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起翦頗牧】戰國時代最具代表性的戰役──長平之戰(下)

金老ㄕ 2020-02-23

後人讀歷史有個優勢,就是我們擁有上帝視角。


以戰爭為例,我們知道雙方同時之間正在進行什麼計策或是行動,在兩相對照時,我們可以分析哪一個決定更有優勢,也可以即時破解當時人的行動。但上帝視角卻也有盲點。


在戰場上,敵方絕大多數的情報是我方不清楚的,甚至有些時候連己方的情報都未必清楚,像是分遣部隊的狀況、增援部隊的進度、前線臨時出現的意外,在西方兵學,就有個專有名詞形容這種強大的不確定性─戰爭迷霧。


既然訊息極度不明,己方在做任何決策時,其實都無法百分之百肯定最終的效果為何,負責做最終決定的將領要背負的壓力,非常人能夠想像。


因此能在戰鬥中,準確預測或捕捉到敵方的下一步,那就顯得極其重要;消極一些,可以化解對方行動;積極一些,那就是繼續誘導對方執行自己最想要的行動,然後一步步將對方引導到任我宰割的局面。


秦軍的新主帥

長平之戰的後期,趙國換帥以及增兵的行動,就讓秦國清楚知道趙軍要轉守為攻的動向,於是秦國決定:我們也要換帥!


公元前 260 年,一名老者在極少人知道的狀況下進入秦軍大營。秦軍的主帥王齕一看到此人,立刻肅立行禮,而老者則拿出信物給王齕確認後,毫不猶豫地坐上主帥的位置。


「他來了!」王齕心中一陣狂跳,眼前的老者現身於此,代表秦國將要動員所有力量迎戰趙軍,而且此戰我們必勝!因為來者正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秦國的王牌戰將──武安君白起!


電視劇《大秦帝國》中的白起

在長平之戰前,白起從無敗績,且殺敵極多。當初趙國準備出兵支援上黨地區時,其實就曾以白起為假想敵,甚至認為,即便是廉頗在野戰中對陣白起也會落居下風,可見趙國對白起戒慎恐懼的程度。


前面提到,戰場上充滿不確定性的戰爭迷霧,但反過來說,善戰者可以利用不確定性達到迷惑對手的效果。所以《孫子兵法》一開始的始計篇就提到:「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白話點解釋:能打裝作不能打,要打裝作不要打。)所以白起接任主帥的第一道命令就是:「有敢泄武安君為將者斬!」好繼續保持資訊的隱蔽性。


此時我們若用上帝視角來觀察此時的戰局:秦國的主帥是所向披靡的白起,而且他已經知道趙軍下一步的動向一定會主動出擊,因此他制定計策時將佔有先機;趙國的主帥是欠缺實戰經驗的趙括,而他對秦軍很可能一無所知。我想大多數人應該都會得出一個結論:趙軍危矣!


戰爭後期:決戰長平

在趙括的指揮下,趙軍衝出百里石長城攻擊秦軍,面對趙軍久違的攻勢,秦軍立馬退敗,這讓趙括更加興奮:「所謂秦軍不過如此!」初上戰場就建功的成就感,讓趙括對秦軍加緊窮追猛打,但經過數次敗陣後,秦軍卻退入到事先建構好的防禦陣地死死擋住趙軍的攻勢。正當趙括命令部隊加強攻勢時,一個讓他從激情中瞬間發矇的消息傳來:「急報!我軍後路被切斷了!」


原來白起早派 25,000 秦軍,在趙軍衝出防線後,迅速切斷趙軍運糧部隊與主力軍的聯繫。之後當趙軍前進受挫時,立刻命令移動迅速的輕裝步兵補上空隙,讓一個包圍網瞬間完成。


雖然我前一篇曾提到,趙括其實學習成績驚人,不可等閒看待,但如果看他的實際表現,事後諸葛亮的我還是想說:「你兵書都讀哪去了?」《孫子兵法》不是有句「窮寇莫追」?結果你不但追了,還完全不顧糧草補給,這不是胡鬧嗎?就算那時沒有出現「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精闢用語,但《孫子兵法》的第二部分─作戰篇,可是嚴格提醒後勤的重要性呀。


