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臺灣的「老街」,大家會想到哪裡呢?
臺南的安平老街、高雄的旗山老街、中部的鹿港老街、臺北的三峽老街、深坑老街、宜蘭的頭城老街、利澤老街
再想一下,這些從西到東、由南到北的「老街」,又存在著哪些共通點呢?
都是很早很早以前就存在的一條街、都充斥著「古早味香腸攤」、都有販賣「小時候」的糖果、都有賣著童玩的雜貨店…
全台各地的老街,是否都有一種固定的 S.O.P了呢?
發現了嗎?一般人對於老街的印象,好像都是有一條很「老」的街區,上面泛受著各式各樣的「傳統玩意兒」,而這種所謂的「古早味」大多是以 1960、1970 年的氛圍所構成。換句話說,老之所以稱「老」,是對於過去的歷史統稱,街之所以為「街」,就可以把他理解成為一個洋溢某種歷史氛圍的空間。
但是...
當我們走在一條老街上,手裡拿著的、眼睛看到的、嘴巴吃著的,很多時候看起來跟「街」的緣起有關,但卻不一定那麼「老」,這又是為什麼呢?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先從每一條老街的形成開始說起,這次,就讓我們把鏡頭拉到臺灣的東北部──宜蘭,看看當地第二條老街利澤老街的故事吧!
要了解利澤老街在宜蘭的定位,我們得先從原先居住在這裡的噶瑪蘭人開始說起,「利澤簡」的閩南語叫做「奇力簡」(ㄍㄟ ㄌㄝˇ ㄍㄢˋ),然而,最初這個念法並不是用閩南語來發音,而是從宜蘭地區噶瑪蘭族的語言轉變而來的。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詹素娟教授,曾歸納出噶瑪蘭人的居住地點,大多分布在溪流密佈、低濕沼澤的地帶,並指出居住範圍的共同特徵為海岸沙丘的內側邊緣、沿溪傍水之地,除了以狩獵、捕魚為主要生產活動,也從事種植小米、玉米、地瓜的農業活動。
另外根據日治時期《臺北州理番誌》的記載,利澤簡(Hedecanan)即為噶瑪蘭語的「休息之地」,漢人入墾以前,除了在利澤簡社,附近尚有流流社、加禮遠社、婆羅辛仔宛社等三個聚落。
到了清朝統治時期,利澤簡地區開始湧入大量的漢人進行墾拓。在海上運輸方面,以烏石港(同今日烏石港)、加禮遠港(約今日冬山河一帶)為兩大主要商品出入港口,加禮遠港同時具備吞吐量大、優越位置(臨近宜蘭城)等條件,但卻缺乏一個優良的腹地,貨品的裝載所就這樣落到了數里之外的利澤簡碼頭。
地方耆老回憶,貨品進入加禮遠港後,停靠在在海口附近的清水地,然後沿著河道行進到利澤簡街,接著再以船舶或鴨母船分載商品,沿著更小的支流通達羅東,這也是從清代到二十世紀初,盛行於民間的「偎邊仔」船。利澤老街,就在漢人看中利澤簡碼頭的轉運功能,逐漸成為蘭陽溪以南的商業集散中心。
在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從各式各樣的民營、官方機構相繼出現在利澤簡地區,不難想像當時政商中心──利澤簡街的重要性,像是 1897 年「利澤簡辦務署」、1899 年「利澤簡公學校」、1920 年「利澤簡信用組合」等都集中於現在利澤老街的附近,該地的信仰中心──「利澤簡永安宮」,也在 1928 年重修成為今日廟宇的規模。自清代延續下來的「走尪」儀式,更是以永安宮為起點,隨著聚落的發展而興盛。
所謂的「走尪」,就是由四到六人扛神轎來回奔跑的一種儀式,相傳是由漳州先民所移入,也有一種說法是跟噶瑪蘭族的成年禮有關。
宜蘭地區「走尪」的運作模式,可以說是全臺灣少見的祭儀型態。每年元宵節(農曆一月十五日),澤簡永安宮的主神─媽祖,將會出廟巡視,遶境是以清代流傳下來的「八大庄」為範圍,全部巡視一遍之後,回到永安宮,各個庄頭廟就會派各自的代表一同回到利澤老街,準備進行「走尪」的儀式。
儀式的過程中,各庄代表必須以四人或十二人為單位,從利生醫院到永安宮的路上來回跑三趟,跑得最快的隊伍將成為該年度的優勝者,優勝者可以獲得象徵平安的媽祖令旗,最後再經由「過火」的儀式,完成走尪活動。由於走尪的活動在過去曾因比賽的方式產生爭議而停辦數年,直至 1996 年才又重新舉辦。
傳統的文化活動經過歲月的洗禮之後,也就成為了另一種風貌,現代的走尪活動除了原本的儀式以外,更加入趣味競賽、歌舞表演、天燈祈福等節目,使得走尪活動得以融合傳統與現代的元素,呈現不同於以往卻又精彩的面貌,但也常常會使地方民眾產生出「早上大拜拜、下午說掰掰」的惆悵。
到了日治後期,利澤簡受到河道淤積的影響,逐漸喪失貨品轉運的功能,又隨著羅東市街的興起,利澤簡街的重要性已大不如前,這種現象到了戰後一度有所改善,出現於 1960 年代的「利澤戲院」,就是最佳的例子。
利澤戲院由地方仕紳募資興建而成,在臺語片興盛的六、七O年代,利澤戲院扮演了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過去的利澤戲院可以說是地方上年輕人偷偷約會的最佳場所,除了電影的放映,楊麗花登台演出、黑貓歌舞團蒞臨巡演彷彿也可以看出戰後利澤簡繁華的一面。但在冬山河與羅東鎮持續發展的狀況下,利澤老街逐漸走向了沒落。
現在的利澤老街,成為了一條靜悄悄的老街,雖然只有在逢年過節或是永安宮作熱鬧的時候,才會湧入較多的人潮,但也因為這樣,利澤老街才可以留下諸如利澤戲院、利澤醫院、百年餅舖、三連棟、永安宮走尪儀式等文化遺產,地方人士的記憶,並不會因為時光走在這一條老街上,或許不會像臺灣各地老街般的繁雜、熱鬧,卻也提供了旅客,一塊尋覓寧靜的好景點。目前已有青年組織進駐老街,自發性地協助清理老舊房舍、舉辦相關的文化活動,地方人士也樂見於青年人運用創意來「復興」老街。
但更值得深思的是,振興一條老街或許不是將其商業化就好,如何取得文化保存和金錢利益的平衡,或許才是避免全台老街一條龍、「老街 SOP」的不二法門吧!
- 詹素娟,〈族群、歷史與地域──噶瑪蘭人的歷史變遷(從史前到 1900 年)〉,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
- 陳怡華,〈區域型文化資產環境保存與活化政策之在地詮釋個案研究:以宜蘭縣頭城利澤老街為例〉,宜蘭: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碩士論文,2013。
- 林開世,〈移動的身體─一個遶境儀式的分析〉,發表於「空間移動之文化詮釋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國家圖書館,2008.03。
- 中央研究院,「台灣百年歷史地圖」系統,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twhgis/,最後檢閱時間 2016.02.28。
- 「利澤地區文化資源調查及展示規劃暨利澤無形文化資產保存傳習活化計畫 成果報告」,宜蘭縣政府文化局,2009。
- 宜蘭縣領袖發展協會粉絲專頁,網頁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