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覺醒來,阿里在太陽還沒出來之前,簡單梳洗後就先進行晨禱(Fajr),朝向太陽的方向作禮拜(rakat),吃著太太親手做的羊奶起司(Beyaz peyni),配麵包、杏桃果醬、番茄與黑橄欖當早餐,一邊吃著一邊聊著鄰居穆罕默德的在小山坡後面的棉花田,今年的產量不錯,可以再製造出品質更好、量更多的棉紗。
吃完早餐後,阿里準備走路去離家裡 15 分鐘路程的染線工坊。走在布爾丹小鎮的石板路上,街上不斷傳來織布車的聲音,框啦框啦地擦撞所產生的節奏,隨著這個韻律感,阿里的腳步也不禁輕快起來。
阿里住在布爾丹住了一輩子,這裡蓬勃發展的紡織業,吸引阿里的爸爸年輕就從安納托利亞地區其他地方移居到鎮上。和小鎮其他的紡織師傅一樣,阿里從小耳濡目染跟著爸爸學做紡織,小時候的願望就是希望長大以後能成為和爸爸一樣優秀的紡織師傅。阿里從 16 歲開始當學徒,到今天已經做了 40 年,日復一日的織布,坐上織布車的那刻,自己的生命就已經和織布車無法分開。
走進染線工坊,是一捲捲的紗線,阿里想起小時候,爸爸帶著他到染線工坊看大人製作紗線,他們用天然植物染色,利用各種有顏色的植物,像是訶子(gallnut)、月桂葉(bay)、胡桃葉(walnut leaves)、橡實果子(acorns)、甘草(licorice)、栗子(chestnut)、洋蔥皮(onion skin)和鼠李屬植物的黃色果子(yellow berries of Rhamnus petiolar)等。
幾乎鎮上每個師傅都有自己的特調祕方,能染出自己獨到顏色。上色後得等染線曬乾,才能用紡紗車一圈一圈地捆捲纏繞在線軸上,將纖維搓捻撚合成為粗細均勻的紗線,將整理的紗線捲了筒。
開始織布前,得先把紗線一條條縱向地排好,成一整幅紗線,這程序叫做「整經」。然後才能真正開始織布,藉著歲月如梭的飛梭穿過排好的「經紗」,布就這樣織了出來。
過去幾百年,像這樣手工的織布方式,一條 Peştamal 織巾終於進展到能在一小時能完成,一天僅能製作約 7、8 條織巾;在戰後引入用腳踩踏的手織車後,完成一條織巾則能在 20 分鐘完成。自動化機器就不一樣,那不是人所能想像的速度。小鎮上仍然留存在幾座大型的織布工坊(weaving mill),80% 的人家中都有一台手織車,依舊日復一日地運作著。
阿里是鎮上少數還在用手織車編織的人,他總覺得慢慢用手織出的布巾,質感和機器不一樣。實際上,如今僅剩一些師傅仍堅持使用手工方式進行織布,希望能保留傳統織布技術。
下午休息時間,阿里喝了一杯熱蘋果茶就再繼續工作了,今天很有幹勁。
傍晚時分,晚禱結束後,阿里和朋友約好去鎮上的浴場洗澡,讓蒸氣洗散整天的疲憊。坐在大理石板上,看著蒸氣煙霧緩緩上升,阿里耳邊傳來框啦框啦的織布車聲音。對他來說,織布已經不算工作,而是生活樂趣了。