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睡美人、白雪公主或灰姑娘,在這些歐洲的童話故事中,不能缺少的三大要素,就是王子、公主與城堡。英俊勇敢的王子和美麗善良的公主結婚,一起住在高貴豪華的城堡裡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這正是童話完美的結局。
透過迪士尼的卡通,有著高聳塔樓、精美雕刻的新哥德式(Neo-Gothic)城堡,成了一般人對歐洲城堡的普遍印象。不過呢,新哥德式城堡是十八世紀的產物,在我們熟悉的童話故事誕生的年代,城堡恐怕不是個能讓居住者幸福快樂的地方。
提到波蘭城堡,我們得先瞭解幾個波蘭文單字,分別是:Zamek(城堡)、Gród(防禦型城鎮)、Twierdza(要塞),這三者雖然意思不同,但在少數情況下可以混用。
Zamek:其詞源為動詞「zamykać」(封鎖、關閉之意)。其詞素含意最廣,從國王、大貴族的宮殿,到防禦領土用的城堡,甚至連結構簡單的塔樓,都可被稱為「Zamek」。
Gród:防禦型城鎮,包括具有城牆、塔樓的居住區,以及統治者的宅邸。這個單字是常在東歐地名出現的詞綴,例如白俄羅斯的「Nowogródek」,羅馬尼亞的「Siedmiogród」,波蘭的「Horodło」等。
Twierdza:專指軍事要塞,比較偏向用城牆、塔樓包圍的防禦區。居住在要塞裡的通常是貴族與其士兵,少有一般平民。
以社會學的觀點,人類採集糧食的方式,若要自遊牧、狩獵轉為農耕,必須得找到一片適宜長期居住的土地,「安全」與「資源」是人類選擇定居地點時,考量的兩大要素。眾多斯拉夫部落選擇在東歐大平原定居,是因在平原放牧、農耕兩相宜,但他們同時也難以據險而守,為了繼續生存,斯拉夫人只能挖壕溝、築城牆,以抵擋西邊的日耳曼人和東邊的遊牧民族。
一講到城牆,也許大家腦海裡浮現的,是磚塊、石頭堆砌成的堅固牆壁;然而,殘酷的事實是,波蘭先民居住的地區,正好處在羅馬、拜占庭兩大文化圈的外圍,他們不像同時代的拉丁民族、日耳曼民族,可以利用羅馬帝國遺留的堡壘,也因此學習到較先進的建築技術,只能發揮他們的創意來設計防禦工事。
由於自瓦爾塔河(Warta)到德聶斯特河(Dniestr)一帶遍布著黑森林,各部落遂利用木材,在土質鬆軟的沼澤區搭建含有木牆的村鎮(gród)。雖然不如石製堡壘,但木牆加上沼澤,仍足以保護上百人的村落。這些星羅棋布的防禦型村鎮,使日爾曼人在十世紀侵略波蘭的行動總是無功而返。
十一世紀時,波蘭王國尚未擁有嚴密的封建體系,國防仍是由各地的氏族支撐。以電玩《世紀帝國 2》的設定比喻,波蘭才剛進入封建時代,而隔壁的神聖羅馬帝國則已來到城堡時代。憑藉著國力優勢,神聖羅馬皇帝數次想征服波蘭,但諸侯們總是爭吵不休,導致皇帝無法招募足夠的騎士,波蘭的裝甲步兵、弓兵只要躲在層層木牆後,就能擋下日耳曼軍隊。除了防禦型村鎮外,波蘭貴族們也加緊腳步修建要塞,以鞏固領地的安全。
直到十二世紀,波蘭王國才開始進入「城堡時代」。不過,當時公主與王子們住的城堡(zamek),大部分都是木造而非石製,工匠們雖然已掌握木材混泥土的技術,製造出比普通木牆更為堅固的箱牆 [1]、柵牆 [2],但整體外貌離「高貴浪漫」,還有很遠的距離。
波蘭人早期建築城堡時,會先用城牆圍繞出一塊橢圓形的土地,並留下寬廣的中庭,比起壯觀的主堡,波蘭人更偏好高聳的瞭望塔,因為在平原上,守軍必須時常眼觀四方,才能避免被敵人突襲。中庭既然作為安置守軍、收容人民的地方,自然也沒有多少空間,能讓貴族們養鳥、種花。那時的城堡就是個大型軍營,完全不適合在少女漫畫或童話故事中出現,或許用「twierdza」(要塞)來描述它們會更加貼切。
那麼,波蘭的城堡要到何時才會變「漂亮」呢?正所謂「有競爭才有進步」,十三世紀時,波蘭面臨了兩大外患──擅長騎射的蒙古突騎與鎧甲厚實的條頓武士。前者讓他們意識到石製城堡的重要性;後者則傳入了先進的築城技術,那又是另一段複雜而有趣的故事了。
[1] 雙層木牆中間夾土石,兩側再以木頭固定之形式,就算敵人採用火攻,內層木牆也不容易受損。
[2] 雙層木牆中間夾土石,內層再以多條橫木支撐之形式,雖然比箱牆更為堅固,但防禦火攻的效果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