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北洋政府的官員如何辦公?

根據曾在北洋政府工作過的淩鴻勛先生回憶,北洋政府各機關辦事的最大缺點是不按時辦公!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為了塑造國民政府取代北洋政府的正當性,北洋政府的歷史形象是被醜化的,然而透過歷史學者的新近研究,逐漸扭轉大家對北洋政府的刻板印象。那麼,北洋政府的官員出身為何?他們如何辦公?


鐵道工程專家淩鴻勛先生(1894 -1981),年輕時曾經在北洋政府交通部路政司考工科任職;有關當時政府官員的留學背景與辦公方式,在他的口述歷史有一段頗有意思的回憶:


淩鴻勛照(圖片來源

調回交通部後,多認識了不少人。當時路政司司長是關賡麟,前清進士,後來當過京漢鐵路局長。考工科長是華南圭,留法習工程的。此時交通部內的人員,大致可分為留日留法和留美三派。其中以留日者居多,這主要是日本的鎌倉鐵道學校容易進,學費又便宜,中國人肄業此校者不在少數。當時在東北各鐵路做事者多數屬於此派。留美的多數是中級幹部,人數不多。


留法的也有一些,蓋正太隴海、京漢等路係借比、法款築造的,是以交通部內也需懂得法文的人才。當時的交通部裏頭真可說得上是人才濟濟,大抵是三、四十歲的年紀,因此部裏富有朝氣,在這種環境下我因此得益不少。此時,我也開始對鐵路行政、財務、營業、行車、交涉等問題發生興趣,這些問題都是在我的工程師本行以外的。 


民國初年,北京的各部衙門官僚習氣相當重,交通部自亦不在例外。北京各機關辦事的最大缺點是不按時辦公。通常上午不上班,一般都是近午才上班。至於總長和次長到部總在下午三點以後,但時常辦公到下午七、八點才下班。總長走後,司長、科長才跟著走,等司科長走後,其他各員才能下班。


儘管如此,也有一些優點:就是中級幹部負責人有權,能力強,科長以上人員遇有要件往往都是自己動筆起稿,親自核稿,因此對於公事的處理清楚條理。其次,次長權力大(清末侍郎亦有權,尚書只是管大方針的政務官而已),次長批過的文件大多數就成定案。當時用人也不像現今這般複雜,手續相當簡單。通常部長換人後,次長並不一定跟著同上下。 


我在路政司考工科工作時,發現調卷甚為方便,因此我在科內時常調閱各種自己所想要的資料,特別是許多新路的測量報告。這對自己來說,可以學到不少東西。[1]


以上這段回憶,出自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淩鴻勛先生訪問紀錄》(沈雲龍訪問,林能士、藍旭男記錄,1982 年出版)。淩先生長期在我國鐵路事業工作,曾在交通部擔任要職,並當選為第一屆中央研究院院士,所以本書為我國鐵路史的重要參考資料。


口述歷史訪問是跟時間賽跑的工作,具有搶救即將流逝之過去記憶的性質。本書是本所「口述歷史叢書」出版的第一本訪問紀錄,訪問時間較早(1971-1972 年間),得以保留受訪者在民國初年的珍貴回憶。


[1] 原文出自:《淩鴻勛先生訪問紀錄》,頁22-23。



一起加入,說故事大會!
文章資訊
刊登日期 2017-03-21

文章分類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