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史教科書中登場、以富饒著稱的文明,都是位在以歐亞大陸聳立的大山脈為源流、貫穿大陸的大河(如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印度河、黃河)流域。古代大陸文明傳播的潮流,在東方是由南亞、中國經中國海抵達日本,在西方則是從西亞經地中海抵達英國。
從大陸文明來看,漂浮在東西兩端海上的日本與英國,長時間都是文化盡頭的邊陲之地;但在這邊陲的島國,卻出現了新的文明。堪稱西部邊陲的英國,成為最初的工業國家, 而堪稱東部邊陲的日本,則成為亞洲最初的工業國家。
古代文明是形成於「亞洲」的「大陸」;相對於此,近代文明則是誕生於「非亞洲」的「海洋」。誕生出世界史原動力的舞台,究竟是出於什麼理由,從亞洲趨向非亞洲,又從大陸趨向海洋呢?
當文明舞台還在大陸的時代,絲路是橫貫東西、結合大陸各文明的大動脈。將這條陸地大動脈,與一直以來在南方發達的海上之路結合起來的是元帝國;元帝國之所以能這樣做,是因為他們對伊斯蘭抱持著寬容的態度。最能呈現這一事實的,就是馬可波羅的旅程了。
馬可波羅和父親尼科洛、叔叔馬費奧一起從故鄉威尼斯出發,在 1275 年抵達上都(開平),那年他二十一歲。之後,直到他在 1292 年踏上歸國之途為止的十七年間,他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厚待;在中國各地進行旅行的他,為中國的富饒驚嘆萬分,並做出詳細的記錄,同時也介紹了稱為「黃金之國吉潘古」的日本。這本記錄就是《馬可波羅遊記》。
他來的時候是沿著「陸上之路 」、亦即朝絲路的反向前進,回程則是沿著「海上之路」、亦即中國海南下,經過東南亞,最後回到威尼斯(參照上圖)。從他的旅程,可以清楚描繪出元代結合陸上之路與海上之路,所形成的世界最大的循環路徑。《馬可波羅遊記》挑起了歐洲人對東方的夢想,也成為大航海時代的導火線。
蘭克在《世界史概觀》中斷言說,「隨著蒙古族的侵入,亞洲文化也徹底宣告終結」,但當時的亞洲文明,其實很受歐洲人所憧憬。歐洲對東方的憧憬,一直持續到近世時期。後代將海上之路,以其運送的主要物產為名,稱之為「香料之路 」或是「陶瓷之路」。文化是由高處流往低處的;這些物產經由海上之路,從文明較高的亞洲,被運往文明較低的歐洲。
之後的歷史舞台便轉移到海洋亞洲。西洋最初的工業國家英國,與東洋最初的工業國家日本,隔著巨大的歐亞大陸,步上彼此互不相關的歷史。但是,位在舊文明東西兩端的這兩者,其實透過海洋亞洲,共享了歷史的時間與空間。更正確地說,近代世界史的序幕就此揭開,而交流的中心則是東南亞海域。
東南亞之所以會成為海洋亞洲的中心,首要原因是地理條件。東南亞是海洋中國與海洋伊斯蘭交會的地點,也是東西各文明在海上的十字路口。十四世紀時,環印度洋圈是伊斯蘭文化普及、阿拉伯帆船絡繹往來的所在,也就是「海洋伊斯蘭」的世界。另一方面,環中國海則如其名所示,是中國的影響圈,戎克船絡繹往來不絕,這是「海洋中國」的世界。
「海洋伊斯蘭」與「海洋中國」既在東南亞「分棲共存」,也在這裡呈現馬賽克般錯綜複雜的商業活動。再者,東南亞產有攸關人類存亡的物品。東南亞的特產如胡椒等物產,是東西兩洋共同渴求的事物。在元帝國崩潰前後,歐亞大陸全境流行起疫疾[1];當時被認為對疫疾有效的就是胡椒等香料,而東南亞正是其主要產地。
就這樣,十五到十七世紀的東南亞海域世界,呈現出來自阿拉伯—伊斯蘭文明、印度教文明、中華文明等地的眾多商人,帶著各自文明的物產前來造訪的「商業時代」。東南亞的海洋網絡雖被稱為「港市 」(port of trade)體系,不過其實是個相當自由的交易體系。
十八世紀後半起,在踏足東南亞的英國人之間,號稱「country trade」、在亞洲境內自由交易的民間商人也相當活躍。這些英國的民間商人仿效東南亞的港市體系,向本國政府主張自由貿易,並反對東印度公司對貿易的壟斷,最後終於迫使東印度公司解體。他們不久後便成為英國自由貿易的旗手,有名的英國商社如怡和洋行(Jardine Matheson)、太古集團(Swire Group),其起源都可以追溯到「country trade 」。英國人在東南亞學到自由貿易, 並且形成了一種意識形態。因此,自由貿易並非盎格魯.撒克遜的專屬特權,其原型乃是來自東南亞。
