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冷知識週刊,要來告訴各位讀者們,海水退潮才知道旅鼠有沒有穿褲子.......
等等,跑錯棚了!(每日一冷好像很愛跑錯棚XD)這裡可不是政論節目,我們今天要來跟各位讀者說的,是一個史上被誤解最深的懸案之一,旅鼠究竟是自殺還是他殺?(柯南背景音樂下!)
不知道各位讀者是否聽過旅鼠效應(Lemmings Effect)一詞?普遍來說旅鼠效應是這麼形容這群圓滾滾的小傢伙:
每當旅鼠族群數量增加到環境容許的上限時,旅鼠們就會開始進入焦躁不安、到處叫嚷、跑來跑去、並且陷入迷失方向的狀態,這些行為導致最後旅鼠們恐慌地集體跳海自殺;或是會變的攻擊性特強,但卻不識相地在天敵前挑釁攻擊,使得天敵吃掉他們,以上種種行為都使旅鼠族群數量大幅減少,達到旅鼠族群數量減少的結果。
行為經濟學以此延伸,多拿來比喻在股海中投資者跟隨一般大眾盲從的行為,股神巴菲特更以「旅鼠效應」來形容股市的散戶中不理智、容易陷入集體無意識的群體,更將旅鼠拿來比喻證券機構,股民就如旅鼠的家庭,當投資者的財富效應放大時,馬上傳到其他人的耳朵當中,不斷有人會加入這個市場,數量迅速擴大,市場因此而急劇膨脹。並用以勸告投資者,不要相信市場,而要相信自己的觀察與判斷。
但實際上旅鼠真的會這樣嗎?這些長年居著在北極圈附近,圓滾滾的可愛旅鼠們真的有自殺傾向嗎?
動物學家告訴我們:旅鼠是不會為了自殺而跳海的。(哪泥!)
讓我們來看看傳說是怎麼形容這群小傢伙的:當旅鼠數量達到頂峰時,牠們會自發地集體遷徙,奔赴大海自殺,只留下少數同類留守並擔當起傳宗接代的神聖任務。
傳說的來源並非全無根據,人們很早就觀察到,在挪威地區生活的旅鼠,儘管生活在天寒地凍的極圈附近,它們的數量會出現急遽地周期性變化,有的年份數量極多,有的年份卻又非常少見。
在十六、十七世紀的歐洲,在無法解釋這樣的變化情形下,甚至有不少人相信旅鼠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只要空氣條件合適,就能自發生成旅鼠。而當時丹麥的博物學家奧爾·佛姆為了駁斥這種說法,首次對旅鼠做了解剖,証明旅鼠的身體結構和其它嚙齒類動物類似。
旅鼠一般來說沒有冬眠的習慣,因此在冬天時牠們會挖開雪地,啃食草根或預先儲存好的食物過冬。而挪威旅鼠繁殖速度非常快,大約出生後一個月即成熟,可以生育下一代,且雌旅鼠每五個月就可以生下一窩平均八隻的旅鼠寶寶。因此當食物豐富而冬日較為短暫的時期,其族群數量會爆增十倍以上也不為過的。
但當族群數量暴增後,旅鼠們會因食物不足而焦躁不安、甚至有大批的旅鼠被餓死;愈發嚴苛的環境迫使牠們開始離開自己熟悉的家鄉,進行遷徙以尋找其他棲息地,當然在這過程中,會有許多驚慌、失去方向感的旅鼠因推擠而掉進河中或海裡,或只是單純想要跳下水去對岸尋找更好的棲息地。
但其實事實是,旅鼠跳海也沒有用,牠們大部份都會游泳……
但是也有一些體力衰弱的個體,可能在長途遷徙中體力不支,在水中溺斃也是有可能的。
而大多數順利爬上岸的旅鼠們,通常會在其他地區活得好好的,並且持續繁殖好幾代,而這也和傳說中的自我毀滅的傳說完全不一樣。
而促使旅鼠效應廣為流傳的,我們要從迪士尼開始說起:
迪士尼工作室 1955 年的卡通——The Lemming with the Locket,這是一部唐老鴨舅舅史高治叔叔(Uncle Scrooge)的系列卡通,裡面畫出了大量旅鼠跳下懸崖的場景。而從這部卡通開始,旅鼠會自殺的形象開始流傳。
而三年後,同樣還是迪士尼,其在 1958 年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的影片《白色荒野》(White Wilderness),更拍出了旅鼠成群跳海自殺的景象,配上非常煽情的解說,大致上就是將前面旅鼠為了群眾利益而犧牲的傳說描述得栩栩如生。此時旅鼠自殺的形象更是深植人心,讓人深信不疑。
但實際上,這些紀錄片中的旅鼠是迪士尼攝影團隊,向一位因紐特小孩買來的幾十隻旅鼠,利用後製剪輯製造出成千上萬隻旅鼠遷徙的影片。但製作團隊最想要拍的「旅鼠跳海自殺的橋段」卻沒有這麼好拍,問題在於這些旅鼠根本不想跳下懸崖。因此在等了兩天之後,不耐煩的製作團隊只好把旅鼠趕下懸崖,用人為的手法逼旅鼠們跳海(!)。
雖然是假造的紀錄片,但這支紀錄片影響仍舊深遠。後來行為經濟學還因此而出現「旅鼠效應」這個名詞,但發明這詞彙的人應該沒想到,原來這一切都是誤會一場啊!!
每日一冷溫馨提醒: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每天收看一則冷知識,有助心情放鬆,我們下週同一時間再見!
原文刊於每日一冷 #本日冷知識899
[Miss Monday]
圖片來源:http://www.guokr.com/article/47194/
- http://www.ngtaiwan.com/14822 旅鼠真的會自殺嗎?解開動物迷思的真相
-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11216/13156.htm「旅鼠效應」造假畫面 BBC、迪士尼也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