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蔣介石何時看透曾經的盟友──尼克森?

汪浩 2017-08-15
收藏

尼克森當選總統前,曾 6 次訪臺。蔣介石對反共鬥士尼克森投入過大量心血,與他長談世界時事和反共戰略。1969 年初尼克森上臺後,蔣介石很快體認到美國對臺政策的變化,但是,他沒辦法撕破臉,公開否認尼克森是朋友,因為臺灣只有美國這個表面上的盟友,日本不可靠,蘇俄又談不攏。

 

1969 年 7 月 21 日,美國國務院公開宣佈放寬與中國貿易和到中國旅遊的限制,這是尼克森政府緩和美中關係的第一個單方面行動。7 月 25 日,尼克森於關島發表談話,宣佈在印度支那收縮兵力,使戰爭「越南化」。1969 年 8 月初,尼克森在環球旅行中對巴基斯坦、羅馬尼亞等國領導人表示,美國希望中國走出「孤立」狀態,在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發揮重要作用。

 

他還請巴基斯坦總統葉海亞‧汗和羅馬尼亞總統尼古拉.齊奧塞斯庫向中國轉達此意。他告訴齊奧塞斯庫,一旦中國改變對美國態度,美國願意與它交往並建立關係。尼克森嚴格保密中國政策的改變,他和季辛吉排除國務院參與,以免官僚體系洩密;同時對中華民國政府以空洞及不實的言詞敷衍。

 

1969年8月初,尼克森在環球旅行中對巴基斯坦、羅馬尼亞等國領導人表示,美國希望中國走出「孤立」狀態,在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發揮重要作用。

8 月 6 日,季辛吉告訴中華民國駐美大使周書楷,尼克森要向蔣介石傳達一個訊息,即美國對中共政策「沒有改變」;新聞報導揣測美國政策改變,事實並非如此。周書楷具體問,在羅馬尼亞有沒有談及願與中共對話的問題,季辛吉謊稱「沒有這種對話」。「政策沒有改變」從此成為美國政府敷衍臺灣的標準答案,直到 1971 年 7 月美國正式宣佈改變。

 

1969 年 8 月 2 日和 3 日,蔣介石於日月潭涵碧樓三次接見來臺訪問的美國國務卿羅吉斯,商討亞洲局勢。蔣指出,任何試圖與中共妥協或和解,都註定會失敗,徒然讓中共鞏固地位。

 

他單刀直入問羅吉斯,尼克森政府是否鼓勵中華民國反攻大陸,解放中國人民,或要把它凍結在臺灣。羅吉斯也不客氣的回答,美國已經無法把時鐘撥回到艾森豪、杜勒斯,或甘迺迪時代。尼克森的立場是繼續支持中華民國,如果中華民國能以和平的政治手段回到中國,美國會很高興,但任何使用軍事冒險,都是不切實際的考慮。會談後,蔣介石記曰:「對羅感想乃是一位平凡之人,自不能與杜勒斯相比。」

 

很快,經過密切觀察,蔣介石認為尼克森聯中反蘇的態勢已經明顯。8 月 23 日,他擔心美國「聯毛匪以制俄共,全心一意不問後果,或能否向此目標激進矣。」8 月 31 日,蔣又記「美國所謂亞洲新政策者,乃聯匪制俄,使棄越南與臺灣之政策也。」10 月 18 日,蔣又批評「 美國此種自私荒妄、毫無正義與遠見之當局,如其再為自由世界領導, 則自由世界只有自取滅亡而已,而不能自立自求存乎。」

 

10 月 31 日,蔣記曰:「美國外交變態百出,尤其對共匪之諂媚言行醜態,更令人發嘔,焉得不使共匪之驕橫也,而其對我視為無物,則更顯其帝國主義者,只怕強權而無道義之本性矣。」可見,早在 1969 年秋,蔣介石已經預見到「美既決聯匪制俄自不能不放棄我中華民國與越南以謀匪也。」

 

尼克森環球行之後,對臺灣政策的調整跨出第一步,1969 年 9 月 23 日,他決定:美軍艦艇在臺灣海峽的例行性巡邏,改為「不定期巡邏」。美國先透露給毛澤東,卻拖到11月初才正式通知蔣介石。11 月 15 日,蔣介石抨擊「其最惡劣之用意與目的,乃無形中迫使我撤退金馬外島,為使共匪統一大陸,以達到其兩個中國之幻想。」蔣認為尼的「基本政策實已決定,臺灣海峽任由共匪侵佔金馬,以達成其孤立臺灣之愚策,不惜出賣我政府也。」

