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世界遺產故事】柬埔寨舉世聞名的「高棉微笑」──巴戎寺

陸奧 2018-06-18
收藏

在暹粒旅遊時,我乘著當地的 Tuk Tuk 車從南門進入吳哥王城。Tuk Tuk 車沿著大直路駛進,當駛至盡頭時,見到有一幢宏大的寺廟。寺廟以石頭堆砌建成,高處的石頭表面被雕刻成笑臉,笑臉多不勝數,它們彷彿歡迎每一位走訪吳哥王城的遊客。


即使未到過柬埔寨的朋友,也許都猜到,那就是聞名於世的「高棉的微笑」。

高棉的微笑(Source: Fatboo@Flickr

滿載高棉與占城的傷痕

高棉的微笑其實是座落於今天吳哥王城內的巴戎寺(Bayon Temple),巴戎寺與吳哥窟一樣,同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巴戎寺與吳哥窟很不同,前者代表小乘佛教信仰,後者則代表印度教信仰(詳見:吳哥窟),說明高棉帝國的主流信仰曾由印度教轉為佛教。


相較吳哥窟,巴戎寺的落成年份較遲。據記載,吳哥窟為蘇利耶跋摩二世時期建造,巴戎寺則為蘇利耶跋摩二世以後的闍耶跋摩七世所修建。兩者看似無關係,但歷史故事卻甚有淵源。


自從下令修建吳哥窟的蘇利耶跋摩二世過世後,高棉帝國陷入內亂,鄰國占城乘機入侵高棉,更一度掠奪高棉首都。當時還是王子的闍耶跋摩七世重整軍隊,打敗入侵的占城軍隊,繼承王位。闍耶跋摩七世在位後,大力修葺吳哥王城,並在第二次占城入侵期間,派遣其中一位王子反擊,並乘勝攻佔占城首都。由於闍耶跋摩七世歷經戰亂,晚年篤信大乘佛教,並興建巴戎寺作紀念,高棉帝國亦由印度教信仰開始轉為佛教信仰。


紅色部分為高棉帝國在今天東南亞地區的範圍;黃色則為占城的範圍。

由於巴戎寺的建造,正值是高棉帝國由印度教信仰轉為佛教信仰時期,因此今時今日我們仍能在巴戎寺中,看到佛教和印度教並存的色彩。


「高棉的微笑」是誰的微笑?


巴戎寺與吳哥窟一樣,呈正方形金字塔狀,分三層,層層疊上,主塔同樣比喻為須彌山(佛教概念與印度教一樣,以須彌山為世界中心)。


在整個寺廟的範圍,會見到有不同的佛塔,佛塔的頂處為「高棉的微笑」石雕。據統計,單是巴戎寺大概有 50 多個「高棉的微笑」,另有一些散落在吳哥王城的角落內。這些「高棉的微笑」都是根據闍耶跋摩七世的臉容,再融入佛陀的模樣而雕成,因此「高棉的微笑」予人有一種佛陀的安詳感。此外,闍耶跋摩七世融入佛陀的模樣,利用宗教影響,增加當時人民對國王的信服。


當地博物館的闍耶跋摩七世像。
巴戎寺的闍耶跋摩七世雕像。

底層平台及壁雕

東門是巴戎寺正門,從東門進入巴戎寺,底層四周是圍住寺廟的牆壁,每幅牆壁刻有與高棉帝國有關史事的壁雕。由東門順時針走的話,欣賞到高棉帝國的平民生活狀況,以及高棉與占城發生戰爭的概況,例如高棉軍隊與占城軍隊在洞里薩湖上交戰、在陸上投入大量戰象、弓箭、士兵戰鬥、高棉與中國宋代軍隊共同作戰、高棉帝國市集買賣的情況等,更有一些是中國人於高棉帝國的生活情景。

特別的是,巴戎寺是少數有以平民當作主題的壁雕,讓後人更能瞭解古時高棉人的生活。


高棉在陸上投入大量戰象、弓箭、士兵戰鬥。
高棉軍隊與占城軍隊在洞里薩湖上交戰,下面的魚和艇是最大線索。

第二層及壁雕

至於第二層,同樣有不少壁雕,但主題與印度教和佛教神話有關,部分壁雕所描述的情節更與吳哥窟相同,例如攪拌乳海等。此外,壁雕亦刻畫了不少印度教的神話人物,如濕婆、毗濕奴、梵天、大鵬金翅鳥等。


頂層及主塔

走到巴戎寺的頂層,每位遊客都會猶如置身於「高棉的微笑」的迷宮,四周處處都是笑臉石雕。目前頂層有 37 座佛塔,幾乎每座都有四面的笑臉石雕,其中四面分別代表佛教的《阿含經》精神:慈、悲、喜、舍。


巴戎寺的頂層處處都是笑臉石雕,每座佛塔有四面的笑臉石雕,分別代表佛教的《阿含經》精神:慈、悲、喜、舍。

至於巴戎寺的主塔,塔高約 42 米,裡面有石門與石窗。整個主塔象徵印度教和佛教概念中的須彌山,被視為宇宙的中心。從地理位置所見,巴戎寺是吳哥王城的中心,主塔則更是中心之中的中心。當遊客身處主塔時,更能因此感受到巴戎寺的地位。


在闍耶跋摩七世逝世後,巴戎寺亦緊隨高棉帝國的衰落而飽受戰火摧殘。直至 1992 年,巴戎寺才隨著吳哥王城和吳哥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現時聯合國有定期為巴戎寺進行維修和保護,確保高棉的微笑繼續歡迎每位遊人。


後記:回想起前人把 Bayon Temple 譯成「巴戎寺」,真是譯得很妙,皆因巴戎寺的壁雕有很多高棉與占城戰爭的畫面,中文「戎」字正好有干戈戰爭之意。

 

文章同步刊登於《陸奥紀行物語》:〈巴戎寺──高棉的微笑
文章資訊
作者 陸奧
刊登專欄 陸奧紀行物語
刊登日期 2018-06-18

文章分類 故事
大會報告📣限時好禮等你拿🎁
2024/10/29-11/29加入支持方案,即可獲得故事最新力作《表裏京阪》一本!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