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大溪,你的直覺會聯想到什麼呢?兩蔣墓園?神桌?還是名聞遐邇的大溪豆干和花生糖呢?
其實大溪在臺灣歷史上留名的事蹟不只如此,她的故事一直靜靜地躺在歲月裡,等待人們揭開那不為人知的面紗。
大溪舊名「大嵙崁」,曾是泰雅族原住民、平埔社群龜崙社(Kulon)與霄裡社(Sousouly)居住的地方,據傳早年原住民以「大姑陷」(takoham,即大水之意)稱呼此地,隨著清代漢人開墾區域北移,有越來越多的來自福建省漳州的漢人入居此地,遷入後的漳州人認為「陷」字不吉利,便以月眉一帶的河崁地勢取「崁」字改稱「大姑崁」。
1866 年,由於月眉地方人士李騰芳高中舉人,鄉親們為了宣傳本地有文士獲取科舉功名,又改為「大科崁」;光緒年間劉銘傳治臺時,為了開發山地資源,推廣樟腦產業,在此設立理番與腦務中心,並將有豐富山林資源的大科崁易名為「大嵙崁」。
到了1920 年,臺灣總督府再次將此地更名為「大溪」,大溪之名也就沿用至今。
實際上,日治時期被譽為「臺灣五大家族」的板橋林家曾在大溪建立「通議第」大宅(俗稱林本源大厝),原本林家建造「通議第」,乃是為了躲避漳、泉械鬥而移居大溪所建。據說,出身漳州的林家長期對租佃的泉州人有著差別待遇,令泉州人感到不滿,進而又引發了械鬥紛爭。1853 年,林家在權衡時勢後選擇移居至板橋,家族重心也逐漸轉離大溪。
儘管如此,林家仍然握有大溪地區大片土地,「通議第」也轉作米糧收租倉儲之地,以及林家的私人招待所。甚至 1895 年乙未戰爭日軍進入臺灣時,這座以石材為建材的大厝還成為大溪居民躲避戰火的避難所。可惜的是,1945 年二戰結束後,國民政府決定將通議第拆除,今日僅餘大溪綜合運動場旁存有一小段城牆,我們僅能從照片一窺通議第當日的風采。
板橋林家對大溪的經營,實際上反映了 19 世紀後半臺灣開港通商後,北臺灣近山地區的繁榮。當時茶葉與樟腦成為重要的外銷商品,再加上大溪位處水運交匯之地,擁有鄰近地區沒有的水運資源,因此周遭的茶葉和樟腦多透過大溪送往淡水河下游,讓此地成為北臺灣重要的商港。
同時,林野資源充沛的大溪也是劉銘傳開山撫番政策的重要根據地,進而帶動了大溪經濟發展的另一高峰——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大溪神桌、家具與等木藝手工業,就是這個時期開始興盛的。
關於大溪陀螺的興起,有此一說:當初林家為建造通議第大宅,延攬不少來自唐山的木藝工匠,通議第落成後工匠們也紛紛在大溪落腳,使得大溪的木藝工業日益興盛,閒暇之餘,工匠們會為自己的孩子們做些手工玩具,陀螺即是其中一種。
眾所周知的大陀螺其實是民國 70 年以後才有的產物,當地居民簡武雄先生首先製作大陀螺並成立「一代陀螺王技藝俱樂部」推廣大陀螺,每年定期於福仁宮舉行陀螺競技活動,進而打響大溪陀螺的名號,現在大溪美華國小還設有陀螺隊,繼續延續這樣傳統技藝。
進入日治時期後,臺灣總督府也在大溪開辦公學校與小學校等教育機關。然而當時的臺灣總督府僅支應學校人事費,其餘的設校成本一概由民間自行負擔,因此能夠成立一間公學校,其中甘苦絕非三言兩語可以道盡。
據說,在大嵙崁公學校學務委員的商請下,林家於 1919 年捐出了「通議第」充作新的公學校校地使用;值得一提的是,包含今日美華國小、福安國小部分校地,以及蔣介石行館所在的慈湖 19 頃土地也都是林家捐贈,可以想見當時林家在大溪地區土地持有的比例有多麼龐大。
但是認為大溪只有林氏一門豪紳,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坐擁充沛林野資源與水運之便的大溪,也孕育出許多知名的實業家與仕紳。例如被總督府稱為「本島實業界唯一之霸者」的簡阿牛,就是以開採樟腦白手起家致富的,他所創立的建成商行位於新南老街(今中山路),走訪老街時仍可瞥見這座當代最摩登的建築物。
又或者你聽聞過日治時期畫家「呂鐵州」之名,他的父親呂鷹揚就是大嵙崁公學校(今大溪國小前身)的重要推手,同樣位於新南老街的「蘭室」便是當時呂鷹揚居住處所。
當時大溪的豪紳們多有參與一些實業經營,例如簡阿牛為首的九份金礦與呂鷹揚集資設立的桃園輕便軌道公司(今桃園客運前身)等等,經商致富之後,他們也多集合同宗之力修築所屬姓氏的家廟,包含黃氏家廟與江氏家廟,都是在日治時期修建完成的。
許多我們今日熟悉的大溪在地文化,多於日治時期興起,像是大溪最大的繞境活動─普濟堂關聖帝君誕辰,就是從 1920 年慶祝普濟堂新廟落成建醮開始的,這場地方的年度大事,當然和「本島實業界霸者」簡阿牛脫不了關係。
白手起家的簡阿牛,在原本的採腦事業沒落後,轉而率領腦丁(開採樟腦的工人)至九份開採金礦,當時曾請普濟堂關聖帝君點礦坑坑位,意即由神明決定自何處開採金礦,果然產量頗豐,為了感謝關聖帝君的神靈護佑,礦工們成立了一個名為「同人社」的信仰團體,並在 1917 年集資建造一頂神轎,此後每逢關聖帝君生日,便以此轎恭迎神像出巡。
在「同人社」之後,其他職業的信眾們也紛紛成立「弟子社團」,像是呂建邦、江序抱等地方仕紳所組的「大有社」、市街上商人組成的「興安社」,以及木器業者所組成的「協義社」等等。
由於這些弟子社團如雨後春筍般成立,擴大舉辦大型繞境慶典的規模,每年農曆 6 月 24 日關聖帝君生日遂在此機緣下變成大溪的年度盛事。
另外,遊客到大溪人手一包的大溪豆乾,亦是發跡於日治時期。
最早的大溪豆乾其實是黑豆乾,以焦糖上色的方式,產生與原有的紅豆乾截然不同的風味。戰後,隨著 1964 年石門水庫竣工,以及 1975 年蔣介石逝世後遺體暫厝慈湖,源源不絕的觀光與謁陵人潮讓大溪觀光連帶受惠,豆乾也就成了萬人瘋搶的國民美食
走過百餘年歲月,從商號聚集的轉運港口到繁華落盡的純樸小鎮,再因統治者逝世而生的觀光地景與美食文化,今日我們記憶中的大溪,有些故事被時間長出了青苔,隱沒在時光老舊斑駁的隙縫之中,駐足於此的您,不妨循著歷史陳跡,一同追懷古城的昔日風光。
時間:2017/11/7
地點: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 壹號館(桃園市大溪區中正路 68 號)
壹號館曾為日治時期大溪公學校校長宿舍,是大溪少數留存的現代初等教育肇始之歷史建築。本展牽起兩者,透過此淵源回顧大溪公學校的演變,其發展與當地紳商有著緊密關係,並提及公學生對地方的集體記憶。
官網:http://wem.tycg.gov.tw/
Facebook粉絲頁: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