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中國上古時代的神秘弓形器,為什麼會在西周初期之後就消失了?

2019-01-01
收藏

弓形器的形狀頗為一致,中央部分作窄而彎曲的長柄形狀,兩端有突出近半圓的臂,臂的兩端又常裝置可以發出聲響的馬頭或圓球鈴。長度一般為三十幾公分,但也有長至四十七公分的。圖中下方這一件嵌瓖綠松石圖案,長柄的彎度較小,屬於較早期的作品。上方這一件有迴方紋為底的浮起蟬紋裝飾。器柄的彎度較大也較短,是屬於較晚期的作品。


青銅弓形器,最長 37.5 公分,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藏。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西元前 13 至 11 世紀。(Source:作者提供)

弓形器的用途目前還無法確實知道。在柄的兩端常見有皮條纏縛的痕跡,顯然是為了要非常穩固的組裝在某件器物上而設計。由於它有鈴,有人懷疑它是旗鈴或者馬鈴一類的東西,但也見過沒有鈴的。它常與馬車同出於一坑,所以有人以為是馬或馬車上的裝飾,但有些出土的時候又和馬車一點關係也沒有。弓形器常發現於腰際,所以或以為是一種腰帶,用以繫掛韁繩。但它又與箭鏃同出而柄裡面也常殘留朽木,所以也有人認為它是箭袋的裝飾物。


但是弓形器的握柄上有時鑄有突起的裝飾,不能用力把握。弓箭是攻殺敵人或野獸的工具,最好能讓敵人措手不及。但弦線一震動,鈴就會響。哪有以殺敵為目的的工具,竟然反而會警告對方的道理。所以又改為解說它是禮儀的用具,不必太講究實用上的效果。現在大多以為它即是文獻的弣或弼,是縛在弓裡以保持弓形並增強反彈力用的。至於它到底如何使用,以及為何西周初以後就消失了,還是問題。


木弩在很多氏族社會裡是主要的打獵工具,它能裝弦搭箭又不用立即發射,可以等待最好的時機。原始的木弩只比一般的弓多一個有槽的臂以裝設箭,並架設一枝懸刀以安設伏線。它可架設在地上,當野獸踩踏或觸碰繩索時,即牽動弓弦而射出箭,目標野獸的下腹,很可能就是為了獵殺表皮堅硬的犀牛而設計的。


一個人可以同時架設多把木弩於不同的地點,靜待野獸的出現。當弦動鈴響即表示機關已發,獵人就可以及時檢驗是否有所捕獲,所以有鈴。至於柄上有不便手握的高突起裝飾,則是因為手不必緊握著它。這樣看來,弓形器比較可能是木弩的零件,作為固定弓、增強反彈力,並能發出聲響的裝置。


青銅鏃,長 5.8 ∼9.1 公分,約西元前 550 年,有三角形刃鏃與三角形星芒的狹刃鏃,中間的脊長短不一。臺北歷史博物館藏。(Source:作者提供)

何以西周早期以後就消失了呢?木弩是狩獵的工具,商王及其貴族們經常打獵,因此很多大墓陪葬這種弓形器。但是西周以後,提到周王或貴族田獵的文獻很少。西周時代王也少親自參與戰爭,所以以田獵練軍這種技巧的需要也不多。再加上開墾農田,大型田獵場地都不見了。既然田獵的活動大減,有關田獵工具的生產也必然大減。


原始弩機的木、角、骨質懸刀,到了戰國時代改良為銅鑄的扳機。為三件利用樞軸、杠桿和齒輪的原理組裝的有嚴密結構的機械。加上拉開弦線和瞄準的裝置,就成為射程遠、殺傷力強的武器,此時才被大量利用於戰場上。弩機既然主要以殺人為目的,就不必有鈴。這時角弓的製造也改進了,不需使用金屬版以強固弓體。就實用的層面說,重量也是一種累贅。因此弓形器就完全失去利用的價值了。

 

本文摘自台灣商務 《戰國重金屬之歌:漢字與文物的故事》
每一件商周文物都有它隱藏的趣味,每一個漢文字都有它演變的智慧,讓我們跟著作者的筆觸,一起聆聽文字與文物協奏出的磅礡樂音,享受這場漢字與文物的盛宴!本書從出土文物著手,深入瞭解漢字發明的起源。並輔以超過百幅的中國商周時代古文物精美圖片,穿插大量信仰、習俗、氏族文化實證,具體重現商周時代的日常生活。
文章資訊
作者 許進雄
刊登日期 2019-01-01

文章分類 故事
有故事來信📧
大歷史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 讓故事電子報,陪你一起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