 

1969 年 12 月 17 日,蔣介石接見美國大使馬康衛,馬康衛在回美述職及休假三個半月後返臺北,帶回尼克森的若干保証。

 

馬康衛告訴蔣,美國政府完全瞭解中共政權對東亞地區的威脅,但美國認為有責任盡力採取務實和謹慎的步驟,以減低地區的緊張,和執行美國所宣示以談判代替對抗的政策。美國要與世界各國保持和平關係,避免不必要的挑釁。

 

1969年6月月18日,美國駐華大使馬康衛(左一)訪問省議會。

馬康衛明白告訴蔣,基於這樣的精神,美國正努力尋求與北京對話;如果努力有成果,那將以「在華沙或其他地方」恢復大使級會談的形式出現。為營造對話的氣氛,美國將有限度的放鬆美國公民到中國旅行及貿易的限制。但尼克森向蔣保証:美國信守共同防衛條約對中華民國的承諾;任何尋求與中國大陸改善關係的措施,都不會沖淡此項承諾。美國堅定支持中華民國,希望雙方各領域的關係不但維持,還要加強。

 

馬康衛還說,尼克森也指示他向蔣保証,他的中國政策,不會損害中華民國的基本利益:美國與中國大陸接觸,「不表示」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或增強其國際地位;「不意味」美國要降低防衛臺灣的警覺;不是美國認為中共政權本質已經改變,或已經可以接受;不是美國放棄基本原則。蔣介石謹慎地聆聽馬康衛陳述約一小時,沒有插話,等他說完,沉思片刻,才簡單的回應說,他聽到馬康衛大使確認「美國支持中華民國的政策不變」,感到放心。

 

12 月 31 日,蔣介石年終總結

 

「美尼在 6 月間宣佈其訪問東南亞與羅馬尼亞,此為其助匪以制俄與棄我政策之第一步,又於七月下旬在關島宣佈其新亞洲政策,乃為實施其放棄亞洲,亦為美俄毛匪三方分合之關鍵也。8 月初,羅吉斯來日月潭訪問談話之結果,則其對我凍結臺灣,乃至變更美尼反共態度與親共政策完全暴露無遺矣。... 美尼於 11 月 3 日對其新亞洲政策之闡說特提其間接戰爭之不可能,此全為其媚匪以賣我之卑行也。接續其美艦停止巡邏臺海之表示。...  美尼對匪於 12 月再度放寬其對匪購買商品政策之聲明。」

 

對此,蔣決定「臺灣本島防禦計畫亦於本年開始採取獨立自主之精神,而部隊亦重新編組,此乃為殷憂啟聖之兆乎。」

 

1970 年 1 月 2 日,美國副總統安格紐飛抵臺北訪問一天,與兩蔣會談。在尼克森政府內部,安格紐反共立場堅定,是與蔣談得來的人,尼克森一再派他到臺灣,純是安撫之舉。

 

會談中,蔣介石對尼克森的新亞洲政策提出看法,認為亞洲情勢已發生劇烈變化,過去中華民國之主要目標為反攻大陸,今日之主要顧慮為如何自衛,而中共唯一之目標為占領臺灣。中共對臺灣侵略之作法,除軍事侵略外,另一為政治作戰,即設法離間臺美關係。

 

1970 年 1 月 8 日,美國宣布定於 20 日恢復美中大使級華沙會談。1 月 13 日,蔣介石接見外籍記者團,說明中華民國捍衛自由安全立場永不改變。他忠告美國:中華民國之利,就是美國之利,相信美國必不至做出足以傷害中華民國的事。1 月 14 日,蔣介石接見美國空軍部長席曼斯,希望美方協助增強中華民國空軍的力量,與席曼斯談話,請其向尼克森轉達:美國目前一再高唱不再以軍隊介入亞洲,尤其最近一連串對中共示好舉措,均足以助長中共侵略臺灣之野心,尤其美國宣佈恢復與中共舉行華沙會談,又足以增加中共囂張氣燄。

 

