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 年 5 月 19 日,鄭南榕和同為黨外人士的江鵬堅等同志,帶著「戒嚴就是軍事統治」的布條,來到萬華龍山寺,準備集結前往總統府抗議。但上千位鎮暴警察築成人牆,將他們團團包圍。
現場聲援民眾見狀,決定跳過警察,從外面空投糧食和飲水,提供支援,並發起靜坐抗議「讓子孫免於戒嚴的恐懼。」這是鄭南榕、江鵬堅,以及當時許多人心中最大的願望。
同一年,有輛遊覽車從鹿港出發,載著三百多位農漁民來到臺北。他們每人舉著一張「怨」的牌子,站到了總統府成排的憲兵與三〇步槍前,抗議美國杜邦公司來臺設廠。
這場長達四百天的運動最後成功了。它成為臺灣環境運動的先聲,也喚起更多人對臺灣土地過度開發及污染問題的警覺。
也是 1986 年,臺大大學新聞社舉辦「自由之愛演講會──我們要一個言論自由的校園」,倡議學術自由和大學自治,呼籲將屬於知識的還給知識。
這場運動帶動大學民主改革的浪潮,鼓舞校園的自由風氣,也促成教育體制轉型,更讓學生成為未來社會運動的主力。
那是個風起雲湧的年代,那是個理想狂飆的年代。為了民主,為了環境,為了生活,人們懷抱希望,走上街頭。那是推動的島嶼前進的理想與行動,也是許多人的衝撞青春、街頭記憶,以及他們的挫折與光榮。
因為他們,才有了今天的臺灣。一個自由、民主、開放的臺灣。
在這次香港反送中運動中,有人問,年輕人為什麼要走上前線?他們說,答案是因為愛,是對身邊人的愛,是對家鄉的愛。也許所有的社會運動,背後都有這樣一份愛。因為愛,所以願意不計利害地付出;因為愛,所以希望能為自己的土地追尋一個更美好未來。
故事網站的八月關鍵字【社會運動】,來自我們與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共同製作的《觀.臺灣》第42期〈社運本事〉及其延伸內容,我們要和你一起回顧臺灣這幾十年的社運歷史,看看愛如何改變社會,理念的力量如何化為行動,群眾的意志又是如何創造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