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不同視角的菲律賓戒嚴故事:《一個菲律賓家庭的演化》

賴奕諭 2017-05-03
收藏

這是部長達 10 小時 40 分鐘的電影。不少人聽到這件事情,第一反應都是先瞪大了眼,接著問我為何願意花那麼長的時間看完如此長的片子。


當初會挑這部片來看的我或許是傻,就只是想瞭解與臺灣同樣都有戒嚴歷史的菲國人民,他們究竟在當時過著什麼樣的生活。然而,看完這部電影的我現在會說,更應該要問的問題,是導演為何嘗試以這麼長的一部片描述一個家庭自 1971-1987 共 17 年的過往?


《一個菲律賓家庭的演化》劇照 (source)

大家如果聽說過導演拉夫・迪亞茲(Lav Diaz),長片本來就是他一向的作品特徵,但這顯然不見得是個很能說服觀眾買帳的理由。倘若把該片放在各種介紹菲國戒嚴歷史的書籍與影視作品之中來看,這部電影值得被推薦的理由,是因為它並非要告訴觀眾一個平凡家庭是如何受到戒嚴影響的故事。在我看來,導演反而試圖要以這個家庭幾十年來的經歷,呈現出一個不完全受到大歷史事件所牽引的常民社會生活景象,挑戰我們一般會以歷史事件來認識一個時代的視角。


如果我們只是想要以這個家庭的故事,由下往上對應到菲律賓戒嚴時期的大歷史,你將發現不是每件事情都能夠恰如其分的安放於這樣的框架裡頭,實際的常態反倒是破碎且不連續的連結。換言之,屬於一個家庭的歷史,並不是所有事情都能夠完全與外界的歷史相呼應,我們卻往往會用這種大歷史氛圍及敘事去想像一個社會將圍繞著它轉動。


在看這部片的時候,我想到幾年前自己在菲北山區進行田野調查的經驗。


當時,我是為了一起再生能源開發爭議去到當地,並經由友人介紹住進一個在抗爭行動扮演重要角色的組織工作者家中。說到這位組織工作者,她就像是許多在菲律賓偏鄉從事運動倡議的人一樣,並不是全職做抗爭。平時的她,是個努力從事家庭代工以供給女兒讀大學的單親媽媽,也是個每日虔誠拜讀聖經的教會敬拜員。


然而,除了每週一次的望彌撒和每月一次的農民組織會議之外,她鎮日在家打理家務瑣事、永無止境的趕著她的代工訂單。除了有時候必須得送貨到外地去賣,實際上她的生活既規律又乏善可陳,讓人難以理解她為什麼會被認為是積極參與公眾事務的要角。


 我曾好奇的問她,為何不去參加當地一次難得的大型示威活動?「我不就是拿著前陣子剛完成的那批單,去附近那些景點賣給商家嗎?我家女兒準備要開學了,我總得多花點力氣為她籌措學費。」面對我的疑問,她理直氣壯地這麼回答。


《一個菲律賓家庭的演化》劇照 (source)

在那個當下,我忽然憶起最初住進她家的情況。每天早晨,她都會先問需不需要替我介紹村民訪談,沒有想太多的我則用一貫的回答說:「沒事的,等妳忙完手邊的事情再說吧。」過了好幾天,我漸漸感到有些焦慮。因為當時還不熟稔當地人事的我,眼見她好像沒有真的很忙的事,卻都得等到她打理好一切,直到下午三、四點才開始一天的行程。


有鑑於此,我試著轉個念頭,觀察她為何要花這麼長的時間待在家裡。


這才發現,村裡和她一起在做家庭代工的婦女,會時不時過來跟她拿材料、交貨或是收取賺來的現金。她們也不是就交換了東西就離開,多半還會坐下來吃檳榔、閒聊,交換最近聽到的各種八卦消息。像是這樣高機動性的訊息交流網絡,長久以來便存在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它既不會被視為是抗爭事件的一環,當地居民也從未在各種提問訪談中提及。