1970 年 1 月 28 日,蔣介石直指尼克森「美國政客失信無義、反覆無常,為其個人利害,隨時可以出賣友人,今日又多得一個經驗。」1 月 31 日,蔣介石自我反省「自二十五歲以來,經過無數憂患與恥辱,尤以對外之磨折扭絞,非使我國脈民命澈底消除而不止的美國政府,虛偽欺詐之玩耍,令人無法忍辱,巳達極點。此乃自民國卅一以來,史迪威、馬下兒(馬歇爾)以至今日尼克生等,是極盡人世所最難堪之一次也,荒漠甘泉所言靈魂在和逆境中苦鬥中,才能把握他的奧妙和扭絞中擁出真理之時乎。」

 

2 月 27 日,蔣介石對美國在美中華沙會談所持立場和會談進展,大為震驚,擬提嚴重抗議,記曰:「審閱匪美會議之要點,美促匪共同發表和平共存五原則,以臺灣問題,亦以和平解決為其原則。此種承認共匪與從中賣其友邦之行為,乃為美國之故友不足為奇,而竟出之於尼克生政府,乃為誰亦所不及料者。然余則早知其卑劣政客,早已防範。」

 

2 月 28 日,蔣又記曰「閱及匪美華沙會談之要點,乃是其雅爾達密約重演之預報,此為尼氏對華又一次之譏刺與惡作劇,痛憤之至,內心如焚,固當時氣候惡劣更增鬱悶,幾乎坐立不定,幸能勉強自制,力圖自強,為其所傷,余能得此復國基地,要自強為善,彼雖狡詐陰狠,如我何哉?」

 

3 月 2 日,蔣介石派外交部長魏道明約見馬康衛大使,駐美大使周書楷去見助理國務卿葛林,分別提出抗議。魏道明的照會稱,2 月 20 日華沙會談,討論到所謂臺灣問題,因為這涉及中華民國的領土主權問題,中華民國政府不能容許其討論,因此必需提出最嚴正的反對。
 

周書楷

3 月 4 日,蔣介石又給尼克森寫信,對美國大使斯托塞爾在華沙會談中所持的立場感到震驚;蔣擔心美國可能考慮接受中共提出的和平共存五原則,並與北京討論解決臺灣問題,傷害到中華民國的主權。季辛吉認為蔣介石的抗議信並非意外,那表示他憂慮華沙會談的可能意涵。他建議慎重回覆,向蔣介石強調美國對中華民國的承諾,並顧及他的敏感問題。

 

尼克森在 3 月 27 日回覆蔣介石,表示他知道蔣不信任中共,他自己也未忽視中共過去的作為和它的威脅;但他同時強調,如果不設法尋求減低與中共衝突的危險,及探討雙方是否有藉談判解決問題的機會,那是他對美國人民失職。尼克森重申美國保衛臺灣與澎湖的決心,及不讓華沙會談影響美國與中華民國長期存在的友誼與合作的意願。

 

3 月 18 日,蔣介石主持國民黨十屆八十四次中常會時指出:

 

「國人以往只知注重外界對我之影響,而不知本身自立自強之重要。此實民族自卑感作祟之所致,當年大陸失敗,亦即導因於此,今後應先看自己,再看敵人,然後再看國際情勢。其實,我二十年來之安定,固為世界各國所僅有,其他方面之進展,亦事實俱在,最近美軍顧問團團長雖謂我軍事在三年內進展五倍,其實尚不止此。因此,今後只要吾人精誠團結,踔厲奮發,任何國家對我均不敢輕侮,即美與匪妥協,亦不足畏。」

 

他已公開警告國人美國可能與中共妥協,撕毀臺美協防條約。

 

1970 年 4 月初,美國國務院邀請蔣經國於 4 月 18 日到 28 日訪美,作為對羅吉斯訪臺的回訪。蔣經國訪問華府時,尼克森政府以對待國家元首的高規格接待他。陪同蔣經國訪問的外交部次長沈劍虹,在 1980 年代發表的《美國與自由中國》回憶錄中,認為尼克森邀蔣經國訪問,目的似乎是在對一個盟國告別。蔣經國提出的三大議題:華沙會談、聯合國席位、金馬防衛,尼克森都避免深入討論。

 

蔣經國訪美後,蔣介石並沒有感到放心,他反而相信,臺美關係很快會有決定性的改變。但是,面對變化莫測的未來,蔣介石依然充滿信心, 他認為臺灣本身實力的壯大, 才是其生存的關鍵。

 
文章資訊
作者 汪浩
刊登專欄 汪浩的讀書筆記
刊登日期 2017-08-15

文章分類 故事
大會報告📣限時好禮等你拿🎁
2024/10/29-11/29加入支持方案,即可獲得故事最新力作《表裏京阪》一本!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