聖經福音書:


該撒亞古士督有旨意下來,叫天下人民都報名上冊。……約瑟也從加利利的拿撒勒城上猶太去,到了大衛的城,名叫伯利恆,因他本是大衛一族一家的人,要和他所聘之妻馬利亞一同報名上冊。那時馬利亞的身孕已經重了。—(路加福音 2:1-5)

懷孕的馬利亞坐在驢子上,木匠約瑟扛著他的大鋸子,牽著驢走向左邊的戶口普查處。聖經故事淹沒在當時荷蘭的歲末現實中,戶口普查處牆上還釘著哈布士堡(德語:Habsburg)的雙頭鷹紋章。除了馬利亞與約瑟,畫中的路人甲、路人乙各自忙於日常雜事,小孩也沒閒著,打冰上陀螺的、溜冰滑雪橇的、打雪球仗翻臉變打架的,還有在殺豬的大人旁邊吹豬膀胱玩的。有點血腥,非常真實。


4
Pieter Bruegel the Elder, The Numbering at Bethlehem, 1566. (局部)

5
Pieter van der Heyden, Autumn, after Hans Bol.

十七世紀荷蘭繪畫黃金時期的一個特徵,是大量分類傳統上的低階畫種。歷史畫不好賣,喀爾文教派禁止偶像,連帶影響宗教題材的繪畫。


相對地,對應自由市場與中產階級買主,許多畫家專精於單一題材:各種風景畫(包括海景畫、城鎮風景、鄉間風景)、花卉與靜物,豬隻屠宰的風俗畫也是其中之一。在這個題材上,吹豬膀胱玩耍的小孩是時常出現的細節。


一方面,看似無關宏旨的細節使得畫面生動有趣,而且看起來更真實。另一方面,許多細節都包含寓意。例如,關於屠宰景象的描繪,早在十三世紀左右即形成獨特的含義,尤其在藝術作品中,牛犢的屠宰象徵著耶穌受難(crucifixion),在一些禁止描繪偶像的地區,這成為具有宗教意義的符號。豬隻的宰殺漸漸成為了一項特定的主題:除了呈現豐饒的生活外,還提醒著觀者:生命終將有結束的一天。


6
David Teniers the Younger, Kitchen Interior, 1646, oil on canvas. 收藏於奇美博物館

7
Philippe de Champaigne (1602-1674), Vanité.

有個暗示生命無常、繁華易逝的畫種,統稱虛空派(vanitas),其教訓自古代以來禁慾主義的戒條:「勿忘你終有一死」(memento mori)。這個「虛空」主題在靜物畫中,有象徵青春短暫的凋萎花卉與腐爛水果、象徵時光易逝的沙漏與蠟燭、象徵美貌不久的美女與鏡子,各種貴重事物旁擺個骷髏頭,則提醒著人們名利畢竟轉頭空。


8
David Bailly, Self-Portrait with Vanitas Symbols, 1651, Oil on panel, 65 x 97,5 cm, Stedelijk Museum De Lakenhal, Leiden.

9
Jean-Baptiste-Siméon Chardin, Soap Bubbles,1733-34. Oil on canvas, 24 x 24 7/8 in.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

同樣地,吹成氣球的豬膀胱暗示著,對曾經歡樂大嚼的豬,「豬生」也是虛空一場,而在那個近半幼兒會在五歲以前夭折的年代,生命如豬膀胱氣球一樣脆弱。對即將享受豬肉的世間男女,人生也是虛空。


這個人生大道理,早點教給不知世道險惡的小孩比較好:看啊!氣球好玩,但「砰」的一聲也就沒了,一場空,就像:


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1] —(聖經,傳道書)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金剛經)

生命短暫,世事無常。但,這兩段話已經講了幾千年,地球上的人越生越多,顯示的是面對誘惑,警告的智慧也是虛空。美麗的花朵終究會凋萎,但我還是想擺一盆花讓眼睛愉快一下;青春的美貌與曼妙的身材短暫,但我 FB 的大頭貼可以用到 80 歲;法國大餐第二天就變成 XX,但吃不起的就不要酸葡萄;至於手上抱著個膀胱氣球的小朋友:搶我的豬膀胱,我…我…我…就跟你…….拼命!

 

本文轉載自【漫遊藝術史】原文〈聽你在吹 □ □


[1] 英文原文:Vanity of vanities, saith the Preacher, vanity of vanities; all is vanity.

 

參考資料
  1. Raymond J. Kelly, To be, or not to be: four hundred years of vanitas painting, Flint, Mich. : Flint Institute of Arts, 2006.
  2. Forgotten allegory of pork carcasses.
  3. 奇美博物館數位典藏系統 David TENIERS the Younger, Kitchen Interior 作品解說。
  4. Michel Pastoureau, Histoire naturelle et culturelle du porc dans les sociétés européennes (suite). 《Symbolique médiévale et moderne 》, Annuaire de l’É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études (EPHE), Section des sciences historiques et philologiques [En ligne], 143 (2012), 2018/10/7參閱
文章資訊
刊登日期 2019-01-19

文章分類 故事
大會報告📣限時好禮等你拿🎁
2024/10/29-11/29加入支持方案,即可獲得故事最新力作《表裏京阪》一本!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