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從趙匡胤的陳橋兵變來看,宋代立國的兩大挑戰是?

蔡宗穎 2019-09-20
收藏

十世紀(960 年)在開封東北四十里陳橋的驛站,趙匡胤受手下簇擁披上黃袍,在士兵鼓譟下承接天命。趙匡胤他的接受帶著點無奈,戰場上面對兵將鼓譟喧嘩,甚至還帶點威脅。為了活命,趙匡胤班師回朝成為開創時代的皇帝,這故事顯然有一定的合理化。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讓趙匡胤能夠在陳橋驛,主導一場蓄意已久的事件。九五九年,周世宗皇帝去世,留下僅九歲的兒子繼位,五代十國幼主繼位,不論是後宮太后、皇后掌控大局或是武臣謀反,幼主即位容易讓人聯想到的就是政權的不穩定,幼主就像個受到操縱的傀儡。


對於看清楚政局的老臣與將領來說,自己可能因為新的局勢喪失財富、地位,更甚家族的身家性命都可能面臨極大的危機。因為五代常見的遊戲機制是,獲得政權後開始殺戮功臣,減少敵對的勢力,這是最為迅速且常見的方式。


其實不只是宮廷裡官員們擔憂,就連史料中都記載趙匡胤準備出兵到陳橋驛時,上天也出現了異象,出現兩個太陽。人民口耳相傳的謠言說著,「當立點檢為天子」。人說謠言止於智者,但是就如同社會學家龐勒《烏合之眾》所說,人類是集體性不理性與盲從,容易相信簡單又易懂的謠言。


理論上,國家的祕密機構應該要掌握這樣的謠言,防止謠言不斷的發酵,甚至要想辦法宣揚自己政策執行的優勢。但是,史書上記載最恐怖的一件事是,面對流竄的謠言,深宮中一無所知。


趙匡胤出兵的那天,京城百姓內心惶恐不已。這樣的局面,在五代亂世絕非第一次。士兵的隊伍浩浩湯湯的集結,隊伍行列整齊。看到這樣的光景,京城的百姓鬆了一口氣,有紀律的軍隊,背後代表著統帥對軍紀的要求。史書沒有說的是,趙匡胤可能早就跟百姓達成的某種像是約法三章的承諾,目的在於保障京城百姓人身安全的政策,所以,軍紀嚴明變成百姓觀察趙匡胤是否兌現承諾的指標。動盪的大時代,五代十國間軍隊燒、殺、擄、掠的影子還緊緊的烙印在那個時代人們的集體記憶。所以,當百姓看到軍隊的隊伍行列整齊,心中那塊大石子也就放下。


宋代司馬光筆記記載,趙匡胤出兵之前,內心仍舊躊躇不已,不斷問著:「該如何是好?」有想法的姊姊告訴他說,「大夫夫面對大事,要自己做決定,不要拿回家嚇唬女人。」


這段筆記故事引申出一個想法:想要成功,做大事,就別對未來感到不確定性及因成敗而躊躇不前,如果已經決定那就去做,對自己負責不要讓自己後悔。


之後,趙匡胤將自己的家人安置到荒郊的寺廟,為不久要發生的事情埋下伏筆。趙匡胤班師回朝的路上走得異常的平順,毫無阻礙。最後,趙匡胤召文武百官要舉辦禪位典禮時,缺了一折後周皇帝的詔書,但戲劇性地學士陶穀從袖中乾坤拿出一紙禪位詔書,群臣俯首拍拍手一致認同新皇帝的即位。這故事正因為一切太美,美的讓人不切實際,所以讓後代人不禁懷疑這「故事」是一場策劃的表演。


趙匡胤(Source: wikipedia)

從史學角度,通說認為它是精心策劃的革命,隨之而來也是象徵新的時代來臨,五代亂世的政權以和平轉移落幕,沒有大規模的燒殺擄掠,沒有受到報復性殺害,舊有皇室成員也受到一定的禮遇。


檢視這段事變,可以看出兩個關鍵,第一個是幼主即位太后掌管朝政,朝中官員最擔心的是什麼?是政治清算。他們不只是擔心自己生活沒著落,更害怕為了要統治順利,更換政治班底時可能伴隨的血腥清算,所以他們選擇支持對他們有利的領導人。第二個是趙匡胤掌握軍政大權的機會,當機會出現時他已經準備好,抓住機會創造成功。不過,光是有好的局勢是不夠的,有好的局勢出現,還必須有能力與勇氣去面對自我的懷疑。


宋太祖結束八十年五代亂世的混亂局面,能在混亂局勢出頭天的人,大致上有兩種特質:一是擁有感染力。感染力能夠號召群眾為他做事,有感染力的人,有能力開創局勢,這便是英雄造時勢;二是轉變的機會。正因為亂世所以讓人有機會翻轉原先的階級,憑藉個人的能力以及戰功獲得地位,這是時勢造英雄。時勢造英雄與英雄造時勢究竟是誰多誰少,測不準、說不準才是世道常理。


