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冷知識週刊】第六十九號:為什麼歐美國家中的亞裔移民總和洗衣業這一刻板印象相連結

收藏

你有想過,為什麼歐美國家中的亞裔移民總和洗衣業這一刻板印象相連結嗎?


相信對各位較留意歐美文化,或是愛看歐美電視劇、電影的讀者,或者是已經移民到歐美國家以及在歐美國家求學、工作的各位讀者來說,亞裔人口總和許許多多正面、負面刻板印象相連結(事實上也不只有亞裔,例如在歐美國家中愛爾蘭人也常和愛喝酒以及多擔任警職這些刻板印象相連)。例如數學或理工科目成績很好、總是戴著眼鏡、總擔任律師、工程師、醫師、會計師這些工作等等。


當中有一項便是「你家街口的洗衣店多半都是亞裔人口經營的」。我們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大大小小刻板印象或許看來自然,但仍有其必要探究其來源,今天就讓我們從美國的脈絡下繼續說下去!


在美國公共電視 PBS 製作的紀錄片《Ancestors in the Americas》中指出,最早抵達西半球的亞裔人口是菲律賓華人,他們一路航行到了墨西哥定居。最後這些菲律賓華人沿著海岸線一路向北,於西元 1750 年抵達了約莫今日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的位置。時序到了 1840 年,由於從非洲輸入的勞動力逐漸不足,英國與西班牙等國家開始從中國、印度與菲律賓等國家輸入廉價勞力(苦力),將他們帶往加勒比海地區、秘魯、厄瓜多等中美洲與南美洲國家。


但這些都只是零星,小規模的人口移動,真正大規模開始有亞裔人口往歐美地區移動(第一波大規模亞裔人口移往美國)則要等到 1848 年的加州淘金熱。被美好的一夕致富童話誘惑,當時許多中國沿海人口爭先恐後到了這塊是今日加州的土地,夢想著衣錦還鄉。這些移往加州的中國人中大部分來自廣東,當地適合農耕的土地本來就不多,再加上鴉片戰爭之後英國人對廣東(尤其是港口廣州)的影響力日益擴大,許多人逼不得已只好出海討生活。


這些中國人抵達加州之後從事的多半是契約工,工作內容以採礦或是建造鐵路為主。除了在加州之外,也有許多中國人轉往夏威夷在甘蔗園中工作。但在加州的中國採礦工人不久就遭受到當地以歐洲裔美國人為主的歧視對待:本來應該對每個非美國國籍的外國工人都課收外國礦工稅,但最後結果是只有中國人繳納這筆稅金,其他來自歐洲國家的礦工則拍手叫好。


雖然加入採礦業最有可能完成當時的美國夢,但因種種歧視還是有許多人轉向其他行業:有的人回故鄉與鄉里集資開了自己的小商店、園丁、幫傭、農夫,而當中最多人選擇的就是洗衣業。


前面提到有許多中國人成為鐵路工人,幫助建造了第一條橫跨北美洲的鐵路「First Transcontinental Railroad」。當時約有一萬名來自中國的鐵路工人,他們從事的多半是最骯髒也最具有危險性的部分,在開鑿內華達山脈鐵路時,因為爆炸裝置引起的山崩就導致了 1,000 名中國鐵路工人死亡。儘管如此,中國鐵路工人領到的薪水只有其他國家鐵路工人的六成,也不被允許參加鐵路落成典禮。


在這條可以說是由中國工人的血與屍體堆積出的鐵路完工之後,活下來的中國工人們回到了加州,但因為他們的勞力對美國來說已經不再是必需品,加上白人們慢慢將中國工人視為經濟上的一大威脅(某川X生物:中國搶走我們的工作!),排華與反華情勢開始升溫。


西元 1851 年,一名叫做 Wah Lee 的中國人在舊金山開了全美第一間由中國人經營的手洗洗衣店,在數週之間生意就好到他必須雇用二十幾個工人分三班輪班洗衣服。


或許很多人會問,剛剛提到許多中國人開始做其他的行業,為什麼最後反而是洗衣業最多人做呢?洗衣業之所以對中國移民來說是個理想的行業,乃是因為它不需要什麼耗費數年才能學有專精的技術技巧,也不太需要過多的資金,有另外一點是洗衣業對於美國的歐洲移民來說是他們不想做的行業(某川X生物:才不是美國人不想做那些工作,是那些中國人跟墨西哥人來美國搶走我們的工作!),他們多半在母國就已經是中產階級出身,或是在母國就不想從事與洗衣業相關的工作。