回到迪亞茲這部電影,觀眾或許會對於片中漫長的鋪陳感到焦慮不安,想知道這到底反映出什麼樣的戒嚴時代特徵。事實上,這部長片就是在打破我們對於歷史事件的執著,從最根本的一個人或是一個家庭到底怎麼生活,又在意些什麼開始說起。


《一個菲律賓家庭的演化》劇照 (source)

當然,本片並不是因此跟我們所謂的「大歷史」毫無關聯。導演其實是用更為細膩的手法在告訴我們,一般的菲律賓人在那樣的時代裡,往往是透過廣播與後來興起的電視,認識、連結並參與到這些與戒嚴相關的重大歷史事件。


直至今日,有些菲律賓家庭仍舊是以收音機做為窺見外面世界的唯一管道。同樣是我在菲北山區的那段日子裡,我曾以徒步的方式跟著地方農民組織拜訪數個村莊,目的是帶著開發計畫的相關訊息,以及一次買齊數個月份量的報紙進入當地。做為菲律賓少數尚未有網路與大眾交通工具的村莊,居民雖然不是真的遺世而獨立的生活著,他們獲得外界資訊的速度卻相當緩慢,每日都能接收到訊號的收音機反而算是相對穩定的訊息來源。


這就好比電影中的菲律賓家庭一般,他們除了每日的農作與採礦之外,廣播播報的內容便是茶餘飯後的話題來源。即便是虛構的廣播劇,他們不僅會每天認真的追進度,有些人還會特地跟沒空收聽的人更新劇情發展,故事講得好像劇中人就是隔壁鄰居一樣。


片中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是一家人圍坐在收音機旁邊,聽著記者在總統府前報導關於抗議群眾與政府軍警的暴力衝突事件。只見母親聽到收音機傳出一片槍林彈雨聲之後,走過來看是發生什麼事。孩子的爸見狀,作勢比了一個噤聲的手勢,要媽媽一起加入他們收聽的行列。你或許會覺得,這是那一家人見證歷史的重要時刻;然而,當現場報導終了,他們關上收音機,繼續回到本來的工作崗位上,為自己的生活奮鬥著。


 解嚴之後,這家人的父親因故去到了大城市,他在那裡透過電視看到菲律賓電影產業重要推手——導演利諾・布洛卡(Lino Brocka)的訪談。在那場訪談中,布洛卡抨擊政府於戒嚴期間箝制影視產業,阻礙藝術家的表達自由,使其成為言論審查的工具。關於這樣的安排,一方面對照前面提到廣播的影響力,顯得有些諷刺。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看到這對那位父親來說,布洛卡描述的景況其實與他在廣播中聽到的歷史事件一樣,實際上都是他在日常不太有機會參與到的生活經驗。


《一個菲律賓家庭的演化》劇照 (source)

 再次強調,這並不表示這樣的家庭與菲律賓的大歷史沒有相互連結的節點。比如這家子的母親在解嚴之後,曾向老公提議別再讓兒子跟他去採礦,在這個新的時代應該要讓他們去讀書。這裡我們可以看到的是,一個家庭將會被時代推著走的現實。同時,個人與家庭仍舊有各自需要面對的課題,就像是這位父親最後還是以生存為由,要求兒子繼續採礦的工作,不是什麼新的事件冒出來都得隨之起舞。


《一個菲律賓家庭的演化》究竟揭櫫了什麼樣的視角,帶我們認識菲律賓的戒嚴歷史?


若要我來回答這個問題,這部電影絕對不是在告訴我們戒嚴到底怎麼樣影響到菲律賓社會。至少在我看來,本片其實是要我們跟著一個家庭所有成員的步伐,細細品味他們的日常,感知他們所感知的一切。藉由此一視角,我們才能夠真正理解在那樣的時代裡,人為何如此行動,又如何成為我們眼裡見到那樣的一個人。

文章資訊
作者 賴奕諭
刊登日期 2017-05-03

文章分類 故事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