亂世的無秩序感與失落是大時代的圖像,重建秩序讓眾人重新能夠依循某種世道的規則,選擇自己想要生活方式。這麼說或許是過度現代的說法,因為自己想「選擇」,開始說出「我覺得」如何,強調個體是今人的想法。但是,如同克羅齊說的:「所有的真歷史都是當代史。」歷史是需要從過去的經驗中,找到它與現代世界的連結,從連結中看見產生意義。從陳橋兵變來看,宋代立國面對兩項極大的挑戰:


  1. 北方遼國勢力強大,宋代必須有足夠的武力維護國家。
     
  2. 宋太祖趙匡胤立即面對的就是,如何建立一套制度讓自己能夠在皇位上長治久安。

面對內外交迫,趙匡胤選擇先安內後攘外。他看清局勢在羽翼尚未豐滿的時候,選擇先與遼國恢復友好關係,致力消滅地方各軍閥的勢力,並重新建立國家制度。訓練大規模忠心且知識淵博的文官,運作國家行政,這是很重要的一環。


因為一個國家要能夠維持正常的運作,需要有官員反覆做同樣的工作,並且這份工作要能夠養人,讓人願意加入這套制度,為它付出一生。


建立政權初期,打天下的軍隊同時為政治的安穩帶來威脅,因為跟著太祖打下天下的將領,他們的權位越高對於中央政權的威脅性也增加,因為所有大將都有忠心耿耿的一群部下。趙匡胤肯定也認知道這個問題,手握重兵的將領,對中央的威脅是很大的。


史料中趙匡胤他不斷的重申自己的兄弟絕對不會背叛自己。但是他出身軍旅,深知將領專權對國家造成的威脅有多大。就如同前述,建立國家必然需要軍隊的支持,但是如何妥善的解決武將專權的問題?怎麼讓人願意放下自己擁有的影響力?怎麼勸說最有效?成功,便順利的卸下自己政權面對的威脅;失敗,可能又是另外一場武力事變。


趙普也許看出趙匡胤心裡的躊躇,身為宰相是要制定大方向提出政策。趙匡胤得到天命之後,面對著道德兩難:一來是當上皇帝後,要捨棄軍旅生活的兄弟情誼是很困難的,他的內心想必正煎熬著。二來他又深知軍隊這個隱患非削軍權不可。


因此,趙普建議趙匡胤必須奪取將領的兵權,不只站在國家的角度來建議,同時屢次對趙匡胤勸說,正說明他要消除皇帝內心中的徬徨。


「君弱臣強」向來是政權穩定的大忌,治理國家的領導人不只必須掌握軍權與財政權,還要剔除政治上可能的威脅。文吏出身的趙普,歷練豐富熟知官場種種的黑歷史,武將掌權是極大的隱憂。


最後太祖藉由一場與軍隊兄弟的宴會,道出自己當皇帝的隱憂:怕自己皇位坐得不穩。他說:「萬一你們的弟兄也想得到富貴,強迫你披上黃袍,這就不是你想不想做的問題了。」


所有將軍聽得明白馬上跪地祈求一條生路,因為,得位後殺戮功臣這樣的故事實在太多了。隔日,為了活命就交出手上軍權,這是歷史上透過一場聚會巧妙的解決軍隊可能擅權的問題,就稱作「杯酒釋兵權」。趙匡胤成功用豪宅,大量的田地與財富,坦誠自己遇到的困境,說服將領放棄權力,享受財富。


對宋太祖趙匡胤來說,收編軍權讓自己變成權力的最大數,目的是保障再出現第二個挑戰者,他任用一批更年輕的文官與將領,掌握中央權力。因此,可以說趙匡胤當皇帝不只是實力,還有天命,天命是象徵人生的那幾分的運,如《史記》說「張良千金之子不死於市」,仍然是強調他的特殊性「天命」。

 



 
重新思考皇帝:從秦始皇到末代皇帝
中國為什麼需要皇帝?是過去式嗎?
我們如何思考皇帝對當代的影響?皇帝夢為什麼那麼吸引人?
兩千年的帝制,是中國歷史最重要的一部分,或許也影響著我們的未來。
◎秦始皇一統六國,建立中國史上第一個帝國秦朝以來,皇帝就成為帝制中國統治者的稱號。
◎宋代的宰相並不是一人,應該視為以宰執為主的行政團隊,皇帝的行動並沒有想像的自由。
◎清代因為奏摺制度的實施與軍機處的創建,權力集中因而被視為中國歷史上皇權獨裁的顛峰。
◎清末民初的中國社會,「皇帝」從不可缺漏的核心,成為應該被放棄的選擇。
文章資訊
作者 蔡宗穎
刊登日期 2019-09-20

文章分類 故事
大會報告📣限時好禮等你拿🎁
2024/10/29-11/29加入支持方案,即可獲得故事最新力作《表裏京阪》一本!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