通常來說,洗衣業需要長時間操作各種沸騰的壺盆器皿、滾燙熱水,以及在爐灶上用金屬器具燙衣服,這向來就和歐美文化中對於「男子氣概」的想像不符,雖然在這我們先不去細究那名詞到底是什麼意思,那些所謂符合性別氣質想像的行為到底要主宰人類思考與行為模式到什麼程度。


短短 20 年間,到了 1870 年代,在所有有中國人口的社區或聚落中,都有了中國人經營的洗衣店蹤跡。這時候或許又有人問:為什麼這些中國人或是中國裔美國人只肯做洗衣店不肯找其他工作呢?但很多時候,這是他們在險惡歧視環境中勉強能糊口的生存之道,除了這份工作他們還能做什麼呢?


誰也沒想到經營洗衣業竟然也能完成美國夢,於是愈來愈多人加入競奪這塊大餅,現在不只有中國人經營的洗衣店,各種族裔的人們也開始依樣畫葫蘆開起洗衣店,但他們想要的卻不只這些。在西元 1880 年代,在舊金山登記在案的洗衣店有 320 家,而依照當時的建築技術,這些店鋪多半都是蓋在木造建築物內。當時的舊金山議會通過了一項新法令:所有在木造建築物內經營洗衣店的業者都必須向市政府申請執照,最後在這 320 家內超過 200 家由中國裔美國人所經營的洗衣店沒有一間被核發執照,非中國裔所開的洗衣店內則只有一家不被核發執照,其他全數通過。


最後由一間叫做「Yick Wo」(益和)的洗衣店率先發難:益和由一位叫做 Sang Lee 的中國人經營,他在 1861 年從中國來到美國加州,他在沒有任何身份(非法移民)的情況下經營了益和超過了 20 年的時間。如同當時大部分的洗衣店,益和也是在木造建築中營業,想當然爾並沒有被舊金山市政府核發執照但仍繼續經營,最後他被定罪並處以罰金美金 10 元的罰鍰(相當於 2016 年的 270 美金),他因拒絕繳納罰金而鋃鐺入獄。


Sang Lee 決定一狀告上法院,這個案子一路往上打到美國最高法院,最終最高法院判決這一項新法令雖然在內容上並沒有任何對於任一族群歧視的意圖,但因為執行上決定核發執照的單位有著歧視族群的事實,而判決這項法令違反了美國憲法第十四修正案中的平等權保障。這就是有名的 Yick Wo v. Hopkins 118 U.S. 356 (1886) ,是今天在美國任一法學院中的美國憲法課程都一定會教到的經典平等權案例之一。


雖然這個案子在 1886 年獲得了法律上的最終勝利,但美國民間的排華與反華情勢如同上述已經醞釀已久,到了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當時四處可見反華暴動、對中國移民或是中國裔美國人動用私刑,甚至是謀殺都十分常見。這些情緒終於在 1882 年升到最高點,催生出《美國排華法案》(Chinese Exclusion Act),美國第一個以特定族群為規範目標的法律,這項法案禁止了所有中國人進入美國,也拒絕對當時已經在美國且符合資格的中國人授與美國國籍,甚至是在美國出生的中國裔嬰兒(美國憲法規定在美國國土出生的嬰兒,即使雙親未持有美國籍,皆自動獲有美國籍)。這也是美國史上第一次拒絕特定族群進入美國的法律。


在西元 1883 年,有 8000 位中國人從中國抵達美國(包括已經取得美國國籍回去探親等目的的中國移民),隔年就只剩下將近 300 人能入境美國,甚至到 1887 年只剩下 10 人。最初這項法案只為時十年時間,可是 1892 年這項法案又再被續命十年,甚至在 1904 年通過了將此法案無限期延長,直到 1943 年,這項法案才最終被廢止。


面對漸漸壯大的排華聲浪與暴動、私刑、謀殺,他們能選擇的行業就更加有限,求學與追求教育成了有危險的想法,許多城市也不再適合居住。加上法令禁止他們擁有土地或房地產,不准他們與白人通婚。種種壓力下他們別無選擇只好撤退到原本就是中國人習慣生活的地區:各個城市的中國城。只有在這裡他們才能稍稍感到安心安全,追求最基本的生存。


這些第一批在美國出現的中國城讓他們能在這有限的天地裡討生活,而不只是中國城,許許多多的日本城、韓國城也在此時出現。這就是為什麼在歐美文化中他們對於亞裔的刻板印象,總是這些人離不開所謂的中國城、日本城、韓國城,他們總是不願意踏出那舒適圈,成日活在所謂的「Asian bubble」(亞洲泡泡,指亞裔多半和亞裔也只願意和亞裔來往)中。


