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故事‧臺北】第零話:當茶葉來到大稻埕──臺茶新滋味

臺灣吧 2015-02-17
收藏

「大稻埕」


這個地名似乎怎麼想都只會有米勒的《拾穗》浮現在腦海裡(如果連拾穗都不知道的話……請看下圖),揪~竟~要怎麼把這個地名和最近高分貝叫賣年貨的景象黏在一起呢?


02圖01
米勒 《拾穗》

當然啦~地名的由來也不是隨便編造滴,這裡原來真的有一片片的稻田啊。稻作收成的時候,辛勤的農家在這個地方曬稻,所以就稱做「大埕」,又名「稻江」、「稻埕」,也就是說「大稻埕」這個名字就是指曬稻穀的場地啦。


從農田遍野到商店林立,這個轉變最大的關鍵就是震爍古今、馳名中外的「頂下郊拚」(哪有這麼誇張啊!)。咸豐三年(公元 1853 年),艋舺地區(也就是今天臺北萬華)爆發大規模械鬥,下郊人被打得大敗,哭哭啼啼跑來大稻埕找同為同安人的居民討拍拍。


而從刀光劍影中救出的霞海城隍,也就這樣搬了新家,坐落在大稻埕了。今天這座真的馳名中外的城隍廟可不只是守護城市的和平,它的業務範圍因為住在旁邊的月老而開始涵蓋愛情仲介,而且聽說成功率超高,一傳十十傳百後業務量蒸蒸日上,甚至連外國訂單都有呢。


02圖02
霞海城隍廟(圖片出處:臺灣女人)

話說回來,這些下郊人來到大稻埕繼續做生意,不久後也和艋舺的泉郊、北郊合作。他們共同創立三郊會館於大稻埕。大稻埕也就這樣開始了它的商業之路。


不過同治初年(1860 年代初期),艋舺仍然是臺灣北部最重要的都市喔。大稻埕要取代艋舺的龍頭地位需要靠些新玩意(還沒輪到年貨啦~),那就是「茶葉」。


02圖03
今臺灣北部石碇茶園一景

說到茶葉,雖然臺灣很早就有在產茶,但臺灣茶葉打入世界貿易體系的故事可就要從一個歪國人開始說起呢。


1860 年代以後,臺灣因為清國在英法聯軍之役的失敗而開港通商,許多外國人因此來到臺灣尋找商機,其中有個英國的商人杜德(John Dodd)來臺灣販賣鴉片順便考察樟腦產地。考察的過程中卻意外發現,臺灣其實很適合種茶啊!


02圖04
臺史博常設展中杜德蠟像(圖片出處:觀.臺灣第 12 期)

隔年,杜德先生便創設了寶順洋行,引進福建安溪茶苗於臺灣本地栽培、生產、收購。


1867 年,首批茶葉經烘培精製後,試銷澳門反應不錯,同年便在艋岬地區設立製茶工廠,委請買辦李春生租屋、準備設立洋行事宜。不過,在艋岬設立洋行一事並不順利,還引起了地方衝突和外交糾紛。因此,杜德和李春生就只好摸摸鼻子轉往大稻埕發展了。


1869 年,從大稻埕出發的兩艘帆船,運載著 2,131 擔(大約 9 萬 2 千公斤)的臺灣烏龍茶直接輸往紐約。沒想到才剛上市就廣受好評,臺灣茶葉開始以 Formosa Oolong Tea 的品牌橫掃美國市場,不僅引起西方商人與中國沿海華人的興趣,也讓不少本地人競相做起茶葉的生意。清領時期臺灣設省後,大稻埕的精緻茶廠已多達六十餘家,還創立類似同業公會的「茶郊永和興」。當時臺灣超過半數的出口值都由茶葉包下,巨大的茶葉商機就這樣帶動了大稻埕的繁榮。


圖片1
Formosa Oolong Tea 宣傳圖

咦?那原來北臺灣最繁榮的艋舺呢?


當然是沒落囉~從前面杜德在艋舺的經歷我們可以了解到,一個地方的興起與沒落除了外在環境的機緣外,居民對於「改變」的接受程度也很重要。艋舺地區除了排斥製茶工廠外,在劉銘傳擔任台灣首任巡撫後,本來計畫設立小火輪碼頭,也是因為遭到艋舺人的抵制只好改建在大稻埕。


民風保守的艋舺就這樣喪失了在新時代轉型的契機,同時也在世界經濟結構的轉變下開始沒落,而大稻埕便成了後來都市發展的重要據點,現代化的措施如市街擴展、自來水、電燈也在這裡漸漸完備。


大稻埕與艋舺,看著這兩個地方榮枯交替的過往歷史,感慨的淚水都不爭氣地滑了下來嗚嗚~~

文章資訊
作者 臺灣吧
刊登日期 2015-02-17

文章分類 故事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