此時的趙括並非陷入絕境,畢竟他身旁擁有為數眾多的精銳,如果能夠冷靜下來,還是能夠集中兵力調整方向突圍。這個道理,你知道、我知道,白起自然也知道,於是他下令:「樹起帥旗!」


當趙軍看到「白」字帥旗在秦軍中出現,所有人瞬間心寒:「那個殺人狂魔白起來了?」當主帥趙括接到眾人恐慌的彙報,他自己感到更深的恐慌:「我的對手是白起?怎麼會這樣?難道秦國早就換帥?所以他先前是詐敗?那他現在還有什麼陰謀?我該怎麼辦?」完全陷入混亂的趙括於是做了一個眼前最讓他安心的決定:「原地築壘,堅守等待援兵。」


唉~~~這實在是個昏招呀!


你趙括先前待在邯鄲那麼久,難道不清楚趙國會有多少兵?如果派援軍容易,趙孝成王在先前 2 年多的對峙期間早就派援軍支持廉頗了。現下趙國除了防禦北方胡人的邊防軍,國內所有的部隊就在你身邊,你還期待有援兵?你這是有毛病吧?


電視劇《大秦帝國》中的趙括

白起看到趙括原地堅守,當真是大喜過望,因為雖然他完成了包圍網,但此時秦軍因兵力分散,除了正面防線有天險加持足以扛住趙軍攻勢,大部分的包圍圈其實人力不足,所以很容易被突破。於是白起趕緊回報秦昭襄王:「我已經包圍趙軍了!」


接到消息的秦昭襄王也知道這是關鍵時刻,於是已經 60 多歲的他立刻親自趕到河內郡,下令:「所有郡民直接軍功升一階!15 歲以上的男丁全部加入長平前線投入戰鬥!」


趙軍被包圍的消息也很快傳到趙國,這對趙孝成王簡直是晴天霹靂。


「趕快派援軍解救呀!」


趙國將領們慌張但無奈的回答:「實在沒有人力可以組織了。」


趙孝成王急著說:「那趕快派使者去臨國結盟,好搬救兵。」


這也是個方法,可問題是......秦昭襄王先前早就透過外交手段讓各諸侯國只敢旁觀,而不願救趙。所以最終結論是:長平的趙軍沒救了。


西元前 260 年 九 月,長平的趙軍已經被圍困 46 日,在此期間,趙括曾將部隊分為四隊強行突圍四五次,但始終未能衝出重圍。如今戰馬早已被殺光,趙軍已經開始互相殺戮好吃人肉了,於是趙括親自率精銳衝鋒希望能順利突圍,最終他在突圍時身中數十箭而亡。在失去主帥後,倖存的趙軍徹底沒了指望而選擇投降。


接下來就是長平之戰最著名、也是最血腥的環節了。


白起認為:「趙卒反覆。非盡殺之,恐為亂。」所以在一夜之間屠殺已經投降的趙軍。史載當時「流血成川,沸聲若雷」、「血流淙淙有聲,楊谷之水皆變為丹,至今號為丹水」。白起更放走 240 名年少者歸趙,散布這場慘無人道的屠殺,於是整個趙國「子哭其父,父哭其子,兄哭其弟,弟哭其兄,祖哭其孫,妻哭其夫,沿街滿市,號痛之聲不絕」(白話翻譯:整個趙國人心都崩潰了)。


至此,長平之戰以趙國陣亡 40 多萬、秦國傷亡估計 10 萬以上的代價告終......


重看長平之戰─勝敗關鍵究竟為何?