歐洲和日本加上海洋亞洲,世界史舞台登場的要角才算全員到齊。換句話說,我們應當從作為海洋亞洲中心的東南亞,重新審視歷史的潮流。
東南亞在美國的世界戰略中,屬於地區研究的對象。至於戰後的日本,大概在幾年前出版了一套集結日本東南亞研究者,編纂而成的《講座 東南亞學》全十卷[2]。追本溯源,「東南亞」這個地區名稱的出現,不過是二十世紀的事。在西洋方面,1902 年出版的《東南亞的古銅鼓》,是在學術上第一本使用「東南亞 」這個詞彙的書籍[3]。在日本,則是於 1919 年發行的《尋常小學校地理》卷二中,首次將迄今為止一直稱為「南洋 」的地區包含在亞洲範圍內,並稱之為「東南亞」[4]。
現在的東南亞諸國,因構成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與 ASEAN 而廣受矚目。ASEAN 原本是於 1967 年,由泰國、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共同組成、以反共為目標的國家集團合作機構,但現在除了汶萊[5]外,前共產主義國家越南[6]也是其中一員;再加上柬埔寨、寮國、緬甸,構成了所謂的東南亞十國體制。這樣加起來,就形成了人口有四億、絲毫不遜於歐洲聯盟(EU)的巨大市場圈。
東南亞各國在世界史中登場,一般來說都是最近百年的事。除了泰國以外,這些地方在十九世紀後半,都成為西洋各國的殖民地,以橡膠和錫的供應地之姿出現在世界史上。順道一提,亞洲 NIES(韓國、台灣、香港、新加坡),除了韓國以外,主導權都握在華人手中。這些扛起亞洲經濟發展的華人,大半是在百年前離開國內難以謀生的農村,作為苦力散布在東南亞及中國海域的華人後代。
說到底,今天稱為「東南亞」的地區,其實打從以前就存在了。只是,這跟美洲大陸在歐洲人到達以前的存在意義並不相同;美洲大陸從歐洲人到達,才開始在世界史登場,但東南亞地區早在歐洲人到達以前,就已經對周圍世界產生了深厚的影響。
冒險商人托梅.皮萊資(Tomé Pires)在 1514 年寫成的《東方志》 42 中,對於在馬六甲進行交易的人們的出身地,做了這樣令人驚嘆的記載:
從中東各地區到琉球、支那,來自全海域的無數人們,集結在東南亞。在十六世紀前半,東南亞已經呈現出一副世界經濟中心的樣貌。特別是馬六甲,早在五百年前,就已經占據國際貿易一大中心的地位。因此,澳洲歷史學家安東尼.瑞德(Anthony Reid)在《東南亞的貿易時代》裡指出,十六世紀的東南亞,已經具備了「商業世紀」的特徵。
對這個東南亞交易圈,歐洲人比其他民族晚了相當久才加入。歐洲人將東南亞一帶稱為「東印度 」,組織起背後有國家全力支援的東印度公司,從事大規模的交易。結果,歐洲近代社會在形成過程中,受到東南亞相當大的影響。胡椒等香料、絲綢、棉花、各種染料……,構成近代歐洲生活基礎的種種事物,絕對脫離不了和東南亞之間的交易。
借鑑日本的海洋經驗, 讓台灣成為海洋國家的經典必讀之作!
《文明的海洋史觀》的中心論題是:「近代文明始於亞洲海洋」。「海洋史觀」以馬克思的唯物史觀及梅棹忠夫的生態史觀為基礎,吸收了法國歷史學家布勞岱爾「連續性對外貿易帶來的產品變化會引起社會的變化」的歷史觀。
本書能給台灣的啟示在於,如何借鑑日本,從「台灣的海洋史觀」出發,去思考台灣和海洋的關係,並且在放眼全球的寬宏視野中思索台灣未來的定位。在東協崛起、中美對峙愈趨頻繁的此刻,台灣又正好位於涵蓋東南亞海域與太平洋的亞洲海洋的中心點,使得本書顯得更為重要。
[1]參考麥克尼爾的《瘟疫與人》。
[2]弘文堂,1990-1992 年。
[3]石井米雄編,《東南亞的歷史》,弘文堂,1991 年。
[4]清水元,〈近代日本中「東南亞 」地區概念的成立〉,《亞洲經濟》第二八卷六、七號。
[5]1984 年加盟東協。
[6]1995 年加盟東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