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 5 月 1 日,當今天皇將實現生前退位,皇太子德仁親王將即位為新天皇,如今的元號「平成」也將走入歷史。今年 1 月 4 日,安倍晉三首相在記者會上表示新的元號將於 4 月 1 日公佈,並於 5 月 1 日開始正式使用。恰逢此次倒數之際,不妨一同回顧此次改元一事的前後。
2016 年 7 月 13 日,傳媒爭相報導天皇表明了「生前退位」的意向。江戶時代之前暫且不論,明治以來天皇乃是終身制,年號也因被定為「一世一元」的制度而稱為「元號」。故此,「改元」即意味著天皇換人,或者更直白講就是先代駕崩才會出現的狀況。天皇的生前讓位,在日本社會中引發了諸如「平成最後的〇〇」等口號及一連的節慶氣氛。
由此可見「元號」與日本社會的連結之深。事實上,以往日本的政府公文及傳媒報道均以元號紀年,僅管近些年公元紀年逐漸增多,但廢止元號的聲音仍然可謂是少數。
無論如何,今年 2019 年,持續了 31 年的「平成」將在此謝幕,本稿也謹在此小談一些有關元號的故事。
日本的年號,以公元 645 年皇極天皇時代的「大化」為起始,之後雖曾一度斷絕,但自 701 年的「大寶」開始延續至今。江戶時代之前,不僅皇位交替,但有任何吉凶兆相都會隨時改變年號。直到明治時代發佈「一世一元之詔」才確定了一代天皇一個年號。
此後,日本經歷了「大正」(1912 年 7 月 30 日~1926 年 12 月 24 日)、「昭和」(1926 年 12 月 25 日~1989 年 1 月 7 日)、「平成」(1989 年 1 月 8 日~2019 年 4 月 30 日預定)這三次改元,每次新元號都是在天皇駕崩當天發佈。三十年前改元「平成」時,時任官房長官的小淵惠三手持寫有「平成」的裝裱召開記者會的一幕,許多日本人仍然記憶猶新。
皇位交替相關的各種活動的日程通常都已固定化,即便從數月前民間就開始推測議論新元號,但此事直到發佈之前可謂算是秘中之秘,政府在資訊管理上也做了很大的投入。
但即便如此,在日本史上曾發生過有關改元的大事件。
眾所皆知,大正天皇駕崩後的新元號是「昭和」,延續 64 年(實質為 62 年又 2週)。但如今的《每日新聞》的前身之一《東京日日新聞》(該報 1872 年創刊, 1911 年為《大阪每日新聞》所買下,1943 年因戰時所需而合併為如今的《每日新聞》)曾一度報導過新元號是「光文」,並為此發行了號外,次日的朝刊也繼續如此主張。
報導新元號為「光文」的不僅《東京日日新聞》,《報知新聞》和《都新聞》據稱也發行了號外,但目前僅有東日的號外存世,也是當時最早發出號外的,故如今「光文事件」通常也就作為「東日(每日)重大誤報事件」流傳於世。
據我所知,東日之外的光文事件號外,無論任何傳媒領域的文獻資料均無收錄。儘管到處都有記載,但始終未見實物現世。我自己也僅收藏有東日的號外。
但在今年 1 月,突然發現並入手了報導光文元號的『報知新聞』的號外。雖然不能說是重大發現,但姑且算是極其珍貴的資料。這一枚照片便是該號外。
關於先帝駕崩及践祚改元之重要事項
午前三時三十分於新御用邸内臨時内閣会議室中若槻首相以下各大臣参集,召開新天皇陛下之下最初的臨時閣議,協議有關先帝之駕崩、新帝之践祚及其他践祚改元重要事項,散会後若槻首相立即拜謁新天皇陛下並上奏。
元号已御定『光文』
臨時緊急枢府會議
天皇陛下崩御、摂政殿下践祚之事參照皇室典範
▲ 第十二条 践祚之後所建元號一世之內不再變更之事遵從明治元年所制
以及登基令之
