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研究歷史,並不是說只要研究這事件的過去,而實是根據過去,來瞭解現在。不僅如是,而還要知道到將來。歷史事件是一種遠從過去透過現在而直達將來的,有它一貫的一種歷史精神。 (錢穆 著《中國歷史精神》/1976年)
近來因選舉之故,政壇老調重彈之「皇民」說法引起各方討論,相對於許多報紙重要版面的社論公評,在文化界另有日本時代之「灣生」議題成為報導對象。
先是自然生態作家劉克襄在 11 月 21 日聯合報名人堂刊載了一篇〈最後一次回台的灣生〉,描述一群 1945 年前在臺灣澎湖出生的日本人最近回到臺灣母校的情形;雖然兒時景物不復以往,但所幸還有一棵當年種植的欖仁樹矗立在學校東南角圍牆邊,是他們年年回來馬公第一公學校探訪時最重要的地標。文章最後結語:「年年返鄉,還有老樹可供依伴,這些灣生帶給予我們的啟發,就不只是家園無國界的情感,還有自然跟人的深層關係了。」從文中可感受到這群灣生對成長故鄉的懷念,雖然背負了大時代的傷痛,卻超越了國族界限及地理疆界。
剛巧隔天臺南市有二場新書記者會,也都與灣生有關。其一是田中實加女士由於自身臺日混血的因緣與外婆、管家、爺爺、奶奶都是灣生的背景,協助認識的灣生完成心願,即申請在臺灣出生的戶籍謄本,共 142 名,包括為其中 97 名灣生找到出生的住家現址。田中女士更受到來自臺灣、日本的長輩所託,在臺日兩地尋找他們的朋友、親人或戀人,等於許許多多類似「海角七號」的故事;在前後十三年間,走遍日本、臺灣,一一記錄灣生的時代剪影,拍成電影,後製翻譯花了三百萬元,並出版《灣生》一書,每一段故事都讓人動容,也使人感傷。
另一場灣生的新書記者會,則是本文要介紹的「回到一九○四──日本兵駐臺南日誌」的故事。起源是現居於日本大阪,現年 81 歲的松添節也先生,於四十多年前在東京神田古書街所發現的一本 1904 年日本兵臺南日誌。松添先生是日本時代出生於臺北,12 歲被遣回的灣生,小學六年級時日本戰敗,國民政府接收後學校教習國語注音,使他略具中文基礎,因此在日本讀大學時繼續進修中文,所以他對所收購這本日誌有著一種特別的情懷。
由於這本日誌記載的地名、街名及許多對話用語都是以片假名拼臺語發音,為了懷念出生地臺灣,松添先生立願要以臺語文翻譯這本日誌。在 60 歲退休之後的二十年時間內,先是在臺北學習臺語,後來為體驗日誌中的地景,又在臺南居住了近五年以探查路線,想像著那位日本兵出勤務時,從隊部走到七娘境街經竹子街、帽子街、大井頭街出大西門城,再走到南勢街去逛三友亭、山陽樓、柳屋等貨座敷的情景。
幾年前某日,松添先生造訪臺南市文化協會請教關於古街的資訊,協會成員經過討論後決定幫松添先生出版此書,因為這本日誌記載許多當年臺南城市發展的珍貴歷史訊息,例如當時街道名稱、行業種類、交通狀況、社會動態,還有拆掉大西門城、興築安平輕便鐵道、興建聯隊官舍(今成大文學院館址)等時事,以及颱風、地震、每日天氣溫度的記錄。
在日俄戰爭期間,這位日本兵七月時被派到安平二、三鯤身執行監視任務,在日誌中記載著他到億載金城監視哨時,坐在大砲上納涼,看著周邊的風景,向漁民買剛捕獲的魚加菜,還有往廈門、香港的輪船停泊在海邊,旅客們在港口搭船準備出海的情形。那一年安平的民情風光躍然紙上。
1904 年日本治臺第十年,因爆發日俄戰爭,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奉調滿州軍任參謀次長,臺灣在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的治理之下,有效改善了社會治安,在各地辦理公醫、公學校、完成林野調查;此時臺灣銀行發行金元券,改變數百年來臺灣使用銀元的舊習,幣制與國際接軌,全島公路也逐漸建設完成,鐵路南北開通只剩斗六至臺中的路段還在進行工程,交通促進產業興盛、貨物流通,臺灣財政在這年趨於平衡,走向自主,不再仰賴日本政府的援助。
在臺灣被統治十年,朝向文明開化脫胎換骨之際,由於日俄戰爭的爆發,臺灣人從原先的觀望,因擔心日本戰敗再度割讓臺灣給俄國,由日本人結合本島企業家帶頭動員轉向支持的態度。「日臺一同」的同化主義加上殖民政策的實施,臺灣人對日本的國家認同似乎在此時已初步浮現,雖然其中夾雜著若干複雜的成份。
書寫這本日誌的日本兵來自愛媛縣松山市,文字上使用許多家鄉的土語,以及百多年前當代的日語。松添節也先生可以將日誌翻譯成現代的日文或中文,但他卻選擇譯成臺語文,一方面忠於原著的時代背景,一方面也有身為灣生對臺灣的眷戀與執著。這個信念讓松添先生對日誌的記載字字勘考,歷經二十年光陰才完成原文翻譯。
為使此書的出版能幫助讀者認識 1904 年的臺灣,臺南市文化協會研究組成員將當年臺灣日日新報全年的新聞報導,摘取剪輯其中有關臺南及臺灣重要的時事,結合這本以臺語文翻譯的日誌,藉以呈現當年的臺灣風貌。並希望藉此顯現今日臺灣民主社會所呈現之多元及開放的文化特質,與其從過去至現在以及直達未來的歷史精神。這種精神的核心價值,建立在尊重及理解不同時代的政治過程,以及保護其文化遺存。
尊重那些藍營大老的「皇民」之說,因為他們的歷史經驗亦屬於這個島上眾多的文化觀點,如同「灣生」的歷史過程,是構成臺灣文化的元素之一,無需辯證或霸凌。
(本文作者為臺南市文化協會創會理事長)
此本書的譯者,松添節也先生,是日籍灣生。他與臺南的緣分始於1970年,在一次因緣際會下偶然逛了一間二手書店,買到一本用毛筆寫的日誌。此日誌的作者,於1904年被派駐於臺南的臺灣守備兵第十一大隊所屬的一個軍曹。
因著這個的緣分,松添節也先生花了二十年時間於臺北學習臺文並翻譯此日記,之後又花了五年的時間住居臺南體驗日記中的街景風貌,並在台南市文化協會協力編纂之下,催生出這一本珍貴的臺南時代紀錄。跨越了大半世紀,又冥冥中牽起這段特別的緣分,雖作者已不可考,但卻似藉由節也先生的口,再次述說他在臺南派駐時所感受的一切。
在日記中,他隨筆紀錄了派駐臺南所見的一景一物,也記載了當時天氣變化、時令節慶、漁民風光、天災人禍等等,其中亦記載著許多臺南古街道名及古地名,提供許多珍貴的臺南歷史資料,松添節也先生在勘校路線時,也按文索驥,跟著日誌作者的腳步,走過古街古樓,遙想回到 1904 的臺南,感受著那時的繁華和景況。
販售地點:台南市神農街79號、86號
洽詢電話:06-2203866 或上https://www.facebook.com/tainanstory?fref=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