但有一點我們必須了解的是,這些中國城、日本城、韓國城從來都不是自然形成,也不是這些亞裔人口自己說好只願意和亞裔玩,而是在一個充滿惡意、偏見、排除、制度性根深已久的歧視社會下求生存慾望的本能性反應:只是想活下去而已。或許有人會說這些惡意在 2016 年的現在早已不復存,為什麼這些人還是不願意走出那泡泡而成日悲劇話自己的處境自怨自艾?我們或許可以想想在這次美國大選前後的種種新聞,才發現歷史總是不斷重演。


到了二十世紀初,美國每一個城市中都有了中國洗衣店的蹤影,這些中國經營者們也不是呆傻只會一直被欺負,他們也在西元 1933 年成立了自己的民間組織「Chinese Hand Laundry Alliance」,組織並動員社群內的力量。到了排華法案終於被廢止的 1943 年,一家三代全家人都在中國洗衣店內幫忙的景況已是四處可見,但到了第二代或第三代時,他們多半已經較能融入歐美國家與歐美文化,加上儒教文化影響下強調教育、收入與職業,繼承洗衣店對土生土長的亞裔美國孩子來說,未必是第一選擇了。


香港作家亦舒的小說《潔如新》正好描述了一個經營洗衣店數代的中國家庭,如何在第三四五六七八代孩子們已然全盤接受美國文化,仍要和代表傳統中國文化的洗衣店與自身所受各種西方思潮、女性主義中拉扯的故事。


以上說到了中國人與洗衣店之間的淵源,但若是沒有大眾媒體或各種媒介來強化這種刻板印象,恐怕今天情況還不會這麼糟。在西元 1870 到 1890 年之間,美國習慣用傳單或小卡片來打廣告,宣傳各種商品與商店。當時各種和洗衣相關的產品,例如洗衣精、肥皂、熨衣機(在熨斗發明之前熨衣服的機器)的小卡傳單上都印有身材矮小,留著辮子的中國男性在洗衣店內工作的圖片。不只是這些廣告傳單,就連當時剛剛出現的電影(仍是默片)都有著中國男性在洗衣店內工作,一片混亂中邊吵架邊工作的片段,以嘲弄特定族群形象惹觀眾發笑的橋段,卡通中也是屢見不鮮。而在報紙上每天也出現著嘲弄中國男性經營洗衣店的漫畫。


而在電視出現之後, 1970 年代也出現了一名白人女性向中國洗衣店男性請教是用什麼秘訣才能總是將衣服洗得如此乾淨的廣告劇情,最後這名中國男子笑而不答地說這是中國幾千年的傳統秘方,而男子後方則是他的中國太太大聲咆哮要他再去買這廣告主打的同名洗衣精。


中國裔與亞裔和洗衣店之間的刻板印象在今日的歐美國家與歐美文化中仍然存在,但真正傳統的手工洗衣店早在 1950 年代就幾乎消失,原因無他:自動洗衣機與自助洗衣店在此時開始進駐美國,而第二三次五六七八代在這些洗衣店中長大的孩子們也早已離家,追求高等教育與向上的社會流動,從事著其他職業,正如同亦舒的小說。


在今年( 2016 )的十月底,美國現存歷史最悠久的中國人經營洗衣店 Ching Lee 終於在經營 140 年後吹響熄燈號。1876 年,現任業主 Jacque Yee 的曾祖父的弟弟在加州的 San Mateo 開了Ching Lee 洗衣店,他會駕著馬車到二十英里外的舊金山點收那些需要洗的衣物。當時加州淘金熱將成千上萬的中國人帶往加州,但這家人卻是第一批到了舊金山南方的 San Mateo 開墾的人們,當時 San Mateo 人口只有 932 人。


本週的冷知識週刊就向各位讀者介紹到這裡了,下次各位讀者繼續在生活中的各種情境遇到亞裔和洗衣店之間的刻板印象,除了在腦中氣到不行快爆血管不斷要在心中告訴自己大尖叫這世界多麽美麗這空氣多麽清新之外,是不是又對這層歷史有更多認識了呢?更重要的,更是可以對對方來個機會教育,讓他們知道這個刻板印象的結構性因素是從何而來,我們要可以怎麼努力消除這些刻板印象,迎來更深層的社會正義呢?



各位讀者我們下次見~


[St. Patrick's Day]

文章資訊
刊登專欄 冷知識週刊
刊登日期 2016-12-14

文章分類 故事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