▲ 第一条 天皇践祚之後立即改元,元号於諮問枢密顧問之後當予敕定「光文、大平、治平」三種之中已御定為「光文」者(1926 年 12 月 25 日『報知新聞』第二號外)
基於此明文廿五日午前於葉山御用邸召開臨時緊急枢密院會議,倉富、平沼正副議長以下
各顧問官、二上書記長官並各大臣及其他関係官参列,倉富議長宣佈開會,御勅詢案之元号一事經慎重審議,無異議而決定並散會,倉富議長已立刻伏奏天皇陛下,推測元号自「光文、大平、治平」三種之中已御定為「光文」者(1926 年 12 月 25 日『報知新聞』第二號外)
「新元号為『光文』」,如果正式確定的話,無疑將是領先競爭對手的「世紀特大獨家新聞」,但最後發佈的新元號是「昭和」。而「世紀特大獨家新聞」也一轉而為「世紀特大誤報」。
如前所述,元號乃是與天皇制密切相關的制度,更因當時如「天皇神聖不可侵」(大日本帝國憲法第 3 條)所表現的那樣,天皇的地位與現在相比極其特殊,故新元號的「誤報」之嚴重性遠超出今日大多數人的想像,這也正是此事會被稱為「光文事件」而流傳至今的原因。1941 年出版的《東日七十年史》當中如此記載:
那麼為何會發生這樣的誤報事件?
關於此事,一種說法是原本政府已經決定了新元號為「光文」,但不滿報社事先披露,所以臨時做了變更。另一種說法則是,最初就定為「昭和」,誤報是出於報社的消息有問題。但無論如何,至今真相並不明瞭。
對於臨時變更的說法,『「每日」的三世紀』上卷中這樣記載。
此後,東日的秘書課長等二三人也從曾任樞密院議長的清浦奎吾那裡,得到了「好像是光文」的秘傳。由於各路情報一致指向「光文」,幹部會便抱持了一種消息無誤的強烈印象。如此東日便發出了號外上的預測報道,並在次日的朝刊上將預測改為決定事項來報導。」
此外,該處也引用了中島利一郎(時任宮内省臨時帝室編集局編集官補)在1956(昭和 31)年於 NHK 的「我的秘密」節目中所述「大正天皇駕崩之際,次代的年號原本定為我選的『光文』,但因公佈之前為報社所洩漏,而改為『昭和』了」作為證言。
另一方面,「原本就是誤報」一說則指宮內省所制定的「勸進第一案」(「神化」「元化」「昭和」「神和」「同和」「継明」「順明」「明保」「寛安」「元安」共 10 案)從採選到發佈的過程中,最初就沒有「光文」在內。而是自宮內省之外由內閣選定的候補(「立成」「定業」「光文」「章明」「協中」共 5 案)當中洩漏了其中一個而已。
如此,自事發以來已經過了 90 多年的現在,大概也無從得知真相如何了。但此事其實另有前日談和後日談存在。
在光文事件的 14 年前,1912 年改元「大正」時,最先報導新元號為「大正」的是『朝日新聞』。在速報競爭中敗北的東日為了日後搶得頭籌,不料竟引發出特大誤報事件。
而事隔 62 年後的 1989 年,繼承了東日的《每日新聞》乃是全國唯一搶先在 1 月 7 日的夕刊第 3 版便登出了改元「平成」的報道,可謂終於一雪前恥。
不知這次改元,又會傳出怎樣的故事?
1984 年生於北海道。同志社大學大學院社会学研究科傳媒学専攻修了,傳媒學修士。現於立命館大学大学院先端綜合學術研究科在籍。自 2001 年起開始號外收藏,2003年 11 月設立「小林近現代資料文庫」。目前紙媒及電子版的號外收藏共約2萬件,曾多次舉辦號外展覽並時有在媒體露面。著有「號外的變遷與新聞報道的價值」及「大地震與號外」等多篇論文,2014 年與今里基合編『電子號外目錄』出版。平日亦在網站及推特上進行各種資料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