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曾經是臺北最繁華的地區,但隨著歷史演進,今日已走向沒落。在電影艋舺上映後,除了萬華的問題浮上檯面,也讓一個地方因為被電影取景而名譟一時,那就是─「剝皮寮」。到底剝皮寮是一個怎樣的地方呢?讓我們簡單回顧它的歷史吧!
剝皮寮,舊稱「福皮寮、北皮寮」,在清領時代是往來古亭、景美等地的農墾要道。到了日治時期,總督府為了實施現代都市計劃,開始執行「市區改正」,在原本自然發展的市街上,規劃出棋盤式的道路。所以原本斜向的剝皮寮,從此被截斷框限在方正形的街道中。
一九四零年代,日本將剝皮寮規劃為老松公學校(今老松國小)用地,但並未著手進行新校舍的興建,原來的屋子也就持續留下來了。中華民國政府來臺灣後,也沿用日治時期的規劃,將剝皮寮長期限建,過去清代的街道樣貌就這樣保留了下來。後來由於戰後嬰兒潮,老松國小學生高達上萬人,迫切的空間壓力讓學校得分成上、下午兩班教學,本來應該徵回剝皮寮這個土地蓋校舍,但政府財政拮据,遲遲無法進行。
到了一九八零年代末,這時的老松國小學生人數已經降為一千多人,不再有空間上的需求,但市府教育局反而開始了徵收作業,為的是興建游泳池、體育館等公共設施。政府先發放補償金,可是沒有立即要求居民搬遷。直到一九九七年底,因為接近法定徵收年限,教育局發函通知居民,將於一九九八年五月一日強制拆除房屋。
面對拆除危機,居民組成自救會,四處求援陳情。在臺大城鄉所與其他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開始以文化保存為策略,推動「歷史風貌特定區」,希望藉由聚落活化等概念,同時保留居民生活與街道建築。方向確定後,自救會開始組織動員,進行歷史調查、口述史紀錄與老照片蒐集等工作,試圖詮釋在地的歷史文化價值。另外也製作導覽地圖、發行社區報、辦理說故事等活動,成功獲得民代支持與媒體關注,暫緩了拆除行動。
經過專業人士的調查詮釋、居民辦理的熱鬧活動,以及媒體的友善報導,老街的歷史文化價值被逐步確立和宣揚。部分居民甚至重新發現平凡生活中的文化價值。此時,文化不再只是當初保存運動的手段和策略了,而是真的成為眾人追尋的目標。真是可喜可賀!
然而,就在剝皮寮將被登錄為歷史建築的時刻,老松國小校方、家長與周邊社區卻跳出來,認為這個地方就是應該依法拆除啊!興建活動中心、游泳池等公共設施才是造福地方的方法。他們質疑剝皮寮的歷史價值,懷疑這起保存運動是居民要購回土地拿去開發的藉口。
面對爭議,市政府傷透腦筋,最後決定各打五十大板,一方面承認剝皮寮的歷史價值,但另一方面仍在一九九九年六月強制驅離居民,搭起圍籬,拆除攤棚等附加建物,陸續展開修復工程。二零零九年才重新以鄉土教育中心與藝文活動場所的面貌,出現在大眾眼前。
剝皮寮歷史風貌特定區促進會會長許旭晃在重新開放後經常回來散步,回憶搬遷前彼此照顧、充滿人情的社區生活,他認為:「要有實質生活,才能呈現老街風貌,政府說要推廣鄉土文化,但這裡生活空洞,是要小孩憑空想像嗎?而且很多糕餅茶室等傳統產業,搬走以後找不到地方繼續做,迅速瓦解消失,連老師傅都一起凋零。」
相對於大稻埕的「活保存」,剝皮寮彷彿標本,將過去的常民生活,凝滯在空蕩的街道中。留屋不留人的後果,不只驅離居民,更加速文化的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