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60 年代,推動西方醫療在臺灣發展的那一雙手:傳教士孫理蓮與基督教芥菜種會

樂生療養院聖望教會院區孫理蓮銅像(Source:張雅婷)
收藏
臺灣俗諺:「破病無藥,死無草蓆」,一語道盡數百年來普羅大眾面對各種疫病的無助與辛酸。清代臺灣開港後,西方傳教士紛紛來到臺灣,從事醫療服務開拓傳教事業。1952 年,美國籍孫理蓮女士創立「基督教芥菜種會」,以「妻子宣教士」角色關懷弱勢並提供社會援助,對於國內引進西方醫療與救助事業有深遠的影響

1927 年,加拿大長老教會傳教士孫雅各(James Ira Dickson)來到臺灣,出任淡水中學校長,並進行宣教工作,其夫人孫理蓮(Lillian R. Dickson)從旁提供協助。孫雅各為拓展傳教事業,多次申請進入山地傳教(圖 1、圖 2),孫理蓮也以傳教士太太的角色,開始為弱勢團體提供醫療服務與救助。
 

圖 1 孫雅各申請進入臺北縣(今新北市)山區宣教(Source:新北市政府)
圖 2 孫雅各獲准入臺北縣(今新北市)山地宣教(Source:新北市政府)

1952 年,孫理蓮為擴展社會救助工作,成立基督教芥菜種會,是臺灣第一個立案的社會福利組織。當時,原住民飽受肺結核威脅,部落醫療資源落後,染疫情況嚴重,孫理蓮曾目睹一位母親親手埋葬十位身故子女,因此爭取美援設置肺結核病房,然而卻被拒絕。於是孫理蓮轉向美國各機構勸募,以認養每床位每月 6 美元方式(約為當時新臺幣 240 元), 1956 年終於在埔里設立第一間肺結核療養院,隔年又相繼在臺東成功鎮、關山鎮等地設立療養院。在此期間,孫理蓮也獲得謝緯牧師、徐賓諾護理師(Bjarne Gislefoss)、紀歐惠醫師(Alfhild Jensen Gislefoss)(圖 3)等人的協助,創辦「埔里基督教山地中心診所」,即埔里基督教醫院的前身,免費提供原住民各項醫療服務及社會救助。這些善舉引起國際關注,也讓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AID)持續挹注醫療資源(圖 4)。
 

圖 3 李登輝總統贈勳埔里基督教醫院紀歐惠醫師(左)、徐賓諾護理師(右)(Source:行政院新聞局)
圖 4 埔里基督教醫院獲美國國際開發總署贈救護車(Source:行政院新聞局)

孫理蓮注意到山地條件簡陋,新生兒出生後的夭折率高達 50%,促使芥菜種會創設馬利亞產院與待產媽媽之家,讓孕婦安心待產。此外,她也推動芥菜種會與花蓮高級工業職業學校進行建教合作(圖 5、圖 6),創立山地女子習藝所、保母訓練班、護理班,經職業訓練讓產後媽媽們習得一技之長,得以供養照顧自己的小孩。待產媽媽之家也收容未婚女性,芥菜種會在其產後適時推介認養人,讓孩子獲得安穩環境成長,減少社會問題。
 

圖 5 花蓮高級工業職業學校與芥菜種會合辦職業訓練班公文(Source:國立花蓮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圖 6 孫理蓮代表芥菜種會與花蓮高級工業職業學校簽約(Source:國立花蓮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孫理蓮也關懷孤兒與流浪少年,芥菜種會在許多地方設立愛心育幼院(圖 7),收容各地流離失所的孩童、少年,期間許多東南亞國家淪於共產政權,華僑先後遷移臺灣,當公辦的兒童之家無法負荷之際,芥菜種會育幼院也適時安置國外難民孩童(圖 8),予以照顧關懷。
 

圖 7 芥菜種會在新北市樹林建置的愛心育幼院(Source:張雅婷)
圖 8 芥菜種會收容國外難民孩童(Source:僑務委員會)

除援助弱勢族群,孫理蓮與芥菜種會亦關注烏腳病與漢生病等特殊疾病,給予患者各種幫助。烏腳病最早出現在本省西南沿海地區,是一種地方性周邊血管疾病,在醫藥不發達的年代,只能透過截肢維繫生命,甚至未能獲得醫療之患者只能放任其由麻木、刺痛、轉黑、潰爛,其疼痛更是讓患者有生不如死之折磨,尤其常被民間污名為「怪病」,更使患者身心備受苦煎熬。臺南北門王金河醫師目睹病患苦痛,亟盼外界援助。孫理蓮獲知消息後,立即由芥菜種會補給病患營養品,1959 年在臺南北門鄉基督教會設置烏腳病免費診所(圖 9)。後來,孫理蓮與芥菜種會爭取各方援助,資助王金河醫師及其夫人毛碧梅女士成立烏腳病患手工藝生產中心,協助截肢患者獨立謀生。在孫理蓮與王金河的努力下,引起政府重視,展開防治計畫,除成立烏腳病防治中心,負責病患治療工作,也接管手工藝生產中心,持續培養病患工作能力。1984 年,經政府不斷提供烏腳病患者各項照護,北門免費診所完成階段性任務,芥菜種會至此功成身退。
 

圖 9 臺灣省政府表揚芥菜種會免費診所王金河醫生對烏腳病的醫療貢獻(Source:臺灣省政府)

孫理蓮亦關心特殊疾病──漢生病,漢生病又稱癩病、痲瘋、癘病、大風,是由癩分枝桿菌所引起,早期皮膚會出現紅色或白色斑塊、丘疹或小結節,晚期病人有失明、耳聾、爪形手、獅面、肥耳、四肢潰爛、手足末端缺損等情況。由於對疾病缺乏認識,在很長一段時間病患外觀損傷,被大眾認為是受到上天懲罰、因果報應,不僅得被迫接受隔離治療(圖 10),在康復後也常因外觀而難以回歸社會。從 1930 年起至 2002 年,樂生療養院長期收容漢生病患,在此期間隨著病患人數增加,導致醫療資源困乏。孫理蓮得知消息後,設法供應藥物與營養物資,爭取醫療人力進駐。另外,她敏銳觀察國際社會開始給予漢生病患職業培訓,因此建置職業治療室(圖 11),讓病患不但能夠自力更生,更能藉此調適苦悶的心情,以降低自殺率。
 

圖 10 樂生療養院民向外界求助(Source:臺灣省諮議會)
圖 11 孫理蓮在樂生療養院籌建的職業治療室(Source:張雅婷)

孫理蓮在臺灣奉獻長達半世紀,經常與芥菜種會及醫療人員前往各地探視患者,除了宣傳基督教義,也提供醫療服務,設立育幼院照顧孩童,設置職業訓練機構,協助病患自力更生。因孫理蓮視病如親,前後幫助過近百萬人,被尊稱為「臺灣永遠的母親」。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典藏許多孫理蓮與芥菜種會的事跡,歡迎各界運用國家檔案資訊網檢索、查詢。

(本文作者為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應用服務組助理研究員   張雅婷)
 

本文經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檔案樂活情報
文章資訊
刊登專欄 檔案樂活情報︱檔案局
刊登日期 2024-03-25

文章分類 故事
有故事來信📧
大歷史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 讓故事電子報,陪你一起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