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臺灣的邦交國數量並不多,各位讀者對於大使館有什麼感覺?是覺得非常正式而產生敬畏之心,還是覺得戒備森嚴根本無法靠近?曾經去過澳洲的朋友或許並不陌生,澳洲就有大使館是用帳篷搭起來的。哇!這下大家腦海中大使館的形象是不是忽然碎的四分五裂了呢?
到底有哪個國家這麼標新立異會想要用帳篷搭成大使館呢?原來這是澳洲原住民族在 1972 年做出的創舉,目的是為了向政府要求原住民族應得的土地權。至於為何要以「大使館」的名義來搭這個棚子呢?這是因為發起人認為十八世紀英國人入侵澳洲以後,澳洲原住民族在並未有任何主權讓渡的程序之下,他們的土地就被判定為無主地而直接為白人所侵佔。於是他們決定以國家對國家(nation to nation)的概念來控訴政府不願正視問題。
1970 年代正值美國黑人民權運動蓬勃之時,澳洲原住民族也在此時開始較為積極地採取政治上的行動。其中 1971 年北領地的鋁礦開發申請爭議便是一個重要的事件,因為那是澳洲原住民族首次將他們與礦產公司的紛爭搬到法院上。然而,澳洲高等法院最後的判決卻拒絕承認原住民的土地權利,認為礦產公司的申請並沒有問題。再加上隔年一月,當時的澳洲總理 Billy McMahon 公開表示澳洲原住民族並未擁有任何土地權,所有他們擁有或佔據的土地都是向國家租用的。
這一連串令人義憤填膺的爭議,讓 the Black Caucus 這個在澳洲原住民族運動中重要的組織之一派出四個人,他們在坎培拉舊國會大廈前架起陽傘向政府抗議,要求政府必須有誠意的出面解決此爭議。這項行動很快引起不少人響應,於是陸續有人帶著帳篷前來支援,並有長期抗戰的打算。這是帳篷大使館的起源,此後持續有人來來去去的支援,不論那天是 100 個帳篷還是只有 5 個帳篷,他們就是在那兒屹立數十年不搖。
說屹立不搖其實也有點言過其實。從 1972 年他們開始不斷遭受各種天災襲擊與人為攻擊,包含警方強制的拆除、驅離,或是民眾的謾罵、恐嚇、炸彈攻擊等。於是我們在不同時期看到的帳篷都不太相同,因為他們往往每隔幾個月或幾年就必須得再重搭。即便 1995 年帳篷大使館被國家遺產局登錄為歷史遺產,這個情形仍舊存在。
不只是帳篷大使館的保存問題而已,實際上澳洲原住民族的權利並未有太多突破性的改善。舉例來說, 1993 年澳洲政府雖然通過了《原住民族土地所有權法案》,卻要求原住民族必須自行出示證據,證明他們在殖民者來到澳洲前便擁有這些土地。此法案不但沒有讓澳洲原住民族爭取回自己被掠奪的土地,反而在法令的限制下更難伸張自己的權利。
在運動訴求成功遙遙無期的情況下,帳篷大使館有增無減。尤其 2012 年人們在帳篷大使館行動屆滿四十週年再度集結並抗議之後,演變成在各地漸漸出現其他帳篷大使館的全國性運動。如今,帳篷大使館內除了志工與原住民族居民以外,我們也會見到一些白人的身影。在當代澳洲社會裡,不是每個白人都能夠生活無虞,也有些生活過不下去的白人選擇到帳篷大使館一起住下來。
這是個政治和抗議的基地,帳篷大使館的存在不斷提醒眾人他們的信念與精神。在政府開始懂得面對歷史與當前社會結構上極大的不公不義之前,他們將會一直存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