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麻瓜的語言故事】為什麼會有文言文?

黃竹佑 2015-03-09
收藏

文言文-或者稱呼為傳統漢文,在過去的東亞是地位近於今日英語的國際語言,當時中國在亞洲勢力強大,其周邊區域的國家也紛紛以漢文為尊,如日本、朝鮮半島等地,甚至在歷史上也有一些非漢文化的人棄自身文化而漢化,如鮮卑。


但文言文在歷史長河總有根源,究竟文言文是何時出現、又是如何產生的呢?


西周牆盤銘。語言學家認為,此時的書面應還與口語一致。
西周牆盤銘。語言學家認為,此時的書面應還與口語一致。

二十世紀,白話文運動紅極一時,運動的中心概念簡言之便是「我手寫我口」,講什麼話就寫什麼字。但這個概念其實並非新創。


搭著時光機來到先秦,當時的人們就已是用字各自記錄自己的語言,當時的書面是口語的延伸,記下的就是他們所說的話語。有些逐字記、有些精簡寫;可以優雅,也可粗俗。當時各國的語言有所不同,有些國家的語言甚至不屬於漢語族-也就是跟現代漢語並非來自同個系屬,相當多元紛雜。


然而文字和語言有個根本上的不同,那就是變化的速度不一。語言變化的速度極為遽烈,短短百年就會有頗大差異,只要大腦認知功能正常、成長環境有語言刺激,大家都學得成自己的母語,且每天都一定用得到;文字則不同,一個書寫的詞要獲得社會的共識是漫長的過程,特別是漢字的表記方式,雖然仍有大量的字以其發音創造,但就一個書寫系統而言仍含有過多資訊,這也使得文字記錄口語的功能漸趨式微。


隨著語言的變化,緩慢跟進的文字漸漸脫節,造成了書面語和口語的落差。這個過程並不是到了近代才發生,例如南北朝的文人,發現詩經當中有許多韻腳音都各自不同,押韻得詭異,但當時的人們大多並不了解語言會隨著時間變化,而先秦的語言和南北朝時的漢語已大相逕庭,因此,他們自創了一套方法解釋那些韻腳的讀音。


漢代獨尊儒術,間接讓過去儒家所使用的語言成為了書面語的經典。
漢代獨尊儒術,間接讓過去儒家所使用的語言成為了書面語的經典。

唐代因為國力強盛,文化輸出也十分頻繁,當時的漢語便成為中國鄰國學習效仿的對象,日語、韓語、越南語的許多漢字詞也奠定於隋唐時代。此時的漢語已和秦漢時期差距甚大,可說是有親屬關係的不同語言,但仍散有以文字記錄口語的記錄,例如唐代為了將佛教通俗化、以口語及通俗語詞所記錄的變文及俗講,當中便可見到許多口語詞彙;後代的話本、章回小說等當中,也可一窺每個時代真正使用的口語是什麼模樣。


近代白話文的奠立過程,同樣並非一蹴可幾。有很長一段時間,文人所流行書寫的東西與他們所說的語言有所脫節,但真要「我手寫我口」,還是會產生許多問題,例如語言中的語氣詞、一些找不到字或字已失傳的詞語、甚至是從前的外來詞,都難以既有漢字記錄。


歷史上的白話文作者,在寫作時,也須一邊權衡一邊「造詞」,獲得社會共識的,就能戰勝留下。直至明清時代,用官話創作的白話文學興盛,許多口語裡找不到對應漢字的詞語,或以音近的漢字代替安排,或透過形聲的方式造出字來。五四運動裡的「白話文」便是在這傳統上增修刪減而來,這也是為何我們在東漢的說文解字裡,找不到很多現代口語裡常用的字,如「你」、「嗎」、「吧」等等。


嚴格說來,「書寫我口」的過程在中國歷史上是不斷持續的,因此形聲字和假借字總合,遠比象形或指事等漢字要來得多許多。其原因便是因為語言不斷變化,原本的漢字無法通記,新漢字不斷被造出,書寫語言也在歷史洪流下漸漸演變。


即便是較有規範性的文言文,我們仍可想見過去的人們在書寫時,或多或少都摻雜了他們的「語言」在文章中,只是程度可能趕不上語言變化的速度,造成落差愈來愈大。現代華語或普通話之所以能用漢字逐字寫出,便是因為它當中「找不到字」的部分,已安排或創造出漢字,並且獲得了社會共識。


孔子不會聽懂李白的語言,李白所講的語言更非明清官話,然而透過上述手段,漢字仍可以用來表記像是華語——這樣一個已與先秦漢語截然不同的語言。


理論上,所有漢語族的語言,都可以用同樣方式使用漢字表記,因此並沒有「國語有字、閩南語或客家話沒有」這回事,因為他們都有過去漢語的部分特徵,也都有難以直覺以漢字表示的外來詞或語氣詞。連語言系統不同的日語或韓語、越語,都曾嘗試過全以漢字表記的書面形式。反過來說,現代日語書寫時僅保留部分漢字,擁有大量漢語詞的韓語、越語也在近代拋棄漢字,在語用的角度而言,其影響似乎也並非全盤負面。


文言文和白話文的歷史,正如一場「漢字是否記錄語言」的詮釋戰爭,而語言和文字的可能性,應當不只一種。

文章資訊
作者 黃竹佑
刊登日期 2015-03-09

文章分類 故事
有故事來信📧
大歷史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 讓故事電子報,陪你一起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