小時候我看長平之戰,總覺得趙括太無能,或是趙孝成王無能加一時貪婪,這才導致趙國全軍覆沒的結局。


多年後的今天,我認為小時候的自己當初跳過了過程檢驗,直接就事實發表評論,雖然結論並非全錯,但這個歷史事件除了讓我知道一個精彩的故事,許多有價值或是說更有意思的部分卻被忽略了。


趙括的能力或功過,我已經談得差不多,現在想跟大家再聊聊:趙孝成王在長平之戰的重要性。戰爭不只是前線將領的相爭,亦需要後方主政者的支持,整個長平之戰,趙王其實有兩個最為關鍵的選擇,也就是我在第一篇向大家提的兩個問題。

 

當上黨軍民準備投降趙軍,你是趙王,你接不接受?

如果就結果論,這個問題很容易得出「不要接受上黨」的答案。但這有個後續問題:秦國得了上黨只會更強,趙國以後要如何抵擋秦國?當時各國單挑秦國注定都是敗陣,如果大家都只顧自己死活,遲早被越發強大的秦國各個擊破。如此看來,接受上黨增加抗擊秦國的力量未必是壞事呀。


所以第一個問題,老ㄕ自己的回答是:各有利弊,沒有對錯。因此長平之戰真正的關鍵,我認為其實出在第二個問題。

 

當前方補給越加困難,你是趙王,是直接和秦國談判?還是選擇和其他勢力求援?

我認為,趙王的選擇:「向秦國談判」,無疑是錯誤的選擇,是趙國走向戰敗的關鍵。本來雙方對彼此的訊息所知有限,但當趙國主動向秦國談判,不就透漏自己資源不足的狀況?秦昭襄王於是進透過外交手段逼使趙國繼續作戰,而且連帶斬斷趙國和其他國家同盟的機會;接下來就可以引導對方走向下一步:主動出擊;再接下來,為了降低趙軍的作戰實力,於是誘導對方換上實戰經驗淺薄的趙括......最終一個資訊透漏,導致趙國 40 多萬人慘死於長平。


與秦國相比,趙國對於敵方的資訊都是過時或封閉的,最有力的證明,就是直到白起樹立帥旗前,他們都不知道自己面對的實際對手,所以趙國越到後期只能陷入被動接招的冏境。


除了對外資訊接收的差距,秦趙雙方對方資訊交流的流暢度也是關鍵。秦昭襄王與前線可謂密切配合。前期果斷派大軍直攻上黨,並派其他部隊切斷韓國的支援;中期毫不手軟的供應糧草,並且利用外交手段孤立趙國,逼使本就勢弱的趙國主動出擊;後期決戰則投入王牌戰將,並且親上前線徵兵。可以說,秦國從上至下用盡一切手段將戰爭機器催到最大檔。


趙孝成王在前期表現其實不差,為奪取上黨,果斷派出王牌戰將。但在中後期,趙孝成王的目標卻變得模糊,導致前線及後方出現目標不一致的狀況。廉頗的目標是保持不敗,趙王卻是要迅速結束戰爭。要我形容,這就好像開手排車,換檔動作始終沒有協調好,所以車子老熄火,那當然會出問題呀。


大秦帝國電視劇劇照

一件事情的成功或是失敗,通常原因不只一個,但總有些問題是事件中的關鍵。在我看來,長平之戰對應到現代的關鍵,就是「掌握資訊」。跟古代有所不同,古代苦於資訊不足,現代則苦於資訊量爆炸,但不變的是:能掌握或利用資訊的人往往更有優勢。


所以對我個人而言,長平之戰的提醒:就是對於資訊需要有求知的開放性,好讓自己能接收更多的資源,以待有朝一日能有發揮的機會;另一方面,磨練出實際應用資訊及資源的能力,這其中有自己的見識思考,更有基礎的資料整理(這也是咱們歷史系的本行),還有付諸行動的確實。


長平之戰作為戰國末年最關鍵的一場戰役,同時也影響著戰國四名將們的命運。如今,宏觀的戰局介紹已過,接下來,就要進入主題了。歡迎進入起翦頗牧領域的第一步。
 

文章資訊
作者 金老ㄕ
刊登專欄 老ㄕ上課了
刊登日期 2020-02-23

文章分類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