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顧名思義是以電力為動力來源的汽車。臺灣電動車發展的濫觴可推算至今 50 多年前。1970 年代全球爆發石油危機,原油價格不斷飆漲,空氣汙染日益嚴重,在能源危機與消除髒亂聲中,世界各國加緊研究不使用汽油、不排出黑煙的汽車。
對於臺灣而言,發展電動車有助於消除都市空氣汙染與噪音,也可以減輕對石油的依賴。早在 1971 年,當時國立清華大學校長徐賢修有感能源危機與環境汙染的衝擊,決定推動電動車研發,跨海邀請在美國通用汽車公司(General Motors)從事研究工作的毛高文先生,回國擔任工學院院長,帶領電動車研究開發。此項計畫匯集化學工程、動力機械、材料工程、電力機械、工業工程等相關專業領域教授,帶領碩士、博士班學生以及 15 位專任技術人員進行,研究團隊日以繼夜投入研發工作(圖 1)。
1973 年 9 月 1 日,國人研製的電動車在清華大學完成試車,電動車初步研發成功的好消息不脛而走。1974 年 10 月 15 日,「清華一號」(圖 2)亮相,更是令人振奮,這臺電動車以鉛酸電池,加上引擎發電機供應電力馬達,時速 60 公里、續航力約 100 公里,空車重達 1,555 公斤,一路從新竹沿著縱貫線北上,經過桃園至臺北,前後歷經 2 個小時車程,不負眾望成功抵達目的地。這項創舉不僅引起媒體爭相報導,更引發社會大眾熱烈討論!
「清華一號」首航圓滿成功,提振了研發團隊的士氣,也讓清華大學因發展電動車成就卓著,獲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贈送的科學技術獎,並促進電動車繼續發展。1975 年,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以下簡稱國科會)邀集相關單位成立「電動車推動發展委員會」,訂定工作綱要草案。清華大學再接再厲研發「清華二號」,以時速 90 公里,續航力 160 公里為目標,並改採玻璃纖維車身,將車身重量降至 900 公斤,為臺灣電動車產業再次寫下精彩的扉頁。
在此之後,電動車研發獲得國內廠商裕隆汽車、三富汽車、東元電機、士林電機、唐榮公司以及厚德電池公司的重視,在各企業鼎力相挺下,建立電動車的生產程序,標準成本、使用成本分析,還向交通部申請使用牌照燃料稅,準備投入生產。更值得一提的是,清華大學受國科會的委託,以清華一、二號的性能符合郵件遞件及電話檢修公務車的需求,決定研製提供郵政與電信業務使用的電動車(圖 3),並以此提高我國工程技術能力與經濟發展的潛能。
1977 年 10 月 8 日,第一批 11 輛國產電動車在臺北市國父紀念館前舉行交車典禮,親蒞主持的行政院院長蔣經國(圖 4、圖 5)將 3 輛「清華三號」交付交通部電信總局,6 輛「清華四號」交給郵政總局。這批國產電動車用於郵電作業,馬達型式為直流串聯式,可載客 2 人及載重 200 公斤,最高速率每小時 75 公里,以「清華四號」計算生產成本,每輛約為新臺幣 16 萬 8,510 元。
電動車技術在國內不斷改良、精進,還引起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的注意,數次派員訪查,並表示願意共同研製。後來,雙方簽訂合作條款,由我方提供動力及控制系統,通用汽車公司則提供底盤與車身技術(圖 6)。除此之外,還有南非汽車電池製造商希望我方提供技術,在南非產製電動車(圖 7)。
為了明確劃分電動車的研究發展與生產工作,電動車推動發展委員會於 1978 年 12 月 31 日決議,由清華大學專司研究發展,唐榮公司接辦生產作業。1979 年 3 月,清華大學將電動車技術移交唐榮公司。1980 年 4 月,唐榮公司成立電動車工廠籌建處,延聘清華大學電動車專家到廠主持,從事制度建立、人才培養及工作規劃。電動車工廠籌建處計劃先以三富公司的汽油車身底盤為基礎,再蛻變為較實用、美觀的車型(圖 8)。1981 年 9 月,唐榮公司為推廣電動車業務,印製電動車產品型錄,提供電動國民車、公用車兩種車款(圖 9),提供公營企業採購。1982年8月,唐榮公司發行「電動車報導」半年刊,加強向各界介紹電動車發展的近況(圖 10)。
然而,郵電用的電動車正式上路行駛,卻面臨重重考驗。郵局電動車使用於收信件,每班次行駛約 15 公里,每日三班計行駛 45 公里,其載重達 100 公斤;電信局則使用於裝置話機及查修線路,平均每部車每天約行駛 40 公里,載重為 200 公斤。當時,使用單位報稱,郵局電動車除行駛里程短、充電時間長、電池易老化,以及載重量有限等情況有待改善外,「清華四號」在使用期間還發生過電瓶爆破起火、電瓶過重,導致剎車不良、機械及控制系統時常故障,以及充電或使用時電流過高、馬達密度不夠,以致絕緣不良而大量漏電等狀況(圖 11)。
國科會為改良電動車缺失,經旅美學人汪積昭博士推薦,聘請美國頗具經驗之唐曼寧運輸顧問公司(DLMA Transportation Inc.)來臺,詳實評估電動車發展現況及其困難,具體提出「欲達成以商業化生產為目的『製造原型車』,必須修改動力系統之設計,以改善系統效率,並有效管理電池冷卻溫度,增加電池壽命,及控制充電電流,防止電池過度放電」等建言(圖 12)。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典藏臺灣研製電動車的重要紀錄,歡迎利用國家檔案資訊網檢索、查詢,重新認識臺灣電動車如何在因應環保並解決能源危機的大時代浪潮下,以創新的精神,突破種種困難,產製全國第一臺本土打造的電動車。
(本文作者為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檔案典藏組科員 程驛喬)
- 宋震國(主編)(民100)。綠能清華-電動車與磁浮車。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 呂一銘(民107)。臺灣走向科技的那些年:關鍵的人與事。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 陳力俊(民108)。清華行思與隨筆(上)。檢自: https://reurl.cc/y7GDOM (民112.7.3檢索)
- 三立新聞網,〈獨家/台灣40年前就研發「首款電動車」!時速100公里〉。檢自: https://reurl.cc/AAY6Wp (民112.7.3檢索)
- 極速誌,〈打造台灣純電車的夢〉。檢自: https://www.topgeartw.com/?p=35333(民112.7.3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